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信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试题带答案.docx

    • 资源ID:11517358       资源大小:52.7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试题带答案.docx

    1、信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试题带答案2020年信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在某位皇帝统治初期,“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经过他和后继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这位皇帝是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2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成就是A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B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C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D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3“连接亚欧风物,融汇东西文明”“一带一路”勾画了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蓝图。在西汉时期,为开辟丝

    2、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A霍去病 B卫青 C蒙恬 D张骞4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5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古代学官名),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材料反映了汉武帝( )A兴办太学,教授儒学 B支持儒士参政,享受俸禄C改造儒学,创建新儒学体系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秦始皇此举旨在A维护国家统一 B

    3、保障社会稳定 C实行暴政统治 D确立皇权至上7“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李冰 B蔡伦 C祖冲之 D毕昇8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不能说明A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B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C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D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多元文化融汇的通道9司马迁写作历史前,游历各

    4、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A坚持“有闻必录”原则 B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C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 D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10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1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指南针传入欧洲蔡伦改进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ABCD12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

    5、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A商纣和周武王间 B夏桀和商汤间 C秦二世和陈胜间 D项羽和刘邦间13造成东汉末年衰败的政治原因是A北方各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B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14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是统治者采取了( )A分封制管理 B休养生息政策 C奖励耕战 D削弱王国势力15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秦朝A加强文化控制 B分封

    6、,行郡县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便利了经济的发展16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B丝绸之路通达欧洲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C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C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AA BB CC DD1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A使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B导致农民纷纷弃农经商C导致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削弱了 D是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之一18新

    7、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个是指推行了哪一个制度(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19“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A分封诸侯 B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 D设立“三司”20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丝绸之路向内地输入的主要是丝绸B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C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D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

    8、亚和欧洲21西汉政权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他们继续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并重视“以德化民”,使国库充盈、粮仓丰裕,历史上把这局面称为( )A开皇之治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222007年7月8日凌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长城成功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23如表列出了东汉后期几位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种现象造成了皇帝和帝殇帝冲帝质帝少帝即位年龄1012814寿命(岁

    9、)2723914A黄巾起义B曹操专权C光武中兴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24“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 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2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中提到了汉武帝,汉武帝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巩固大一统局面 D建立刺史制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西汉初年,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

    10、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故A符合题意;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排除BC;汉武帝时期,调整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排除D。故选A。2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广泛收集医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C项符合题意;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擅长针灸、开刀等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同时还编制了医学体操“五禽戏”,以强身健体。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题干中“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是解题

    11、的关键。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3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

    12、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丝绸之路,所以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张骞,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4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5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

    13、古代学官名),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可知,汉武帝时期政府大力提倡儒学,支持儒士参政,享受俸禄,把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官员的选拔密切结合起来,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引发了研究和推广儒学的高潮,儒学的社会地位提高,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兴办太学,A选项排除;创建新儒学体系是董仲舒的成就,C选项排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属于思想统一的措施,材料未涉及,D选项排除。故选B。6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以确立皇权至上,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不合题意

    14、。故此题选D。7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的信息,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为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促成这一变化;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造纸术的相关知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材料廉价易得,便于推广。造纸术的改进为人类提供了书写的材料,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社会。8B解析:B【解析】【详解】据题干“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

    15、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可知,这段话不能说明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B符合题意。AC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司马迁写作历史前,一方面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获得史料,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故题文材料表明司马迁著史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故D项正确;A材料中并为反映出来,排除;BC违背了题文的“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BC项排除。所以答案选D。10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

    16、,让王国的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南宋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在隋唐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因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故选D。12D解析: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的 “楚汉之争

    17、”。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3C解析: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故C符合题意;A项北方各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是东汉末年衰败的表现;B项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说法错误,东汉的都城在洛阳;D项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说法不符合史实,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所述现象是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统治者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故B符合题意;西周盛行分封制管理,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A;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排除C;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削弱王国势

    18、力,排除D。故选B。15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图片可知,这是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措施。秦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便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秦朝通过“焚书坑儒”等措施而加强文化控制,排除A;材料无关地方行政管理,排除B;统一文字是在秦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以后的举措,统一后的官方字体是小篆,排除C。故选D。16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

    19、始,由此分析可知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使西汉与西域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故A错误;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丝绸,还有其它商品。故B错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C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7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汉朝初期货币可以私铸,政府对经济掌控的能力影响下降,不利于中央集权。汉武帝禁止民间铸钱和地方郡国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掌控,最终加强中央集权,实现经济大一统,故排除C,D符合题意;汉武帝的措施就是要改变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局面,排

    20、除A;汉武帝的措施实际是压制商业的发展,起到稳定农业和安定人心的效果,排除B。故选D。18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任命”“向中央政府负责”描述的是秦代的郡县制下地方管理的情形,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学生需要掌握关于郡县制的相关知识,郡县制的官员的任命是由朝廷任命的,由中央政府直接负责,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9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材料汉书主父偃传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

    21、,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并且诸侯王骄奢淫逸,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朝臣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武帝颁布推恩令。封地大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

    22、在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C选项符合题意;分封诸侯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属于干扰项,A选项不符合题意;广设郡县是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属于干扰项。B选项不符合题意;设立“三司”是明朝为了加强君主集权,在地方设立的行政机构。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0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输入内地,因此丝绸之路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西汉汉武帝时期为

    23、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B排除;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C排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D排除。故选A。2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B符合题意;开皇之治是隋文帝时期开创的,A排除;光武中

    24、兴是东汉光武帝时期开创的,C排除;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开创的,D排除。故选择B。2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秦长城起止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在燕、秦、赵三国旧长城基础上修补而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故选C。23D解析:D【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东汉后期几位皇帝的即位年龄小,寿命短。东汉中后期,由于小皇帝继位,引发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权,造成宦官乱政。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后期时局动荡不安。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图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东汉后期几位皇帝的即位年龄小,寿命短,造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24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有关知识的认识。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 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2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采取诸多措施,巩固大一统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故C符合题意;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和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的均是秦始皇,故AB均不符合题意;建立刺史制度是汉武帝采取的政治措施之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注意事项

    本文(信阳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试题带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