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6级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复习指导一.docx

    • 资源ID:10402721       资源大小:25.1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6级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复习指导一.docx

    1、16级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复习指导一外国文学欣赏复习指导第一讲:古代希腊神话一、“两希”与西方文化一般认为,影响西方文化发展的源头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简称“两希”。希腊文化产生在爱琴海地区,罗马帝国崛起后,继承了希腊文化,可简称为希腊罗马文化。古代希伯来原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其中犹太人创造了他们最早的宗教犹太教,犹太教的经书是旧约。基督教产生后,耶稣的门徒编撰了新约,和旧约合在一起,作为基督教的圣经。随着基督教的影响日益扩大,西方文化的第二个基础逐步形成,一般简称为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二、希腊神话的内容古希腊的神话可划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神的故事包括前俄林波斯神系和俄

    2、林波斯神系。在俄林波斯神系中,主要的神共有12位,如宙斯、阿波罗、阿瑞斯、阿佛罗狄忒、阿耳忒弥斯、雅典娜等。普罗米修斯和狄奥尼索斯虽没有进入主神行列,但对后世文化影响极大,其中普罗米修斯是创造和保护人类的神,狄奥尼索斯是酒神,希腊的戏剧起源于对他的崇拜和祭祀。英雄传说分为若干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有赫拉克勒斯建立12件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阿耳戈英雄们的故事)、俄底浦斯的故事、特洛亚的故事等。三、希腊神话的特点、地位、价值、影响希腊神话内容丰富,自成系统,是世界各民族中保存最完整的神话;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因而其最大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希腊神话是整个希腊文学的“武库”

    3、、“土壤”,不仅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学,而且滋润了后代罗马文学。并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第二讲:基督教与圣经文学一、旧约文学旧约共39卷,全部用希伯来文写成,是古代希伯来文化典籍的总汇。旧约的原结构分四大部分,即律法书、历史书、智慧书和先知书。但按文学类型可分为神话、传说、史诗、小说、抒情诗、智慧文学等。神话集中于创世纪,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有“伊甸园”、“大洪水”和“巴别塔”。出埃及记的主要人物是摩西和约瑟。历史书属于史传文学,记述了希伯来民族从进入迦南到“巴比伦之囚”的历史,扫罗、大卫和所罗门是其中的主要人物。约伯记讲述了一个“好人受难“的故事。诗歌以雅歌的成就最高,而哲理诗箴言是希伯来人思

    4、考智慧的结晶。二、新约文学共27卷,全部用希腊文写成。公元3世纪 “希腊化”时期,经教会筛选而得到定型,是基督教的正典。新约在文体上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福音书”(即“四大福音书”)、“ 使徒史传”(纪事文学)、“使徒书信”和“启示书”。三、圣经文学的特征1.体现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2.体现了宗教性和理想主义的统一 ;3.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四、圣经文学的地位与影响从文学角度看,后代文人从圣经取材是延续至今的普遍事实;借助基督教的传播,圣经的宗教精神与形式,已渗透到文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西方的一些基本传统和精神大都导源于“二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二希”文化

    5、表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三讲:中世纪文学和但丁的神曲一、中世纪及其文化(文学)中世纪文化(文学)只包括公元5世纪至公元13世纪末产生的文化(文学)。从14世纪开始,欧洲文化进入近代时期。中世纪是欧洲各大民族国家形成的时期,基督教在中世纪扮演了双重角色,是欧洲文化的最大保护者、开发者、普及者和教育者。中世纪的主要文学类型有:教会文学、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市民文学),其中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是法兰西的罗兰之歌,市民文学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二、但丁及其神曲意大利人但丁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先驱,“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和“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他是中世纪文化向近代文化过渡的标志性人

    6、物。代表作神曲原名喜剧,分为三大部分:地狱、净界(又译炼狱)、天堂。神曲的象征意义:神曲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作品中的四个环境和三个人物上:作品开头的“黑暗的森林”,象征意大利纷乱不安的现实或人生道路上的迷惘和困境,地狱、净界、天堂是一个由卑下到崇高的过程,意在表明人类(个人)怎样从迷惘、错误和罪过中,经过苦难和考验,最终达到至善和幸福的境地。从而也为意大利指出一条走出苦难的复兴之路。诗中但丁是“具体的精神”人类或个人的精神的代表;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净界,象征人类依靠理性与哲学,辨别是非,认识错误和悔过自新的过程;贝阿特丽采引导但丁游历天堂,象征人类凭借神学和信仰,进入至善、至美、

    7、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理想境界。但丁充分肯定了以知识追求和自由意志为根本内容的理性,但他也看到了理性的尴尬与局限,因而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要求人们真诚地拥抱信仰。他的思想连接着古代希腊的世俗人本主义传统,同时也是对基督教文化的继承发挥。但丁对其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有重大启示意义。神曲的艺术采用的是中世纪文学惯用的梦幻形式和象征手法,表现的是“精神发展”、“精神漫游”的框架与主题。在象征和梦幻的框架下,但丁大量使用了写实手法,整部作品的造型艺术感非常强烈,许多人物、场面、细节取材于现实生活。神曲的结构宏大、严谨、匀称。诗人按神学的“三位一体”学说建构整部作品,它克服了中世纪文学特有的结构松散的不

    8、足,对近代长篇作品产生影响。第四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一、创作概况莎士比亚共创作戏剧作品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集一部(154首)。莎士比亚的创作公分三个时期。早期主要创作历史剧和喜剧。喜剧的代表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中期主要创作悲剧和悲喜剧,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高峰时期。晚期创作传奇剧(又称“田园喜剧”)。二、四大悲剧悲剧时期的作品,对社会的批判力量大大加强,对人性恶的揭露也愈发深入,剧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发展大都经历了“上天入地”的变化,剧作的整体风格是沉郁、悲怆、愤激。奥瑟罗是一部以爱情为载体的悲剧,但其意义和引出的评论,却远远超出爱情。流行的评论意

    9、见有:社会悲剧说;性格悲剧说;种族歧视说;乌托邦与世俗力量的冲突。李尔王取材于不列颠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剧中有两条平行发展的情节线索:李尔和他三个女儿(贡纳梨尔、吕甘、科第利霞)的故事;大臣葛罗斯特和他两个儿子(爱德蒙、爱德伽)的故事。剧作家从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家庭细胞入手,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急转直下。围绕两个家庭,剧中出现了一批人面兽心的利己主义集团,他们横行于世,汇成一种阴暗势力,使整个国家处于“颠倒混乱的时代”。麦克白中的麦克白由英雄而堕落为谋杀国君的罪人,其根本原因是他内心中潜藏着野心和欲望,而推动这种欲望向前发展的外部原因是环境的龌龊。但也有人从宗教神学和圣经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该剧的悲

    10、剧冲突主要不是发生在外部,而是发生在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权势和野心使麦克白走向自我戕害的道路,他亲自动手撕破了自己美好而又有价值的东西,这同样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悲剧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也是他创作上的最高成就。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中最复杂生动的形象之一,围绕这一形象的评论,产生了众多的观点。但在我国评论界,许多人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理解这一形象的关键是如何认识他的“忧郁”和“延宕”问题。三、莎剧的艺术成就:莎剧基本遵循现实主义原则,他主张“戏剧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他的时代看一看他自己发展演变的模型。”同时又大量融入浪漫主义因

    11、素。莎剧的情节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特点。他不受某些戒律的限制,剧中场景变化多端,时空跨度大;剧情大多是多层次、多线索;风格上打破传统做法,达到悲喜剧因素的融合。莎剧的最大成就在人物塑造方面。剧中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人物性格是发展变化的,而且处于内外两重矛盾的冲突中;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和独白艺术表现人物个性;还能使人物和作家本人的关系达到水乳交融,完美融合。莎剧的语言丰富多彩。能够将各种融合在一起;语言风格亦庄亦谐,或雅或俗,达到了高度个性化水平。扩展学习阅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戏拟骑士小说形式,主要写主人公三次出马游侠的故事。堂吉诃德既是一个喜剧形象,又是一个悲剧形象,但就其内核和

    12、实质而言,他主要是一个悲剧形象。作为喜剧形象,他的最大特征是脱离实际,耽于幻想,现实世界在他的头脑中总是被幻想所代替而失去了本来面目。但堂吉诃德并不等于愚蠢、滑稽,他冒险的动机是打抱不平,救世济人,他有许多新的观念,有为实现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但他实现理想的方式手段是错误的,他想用过时的骑士道来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动机引出可笑的结果,因此,滑稽的背后掩藏着悲剧因素。作为一个典型,堂吉诃德具有超越时空的概括意义,别林斯基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第五讲:17世纪文化与文学17世纪中期后,随着文艺复兴的衰落,西欧文坛上先后兴起“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思潮。英国清教文学

    13、的代表是诗人弥尔顿。他在双目失明后以口授的方式完成三部诗作: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三部作品都取材于圣经故事,其中斗士参孙塑造了坚贞不屈的斗士的光辉形象。法国古典主义是欧洲17世纪文学的最重要的成就,它的产生主要与专制王权的文化政策有关。其基本特征是:(1)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文学的基本主题是个人感情和国家义务之间的冲突,作家们一致提倡小我服从大我。(2)推崇唯理主义,将布瓦洛的诗艺奉为法典,要求文学作品必须表现和肯定理性,反对放纵情感。(3)主张模仿古代,重视艺术规则。在古典主义制定的许多规则中,影响最大的是“三一律”,它是古典主义制定的戏剧创作规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

    14、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剧中情节的时间跨度不得超过一昼夜。总体看古典主义对古代文艺采取了比较僵化的态度,在这一点上,构成了与文艺复兴较大的差异,他的一些清规戒律对作家的创作有束缚作用古典主义的悲剧家有:高乃依,代表作熙德、贺拉斯;拉辛,代表作昂朵马格(又译安德洛玛克)、费德尔。古典主义戏剧家是莫里哀,代表作:悭吝人和伪君子,两部喜剧作品分别塑造了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即吝啬鬼阿巴公和伪君子答尔丢夫。“巴洛克”一词它来自葡萄牙文“barruco”,最先出现在16世纪的首饰行业,意思是“形状奇特而色泽异常的珍珠”。后来泛指一种艺术风格,其特点是:追求奇异、华丽和不规则,充满激情和幻想。1

    15、7、18世纪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等方面,都具有巴洛克风格。它的出现与流行,正好适应了当时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愿望。“巴洛克性”是整个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西方文化的“传神写照” 。 第六讲:18世纪文学与歌德英国文学。18世纪是英国文学的小说时代,杰出代表是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理查生。(1)笛福有“英国小说之父”之称,是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之一。鲁滨逊漂流记曾引出多种方式的解读:有人认为鲁滨逊的精神具有人类文化学的普遍意义;有人认为小说塑造了一个“真正的资产者”,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的中小资产阶级精神;近几年还有人从“成长题材”和后殖民主义理论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

    16、2)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在文体上属于游记体小说,艺术风格上是讽刺小说。(3)菲尔丁被认为是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融合了游记体小说、流浪汉小说、冒险传奇小说、家庭小说、感伤小说等各类小说因素。法国文学。在体现启蒙主义思想方面,法国文学最具特色。(1)孟德鸠斯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是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这是欧洲第一部启蒙哲理小说。(2)伏尔泰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哲理小说,其中的名篇是老实人、天真汉。(3)狄德罗是市民剧的开创者,写过家长、私生子等剧本。小说拉摩的侄儿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哲学内涵的形象。作者以哲学的辩证方法揭示主人公内在性格的矛盾性。(4)卢梭的文学创

    17、作:自传体作品忏悔录、教育小说爱弥尔、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斯。卢梭作品的基本特点:突出自我,抒发情感,讴歌自然。卢梭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歌德说:“卢梭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德国文学。18世纪是德国文学走向欧洲和世界的时代。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文学最先取得世界声誉的作品。维特是一代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热爱自然,崇尚“个性解放”、“情感自由”,蔑视社会的礼教规范;他酷爱艺术,在艺术中寻求心灵的安宁,但陈腐的现实使他无法生存。通过维特的悲剧,歌德向全社会提出批评与抗议。浮士德的故事来源于德国民间传说,其创作历程长达60年之久。是歌德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浮士德一生发展和最追求

    18、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知识的追求或曰知识的悲剧;第二阶段:享乐的追求或曰爱情悲剧;第三阶段:权势的追求或曰从政的悲剧;第三阶段:权势的追求或曰从政的悲剧;第五阶段:事业的追求或曰事业的悲剧。年过百岁,双目失明的浮士德得出的智慧的最后断案是:“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做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我愿看见这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并认为这是最美的刹那。浮士德形象及“浮士德精神”:作为伟大的艺术典型,浮士德是再现和表现的高度统一。浮士德的探索熔铸着歌德本人和许多进步思想家的经历;浮士德形象所概括出的历史经验,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思想探索的经验与体会。但

    19、浮士德形象又是歌德的创造,是歌德对人类社会、人类精神的思考,这集中体现在“浮士德精神”的凝聚与提升上。所谓“浮士德精神”,就是指人的积极乐观,奋发进取,自强不息,不怕牺牲,战胜矛盾,上下求索,面向未来,永不满足的精神,其核心是“行动”与“创造”。浮士德的思想价值1、精神发展主题。人类精神的提高和完善,是贯穿整部作品的思想线索,浮士德一生探索及其结局,都预示着人类历史的何去何从。2、批判精神。浮士德的追求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扬弃的过程,其中所包含的批判精神是鲜明和强烈的。3、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辩证发展的思想。全诗的思想精华在于:肯定了人类在矛盾斗争中才能求得前进的辩证思想,第七讲:19世纪浪漫主义

    20、文学概说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强调主观情感,把表现自我提到首位;推崇想象力,追求非凡奇特,主要表现为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情节、强烈的对比和非凡的人物;热爱与讴歌自然,以自然的 “美” 否定现实的 “丑”;崇尚中古文学传统,尤其注重从中世纪文学汲取题材,并学习某些手法。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重要代表:德国:诺伐里斯;海涅;法国:雨果;英国:“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拜伦、雪莱。扩展学习与阅读:雨果及其巴黎圣母院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不仅为浪漫主义贡献了大量作品,而且提出了系统的文学理论。雨果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1)离奇曲折的情

    21、节 ;(2)非凡的环境与人物;(3)奔放的热情;4、强烈而又多层次的对照。巴黎圣母院的基本主题:“命运”是理解小说内容的关键。小说的意义蕴涵在三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中。爱斯美拉尔达是美的宿命,喀西莫多是善的宿命,克洛德体现的是宗教的悲剧。小说揭示了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时代原因(对路易十一和封建司法机构的揭露), 但小说的侧重点在于批评宗教对人的扭曲和戕害。巴黎圣母院的对照艺术: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对照艺术的集中体现,它纵横于全篇,贯穿于始终,渗透于细部,形成了一个结构庞大、层次井然、相互关联、多方照应而又富于变化的体系。包括 :爱斯美拉尔达与小说中各个人物的对照。2、弧向对照,即小说中所有的人物都有

    22、对照关系。3、人物自我对照,如爱斯美拉尔达的自我对照、喀西莫多的自我对照、克洛德的自我对照、法比的自我对照等。第八讲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现实主义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现实主义”一词最早来源于绘画领域,文学中“现实主义”名称的正式确立,以1857年小说家商弗勒里出版的论文集现实主义为标志。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被认为是斯丹达尔的红与黑,他的理论著作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1825)阐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观点。也有人把19世纪现实主义称为为“批判现实主义”。高尔基是最早使用“批判现实主义”这个术语的人,从创作方法的角度考查,“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19世纪的现实主义,大都表

    23、现出强烈的批判性、社会性和当代性;或者可以概括为:1侧重叙写当代社会的人情风俗;2调客观性和真实性,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3强调文学的高度概括集中,即典型性;4.坚持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和揭露性;5.描写普通人生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现实主义在各国的重要代表:法国: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英国:萨克雷;狄更斯;俄国: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美国:马克吐温;德莱赛。狄更斯19世纪中期和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的最大代表,世界文学中最著名的幽默家之一。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写匹克威克先生和仆人萨姆维勒等一行人到英国各地考查的经历,其构思和框架明显受到“流浪汉体”和堂

    24、吉诃德的影响。大卫科波菲尔具有多样化的文体特征:(1)是一部近似自传体的小说 ,融入了作家自身的许多经历;(2)有通俗小说性质,沿用了西方广为流行的“从乞丐变富翁”的套式;(3)小说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具有童话特点,如继父摩德斯通颇像童话中吞食婴儿的妖魔,而赶走妖魔,解救儿童的仙女是大卫的姨婆贝西特洛乌小姐。(4)作品涉及许多社会问题,如孤儿的悲惨命运、童工的遭遇、负债人监狱及社会上的欺骗。(5)但大卫的基本出发点不是暴露,而是写一个逐渐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天真”到“经验”的过程,因此,这部小说似应属于欧洲文学中“少年成长”题材作品。双城记的内容及思想倾向。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小说,“

    25、双城”指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狄更斯的叙事模式。狄更斯总喜欢写穷人的孩子经过磨砺考验,最后获得成功;还有一些本来是贵族出身的儿童,落到坏人手中,几乎学坏了,但是他的本性是高贵的,经过各种危难,最后回到贵族家庭,又变成了一个高尚、文雅、有地位的人。这种叙事套路,也可称作“丑小鸭模式”。今天看来,这种叙事有些老套,但对于面对困难的读者来说,还有很大的安慰与励志作用。狄更斯的人物模式。狄更斯在人物塑造上有下列明显特色:(1)将人物往往分成两个不同世界:体现温情、善良的小人物世界;代表自私、贪婪、冷酷和伪善的利己主义者世界。(2)人物性格是单层次的,具有十分明晰的特点,即:在人物性格多方面因素(政治、阶级、经济、道德)中,狄更斯侧重描写的往往是道德层次,在道德层次中,又突出高尚、仁爱、诚实这些内容,这使他的人物形象具有基调化倾向,人物本质确定后,该形象的各方面都吻合这个中心;(3)深厚的人性内涵:人物的感性表象能较好地表现其性格内涵,评价和价值取向都比较明显,容易把握,但由于挖掘深刻,能反映人性中的普遍性倾向和规律性的东西。


    注意事项

    本文(16级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复习指导一.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