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docx

    • 资源ID:11548444       资源大小:587.7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docx

    1、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高三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图1中心为极点,外圆为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12题。1、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2、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C、P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N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5题。3若图中表示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则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

    2、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地形影响 D太阳辐射影响4若图中表示近日点附近时的月平均气温,已知a = 3,c = 7,则该地最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A橡胶、柑橘、毛竹 B苹果、香蕉、茶树 C茶树、柑橘、油菜 D甘蔗、茶树、油菜5若如4题所述情况,图中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主要是() A冬季风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地形影响 D太阳辐射影响图3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此河段河流流向为()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7、滩田M处可种植一季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水稻 B、棉花 C、油菜 D、甜菜8、图4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河水与两岸地

    3、下水关系的是(图中曲线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911题。9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 A图中的山脉是阴山,图南侧山脉与图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图中部为天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中的秦岭 C图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图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10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A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地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D都有商品粮、棉基地11对甲、

    4、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C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在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进步内容。据此回答1214题:12.和西亚地区的交流对于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丰富了古代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 促进了我国四大发明的出现 发展了对外贸易,丰富了物产 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A B C D 13.从下表可推断: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

    5、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3025541629%1122476371%南方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不断上升 三个政权控制的总人口数呈递增趋势 唐代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开始缩小 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A B C D 14.对明、清两朝赋税制度内容、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 由以纳实物为主向以纳银两为主演变 客观了加剧了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 商业、手工业税收所占比例日益减少A B C D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此回答1517题:15.秦朝统一后,革除东周以来的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

    6、:A实行文化高压政策 B确立皇帝制度 C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D统一度量衡、货币及文字16.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义三十卷,详细解释了律令条文。它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皇帝A B C D 17.在借鉴人类先进政治思想并结合中国自身实践的基础上,优秀的中国人在近现代历史上提出了: 维新变法思想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A B C D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面对中国的不断沉沦,中国的各个阶级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反映。据此回答1821题:18.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A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愿B与“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制

    7、度相适应C要求所有产品均归圣库,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D违背了农民阶级的阶级本性无法实施19.资政新篇中关于政治改革的主张与百日维新中政治改革的哪一内容相似:A以法治国,政令统一 B废除旗人寄生特权,实行满汉平等C广开言路,吸纳社会意见 D召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20.清政府筹建近代海军的动机是:A维新变法,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 B“师夷长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C励精图治,洗雪甲午战败耻辱 D迎合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21.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关系的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辨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的观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出发,认为只有先

    8、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表明。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A甲方 B乙方 C甲乙方 D甲乙方都不符合从图表中提取有效的正确信息,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内容。据此回答2223题:22.对上图中曲线C所代表的经济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它在中国的出现与鸦片战争有关 对中国近代经济只有消极影响 在这类企业中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无产阶级 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对其实行没收政策 它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A B C D 23.下列材料主要反映了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产量增加%粮195亿

    9、吨1930棉164万吨2693钢535万吨296580煤13亿吨96210电1934亿千瓦时1663201 农业、工业呈明显增长趋势 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优越性A B C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公平竞争的经济。有研究表明,我国的一些企业因为信誉不高乃至失信,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一年约为6000亿元。据此回答2425题。24、2007年3月9日市场报报道,山东力诺集团从创业之初,就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产品质量零缺陷,售后服务零抱怨”作为质量、服务的目标,用信誉树立形象,靠信誉赢得客户。当市

    10、场处于卖方市场时,企业对送上门的生意措手相拒,似乎有悖常理,但在力诺,生意可以不做,信誉却不可不保。力诺人的上述做法表明A.产品质量是通过服务质量来体现的 B.拒做不正当交易是企业信誉的保证C.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保证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25、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一个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诚实守信。因为它能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能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有利于推动和促进企业产品营销 能增加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A. B. C. D.2007年6月2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文件,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等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凡劳动者工作满一个月未签劳动

    11、合同的,劳动部门将认定劳动双方已签订中长期劳动合同,并责令用工单位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据此回答2627题。26、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A.对农民工有利,不利于用人单位 B.是促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唯一有效形式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D.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27、.如果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程序应该是A.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B.必须遵守不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C.首先签订劳动合同,然后由人民法院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鉴证D.首先签订劳动合同书,然后由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鉴证2007年8月30日,反垄断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

    12、次会议表决通过,将自明年8月1日起施行。据此回答2829题。282007年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认定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相关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时间,涉嫌价格垄断。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法制性特征 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 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严重扭曲了价值规律,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A B C D29反垄断法的出台可能产生的作用有使社会资源按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优化配置,促进社会公平 保持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 促进市场交易活动有序进行A B C D

    13、某村农民因镇政府对本村和邻村的一起水事纷争不作处理,以政府的“不作为”行为,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镇政府限期对水事纠纷作出处理。据此回答3031题。30该镇政府的“不作为”行为: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违背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没有做到依法行政 损害了国家机关在群众中的形象A. B. C. D. 31县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说明:司法机关坚持依法行政 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加强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A. B. C. D. 8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24号文件.这意

    14、味着自98年以来形成的商品房独霸天下的格局被打破,由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组成的保障性住房将分流市民的购房需求.据此回答3233题。32在98年通货紧缩的经济背景下,政府发展房地产市场,是为了借助住房市场来启动国内疲软的“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D政府履行经济职能33本次房改政府将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总量,这既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住上房子,又有望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房改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有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有利于住房市场供应结构的变化政

    15、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A B C D 342007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专家指出,在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同时,不能片面地渲染孩子的“权利意识”,而应该同时强调其“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学会为自己的过错负责。这说明 享有权利必须先履行义务 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未成年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A B D35、国际关系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于2007年8月9日到17日举行了“和平使命2007”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其内容和形式分别属于 A政治关系 合作 B军事关系 竞争 C外交关系 和平

    16、 D军事关系 合作第卷 1、第卷共页,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卷共5大题,共160分。36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6分)(1)A城市的名称是_,其以西铁路线的名称是_,该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_,该城市发展其生产的区位优势是_。(10分)(2)该地位于_高原,简要说明该高原的植被分布特点及其原因。(6分)(3)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6分)(4)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10分)(5)简要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的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4分)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

    17、问题:材料一:图二图一材料二: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谢登科)材料三:农业税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已在中国存续了2600年之久,期间共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和变化。总的看来,历史上农业税制变化的趋势是由繁到简,但无论形式多变、名称多变却未改变农业税作为国家主要税种和收入来源的地位与作用,“皇粮国税”一直是农民天经地义必须缴纳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国家政权稳定和推进工业化建设,农业税在相当时期内,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20

    18、05年12月30日财政部长金人庆答记者问材料四:“有必要,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财政部长金人庆答记者问2005年12月30日回答问题:(1)图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推行的什么运动?为减少改革的阻力,政府当时在农村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4分)(2)图二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什么措施?(2分)该措施最先在那两个省推行?(2分)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行

    19、的根本原因?(2分)(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重大决策对图二反映的措施有何重大影响?(2分)(4)到1958年颁布农业税条例为止,中国农业税已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和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前四次调整的名称并据此分析我国古代史上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10分)(5)请据材料四分析材料二中的重大决策有何重大意义?(4分)38、材料一:法国有一个叫波尔多市的小城市,那里70%以上的普通市民月收入约1900欧元(欧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19);在郊区和乡间工作的人(原来的农民),月收入为1000至1200欧元,白领阶层月薪为1800至2000欧元,“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与脑

    20、力劳动的差别)已大大缩小。另有报道说,瑞典贫富差距曾达到过三百多倍,但国家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调整,而今已下降到了41的地步,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材料二:在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上,我国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论语季氏);二是“最患寡,不患不均”;三是“不再寡,应力求均”。材料三:据2007年5月24日新京报报道,国家统计局局长日前指出,我国当前影响社会安定与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简单地说,就是穷人愈穷,富人愈富。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比较我国目前存在的“马太效应”分析说明材料一体现的经济现象。(6分)(2)运用经济

    21、常识对材料二中的三种观点分别加以评析。(12分)(3)运用经济常识,就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马太效应”提出合理的建议。(12分)39(20分)石油是对现代社会和经济影响至关重大的重要能源,现代国际关系的一些重大事件就是围绕着石油问题产生的石油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的安全。材料一 中哈石油管线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的阿特劳,东至我国新疆的独山子, 全长3088千米,整个工期分三期完工。2006年,中哈石油管线(如右图)全线投入运营,设计运输能力为每年5000万吨。(1)图中A是 山脉,说明该山脉的成因;近年来C湖水面不断下降,分析其人为原因。(6分)(2)我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石油,花费巨资新

    22、建中哈石油管线,而不利用“第二亚欧大陆桥”,其原因是什么? 中哈石油管线对中国有何重要意义?(10分)(3)图中中哈石油管道所经过地区的地理特征 ,叙述正确的是_(4分)A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沿线主要经过温带荒漠带 C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管道石油能自流到中国 D提高沿线地区能源的利用效率40(26分)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据图一分析当时中华民族已具有什么重要特征?(6分)(2)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葡萄牙人、荷兰人、俄国人相继入侵我国,

    23、概括说明其入侵的主要原因?(4分)面对欧洲殖民侵略,清朝初期,清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分别有何影响?(8分)(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试各举二例说明。(8分)412007年4月11日至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对日本进行了访问。一直以来由于历史问题等造成中日关系处于“冰冻时期”,去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打破中日政治长期僵冷局面的“破冰之旅”,此次回访日本则是“融冰之旅”。(1)请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中日关系从“冰冻”到“破冰”“融冰”的变化原因?(12分)(2)面对中日复杂多变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

    24、生该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0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卷答卷班级: -姓名:-学号:-2、本卷共5大题,共160分。36(36分)(1)A城市的名称是_,其以西铁路线的名称是_,该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_,该城市发展其生产的区位优势是。(10分)(2)该地位于_高原,简要说明该高原的植被分布特点及其原因。(6分)(3)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6分)(4)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10分)(5)简要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的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4分)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推行的什么

    25、运动?为减少改革的阻力,政府当时在农村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4分)(2)图二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什么措施?(2分)该措施最先在那两个省推行?(2分)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行的根本原因?(2分)(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重大决策对图二反映的措施有何重大影响?(2分)(4)到1958年颁布农业税条例为止,中国农业税已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和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前四次调整的名称并据此分析我国古代史上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10分)(5)请据材料四分析材料二中的重大决策有何重大意义?(4分)38、(1)比较我国目前存在的“马太效应”分析说明材料一体现的经济现象。(6分)(2)运用经济常识对

    26、材料二中的三种观点分别加以评析。(12分)(3)运用经济常识,就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马太效应”提出合理的建议。(12分)39(20分)(1)图中A是 山脉,说明该山脉的成因;近年来C湖水面不断下降,分析其人为原因。(6分)(2)我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石油,花费巨资新建中哈石油管线,而不利用“第二亚欧大陆桥”,其原因是什么? 中哈石油管线对中国有何重要意义?(10分)(3)图中中哈石油管道所经过地区的地理特征 ,叙述正确的是 (4分)40(26分)(1)概括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据图一分析当时中华民族已具有什么重要特征? (6分)(2)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葡萄牙人、荷兰人、俄国人相继

    27、入侵我国,概括说明其入侵的主要原因?(4分)面对欧洲殖民侵略,清朝初期,清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分别有何影响?(8分)(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试各举二例说明。(8分)41(1)请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中日关系从“冰冻”到“破冰”“融冰”的变化原因?(12分)(2)面对中日复杂多变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该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0分)南溪一中2007年12月高三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选择题)地理:1 B 2 A 3C 4 C 5A 6A 7C 8B 9D 10D 11C 历史:

    28、历史选择题:12.C 13.A 14.C 15.C 16.C 17.D 18.D 19.C 20.B 21.B 22.B 23.D政治:2428 DBCDC 2933DBDCD 3435 BD第二部分(综合题)36. (36分)(1)包头(2分)包兰铁路(2分) 钢铁工业(2分) 附近有包头煤矿,白云鄂博铁矿,便利的铁路交通,近便的水源(4分)(2)内蒙古(2分)内蒙古高原从东向西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戈壁过渡(2分)原因是从 东向西受海洋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所致(2分)(3)水源(2分)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2分);临近黄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可利用黄河水自流灌

    29、溉(2分)(4)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壤盐碱化和风沙危害(4分)。因为该区地处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加之不合理的灌溉致使土壤盐碱化严重(3分);该区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周围多沙漠,地表植被覆盖较差,人为破坏严重,加之气候干旱少雨,因而风沙危害严重(3分)(5)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注入乌梁素海(2分);大量使用化肥后的灌溉用水注入乌梁素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分)37(26分)(1)土地改革运动;保护富农的政策。(4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安徽、四川省;(2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或人民公社化体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3)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原缴纳给国家的农业税被取消了。(4)分别是:初税亩、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4分)主要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地理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测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