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广东科技出版社.docx

    • 资源ID:11457409       资源大小:65.85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广东科技出版社.docx

    1、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广东科技出版社 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广东科技出版社)第一单元 我们在哪里 1、定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表述来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来确定物体。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重点】准确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置身情境,研究位置。(一)小动物情境。1、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瞧!(出示一排小动物)老师最喜欢的排在第3个,是谁呢?(两种答案)你是怎样数的?(课件演示)小朋友真聪明,

    2、告诉你们,我是从左往右数的,我最喜欢(小青蛙)对了,像这样一排小动物,只要告诉你是从左往右数第3个,马上就知道是小青蛙了!2、小动物们知道我们今天在这儿上课,又跑来了好多。(出示)一排、两排、三排,多整齐呀!现在第3个还是小青蛙吗?(只有小青蛙吗?)那小青蛙的位置应该怎么说呢?同桌商量商量。学生说位置,多种。(卡片出示)我越听越糊涂了,小青蛙只有一个呀,怎么有这么多的说法呢?(方向不同)哦!那第2排第3个(出示卡片)是怎么看的呢?(2-3生说,师领、同桌、完整地说)所以小青蛙排在第2排第3个。我们按照这样的观察方法来看看其他小动物的位置。(师说生答3个,你是怎么看的)你喜欢的小动物排在哪里呢?

    3、谁愿意上来,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3名学生)3、我们知道了第2排第3个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的,那这些(指其他的说法)又是怎样看的呢?(生说)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位置就不一样了!4、小朋友看,当只有一排小动物的时候,我们只要说从左往右第几个就可以了,让出现几排动物的时候,就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板书)来表示小动物的位置。(二)教室里的位置。1、小朋友在教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你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呢?(板书)谁来介绍一下?(第4组3名学生回答)他们是怎么观察的呀?(生说)所以他就在第4组第1个,他是第4组第2个,他是第4组第3个,那后面呢?(4.4;4.5)2、就按照这样的

    4、看法,在座位卡上写出自己的位置。(写完跟同桌说一说)3、老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坐得最端正了,他在第X组第X个,是谁呀?(生说)向他学习!4、说说你的位置;你呢;你说;(指第2横行一个一个说)一个一个说下去,会说的轻轻地跟着说。(生说)怎么说得这么快呀?(生说规律)哦,教师里的位置还有这样的规律呢!小朋友真了不起。5、再找找你好朋友的位置,在哪里?(生介绍)6、我们知道了“第几组第几个”也可以确定位置。(三)生活中的位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确定位置,一起去我家找找,好吗?(出示楼房)瞧!这是我住的那幢楼房,我家住在602(出示)那这些邻居家的位置你知道吗?(生说)真聪明,几零几也能确定

    5、位置,刚才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呀?(生说)小朋友也可以去观察一下自己家的门牌号是怎样确定的!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我们可以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几零几等等这样的话来确定位置。四、拓展,电影院里的位置。接下来,我们一起轻松轻松,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出示)瞧,这个电影院多漂亮呀!徐老师把你们的电影票藏在信封里了,呆会组长每人发一张,小朋友在这个电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把名字写在椅子背上,听明白了吗?(小组活动)反馈:1、我们请这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学生介绍:我的位置是X排X号,我找对了吗?)2、这组小朋友的位置在哪里呢?(生说位置,出示票)机动3、姜老师和徐老师的位置在哪儿呢?

    6、帮我们找找吧。这是姜老师的票,坐在哪儿?谁上来指一指。谁坐在姜老师的旁边呀?票子拿上来对一对。4、那我坐在哪呢?(4排15号)这张图纸上没有,电影院太大了,15号在哪呢?谁有办法?上来试试。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电影院里的位置有什么秘密呀?真聪明。 2、 辨方向 【教学目标】1、在实践中认识八个方向的正确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在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重

    7、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难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教学过程】一、动手实践,制作桌面方向板意图:从学生实践入手,通过学生自己亲身操作,体验认识八个方向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 1.同学们谁来说说黑板在哪个方向呢? 2.介绍指南针,提示课题3.辨认教室里的东、西、南、北 4.制作桌面方向板1)拉一拉,找一找请两个学生往指南针的东、西方向拉一条绳子,并把绳子的末尾固定好,然后往刚才所拉的方向插上相应的方向牌。其余6个方向分别拉三条绳子的方法同上。策略建议:上课前要在教室中留出一个空位置,桌

    8、面上放一个可旋转的木板,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一个指南针和4条绳子2)猜一猜(先个别猜,再小组猜)现在又多了4个新方向,可它们没有名字,你能不能试着选择其中的一个新方向,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并说出理由?请猜对的同学为新方向插上方向牌。师总结:我们把( )和( )之间的方向叫( )还有3个方向,想一想后,请把你的想法告诉你们组的同学,然后推荐一位优秀的解说员来介绍一下。请猜对的同学为新方向插上方向牌,然后师总结。3)总结发现规律(相对性及新方向的由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桌面方向板,说说自己的发现。5、学生独立制作方向板1)制作方向板请小组长从学具盒里发给每人一张方向板,上面已标出了北,你们能标出其它

    9、的方向吗?2)向同伴介绍制作方向板的方法(投影展示)3)反馈请小组长检查你们组的方向板都做对了吗?二、小组活动,实际运用,加深体验意图: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过程:1、我说你做(带着方向板)1)交代任务,师生示范请你站在我的( )边2)出现方向板运用不当的问题师转动桌面方向板,站错方向,出现方向板运用不当的问题3)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方向板的一个方向要对准实际方向,才能正确的运用。4)活动开始:全班2人一组做活动5)反馈2、比一比,说一说(允许部分学生脱离方向板,运用头脑中的方向板)1)交代任务:在

    10、小组里比一比,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个同学,如果比较厉害的同学可以试着不用方向板。2)教师示范3)小组活动开始4)反馈介绍时要用手比一比,同时请被点到名的同学起立后自己坐下。三、图上辨认方向意图:从实践回到图上,深入浅出,给学生提供了自己探索图上的方向及位置的机会。过程:1、问题提出:(课件出示笑笑说话及课本上的图)笑笑:“大家好,周末我想到学校附近逛逛,你们能帮我介绍介绍学校附近有什么?它们都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呢?”2、解决问题(小组讨论)3、反馈(个别介绍)四、质疑问难促进发展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2、正确地辨认方向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课后带你

    11、的方向板去操场认认方向,还可以去公园认认方向3、看地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看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学习建设好自己的家乡。【重点】认识地图的方向、图例和比例尺。【难点】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来算实际距离。【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谜面:有山没有土,有河没有水,要看世界有多美,世界各地在眼前。(打一教学用具) 学生猜谜语:地图二、让学生认识地图:(一)让学生认识地图上的语言 1、平时同学们都看见过哪些地图2、让我们读读地图上的语言:(1)展示中国地图,认识方向

    12、、图例、比例尺。(2)出示课件:(3)讲解:地图的方向:地图的方向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地图,上面都直接注明了北的方向,或是标有一个箭头,箭头的方向即是北。地图的图例:一张地图,上面标有山川、河流、铁路、公路、桥梁、村庄、市镇、渡口、关隘等等地形地貌,均以图例表示。图例是固定不变的,一个符号只代表一种地形或地貌,旅游者应熟记,以免用时看不懂而误事。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直线距离与现实中实际距离关系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就可以推算出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是以1厘米作为基本单位,使用时,只要量出地图上的距离,再用它乘以比例尺的比例数,即是实地距离。1、学生回答:世

    13、界地图、中国地图、四川地图、还有绵阳地图等等。2、看课件3、认识地图的方向4、认识地图的图例5、认识地图的比例尺(二)让学生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1、比较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地图,看看有什么异同。2、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让同学们比较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地图,看看有什么异同。2、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例尺:1:3000(三)我们的发现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中国和家乡的区域地图进行探究性学习。1、出示地图:图上距离是:8厘米实际距离是:83000=24000(千米)2、找家乡:(1)在中国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看看家乡,看看家乡在祖国哪个位置。(2)找找家乡周

    14、边的邻省(自治区、直辖市)。(3)找找自己所在县(市)在家乡的位置。(四)我爱我家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中国和家乡的区域地图进行探究性学习。1、出示地图:2、找家乡:(1)在中国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看看家乡,看看家乡在祖国哪个位置。(2)找找家乡周边的邻省(自治区、直辖市)。(3)找找自己所在县(市)在家乡的位置。1、在黑板上展示大幅中国行政地图。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然后让大家在地图上找找这些小朋友家乡的位置,用磁铁或彩笔分别标出。2、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和另一个家乡标示出来,并连接起来。3、学生可以测量一下从自己家乡到不同地区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4、分别

    15、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情况。5、共同欣赏歌曲我们的家乡多么美丽。 图上距离是:8厘米实际距离是:83000=24000(千米)1、学生看地图(1)在中国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看看家乡,看看家乡在祖国哪个位置。(2)找找家乡周边的邻省(自治区、直辖市)。(3)找找自己所在县(市)在家乡的位置。2、请在中国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与另一个家乡标示出来,并连接起来。3、学生可以测量一下从自己家乡到不同地区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4、分别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情况。5、共同欣赏我们的家乡多么美丽。第二单元 物体与材料4 、 物体的特征【教学目标】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并能用适当的词汇较准确地

    16、描述物体的特征。2、初步了解并判断物体的材料构成情况。 3、学习比较的方法,能用各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4、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能对物体的轻重进行估量。5、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量。 6、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7、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看了许多书,了解了很多知识,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课件出示谜语并演示) 谜语一: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香皂)(师:你猜得真准!你能否告诉我你怎样猜到的?归纳:抓住了香皂的颜色、遇水起泡泡的化学反应等来猜的

    17、,颜色、化学反应等就是香皂主要特征)谜语二: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雨伞)(师:你真是一个猜谜语大师!你是如何想到的?归纳:抓住了伞的材料、用途等主要特征来猜的。下面,我再出一个看谁能最快猜出?并说说你猜谜的方法。)谜语三: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2、师总结:平时我们观察物体要善于抓住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用途、沉浮等主要特征,我们向别人介绍物体的时候,也要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这些特征。(课件出示这句话)3、学生齐读这句话。 二、展示交流,任务驱动1、师:下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件“宝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谁能够又快又准确

    18、地将它们描述出来?(问题驱动,课件并展示玩具熊猫、储钱罐)(老师引导学生可以用看形状、颜色;摸质地、材料;听声音;闻气味等方法进行观察)2、小组相互交流从家中带回来的自己喜爱的物品12件,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三、活动激趣,弄清材料1、师:听了同学们刚才的描述,看来大家已基本掌握了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许多同学在描述中介绍了物体的材料或者质地。的确,物体是由材料构成的,大家知道有哪些材料吗?(让学生自由说)2、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适时归纳:物体都是由材料组成的。橡胶、塑料、陶瓷、玻璃、钢铁、化学纤维、动物毛皮等都是制造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农业生产用品的常用材料。3、活动一: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知道

    19、下列常用物品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请同学们将对应的关系用线条连接起来。(课件出示连线内容,左边出示小图片,右边出示材料)并请同学们操作电脑连线。 气球图 钢铁 皮鞋图 塑料 汽车轮胎图 动物毛皮 酒杯图 橡胶 铁轨图 玻璃4、活动二:看来这个问题是简单了点儿,许多同学很快就能将线连好,这也说明了平时我们爱观察。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杯子,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了?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课件出示,并发下观察记录表)杯子的名称 制造杯子的材料 杯子的作用或特点酒杯, 玻璃 ,用来装酒。 纸杯, 纸 ,用来盛水喝 。 磁化杯(保温杯), 陶瓷, 装开水,保温。 金属杯 ,装东西 ,不易破碎。师

    20、: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不同材料做成的物体形状、体积可能不同,质量的大小也可能不一样;也有的物体形状、体积相同,但制造的材料不同,它们质量的大小可能也不一样。5、活动讨论: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仓库,说说平时我们在学校和教室观察到同种物体由哪些不同材质构成的?(引申学生观察到如垃圾桶有塑料、铁等做成;扫帚由塑料、植物茎叶等做成)6、游戏竞赛:听了同学们刚才的介绍,可见同学们对事物观察得非常仔细。下面请各组开展竞赛。第一、二组:开展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第三、四组:描述一种物品(可让学生到网上收集),让同学猜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评判标准:猜中的次数多的

    21、为胜。)四、故事引入,实验探究,测量物体的质量1、观看一则曹冲称象动画片。师:看了这个短片后,大家知道了曹冲是利用方法来测得大象的重量的?(水的浮力)(课件出示动画片)2、师:我相信同学们也会像曹冲一样聪明,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几件物品,请大家估算一下这些物品的重量,将你的结果写在形成性报告里。(见附件)3、想知道你们估算得准确吗?说说你会采取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估算结果。4、学生自由交流。5、实验操作,师生互动。师动:老师现场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的左侧的托盘放物品,用镊子把砝码放在右侧的托盘上(师提示一定要用镊子的原因是怕砝码受到腐蚀),调节天平平衡,砝码的重量就是物品的重量。生

    22、动:让学生用天平称出估算物品的重量来,将结果写在形成性报告里,比较一下你估算的水平。6、讨论探究:怎样用天平将一个小纸杯的重量测出来。(可先测出100个纸杯重点,再求平均数的方法)五、动手操作,长度的测量 1、大家知道“量体裁衣”这个成语吗?有谁敢向大家说说这个词的意思?(这个词的原意是指按照身材裁衣裳),要想把衣服裁好,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身高。大家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你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的?(自由交流)2、通过交流,老师归纳:看来许多同学都是通过皮尺和一些专用的量身高的工具进行的。下面老师给一些皮尺给每个小组,让同学们互相测验同学们的身高,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性,要求测量三次,然后算出几次测量结

    23、果的平均数,并将结果填在形成性报告中(见附件)3、师:同学们测得非常认真。但是现在老师要将皮尺收回来,你们没有测量工具时,如何测量课桌、教室的长度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4、通过讨论,师归纳:在没有测量工具时,可利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估量被测物的长度。下面请同学们两人小组互动测量自己身体每个部位,主要是拇指宽、四指宽、脚长、两臂水平伸展后两中指指尖距离长度等。并让学生记住自已的身体部位的长度。 5、运用自己身体部分的长度,现场测量课桌、教室的长度,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看误差为多少。6、任务布置:请同学们上网了解更多的测量工具,或向出售测量工具的商店进行调查。5、物体的分类【教学目标】1在

    24、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重点】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难点】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一)谈话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吗? 1 出示图片:小猫 小狗 2小狗说:“谢谢大家”小猫说:“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住我们吗?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二)学生讨论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2学生反馈:小猫矮

    25、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小狗高高的、瘦瘦的3小结:要记住它们的特点二、活动二:练习分类小狗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一) 出示图片:物体分类 (二)分组讨论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出示图片:分类方法一 分类方法二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小狗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6、材料的性质【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研究材料的吸水性能;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2知道各种材料的吸水性能;并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所用材料的性能结合起来,设计和制作自动浇水器。3.体会到科学

    26、就在我们身边的事物中;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乐于与人合作;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五一节就快到了,妍妍全家准备外出旅游一个星期,但是她家里养了很多盆栽植物,家里要是没人给花浇水,这些植物就会枯萎的了,妍妍这下可左右为难了,你能帮帮她吗? (学生兴趣很浓,很活跃地发表自己的方法。)生:我预先给这些植物浇多一些水。生:我不太同意刚才同学提出的建议,如果预先加水,有些植物是耐旱的,这样做,植物就会给淹死;相反,有些植物需要的水很多,即使预先浇水,也不能维持植物生命所要的份量,最后植物还是会枯萎。师:分析得可真详细啊!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生:同意!师:你们还有没有其

    27、他的方法?生:我就把这些植物摆放到水龙头的下面,然后把水龙头拧开一点点,让水慢慢地往盆栽里滴水,这样就能控制不会太多水,也不会缺水。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生:好!生:老师,我家附近有一个花场,我见花场不用每天都派人去给花浇水的,花场里有个自动的浇水器,其实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试着做一个简单点的自动浇水器!师:哦?哪你能不能把你想要制作的自动浇水器在黑板上简单的设计出来呢?生:能!(学生在黑板画出他设计的自动浇水器)(然后对着学生画出的示意图,问各部分用些什么样的材料,让学生来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师:从瓶子连接到花盆的这根是什么?生:是一种具有吸水性的材料,这可以让水流到盆栽里

    28、去,让植物不至于缺水,达到自动浇水的功能。二、探究环节。师:同学们觉得他的这个自动浇水器怎样?为什么?师:你准备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做“水桥”?生1:我准备用海绵来做“水桥”,因为海绵可以吸水,这样水也就会随着海绵流到花盆里,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自动浇水器。生2:我准备用一些具有吸水性强的绳子来做“水桥”,因为要从水瓶将水引到花盆里,因为绳子比较软和细,所以我觉得绳子比海绵更加适合、方便制作自动浇水器。师:好像挺有道理。还有其它的意见吗?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材料(出示材料),你们觉得哪一种材料最适合做“水桥”?(学生各自猜想哪种材料最具有吸水性能,并自由发表意见。)师:有句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

    29、”。同学们的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请各小组自己设计好一种实验方案,定好方案后由组长上来领取所需实验器材。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爱护好实验器材。(教师介绍所准备的实验器材)一种方法试过之后,可设计第二种、第三种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及时把器材整理好并归还。(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教师参与到其中。)师:现在请各小组向大家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生1:我们的研究结果认为麻绳最适合用来做“水桥”。我们的研究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取了三种长短一样的材料:毛线、丝带和麻绳,然后我们将三种材料分别放到装满水的三个玻璃瓶里面,五分钟之后,我们组发现,放着麻绳的玻璃瓶里面的水

    30、剩得最少,证明麻绳吸水性能很强,所以我们组觉得麻绳适合用来做“水桥”。生: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认为麻绳最适合用来做“水桥”。我们组是这样研究的,我们取了铁丝、丝带、麻绳、毛线还有竹签来研究它们的吸水性,我们把这些材料剪成长短一样,全部浸没到水里,然后再把这些材料从水里捞上来,然后用手挤水,通过对比发现,麻绳挤出来的水最多,说明麻绳比其他几种材料更加容易吸水,用来做自动浇水器的“水桥”非常适合。师:通过刚才的汇报,我知道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其中有些方法老师都没想到,你们真是未来的发明家。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师:现在,你们会选择哪一种材料来做“水桥”?生:我觉得麻绳的吸水性能最好,最适合用来做浇水器的“水桥”。师:现在你们能不能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和老师提供材料设计制作一个自动浇水器?生:能!(学生小组合作制作自动浇水器,教师参与其中,并对学生加以鼓励和指导。)四、交流、评价。师:现在向全班同学展示你们小组的自动浇水器,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观看各组的制作的浇水器。)师:你觉得哪一组制作的浇水器最好?觉得哪一组的还需改进?为什么?请说说你的建议。(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五、深入环节。师:在本节课同学们研究的方法非常恰当,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最后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自动浇水器的水瓶摆放能低于花盆摆放的


    注意事项

    本文(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广东科技出版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