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习题.docx

    • 资源ID:11301511       资源大小:494.64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习题.docx

    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习题课题1燃烧和灭火答案:(1)氧气(2)发光、放热(3)可燃物(4)氧气(或空气)(5)着火点(6)隔绝氧气(或空气)(7)温度到着火点以下(8)有限(9)急剧燃烧(10)可燃性气体1燃烧的条件(1)燃烧:通常说的燃烧指的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如蜡烛燃烧、木柴燃烧。(2)着火点:可燃物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3)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实验操作现象分析空气中的白磷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且接触氧气空气中的红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达到着火点,没接触氧气白

    2、磷燃烧达到着火点,接触氧气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a可燃物;b氧气(或空气);c温度达到着火点。【例1】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A水能分解B纸不是可燃物C没有和氧气接触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解析:回答燃烧的问题,一定要紧扣燃烧条件。纸船是可燃物,在空气中加热,也接触了氧气,故只能从温度找原因。纸船中装了水,加热时,水的温度最高为100 ,达不到纸的着火点,故纸船不燃烧。答案:D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原理隔绝氧气(或空气);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辨误区 灭火原理降低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

    3、属性,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灭火可采取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清除可燃物三种措施中的任何一种,不需要同时具备。(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移走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例如,森林失火时,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形成隔离带。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失火可盖上锅盖,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等,它们都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降低温度,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扑灭;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3)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物质或器材灭火原理适用范围水基型灭火器隔绝空气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

    4、隔绝空气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CO2灭火器降温又隔绝空气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处的火灾析规律 选择灭火方法时应遵循的规律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图书、档案材料、精密仪器着火时,不可用水直接灭火,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油火、气火不能用水灭火,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气或油的密度比水小,不能隔绝空气。【例2】下列图示中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解析:A用水灭火,水蒸发吸热,降温到着火点以下B当火势较大时,用灭火器灭火C直接泼水灭火,容易发生触电事故D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空气灭火答案:C3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的概念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

    5、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爆炸的条件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大,或氧气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遇到明火都可能爆炸,故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都要严禁烟火。(3)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检验其纯度。释疑点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都是因燃烧而引起的,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都是物理变化。(4)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物:是指易燃烧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常见的易燃物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沼气、石油

    6、产品、发胶摩丝、柴草、面粉、煤粉、棉絮等。易爆物:是指受热或受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a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b在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c要注意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要做到人走电断,经常检查以防止自燃和爆炸。(5)一些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例3】易燃物和易爆物如果存放不当很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酒精白磷氧气液化石油气硫镁带食盐汽油ABCD解析: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以及

    7、容易燃烧、容易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等,酒精、白磷、液化石油气、硫、镁带、汽油等都属于易燃物,而氧气为助燃物,食盐不可燃,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4用水灭火的适用范围喷水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因此,水是常用的灭火剂。但用水灭火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下列情况下不适宜用水来灭火:(1)油类、酒精、各种燃料气失火。油类、酒精的密度小于水,若用水灭火,会增大火势。燃气的密度小于水,用水来灭燃气类燃烧引发的火灾也是无效的。最佳灭火方法是用土、细沙、湿棉被等将火盖灭,也可用干粉灭火器或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2)电器或电线着火。应该先切断电源,后灭火。若直接用水浇来灭火,容易发生短路或触电事故。(3)能和水

    8、发生反应的物质失火。钠、钾等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就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氢气,镁在高温下也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若钠、钾、钙、镁等金属失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否则会增大火势,可用沙土盖灭。【例41】据报道:2009年5月7日下午,宁波市某气雾剂厂车间内铝粉起火,因工作人员缺乏消防知识,用水灭火,结果发生爆炸。小科查找了有关资料,发现氢气是可燃性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金属铝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水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Al6H2O2Al(OH)33H2。(1)发生这次爆炸的直接原因是_(用方程式表示表示)。(2)其实,有些火灾也不能用水灭火,如_(举一例)。解析:爆炸的直接原因是车间内大量的氢气发

    9、生急速燃烧。由题意可知,铝粉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故铝粉着火不宜用水来灭火。答案:(1)2H2O22H2O(2)铝粉着火、油着火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例42】2018年5月,一辆行驶在某乡村102国道上运送镁粉的罐车起火。由于镁遇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因此消防官兵用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请回答:(1)镁粉燃烧通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什么?(3)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答案:(1)镁粉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镁粉的着火点。(2)隔绝氧气。(3)镁与热水反应产生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避免增大火势。5面对火灾如何自救(1)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如

    10、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灭火;若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先了解火源的正确位置,然后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2)如果火势扩大,应尽快通知家人和邻居设法离开现场,沿途要关闭门窗,以降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切勿乘电梯或升降机,以免被困。关闭门窗,可防止因空气对流而增大火势。(3)若无法离开现场,应采取以下措施: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打开窗户,在窗前呼救【例5】(实际应用题)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事故很多是由缺乏自救常识而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室内起火

    11、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B遇到意外事故,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求救电话C处在烟雾较浓的环境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D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区解析:A室内起火,要控制空气的流通,紧闭门窗可因缺氧,防止火灾蔓延B打电话求救是危险发生时正确、必要的行为措施C烟雾较浓的环境中,越高处烟雾浓度越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可有效防止有害气体和烟尘进入呼吸道D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不易逃出火海答案:D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B.酒精灯不慎打翻

    12、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2.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到溶洞探险打灯火照明 B.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C.到小煤窑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4.学习化学的目的

    13、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5.氢氧化镁在温度达到380 时,能够分解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和水蒸气,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建筑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所以,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根据灭火原理你认为氢氧化镁能做阻燃剂的原因是()。A.氢氧化镁是一种碱 B.受热分解的产物能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氢氧化镁不溶于水D.可以降低

    14、易燃性建筑材料的着火点6.下列关于灭火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二、填空题7.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H2、CH4、CO)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C4H10、C3H6、C4H8)等,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泄气报警器(如图B所示)。(1)如果某家庭用的是罐装液化石油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图_(填“A”或“B”)安装,原因是_。(2)如果厨房里发生燃气泄

    15、漏,是否可以开灯检查_(填“是”或“否”)。(3)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显黄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或调小气灶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8.如下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_。9.结合下列材料填空。材料一: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系统提出燃素学说,认为物质可以燃烧是因为它们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属燃烧释放出

    16、“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燃素”。材料二: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研究其在燃烧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初步揭开了燃烧的神秘面纱。(1)材料一中,木炭燃烧释放出“燃素”的化学方程式为:_。(2)燃烧条件是“氧化学说”的重要内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种控制燃烧的措施。确保良好的通风,除能保证人的安全外,还能使通过隧道的车内汽油充分燃烧,这是考虑到充分燃烧需要_。隧道使用了氢氧化铝阻燃材料,它在受热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_。氢氧化铝能阻燃的原因是_。(3)人们对燃烧

    17、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请根据下列事实,对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燃烧条件提出新的认识。CO的含量小于12.5%时,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新认识:_。木炭在氧气浓度低于14%的空气中,达到着火点也不会燃烧。新认识:_。钠可在氯气中燃烧,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新认识:_。三、实验探究题10.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实验实验实验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_和实验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3)实验_和实验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

    18、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课题1燃烧和灭火1A解析:电器起火不能用水浇灭,易引发触电事故。 2A解析:形成溶洞过程,洞内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探险打灯火照明是必要的;但煤窑里却不能用火把照明,因为煤洞里有瓦斯气体易燃烧爆炸。3B解析: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而灭火。4C5.B6B解析:用水泼灭是把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降低的。7(1)B液化石油气密度

    19、比空气大(2)否(3)空气燃气8(1)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2)温度没有达到羊毛及铝质纤维的着火点(3)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9(1)CO2CO2(2)充足的氧气2Al(OH)3Al2O33H2O分解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生成大量的水蒸气稀释空气中氧气的浓度(3)在空气中,可燃性气体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或量),达到着火点才会燃烧氧气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或量),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才会燃烧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空气)10(1)4P5O22P2O5(2)(3) (4)移除了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

    20、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黄瓜榨成汁 B葡萄酿成酒 C小麦磨成粉 D棉线织成布2溶液对生命活动、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C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稀溶液一定

    21、是不饱和溶液3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A石灰石粉末 B生石灰 C石灰水 D纯碱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D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位于世界前列5下列物质依次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氧气、金刚石、氯化氢 B干冰、汞、氯化钠C水、硫酸铜 D氨气、氮气、酒精6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7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2、,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海水、空气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C金属:铁、铜、汞 D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4Fe+3022Fe2O3 B2H2O2 2H2O+O2CFe+CuSO4FeSO4+ Cu DCaCO3CaO+CO29下列金属材料中属于纯金属的是( )A金 B青铜 C锰钢 D硬铝10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硫酸铜 B金刚石 C氧气 D氢氧化钠11对下列问题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B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的C一块金属很

    23、难被压缩,是由于构成金属的原子间没有间隔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可以相同1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在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13常见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铝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水14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A用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弯成钓鱼钩 B用2B铅笔芯做石墨导电性实验C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D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15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

    24、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 BC D二、多选题16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是O2B该工艺流程中加入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C反应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略去):CH4+2H2O = CO2+4H2DN2、H2按照质量比14:1合成氨气17下列是小强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B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开启更灵活

    25、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D用植物油、面粉和水配制溶液18某CuO与C的混合物,共10 g,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的时候,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5 g,则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可能为A8 g B8.4 g C8.6 g D9.4 g1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该反应中共有4种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420如图表示青岛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

    26、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石油分离得到液化石油气,这个过程是个化学变化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三、填空题21某学生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时,试管破裂了,请你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两种可能原因(1)_(2)_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的是_(填“分子”或“原子”)。(2)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其离子符号是_。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相同。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

    27、是它们原子中的_不同。四、推断题2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E为剧毒的气体,G是红棕色固体,反应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F为金属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省略),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A的化学式为_;(2)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秋冬之交,北方地区容易出现雾霾天气,雾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物导致呼吸病人增多,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A鼓励市民出行乘坐公交少开私家车B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C将垃圾收集起来焚烧D火力发屯厂排放的废气必须处理达标后排放五、流程题24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广。三氯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如图所示:(1)硅属于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写出上述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