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x

    • 资源ID:1039647       资源大小:20.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x

    1、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2021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1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曾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天王之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A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 B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C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 D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答案】D【解析】A、B两项过于绝对,排除;列强并没有强烈反对洪秀全利用基督教,排除C项;洪秀全改造利用基督教发动起义,拜上帝教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D项正确。2李大钊

    2、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A没能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答案】C【解析】“宗教”“天国”等信息体现出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3杨秀清在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说,“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由此可见,杨秀清的主要意图是()A革新中国服饰 B推翻清朝政府统治C宣传拜上帝教思想 D打击外来侵略【答案】B【解析】材料中杨秀清表面是反对清政府的服饰制度,实际是借此来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的统治。4(xx邯郸)某太平天

    3、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中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 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答案】A【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原则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但材料中某人可以自置田地,这说明太平天国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5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指导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林

    4、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抗击英军【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6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对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有四种看法,正确的是()A教义一致 B改造利用C继承发扬 D完全不同【答案】B【解析】洪秀全借鉴了基督教的教义而创造了“拜上帝会”,以发动农民起义。7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5、)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答案】B【解析】洪仁玕的思想是向西方学习,体现这一思想的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8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A BC D【答案】C【解析】据“1853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确定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项。9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

    6、“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祟【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的“天父杀天兄”等信息可知,B项符合题意;其它各项与材料无关。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光城,内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重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依次递减,至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

    7、行必盛陈仪仗清贼情汇纂材料二上海情形实属万分危急。借师助剿一节,业经总理衙门与英法驻京使臣商酌。现据薛焕奏,英法文武各员颇为出力,且法国轮船为我开炮击贼。是其真心和好。上海为通商口岸要地,自宜中外同为保卫但于剿贼有裨,朕必不为遥制,其事后如有必须酬谢之说,亦可酌量定议,以资联络。筹办夷务始末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判断作者站在怎样的阶级立场。用史实说明。(2)材料一反映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存在着什么问题?(概括要点,勿抄原文)(3)材料二表明清政府在内外政策上有什么变化?(4)根据以上的材料,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和客观原因。【答案】(1)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诬蔑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为

    8、“洪逆”“杨逆”“洪杨诸贼”“伪天王”“伪东王”。(2)兴建宫殿,大兴土木;深居简出,脱离群众;大搞封建等级制。反映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袖革命进取心减退,滋长了腐朽的思想。(3)对外实行媚外投降政策,向英法“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4)主观上:政府腐败,战略失误,阶级局限性;客观上:中外联合,反动势力强大。11(xx菏泽)有人说: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他()A创建了太平天国 B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D 领导后期的反清斗

    9、争【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他的“先进性”。12(xx肇庆)太平天国时期有这样一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该材料表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B天国政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天朝田亩制度的“均田”政策被实行D天国政权通过消除封建剥削关系吸引农民的拥护【答案】B【解析】从材料“殷实之家”“贫寒之民”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并未绝对的实行平均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故选B。13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

    10、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答案】A【解析】以“王居其中”,体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仍受专制王权思想的束缚。14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答案】D【解析】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是: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15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

    11、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材料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材料三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

    12、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材料四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xx年出版请回答:(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

    13、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观点一是“(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理想)。(2)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3)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材料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材料四。(4)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解析】本题以太平天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和历史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比较容易概括,第(2)问注意史论结合并运用阶级分析法,第(3)问和第(4)问要注意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知识。8q33305 8219 舙m39025 9871 顱26245 6685 暅N32496 7EF0 绰724459 5F8B 律fC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