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与反思.doc

    • 资源ID:1081877       资源大小:93.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与反思.doc

    1、9自 然 之 道学习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 一 课 时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1.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2.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2、1.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2. 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小黑板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3. 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准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4.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

    3、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1.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2. 演中促读,演中理解:a)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

    4、范写“啄”字。b)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 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4. 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5. 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

    5、,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第 二 课 时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1. 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2. 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3. 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4. 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5. 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a)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b)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6. 感悟启示:同学们

    6、,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1. 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2. 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1. 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2. 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

    7、动。3. 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4. 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课后反思:学生对自然之道的体会只是表面,特别是要遵守自然发展的规律要付予行动还需加强教育。板书: 9 自然之道 问 论 悟 行 :道教学反思: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我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按照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结构进行教学。10黄 河 是 怎 样 变 化 的学习目标:1. 认识8个生字。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

    8、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3.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1. 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2. 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3. 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1. 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

    9、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3. 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1. 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

    10、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2.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3. 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

    11、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五、模拟情境,延伸拓展1. 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2. 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

    12、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课后反思:本课主要是讲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治理黄河的一些建议。通过学习同学们都能理解,并提了很多好的建议。 原因:气温转寒 暴雨集中 板书: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口增多 大量砍伐 治理:牧林为主 规划田地 修筑水利 防止水土流失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黄河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是惨重的,给我们的反思是深沉的。警醒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还可引导学生举出人类破坏大自然而受到惩罚的例子,说说怎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激起同学们强烈的、自觉的环保意识,以及民族的忧患意识。11蝙 蝠 和 雷 达学习目标:1. 认识7个生

    13、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3. 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 时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

    14、题)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 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3. 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1. 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 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1.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2.

    15、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要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教学设计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3. 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4. 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台介绍。5. 小结:a) 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与反思.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