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6.docx

    • 资源ID:11579486       资源大小:36.1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6.docx

    1、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6养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下)历史学科期中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选择题 共48分)注意事项: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1.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水”;贾思勰也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些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生

    2、产技术的成熟 B.粮食产量的稳定C.精耕细作的重要 D.生产效率的低下2.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市赋(市场交易税)百取二,关赋(道路通行税)百取一”。公元前678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达成“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称数)”的协定。材料反映了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 B.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C.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 D.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3.中国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溯。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铁制工具的使用 B. 社会局面的稳定C. 水利技术的提高 D. 小农经济的发展4.

    3、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董仲舒曾大加赞赏,以儒家自居的王莽改制也试图恢复井田制,直到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这种制度称慕不已,这种现象根本上反映了()A.儒家学者的复古主义 B.井田制是一种适合古代中国的制度C.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 D.井田制是仁政的标志5.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 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D. 工商食官的制度被打破6.汉代的宫殿,官署、武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长安城的9/10,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唐代的宫城和皇城占长安城的1/10,

    4、而居民区约占6/10,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弱化 B.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7.隋代,朝廷专门发令重申“工商不得科举入仕”,唐六典也有如此规定;唐后期僖宗“诏以东都军储不足,贷商旅富人钱谷以供数月之费,仍赐空名殿中侍御史告身五通,监察御史告身十通,有能出家财助国稍多者赐之。”这一变化( )A. 是国家政策服务现实的体现 B. 加强了对商业的限制C. 使商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D. 改变了官吏选拔标准8.中国古代的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涉及几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

    5、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 B.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C.迁徙豪富是整顿吏制的主要手段 D.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9.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10.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6、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11.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海舶擅载外国入贡者,徒二年,财物没官”;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 ()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 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12.学者德科民估算:1571年至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西元(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国。该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是 ()A.中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 B.中国的纺织业生产方式领先于英国C.海禁政策

    7、的保护 D.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3.徽商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做法 ()A.补充和强化了自然经济 B.是宗法制度动摇的体现C.是政治地位下降的反映 D.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14.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卷,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据此可知盐引( )A. 是政府控制食盐专营的手段 B.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食盐市场C. 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空前强化 D. 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15.嘉庆六年(180

    8、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16.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A.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

    9、动力 B. 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C.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 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17. “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A. 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 B. 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C. 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 D. 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18.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

    10、侯之制, 这说明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19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的家庭中,上下尊卑有着严格的区分。父亲是一家之主,他至少在理论上控制着家里的财产并决定子孙们的终身大事。”这一社会传统最早形成于( )A先秦 B秦汉 C隋唐 D宋元20.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1. 斯塔

    11、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具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A. 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 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D. 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22.秦代,监察御史受御史大夫节制,属于中央委派的驻郡监察官员;宋代诸州检察官通判,是皇帝差遣到诸州专察知州的检察官,监察和制约州县官吏的一举一动;元朝,设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检察机关,其性质属于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材料表明古代监察的机构特点是( )A. 秩低权

    12、高,以小监大 B. 机构独立,自成体系C. 选官高标,管理严明 D. 权责明晰,维护统治23. 据研究,清明、重阳、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冬祭腊日(祭祀祖先)等传统节日,始于或兴盛于汉并在汉代形成定制。这反映了汉代(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农业经济的发展C. 礼文化制度的世俗化 D. 新的儒学体系形成24.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13、25. 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 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D. 宗法制得到完善26.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指明了历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从秦汉起,中国政府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政府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解决“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B.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

    14、度C. 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D. 推动丞相制度走向瓦解27.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 )A. 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 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 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 D. 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28.“相国用古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财,不相知故财匮,而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不”宋代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 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 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15、 D. 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29. 元朝在中国共设置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B. 行省之下设郡县等多层行政管理机构C. 行省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军事权力 D. 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0“八股”,本意是一种答题规范,以便更好地规范考试作答以及评分标准。正如邓嗣禹先生在中国考试制度史所言“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材料认为八股取士制度( )A增强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B考试形式单一、内容固定C刺激考生读书举士的热情 D选中者往往缺乏进取精

    16、神31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于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 )A已成法定机构 B开始统领六部 C握有军政大权 D严重威胁皇权32.据记载:“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材料说明了()A. 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 B. 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C. 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 D. 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注意事项:1第卷为非选择题,用钢笔答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

    17、项目填写清楚。 3第卷共3小题。其中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33.(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这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效率迟缓之弊。明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

    18、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摘编自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19、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3分)34.(12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世纪的欧洲人阅读中国历史时,他们感觉,这个帝国从早期到晚期好像没多大变化,于是就产生了“停滞”的说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历史前后期的各种交迁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现代”成为观察历史的基本参照系,“停滞论”被“分期论”取代了。不过“停滞论”虽有不当但却不是向璧虚构,它也是基于一定史实的有感而发。这在20世纪,更多地被表述为“连续性”。与“停滞”不同,“连续

    20、”的提法不含贬义,可以容纳“发展”和“变迁”。阁步克谈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阅读材料,选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35.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初实行政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

    21、“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9分)养正中学2018年春季高二年下学期历史学科期中试卷答案解析1.【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锄头底下三分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知,精耕细作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B、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排

    22、除。2. 【解析】选C。齐国会盟诸侯,达成改善交通、统一税收与度量等协定,这有利于春秋时期区域性统一市场的形成,故C项正确。3.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故B项的表述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促进了水利技术的提高和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故由设问要求“主要是因为”即可排除均由A项所致的CD两项,故选A。4. 【解析】选C。董仲舒、朱熹对井田制的赞赏不足以代表儒家学者的复古主义,故A项错误;井田制成熟于西周时期,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与之相

    23、适应的土地制度,董仲舒对其的称赞不足以证明井田制适合整个古代中国,故B项错误;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逐步严重并成为普遍现象,王莽等试图以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来缓解这种兼并现象,故C项正确;D项明显不正确,故排除。5.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私营手工业相关史实的掌握,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导致了工商食官制的衰落,引起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D项说法正确;BC说法错误,“重农抑商”的原则始于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可以排除;A项说法错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

    24、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以后,可以排除。故选D。6. 【解析】选B。由汉、唐长安城中宫城、皇城、朝廷机构与居民区等所占面积的对比可知,唐代长安城生活气息浓厚,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故B项正确。都城布局的变化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弱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排除。7. 【解析】选A。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唐僖宗诏书的意思是:唐僖宗下诏,以东都洛阳军粮储备不足,向商人富家借贷钱谷,以便能供数月的费用,于是赐予空名殿中侍御史委任状五份,监察御史委任状十份,赐给能借出家财资助国家并出资稍多的人。由此体现出当时企图以卖官来解决财政困难,从深

    25、层次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故A正确,B错误;CD在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主旨的本质体现。故选A。8. 【解析】选A。通过材料可知,官僚地主的土地无论规模有多大,在封建专制政权之下都是没有任何保障,这种名义上的土地私有制实则是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故A项正确;在古代中国,除均田制等特殊田制之下,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允许自由买卖的,故B项错误;“迁徙豪富是整顿吏制的主要手段”,这属于程度失当的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完全没有提及有关土地经营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9. 【解析】选A。租佃关系是指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的过程中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关系,租佃的普及也反映土地兼并的

    26、严重,其中土地租金抬高,同时说明人口增长,对土地需求大,价格高,故A项正确。10. 【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等可知,传统北方面食在江南一带大规模出现得益于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即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南北经济交往密切,排除A项;C项是表象,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耕作技术问题,排除D项。11. 【解析】选D。据材料“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可知,宋代并未放弃朝贡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对海外贸易征税,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官商分利,故C项错误;宋代一方面限制朝贡贸易的规模,另一

    27、方面鼓励海外民间贸易,为国家减轻财政负担,推动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是务实的政策,故D项正确。12. 【解析】选A。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D两项说法错误;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国人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流,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一环,答案为A项。13. 【解析】选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徽商在发财致富后,注重提升自身社会地位,将大量财富投入购置族田、修建祠堂等非生产领域,从而导致工商业无法扩大生产,这种做法补充和强化了自然经济,故选A项。建祠、修家谱是维护宗法制

    28、度的体现,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这种做法深受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排除D项。14. 【解析】选D。据材料“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盐引是官方颁发的盐商合法贩盐的凭证,故D正确;材料反映盐商可以贩盐,故不能说明政府控制食盐专营,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稳定当时的食盐市场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学生应该正确理解为官方凭证,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5.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

    29、清朝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当时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故B项不符合题干要求;题干未体现出南北经济的对比,排除C项;随着商业的发展,长途贩运业的兴盛,使大量手工业制品纷纷销往国外,因而D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16. 【解析】选D。16. 依据题干材料“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交子在产生过程中做了特别的规定,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交子考查交子的产生过程中注重“防伪”功能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

    30、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17. 【解析】选A。“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表明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

    31、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18. 【解析】选A。本题考查宗法制。材料中说明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衍生出其他制度,故A项正确。B项、C项和D项均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衍生品。故选A.19. 【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费正清在这里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宗法制,这种制度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萌芽,在西周时期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秦汉时期宗法制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而非形成,故B项错误;隋唐时期,宗法制已经不再有新的变化,故C项错误;宋元时期,程朱理学融入传统的宗法制,但这已不是形成阶段了,故D项错误。故选A20. 【解析】选A。题目的引导语是“分封”,而不是“材料反映了、说明了、体现了”由此可知,这个题目中的材料只是引出考察的对象分封,及其的作用,结合分封制的内容,我们可知,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也强化了周边地区对西周的文化认同,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B分封制主要是地方官制,不可能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另外,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权力在当时不是非常突出,西周主要强调以德治国。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分封制地方诸


    注意事项

    本文(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6.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