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桑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 资源ID:11341917       资源大小:65.51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桑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1、桑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桑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湖南省社科院 桑植县发改局2010年11月20日桑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十二五”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科学跨越的重要时期,亦是基础设施改善、工业加速发展、城市提质拓展、产业扶贫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本纲要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指引发展方向,明确战略任务,是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宏观环境“十一五”时期,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产业和生态旅游大县,元帅和中国民歌魅

    2、力之乡”的战略目标,实施“产业扶贫、工业兴县”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一节 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改善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壮大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优势产业,加快以县城为主的城镇建设,促进生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战胜了冰灾洪灾等自然灾害,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十一五”计划主要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二五”桑植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强主体,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一五”全县经济平稳

    3、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亿元,总量较2005年增加19.1亿元,基本实现翻番;其中,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7.18亿元,较2005年增加4.2亿元,年均增速15%以上。全社会投资力度加大,增速明显加快,预计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6亿元,年均增速24%。消费需求不断扩张,农村消费日趋旺盛,预计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3亿元,年均增速18%;财政实力不断增强,预计2010年全县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61亿元,总量较2005年增长近1亿元。2、抓主导,产业发展呈现新格局“十一五”全县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重市场、抓大户、上规

    4、模、强服务”的要求,初步形成了烟叶、畜牧、特色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预计2010年农业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8亿元。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以订单为载体,以协会为纽带,积极发展蔬菜、干水果、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工业兴县步伐加快,稳定发展矿业、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18亿元,比“十五”末增加4.2亿元,年均增速在15%以上。出台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完成了工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园区建设进程加快,组建了产业园区管委会,完成了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详控性规划编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房地

    5、产发展势头强劲;修订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文化遗产保护行动”,2010年预计接待游客达128.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9亿元;金融业健康发展,年发放贷款总量增速在20%以上。3、固基础,城镇设施实现新突破对外交通,黔张常铁路、张龙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桑鹤公路提质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环景区公路连接线项目列入省公路路网规划。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城市骨架进一步拓展,县城防洪堤工程、汽车西站建设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了厂房建设与截污干管铺设,老城区商业步行街成功落成,文明路成功实施东扩。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了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完善城区交通标志、

    6、标线。完成了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升压、35千伏新街变电站扩容、何家坪-瑞塔铺35千伏线路建设。开通了乡镇电信3G业务。提高了乡镇公路等级,4、重扶贫,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一五”全县把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完成了多个村庄规划和整治,实施了移动通信富民惠农“村村通”工程,实现网络覆盖率100%。完成了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100%的自然村通电。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展了中小流域重点河段治理和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和太阳能推广。加大了对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了一大批乡级连锁经营

    7、超市。5、促和谐,社会事业开拓新局面“十一五”期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有序推进,职校扩建工程顺利实施,“两项教育督导评估考核”顺利通过省检。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加强,“非典”防治取得重大胜利,甲型H1N1流感防控取得成效,乡镇卫生院扩建工程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计划生育基层工作进一步夯实。文体广电事业持续发展,成功举办市三运会;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桑植民歌节,桑植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民歌经典第一辑出版发行;贺龙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贺龙故居被列入国

    8、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新建农家书屋162家;城区数字电视完成整体转换。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顺利实施,实现了乡乡建有农村敬老院,到2010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6、保公平,人民生活跃至新水平“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10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0900元,年均增速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2560元,年均增速8%。到2010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将降至32%左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降至55%左右。城乡居民的居住条

    9、件不断改善,到2010年,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26平方米。“十一五”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这些成绩,归结起来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以“产业扶贫、工业兴县”为主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以“项目开发、工程推动”为主抓手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完善;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为主动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以“改善民生、惠民和谐”为主目标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但是与周边县市及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与问题,主要有:一是基础设施条件尚未根本改变。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大。三是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四是资源集聚对县域经济影响增大。第

    10、二节 发展环境“十二五”世界将进入后危机时代,产业的绿色革命悄然兴起,国家确定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主线,我县也进入了人均GDP1000-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既会面临一些重大机遇,同时也将面临不少挑战。1、重大机遇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带来区域合作新契机“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启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战略,我县作为武陵山的民族大县和贫困大县,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应抢抓战略机遇,夯实基础设施,加快产业调整,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发展转型,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打造经济发展新环境随着黔张常铁路公路的开

    11、工建设,安张衡铁路和新桑高速公路的项目启动,桑石线、桑慈线规划修建,出县通道正逐步打通;桑鹤、朱贺、芙淋公路的改造完成,县乡道路全面畅通,交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发展硬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有利于加速区域内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便于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抢占经济发展先机。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绿色化、低碳化将是未来世界产业发展主要方向。“十二五”全国及湖南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围绕产业的绿色化与低碳化,国家对落后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将给予更大的支持;全省两型产业的布局将不断延伸,我县生态资源十分丰富,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为我县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创建绿色综合产业园,壮大绿

    12、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增添县域发展新动力“十二五”湖南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将实质推进,新财政体制一方面增强了县级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扩大了县级行政自主权,提高了经济管理和运行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另一方面对我县的转移支付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省相关部门会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指导与支持,可以促使更多建设项目落户,增添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红利。2、主要挑战产业调整任务艰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矛盾一直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产业链条不长,新兴产业培育不够,资源路径依赖严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产业,2010年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9

    13、.35%,三产虽较高,但房地产一枝独大,既表明县工业亟待发展,也凸显三产内部结构急需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缺口大公共需求日益增长与较弱的财政支付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我县农业人口多,社会事业建设任重道远,虽然“十二五”国家对贫困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但财政支付能力与民生社会事业刚性支出的缺口却在不断拉大。城乡统筹压力重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历史等诸多因素制约,加上贫困人口的比重大,从经济总量、工业化水平、农民收入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来看,内半县山区仍然相对落后,与县城周边地区及外半县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由于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包容性增长的发展需要,城乡的非均衡发展现状

    14、,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县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进程的整体提升。第三节 阶段特征 “十二五”我县基本处于人均GDP2000美元左右的发展阶段,在机遇与矛盾并存的关键时期,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发展眼光,准确把握我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提高县域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1、经济发展起飞期“十一五”时期,县域经济总量保持年均12%以上的高速增长,随着交通体系的不断健全,城镇设施的日益夯实,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综合判断,“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全面进入经济发展起飞阶段。2、工业发展加速期我县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工业主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围绕绿色

    15、综合产业园建设,加快工业积极发展,编制完成了桑植县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桑植县绿色综合产业园总体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随着产业园的不断发展壮大,“十二五”我县将进入工业发展加速期。3、城镇拓展提质期“十一五”期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对外交通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内部基础设施改造不断推进,澧源大市场改造完成,帅乡路全线拉通,城市骨架不断拓展。“十二五”时期,我县城镇建设要以火车站兴建为契机,重点做好城市发展战略的整体策划、规划与建设,进一步做好老城区的提质改造,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4、旅游文化融合期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我县有着八大公山国家级保护区、刘家坪

    16、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贺龙元帅故里等优质的旅游资源,亦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接张家界旅游纵深推进和县域文化的不断挖掘和提升,旅游产业势必与县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发展。5、城乡统筹关键期“十一五”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战略,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十二五”桑植将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除了继续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外,更要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城乡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上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社会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第四节 历史使命 “十二五”时期,我县要

    17、把先辈的革命精神转换成强大的经济自信,奋发图强,锐意创新,总体历史使命是:高举经济发展火炬,重振帅乡创新精神,跳出传统发展的旧模式,闯出跨域赶超的新路子,实现“三个”翻番,建成“四力”桑植。1、实现“三个”翻番经过5年的努力和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4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7.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过4亿,实现“三个”翻番,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经济活力明显提升,发展速度位居张家界市前列。 2、建成“四力”桑植实力桑植通过提升区位条件、提高科技含量、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工业经济、盘活旅游资源,使得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做大,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动力桑植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战

    18、略实施为契机,以基础设施完善为抓手,以产业优化壮大为手段,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推动力结合在一起,形成起步快、冲劲足的动力桑植。活力桑植着力打通对外高速通道,优化内部交通格局,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挖掘区域发展潜能、激发了桑植创新能力,使桑植充满朝气、焕发活力。魅力桑植依托桑植优质的生态资源、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著名的红色旅游,打造桑植“山水人文”名片,将桑植优质资源有机整合,展示桑植生态魅力、民俗魅力、人文魅力。第二章 发展战略与奋斗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县将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工业兴县、城镇带动、文化提升、惠民和谐”发展战略,自力更生,开拓创新,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

    19、斗。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绿色增长、跨越发展两大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牢牢把握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和省直管县改革等重大发展机遇,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经济实力和运行质量,着力将我县打造成经济繁荣发展、环境生态秀美、文化魅力独特、人民宜居宜业、社会文明祥和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改革试验区。第二节 发展定位根据县域发展特色和优势,未来发展目标和取向,确定我县“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定位为“一区三地”。1、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改

    20、革试验区在强化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落后地区后发赶超的新路径,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到2015年,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为其他类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普适性的经验。2、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突出自然环境优势,立足娃娃鱼、有机茶、蔬菜、牲猪(野猪)、葛根、魔芋、烟叶等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做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努力将我县打造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进出口基地。3、湖南清洁能源与碳汇储备基地充分挖掘天然气、生物质能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碳汇及排放权交易,为

    21、湖南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到2015年,基本建成为湖南省清洁能源与碳汇储备基地。4、张家界西北部旅游休闲目的地依托张家界的旅游品牌优势,充分挖掘我县旅游资源,实现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加快与张家界旅游的无缝对接,将我县打造成张家界西北部旅游休闲目的地。第三节 发展战略“十二五”时期,我县总体发展思路是“五化四型”,即以加速工业绿色化、旅游品质化、农业现代化、城镇优质化、惠民人本化为举措,推进我县向增长低碳型、创新推动型、城乡统筹型、社会和谐型发展。发展战略要点为:1、产业扶贫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扶贫理念,把产业扶贫与经济转型统筹考虑,围绕优势农业资源

    22、,做强烟叶产业,做大畜牧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实行贸工农一体、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推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积极开拓引龙头、建基地、带农户、进市场的产业化扶贫新局面。2、工业兴县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活则全盘活。要把壮大规模总量作为主目标,把突出资源开发作为主攻方向,把发展产业园区作为主阵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鼓励精深加工和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创造一批名牌产品,培育一批规模企业,以工业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带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3、城镇带动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为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按照“一主两卫八边镇多节点”的城镇

    23、空间结构,建设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重点、其他乡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创建宜居宜业环境,加速农村人口市民化,加速桑植新型城镇化进程。4、文化提升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全面整合文化资源,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打造桑植民歌品牌、体育文化品牌及红色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增强城镇人文气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惠民和谐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第四节 发展目标“十二五

    24、”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区域合作建设卓有成效,基础设施更为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更为殷实,社会更趋和谐,文化更富特色,基本建成“一区三地”。1、经济总量指标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4亿元,年均增速14%;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年均增速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4亿元,年均增速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亿元,年均增速15%;地方财政收入达4亿元,年均增速20%。2、经济结构指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30:61;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5、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低于30%;城镇化率达到36.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0%。3、资源环境指标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2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0%、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95%;空气质量达标率100%;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100%。4、社会发展指标社会综合协调发展,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亿元GDP死亡人数下降到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5、民生发展指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1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6、17556元,年均增速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940元,年均增速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表2-1 “十二五”时期桑植县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指 标单位2010年预计2015年计划十二五年均增速(%)指标属性总量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7.171.414导向性其中:一产业亿元4.86.46导向性 二产业亿元8.521.220导向性 其中:工业亿元7.1817.820导向性 三产业亿元23.843.813导向性 其中:旅游总收入亿元5.9912.0515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2679.425预期性社会消费

    27、品零售总额亿元13.326.915预期性地方财政收入总额亿元1.61420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元90001730014导向性总人口万人45.847.6-预期性结构指标三次产业结构-12.9:22.9:64.29:30:61-导向性城镇化率%31.536.5-预期性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17.520-预期性资源环境万元GDP能耗下降%44-约束性森林覆盖率%71.7972-约束性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60100-约束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60100-约束性空气质量达标率%95以上100-约束性社会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11以内11以内-约束性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万人4.1减少1万人-预

    28、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4以内-约束性亿元GDP死亡人数人0.60.5-约束性民生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0900175569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56039409预期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95约束性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9090-约束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095-约束性第三章 城镇发展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提质拓容为手段,以安居乐业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做新做精中心集镇,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6.5%左右,聚集和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带动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成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示范城市。第一节

    29、 构筑城镇体系以中心县城为重点,重点集镇为依托,以一般乡镇为支撑,形成一个结构优化、等级分明、布局合理、和谐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1、确定城镇等级体系依据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镇等级结构,“十二五”期间,形成“一主两卫八边镇多节点”的城镇空间布局,全县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分为4级。“一主”:中心县城。“两卫”:两个重点镇。“八边镇”:八个重点镇。“多节点”:一般乡镇。第一级:中心县城以澧源镇为核心包括周边瑞塔铺、利福塔等构成未来中心城区,实现“1+2”城区发展战略。澧源镇。为县域经济、政治及服务中心。利福塔镇。依托铁路和产业园打造工业物流重镇。瑞塔铺镇。依托现有工业资源打造成为工业重

    30、镇。第二级:中心镇官地坪镇为县域东部中心镇,陈家河镇为县域西部中心镇,逐步扩大人口规模和集镇规模,“十二五”期间人口控制在1.0至1.2万人左右。第三级:重点镇 “十二五”期间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五道水镇、龙潭坪镇、廖家村镇、凉水口镇、上河溪乡、竹叶坪乡、洪家关白族乡、芭茅溪乡。每个镇人口控制在0.5至0.8万人左右。五道水镇。湘鄂边界重镇,粽叶、茶叶为主导产业;野生大鲵的主产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境内八大公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县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的的核心板块。龙潭坪镇。地处桑鹤交界,边贸市场异常活跃,境内以烟叶生产为主导,以养殖、粽叶、苎麻、茶叶、葛根为辅。廖家村镇。县域干水果基地和茶叶生产基地。凉水口镇。桑植“内半县”的咽喉要道;我县粮食主产区。上河溪乡。S305穿境而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竹叶坪乡。S305穿越,为我县的东部门户,向南直接对接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区位优势明显。洪家关白族乡。依托元帅故居及白族民俗文化打造旅游重镇。芭茅溪乡。重要的生态旅游集散地。第四级:一般乡镇包括空壳树乡、人潮溪乡、芙蓉桥白族乡、汨湖乡、西莲乡、走马坪白族乡、长潭坪乡、马合口白族乡、麦地坪白族乡、桥自弯乡、沙塔坪乡、苦竹坪乡、四方溪乡、细砂坪乡、蹇家坡


    注意事项

    本文(桑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