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诸子喻山水原文译文词解知识点汇编.docx

    • 资源ID:10297433       资源大小:24.5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诸子喻山水原文译文词解知识点汇编.docx

    1、高中语文诸子喻山水原文译文词解知识点汇编keep on 继续narrow adj. 狭窄的;有限的;狭隘的neat adj. (口)好的;整齐的;匀称的convey vt. 传达;运送power n. 能力;力量;权力(一)段chew vt. & vi. 嚼碎;咀嚼(食物)teenager n. 十几岁的青少年sceptical adj. 怀疑的(skeptical)emotion n. 情感;情结;感情诸子喻山水 子曰:“譬如为山(1),未成一篑(2),止,吾止也(3);譬如平地(4),虽覆一篑(5),进(6),吾往(7)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8)。太山不立好恶

    2、,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9)。故大人(10)寄形于天地(11)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12)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13),上下交朴,以道为舍(14)。故长利积(15),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16),治之至(17)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18)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19)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20)。 管子形势解子曰:“知(21)者乐(22)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23),仁者寿(24)。”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25)曰:“逝者(26)如斯(27)夫,不舍(28)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29)曰:“仲

    3、尼亟(30)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31),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32),放(33)乎四海。有本者如是(34),是之取尔(35)。苟为无本,七、八月(36)之间雨集,沟浍(37)皆盈,其涸(38)也,可立而待(39)也。故声闻(40)过情(41),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42)而小(43)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44),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45)。观水有术(46),必观其澜。日月有明(47),容光(48)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49)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69)。水善利(50)万物

    4、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51),故几(52)于道。居善地(53),心善渊(54),与善仁(55),言善信(56),正善治(57),事善能(58),动善时(59)。夫唯不争,故无尤(60)。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61)者,以其善下之(62),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63),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夫兵形(64)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65),兵因敌 而制胜(66)。故兵无常(67)势,水无常形。能因(68)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1.为山:用土堆山。2.未成一

    5、篑(ku):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篑,装土用的竹筐。3.吾止也:我自己停止的。4.平地:用土填平洼地。5.覆一篑:(才)倒下一筐土。6.进:前进。指继续堆土。7.往:前进。8.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包容万物。遍覆,全部覆盖。必,通“毕”,尽,完全。9.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容纳),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太山,即泰山。10.大人:指君主。11.寄形于天地:指气魄像天地那样宏大。形,形体。12.历心于山海:指心胸

    6、像山海那样宽广。历心,尽心。13.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毒,残害。伏,潜伏。14.上下交朴,以道为舍:君主和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交,同。朴,纯朴。舍,房舍,引申为归宿。15.长利积:长远的利益积累了。16.名成于前,德垂于后: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17.治之至: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18.辞:推辞,拒绝。19.厌:满足。20.成其圣:达到圣人的境界。21.知:通“智”。22.乐(yo):爱好。23.乐:快乐。24.寿:长寿。25.川上:河边。26.逝者:指流逝的时光。27.斯:这,指河水。28.舍:停留,止息。

    7、29.徐子:名辟,孟子弟子。30.亟(q):屡次,一再。31.混混:同“滚滚”。32.盈科而后进:注满洼地再往前流。盈,满(使动,使.满)。科,坎,坑。33.放:到达。34.有本者如是:有本源的便像这样。35.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一点罢了。尔,用同“耳”。36.七、八月: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正是多雨季节。37.浍(hu):大沟。38.涸(h):干涸。39.立而待:形容时间很短。40.声闻(wn):名声。41.情:实际。42.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43.小:以为小。44.难为水:(别的)水难以吸引他了。45.难为言:(别的)议论难以吸引他了。46.术:方法。

    8、47.明:光辉。48.容光:小缝隙。49.成章:事物达到一定阶段。章的本义是乐曲奏完一遍。50.利:帮助。51.处众人之所恶(w):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52.几:接近。53.居善地: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54.心善渊: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55.与善仁: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56.言善信:言语要(像水那样)诚信。57.正善治: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正,通“政”。58.事善能: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59.动善时:行动要(像水那样)把握时机。60.尤:过失。61.百谷王:百川所汇集的地方。62.下之:处在它们的下游。63.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

    9、64.兵形:即作战方式。65.制流:控制流向。66.制胜:取得胜利。67.常:固定的。68.因:根据。69.上善若水:最善良的人像水。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2、老子,即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道德经,又名道德真经3孙子又称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5.管子,即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10、、军事家。6.徐子:名辟,孟子弟子。7.孔孟:尚仁重德,注重精神修养;8.老子:崇尚顺应自然,“柔”而不争;9.韩非子、管子、法家:崇尚结果。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便停止不前;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我便继续前进。”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包容),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所以君主的气魄要像天地那样宏大使万物齐备,心胸要像山海那样宽广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君主和

    11、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开明的君主不满足于手下的人才,所以能成就他手下众多人才;学者不满足于学习,所以他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孔子说:“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从早到晚不停止 。”徐子问:“孔子屡次称赞水,说水啊!水啊!,从水中得到什么呢?”孟子说:“有本源的水滚滚而来,从早到晚不停止,注满洼地再往前

    12、流,到达了大海。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取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就像五六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它干涸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

    13、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静,存心要像水一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善于讲究仁义,说话要像水一样,善于遵守信用,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河流汇聚的地方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才使它成为百川汇集的地方。全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全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作战的方式要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

    14、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分析 三则短文,作者的关注重点不同。 孔子侧重于“为山”之“为”,突出人的主观意愿。堆山几乎成功,因不能持之以恒而功亏一篑:反之,哪怕只在地上到下一筐土,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堆山成功。 韩非子侧重于“不立好恶”,“不择小助”,突出泰山之所以高,江海之所以富的原因。由此阐述了国君应具有恢弘的气魄和博大的胸怀,才能不偏不倚,公正无私,上下同心,功成名就。管子侧重于不辞细流,不辞土石,突出海之所以大,山之所以高的原因。由此阐述了量的积累,既是明主广聚百姓之道,也是士修身成圣之道。通假字

    15、1 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必”同“毕”,尽。2 知者乐水 “知”同“智”,智慧。3 源泉混混“混混”同“滚滚”。4 是之取尔 “尔”同“耳”,罢了。5 正善治 “正”同“政”,为政。6 明主不厌人 “厌”同“餍”,满足古今异义1未成一篑古义:差,今义:未来。2虽覆一篑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太山不立好恶 古义:没有,今义:不树立。4 江海不择小助 古义:不拒绝, 今义:不选择、小资助。5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古义:君主、气魄, 今义:年长的人、寄托形体。6 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古义:心胸,今义:经历、内心。7下无伏怨之患 古义:臣民,今义:下面。8 上下交朴古义:都返璞归真,今义:交往

    16、、朴素。9 以道为舍古义:归宿,今义:舍弃。10海不辞水 古义:拒绝,今义:辞别。11明主不厌人 古义:通“餍”满足,今义:讨厌。12何取于水也 古义:得到,今义:录取。13盈科而后进 古义:坎、再往前流, 今义:科学、后来进步。14放乎四海 古义:到达,今义:开放。15苟为无本 古义:假如,今义:苟且。16故声闻过情 古义:名声;今义:声音。17故声闻过情 古义:实际;今义:感情。18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古义:游学,今义:游玩。19容光必照焉 古义:小缝隙,今义:容纳、光明。20不盈科不行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21不成章不达 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2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7、古义:帮助,今义:锋利。23故几于道 古义:接近,今义:几乎。24与善仁 古义:交友,今义:和。25夫唯不争 古义:正,今义:唯独。26故无尤古义:过失,今义:尤其。27以其无以易之 古义:代替、替换,今义:容易。28水因地而制流 古义:根据,今义:因为。29故兵无常势 古义:固定的,今义:经常。一词多义1于仲尼亟称于水(对)何取于水也(从)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在)故几于道(与)天下莫柔弱于水( 比)2而盈科而后进(表承接,就)可立而待也(表修饰,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转折,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转折,然而)3之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流水之为物

    18、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之取尔(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为苟为无本(是)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圣人之门难为言(被)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为)譬如为山(堆积)5善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6动知者动(活泼)动善时(行动)7下以其善下之( 处下游)水之形避高而趋下(低处)8厌明主不厌人( 同“餍”满足)士不厌学(厌倦)9. 乐知者乐水(爱好) 读“yo”知者乐(快乐) 读“l”10.舍以道为舍 (归宿)不舍昼夜(停留,止息)词类活用(一) 名词活用作动词:1 知者乐 (感到快乐)2 仁者寿 (长寿)3 动善时 (把握时机)4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王)5 以其善下

    19、之(处下游 )6. 君子之志于道也(v,有志)7.居善地(安于卑下)(二) 名词活用作状语:1 不舍昼夜 (从早到晚)2七、八月之间雨集(在七八月)(三)意动用法:1 君子耻之(以为耻)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变小)(四) 动词活用作名词:1故声闻过情( wn 名声)2动善时(行动)(五)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盈科而后进 注满2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 帮助(六)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 日月有明(光辉)3 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4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5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弱点)6. 故能成其圣 (n,圣人的境界)7. 太山不立好恶 (好恶之心)文言句式(一) 判断句:1 名成于前,德

    20、垂于后,治之至也。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2 苟为无本。假如是(在)没有源头(的情况下)。(二)被动句:1 沟浍皆盈。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2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的门下(学习)就难以被(其他)的议论所(吸引)3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太阳月亮有光辉的形象,(就连)小缝隙(也)一定被它们照射到。(三)省略句:1 不舍昼夜。(省略主语)(它)从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2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省略介宾)水根据地形(的高低)制约(其)流向,打仗根据敌人(变化)取得胜利3 故声

    21、闻过情,君子耻之。(省略定语)所以(人的)名声超出了(它的)实际,君子(必会)以此为耻。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省略状语)水,善于利导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5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省略介词)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接近。(四)状语后置:1仲尼亟称于水。(于水称)孔子屡次对水(加以)称赞。2 何取于水也?(于水取)(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3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圣人之门游)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4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几)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

    22、就)与道义(更)接近。5 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水柔弱)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6. 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7.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五)宾语前置:1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不遍覆下)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那么就不能覆盖整个大地。2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取是尔,“之”作标志)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取这一点罢了。3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胜之)然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4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宾语前置)它们的干涸,可以站着等待。5.何取于水也?从水中得到什么呢?(六)定语后置:源泉混混。(混混源泉)滚滚的源头活水。(七) 固定句式: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能成为

    23、百川(所汇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2 以其无以易之。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第一则(譬如为山) 事情成败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喻立志第二则(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君主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国家 ,喻治世第三则(海不辞水) 治国治学要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势,喻为学治世第四则 (子曰)仁者稳重宽容,智者善动敏锐第五则(子在川上曰) 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断进取 ,喻惜时第六则(徐子曰) 要务实求学,循序渐进,名副其实第七则(孟子曰) 为人立志高远,治学讲求方法,循序渐进,逐步通达第八则(上善若水)由水德引申出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第九则(江海所以能)海纳百

    24、川,为人谦逊,处下不争。第十则 (天下莫柔弱于水) 以水为喻,阐明为政贵柔的思想,柔能胜强、克刚。第十一则 夫兵形象水) 要实行灵动的战略战术 ,喻用兵方法论语子罕以“为山”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韩非子大体以“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管子形势解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

    25、多的百姓,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论语雍也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玩如流水,用水来喻智者,认为智者天性容易亲近水并以水为乐。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厚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像山般沉稳,用山来喻仁者,认为仁者天性自然亲近山,并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论语子罕以河水为喻,发出对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慨叹;同时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取修业。孟子离娄下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孟子尽心上以“登山”“观海”喻“游于圣人之门”,表达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推进一层,说明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老子(共三则)1.把水视为“道”之化身,歌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奉献的精神。2.从江海善于处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百川之王的角度,申述“谦下不争”的主张。3.从水性“柔弱”与“威猛”并存的角度,揭示水性的两重性,并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角度,表达老聃为政“贵柔”的主张。孙子虚实篇从水形喻兵形,强调用兵“变”的原则,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诸子喻山水原文译文词解知识点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