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x

    • 资源ID:10409546       资源大小:153.3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x

    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称,而今只剩下83个。我国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剩下的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材料二如下图。(1)说明洞庭湖湿地的主要作用。(2)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3)简述湖泊萎缩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湿地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洞庭湖湿地具有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农副产品,发展旅游业等作用。(2)

    2、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水富营养化严重等。(3)影响:削弱了调蓄径流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能力下降;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湖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供水和航运能力下降等。措施: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退田还湖;拆除围垸,迁移居民;疏通出湖河道等。知识归纳(1)湿地资源的功能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

    3、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发生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水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2)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a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使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丧失,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

    4、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b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湿地消亡的人为原因见下表: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湿地水量减少、干涸环境污染湿地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造成进入湿地的营养物质增加,使湿地内藻类与水草丛生大量引水灌溉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湿地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a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b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5、以咸海为例)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a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由气候变干、蒸发加强引起的;如果是近几十年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降水季节变化有关。b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泥沙淤积减少,或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对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的;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化量的多少。考向预测1.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考向一湿地的成因典例剖析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答案(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解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是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因此要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解释该岛屿冷湿的原因。从图示岛屿的纬度来看,该岛屿位于西风带,所以常年受来自海洋的湿润的西风影响,年降水量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该岛屿位于南半球、南极洲的外围,受寒流影响,

    7、温度低;从等高线的数值看,该岛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跟踪训练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过去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容易保存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片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 B C D答案C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水分蒸发,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水分下渗;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降水较多,水洼连片,容易形成湿地。考向二湿地的作用及保护措施典例剖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山东省东营

    8、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中心位置,“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已成为该市的一大特色。该市准备在10年内投资600多亿元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形成“大水面,大绿地,大空间”的城市特色,创造“天蓝、水清、地绿、气爽”的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2)黄河三角洲湿地可以发挥哪些生态功能?(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东营市为何要打造“东方湿地之城”?(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措施。答案(1)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不仅能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还能给这里补给大量的水;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

    9、过湿状态,从而形成了大片湿地。(2)湿地是蓄水池,能调节气候,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中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3)因为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污染、吸烟除尘、过滤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作用。(4)制定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加大保护湿地的投入;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防治水污染;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黄河三角洲湿地所处位置,结合湿地形成的基本条件(地势条件、水分条件等)进行分析。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不仅能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还能给这里

    10、补给大量的水;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从而形成了大片湿地。第(2)题,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功能,可以借鉴东北地区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内部水源充足,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能调节气候;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中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第(3)题,东营市是人口规模较大、石油资源丰富、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建设“东方湿地之城”,可以美化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污染、吸烟除尘、过滤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等,有利于东营市的可持续发展。第(4)题,本题考查湿地的保护措施。为保护该地生态系统,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制定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人们保

    11、护湿地的意识,加大保护湿地的投入;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防治水污染;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等。跟踪训练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的形成原因。(2)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2)停止农垦减少了对沼泽湿地的破坏,这样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解析第(1)题,乙处位于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属于湿润地区,降水较

    12、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发育,不利于水分下渗,所以形成沼泽。第(2)题,我国逐渐停止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减少了对沼泽湿地的破坏,这样有利于保护沼泽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沼泽有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功能,所以要保护沼泽湿地。2016年6月1日,由于连续暴雨,武汉开启“看海”模式,多条街道被淹,儿童节成泼水节。武汉曾经优于水,如今却忧于水,目前武汉城区湖泊有38个,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数字是127个。完成12题。1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湖泊快速萎缩的最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 B围湖造田C城市建设 D拦湖养殖2如今的武汉忧于水,主要是因为湖泊的萎缩显著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

    13、的()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 D蒸发答案1.C2.B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武汉地区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湖泊面积快速萎缩。第2题,湖泊面积萎缩,影响了其与长江干流之间的补给,使长江水位快速上升,洪水灾害加剧。下图是某研究所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丛、水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的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3该系统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防风固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A B C D4若该图示意某真实的湿地生态系统,则在去除湿地植被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到()A湿地下游的含沙量增加B湿地下游流速明显减慢C湿地下游的排水量减少D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答案3.D4

    14、.A解析第3题,仔细读图可知,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后,经过下渗,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又经过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涵养、过滤等作用,出水量减少,水质变好,故该系统具备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功能;图示没有风沙现象及其他更多生物,所以该系统不能模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第4题,依据题干要求,若去除湿地植被,则土壤会因失去地表植被的保护而容易受到流水侵蚀,发生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湿地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湿地水土流失,会使湿地下游地区排水量增加,含沙量增加;湿地下游流速与地势的坡度大小、河道的弯曲状况等有关,无法确定其是否明显减慢。5滩涂湿地的重要价值有()保持水土水产养殖旅游观光远洋航运A B

    15、C D答案C解析滩涂一般是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其主要开发方向是水产养殖;同时滩涂湿地因其特殊的地貌还具有旅游观赏价值。(2016杭州调研)读下表,完成67题。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表(单位:hm2)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48滩涂431552 027017 627水库坑塘25 657332115 694926水田767931 0530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即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即湿地面积减少。6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水库坑塘、滩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滩涂

    16、、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滩涂D河渠、水库坑塘、滩涂、水田7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小B水鸟栖息地面积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答案6.A7.C解析第6题,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湿地面积的数据变化,可以计算出水库坑塘面积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滩涂,水田面积减少得多,变化幅度也较大,河渠面积略微增加,变化幅度最小。第7题,20002004年该区域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的增加,该区域物种多样性增加,水鸟栖息地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增幅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读图,回答81

    17、0题。8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泥沙来源主要是()A黄河上游 B黄土高原C黄河下游“地上河” D渤海海底9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为()A耕地面积减少B地下水位下降C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前进速度减慢D土地盐渍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10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的原因不可能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答案8.B9.C10.D解析第8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挟带了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第9题,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受海水影响,盐渍化严重,不利于农耕,湿地增幅减小不影响耕

    18、地面积;湿地增幅减小,地下水也不受影响;湿地增幅减小,土地盐渍化面积增幅下降;三角洲海岸线受海浪侵蚀,前进速度减慢。第10题,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主要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黄河中游水利工程拦截了部分泥沙,减沙效应明显;黄河上、中游地区大力发展防护林体系,水土流失减少;渤海的风浪具有一定稳定性,一般变化不大。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该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了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

    19、下图为玛纳斯河冲积扇示意图。(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形成泉水的过程。(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的特点,试解释其原因。(3)简述人们建成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4)说出为防止该地湿地水库群萎缩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大量渗入地下;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形成泉水。(2)该地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小,地下水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小;泉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3)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抵御荒漠化对绿洲的威胁;有效地保护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抵御干旱灾害的威胁;绿洲小气候

    20、得以改善,温差变小,湿度增大;防止流域内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调节灌溉用水,保证供水水源,扩大人工灌溉的面积。(4)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慢高山冰川的融化速度;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节水灌溉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解析第(1)题,注意审题,本题要求利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故应从水循环环节角度考虑,另外应明确泉水是地下水的出露。所以整体思路应为西北地区的地表水转变成地下水再出露成泉水。第(2)题,“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说明泉水流量稳定,变化较小。该地泉水的特点应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角度分析。第(3)题,考查湿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它在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4)题,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来分析,从水资源的利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方面作答。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点3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