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10785902       资源大小:31.1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docx

    1、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 纸工初步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教学重难点: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教学准备: 各类纸工工具、投影仪、纸工作品图片、劳动vcd光盘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说明:师: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大家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帖、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纺织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

    2、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二、了解纸的知识:1、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造纸术的发明: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曾先后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书写材料写字记事。直到西汉时期,简牍、缣帛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书写材料。但由于简牍笨重,缣帛昂贵,于是寻求廉价、方便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成了迫切的社会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的方法,这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

    3、命。纸的诞生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工具。198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巴滩汉墓中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其纸质薄而软,纸面光滑平整,呈黄色,纸上用细墨线条绘制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次出土的纸质地图是目前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纸实物。另外,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故纸堆中也发现了西汉时代的纸。这表明早在东汉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发明了纸。(2)早期的造纸方法: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皮,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掺入辅料,制成纸浆;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近几年来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年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年增长率。2001年我国年产量已达3 200万吨以上,居世界前三位。但是我国人均纸和纸板消费量仍然较低,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3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书写纸、精制双胶纸、铜牌纸、箱板纸、地图纸、账册纸、静电复印原纸,电脑打印原纸。三、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1、纸工工具。1)剪刀最方便的裁剪工具。2) 美工刀切刻的工具。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2、纸工制作符号。纸工材料卡片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

    5、有以下一些(出示): 1)山线 2)谷线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3、纸工的基本技法。播放vcd光盘上的有关纸工技法的内容。4、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1)讨论纸工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总结:使用纸工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剪刀、美工刀的刀刃;把刀具传递给同学时,刀锋不要对着他人;用刀沿着手指紧压的直尺刻划时,手指应与尺的外缘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划破手。四、板书设计:1、纸工初步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五、教学反思:纸工,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也是最便于开展的一项手工制作劳动。在学习做纸工的起始阶段,教材安排了“纸工初步”这一单元,旨在通过帮助学

    6、生了解纸的基本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并动手制作一把最简单的折扇,让学生体验纸工基本技法的运用,在制作中辨认符号,使用工具,为以后顺利开展纸工制作活动奠定良好的认知和技术基础。认识纸工工具、纸工制作符号是进行纸工制作的基本条件。第二课 学习纸工基本技法教学目标: 1、复习纸的知识。2、复习纸工制作符号的意义,温习纸工制作的注意点。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学准备: 劳动vcd光盘、纸工材料、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复习纸的知识:造纸术是谁发明的?早期的纸是如何制造的?2、投影仪出示各类纸工制作符号,指名说说意思。3、说

    7、说有哪些纸工需要的制作工具?二、学习纸工基本技法:1、师介绍纸工的几种基本技法:剪 刻 贴 撕 拼 插 卷 编 植2、播放vcd,逐一观察基本技法的操作。3、学生实践练习。4、介绍学习较为复杂的纸工技法:1)山线切折在正面用针(或小刀)沿着山线符号划线(如用刀划,用力一定要轻,以免将纸划穿),然后再折(正面朝外),折成像山形的样子。 2)谷线切折先在谷线符号的两端用针扎孔,再在反面的两个洞眼之间用针(或刀)划痕,最后折成正面相靠(背面朝外),形成像山谷形的样子。 3)压印法(以压出凸起的鱼眼为例)选择有圆孔的模板(也可用硬卡纸刻圆孔做模具),把圆孔对准鱼眼的部位,捏紧,不要移动。翻个身,平放在

    8、桌上。用有圆头的棒(钢笔圆形尾部也可),在纸上磨,找到轮廓后,沿轮廓反复轻压。再将卡纸鱼翻个身,鱼眼就凸现了。鱼鳞的做法与眼相似。5、学生练习山线和谷线的切折。注意知道安全操作。6、教师巡视,展示正确的学生操作。三、板书设计:2、纸工基本技法剪 、刻、贴 、撕、拼、插、卷、编 、植山线切折 谷线切折 压印法四、教学反思:纸工制作时,要求学生先明确卡片材料上的点、线等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再动手操作。这是第一次需要学生操作,因此使用纸工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不断提示学生:不要用手触摸剪刀、美工刀的刀刃;把刀具传递给同学时,刀锋不要对着他人;用刀沿着手指紧压的直尺刻划时,手指应与尺的外缘保持一定距离

    9、,以防划破手。“压印法”对学生来说较有难度,可选择让学生课后在家长的单独指导下进行尝试练习。第三课 制作折扇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能够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2、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3、会在操作过程中保护自己。教学重难点: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投影片的制作(纸工符号、制作步骤、纸工制品等),实物投影仪及其他电教辅助设备。(2)消毒棉球、创口贴等。2学生准备:(1)课前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一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针、线等。(可分组准备)(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过程:一、欣赏折扇

    10、,激发兴趣导入:1、展示各类美观的折扇。2、介绍苏州的檀香扇。3、今天我们要来自己制作一把折扇。二、学习教材:1、自学教材“折扇”部分的内容2、指名说一说你学到了些什么?三、学习制作方法:Vcd播放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制作方法。四、学生小组学习,制作纸扇:1、回顾纸工制作的安全注意点:不要拿着剪刀、美工刀等玩耍、嬉闹2、4人一小组,讨论分工安排,互相帮助制作折扇。3、教师巡视。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指导:1、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用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2、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或操作台。六

    11、、学生再练习,独自完成一把折扇的制作。七、评一评:完成作品后,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教师打分记录成绩。八、板书设计:3、制作折扇1)、剪切制作部件,划山线2)、划谷线3)、折叠4)、结扎,粘贴,完成。九、教学反思:制作折扇,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会运用工具正确操作。制作折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教师可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突破这个准点。在课上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采用“先做、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自己看制作步骤图及说明,在小组内讨论后先自主操作尝试,动手做一做,在此

    12、基础上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第四课 十五巧板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知道七巧板、十五巧板的来历,了解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深受人们喜爱,是老少皆宜的好玩具。2)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用它们可以拼接成许多复杂有趣的图形。2、 能力目标:1)比较熟练地使用纸工工具。2)能够用七巧板、十五巧板拼出几种简单的人物或自然现象。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情感目标:1) 通过了解七巧板、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业精神。教学重难点:1、 制作十五巧板。2、 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十

    13、五巧板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另备方形或圆形纸板。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为激发学生制作十五巧板的兴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七巧板、宝高拼装玩具等人手。让学生说一说七巧板等,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十五巧板。2、讲故事:七巧板的故事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一一请客吃饭的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则拼成三角形一人则拼成四方形,6人则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很好。后来,有人把宴几改变为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

    14、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l 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由于这种玩具简单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厚纸板制作,而玩起来的无穷趣味足以使成人为之着迷。所以流传极广。在此同时,不少七巧板的玩家还编写专著,公布自己的拼图成果,现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就有七巧新谱藏本。相传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以拼合七巧板作为消遣。2002年8月20日至2 8日在中国举办了国际数学家大会,会上:展出了七巧板、

    15、鲁班锁、九连环等古典游戏。清代童叶庚对古代七巧板和蝶几形图进行研究后,产生环规为圆,合矩成方千变万化,十色五光的方案。制成十五巧板。取名益智图。二、制作十五巧板。1、介绍制作过程:首先沿最外围的剪切线剪下两块相连的大正方形,划山线,将它们相对粘贴(图案在外),再按照图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圆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2、投影仪下老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3、学生自己制作,可小组互助。三、运用十五巧板拼图,开展活动:(1)独立拼图,然后在组内与同学交流,介绍自己所拼的图形。(2)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拼,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

    16、)拼图后。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向老师、同学们说明所拼图形的意义。四、板书设计:4、十五巧板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圆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五、教学反思:十五巧板是一种七巧板类的传统民间游戏工具。这种拼接玩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玩时拼摆方法变化无穷拼图巾动手动瞄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创造思维提高动手能力都很有好处。制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也可以上讲台向全班同学发表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意在培养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主张,同时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所有活动形式着意给学牛一个表现创造力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

    17、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体验动手创作及成功的喜悦。第五课 快乐的小鸟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教学重难点: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小鸟或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可以运用电教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二、制作“快乐的小鸟”。1、指导学生剪贴。其中

    18、,头部的剪贴是难点。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粘贴时掌握基本顺序:翅膀一身体一头一尾巴一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拍的,翅膀向下拍的,低头的,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应不拘一格)2、老师示范完成一幅作品3、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幅作品4、补充介绍:吹塑纸、蜡光纸、布等材料均可制作小鸟。运用色彩鲜艳的即时贴,剪贴在白瓷板上,效果也特别好。三、开展作品展评活动。1、评一评优秀作品2、展示优秀作品,比比谁贴的画面生动有趣:几个学生的作品连

    19、接起来,便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3、根据画面编出动听的故事。四、板书设计:5、快乐的小鸟翅膀一身体一头一尾巴一翅膀五、教学反思:“快乐的小鸟几只小鸟在林间欢快地飞来飞去。它们忽而冲人云间,忽而回首呜叫。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为大自然增添了无穷生趣。本课要求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在制作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做事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又让学生在制作中自由发挥,各显其能。最后根据画面编故事的环节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发挥了想象力,培养了合作意识,还训练了表达能力,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第六课 猫头鹰教学目标: 在学习拼贴“快乐的

    20、小鸟”的基础上,拼贴猫头鹰(04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教学重难点:拼贴猫头鹰(04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2、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棒和04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介绍猫头鹰。2、今天我们要来用上一节课学习到的本领来独立制作一幅猫头鹰作品。二、自学教材,学习制作方法:1、学生自学教材,明确制作方法。2、集体交流,说说制作方法。三、教师点拨,学生制作作品:1、指名说说制作过程:剪切制作部件拼贴猫头鹰将猫头鹰粘贴在底板上完成作品2、学生独立制作作品,教师巡视。四、展示评价:1、展示优秀作品。2、展示不成功的或较差的作品,说

    21、说失败的原因。巩固复习制作要点。并鼓励其再创作。五、板书设计:6、猫头鹰剪切制作部件拼贴猫头鹰将猫头鹰粘贴在底板上六、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纸工初步”后,对纸工制作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以及常见的纸工符号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在前两课:“十五巧板”、“快乐的小鸟后,本课的学习,则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独立学习猫头鹰的制作,进一步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想像力、创造力和提高审美情趣。第七课 剪纸团花、花边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2学习剪团花、花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

    22、维能力。教学重难点:使用针、剪刀等工具制作团花、花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和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已提供)、针、直尺、笔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各式团花、花边作品2、介绍中国剪纸艺术: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剪纸从形式上分有对称图案剪纸和不对称图案剪纸;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这里要学习的剪纸是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团花可以横竖对折,也可斜折,外框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折叠后,要在最上面一层画出纹样,再切挖去多余部分展开后便成了团花。花边是将彩纸条左右对称反复折叠后,在最上面一层上设计图案,剪去多余部分,然后展

    23、开,便成了花边。比较团花和花边,它们有相同之处:都需要折叠、自行设计图案、挖去多余部分,而且都是对称的。不同之处在于:团花是用方形纸折叠,而花边是用细长形纸多次折叠,因而效果也就不一样了。二、学习教材:1、学生自学教材内容2、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里见过?3、补充介绍: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头上作为装饰的习俗,以后应用更为广泛,如春节窗花、元宵灯花、生肖纪岁、婚俗喜花、丧俗祭纸、服饰纹样、宅居装饰及其他民俗喜事等。在形象处理上,多用寓意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富足、吉祥、长寿等内容。如:用鲤鱼、荷花表现“连年有余”;用仙鹤、青松、鹿表现长寿;喜鹊传

    24、喜讯,燕子迎春天,凤凰表现吉庆祥瑞等。中国民间剪纸以强烈的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和丰富的图案著称于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出口工艺品之一。现代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在书籍装帧、贺卡设计、装饰艺术等方面都有应用。三、学习制作方法:1、播放vcd,观察制作方法。2、讲解重点:剪团花、花边,设计图案。1)剪团花,彩纸的对折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案,小组讨论。(学生会发现可以横竖对折,也可以斜折。)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如果沿彩纸的边画一弧线,外框呈圆形;画一条直线,就呈多边形),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2)剪花边,也是先折叠,折叠的方法是一左一右多次折叠,

    25、每折一次都要注意平整、对齐,否则图案就不对称了。3)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4)图案设计好之后,就是剪贴团花和花边了。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以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四、根据讲解和操作示范,学生4人小组开始制作。教师巡视。五、交流展示:1、交流制作感受:哪一部分你们组完成得最好

    26、?哪一部分最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2、展示交流小组作品。六、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鼓励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七、板书设计:7、 剪纸团花、花边折叠彩纸画出纹样沿纹样剪切展开,完成八、教学反思:节日到来之际,如果用师生自己制作的团花、拉花或彩灯来装饰一下教室,给节日增添欢乐,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本单元围绕“给节日增添欢乐这一主题,安排了学习制作团花、花边、拉花、四角彩灯等手工制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同时,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装饰教室,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本课各项目的制作均要使用针、剪刀等工具。因此,活动过程中,一定要

    27、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第八课 拉花(彩练)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拉花是剪纸的一种,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2进一步训练折、剪、拉等几种技法,形成立体造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装饰、美化教室。教学重难点:使用针、剪刀等工具制作拉花,进一步训练折、剪、拉等几种技法,形成立体造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半成品、半成品。2、学生准备:彩纸(已提供)、一米长彩线、尖刀、双面胶或固体胶棒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

    28、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三、实践操作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

    29、果。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四、总结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五、板书设计:8、拉花(彩练)折叠,剪切展开,粘贴四角粘贴中心点串连起来完成,拉开。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利用实物、挂图、电教课件等展示拉花作品,引导

    30、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设计制作各种不同造型的立体拉花,以达到提高审美情趣、发展想象力和动手学创造的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制作,让学生运用团花制作的经验,找出制作拉花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剪花纹要细心,不能剪断,必须剪到位,可以在剪口处先用笔做上记号,提示注意;花纹不能剪得太细,否则拉开时易断裂,中心处不能空白,留存面适当,便于粘贴即可等等。第九课 四角彩灯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2着重“剪”、“折”技法的训练,对山线、谷线的折叠方法有较高的要求。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如何把弧形的“山线”、“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学准备:四角彩灯作品,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彩灯作品,激发兴趣1、欣赏彩灯作品2、介绍彩灯:彩灯,又名花灯,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传统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 彩灯的产生,是从人类运用火、发明灯、制造灯具等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这之后,各地花灯活动尤为盛行。宋代,花灯发展到了高峰,样式变化万千。 到明清时期,花灯活动尤为盛行,样式变化万千,种类逐步增多,规模也有所发展。“漂河灯”、“牛儿灯”、“孔明灯”、“狮灯场市”等灯节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灯会活动。还有一种敬灶神点红灯的习


    注意事项

    本文(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