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插件元件剪脚成型加工标准分解.docx

    • 资源ID:11688388       资源大小:197.7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插件元件剪脚成型加工标准分解.docx

    1、插件元件剪脚成型加工标准分解1、目的:规范元件成型方式与尺寸,使之标准化作业。2、适用范围:适用于茂硕科技元件成型工艺文件;如果客户有其它或高于此规范的特别要求,一律按客户要求执行。3、职责:3.1 工艺拟制者负责按本规范操作。3.2 工艺审核人员负责对规范进行对工艺的全面审核。3.3工程部经理负责本规范在工艺拟制者中有效执行。4、程序内容:4.1操作规范:4.1.1 收集和确认客户最新资料,文件(如:ENP的ECO,BOM线路图,元件位置图等),产品样板,空PCB板,元器件材料。4.1.2 对客户资料,文件进行研究,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描述清楚。4.1.3 对关键性的加工事项和图形示意图,

    2、材料加工要求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确认。4.1.4 前加工易出错的工序要求特别注意,并加注到生产工艺中。4.1.5 在成形过程中,除特殊情况下,手工持取元器件一般是持取元器件本体,禁止持取元器件引线,以防止污染元器件引线,从而引起焊接不良。4.1.6 对于电阻、二极体、电容等非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其本体一般没有金属散热器,可以直接持取本体;对于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如IC,手工持取本体时,禁止触摸其散热面,以免影响散热材料的涂敷或装配。4.2 工艺制作软件统一用EXCEL2000。4.3 工艺规范依据主要参照IPC-A-610C标准,元件两引脚间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W),在PCB板间焊点免除零件脚长

    3、即元件焊接后深处的高度为L(mm),如各项目对于元件管脚伸出长度由特别要求时,以客户的要求为准。元件成型方式大致分为立式成型和卧式成型两种,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分为三种:修订次修订内容修订日期制定审核核准1(1).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2).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3).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元件本体高度(b)4.4 元件成型尺寸标注和要求,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生产线操作的可行性,另外对于元件本体损伤的可能性也加以充分考虑,确保加工出来

    4、的元件符合IPC-A-610C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4.4.1 对于所有引线成型元件(立式和卧式)成型都适用,又哦成型的安全距离和空间:a(图中用L表示)元件直径(D)或厚度(T),注意以下要求:当元件直径(D)或厚度(T)0.8mm时,内曲线半径(R)为:R=1D当元件直径(D)或厚度(T)0.8mm D或T1.2mm时,内曲线半径(R)为:R=1.5D当元件直径(D)或厚度(T)1.2mm时,内曲线半径(R)为:R=2D当设定成型尺寸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上述的成型尺寸要求,避免元件脚变形或是元件本体开裂损伤,对于手工加工或是极其加工安全尺寸要求也不会一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4.2.2 额定

    5、功率1W的普通电阻,要求电阻本体平贴于PCB板面,电阻两引脚间距对应于PCB板两焊间距(L),PCB板厚(T),卧式成型标准。成型尺寸:项目允收范围A85 a 95L1、L2L1、L2为1.0mm以上L依插装位置PCB孔距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成型方式:手工或机器整形(如下图) 手工成型时注意手只能持住元件引脚弯折,而非本体 机器成型 4.4.3对额定功率1的普通电阻,或额定功率1W的立式成型的普通电阻,要本体底 部高于PCB板面1-6mm(h),电阻两引脚间距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距(L),PCB板厚(T)。成型尺寸:项目允收范

    6、围X1.0mm x3.0mm(手工)4.0mm x5.0mm(机器)A25 a 2mmL依插装位置PCB孔距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4.4.5 对于压敏电阻、热敏电阻,对于类似瓷介电容外形的电阻元件,要求成型从距离管脚包皮处1-2MM开始成型,电阻和电容两引脚间距对应于PCB板焊盘间距(L),PCB板厚(T)。成型尺寸:项目允收范围X1mm x 2mmL依插装位置PCB孔距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4.4.6 对于额定功率1的稳压二极管,或者是额定电流1A的其它各种二极管,

    7、二极管两引脚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距(L),PCB板厚(T)。成型尺寸:项目允收范围A85 a 95L1、L21.0mm L1、L2 3mmL依插装位置PCB孔距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4.4.7 对于额定功率的稳压二极管,或者是额定电流A的其它各种二极管,或者额定功率1的稳压二极管和额定电流1A的其它各种二极管,要求立式成型,要求二极管本体的底部抬高于PCB板面1-4mm,二极管两引脚间距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距(L),PCB板厚(T)。成型尺寸:项目允收范围X2.0mm x 3.0mm(手工) 4.0mm x 5.0mmL依插装

    8、位置PCB孔距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 4.4.8 发光二极管需根据产品类型,LED封装形式来定,详细内容见抬高和特殊要求汇总表LED两引脚间距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距。4.4.9 独石电容、瓷片电容、金膜电容、钽电容、铝电解电容均要求插装到底,平贴PCB板,(卧式安装例外),元件两引脚间距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距。4.4.10 小功率三机关成型时要求三极管本体底部抬高于PCB板元件面3-4mm,三极管引脚间距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距。4.4.11 自带散热器的大功率三极管、电压调整器为立式安装时,要求将元件引脚细的一段完全插入焊盘

    9、通孔内。4.4.12 晶体为立式安装时,要求晶体外壳不能触及PCB板上非接地的铜箔、走线等,否则需加绝缘垫片隔离。晶体为卧式安装时,需加镀铜线进行固定(补焊工段将晶体外壳同镀锡线焊接在一起,补焊时应避开晶体外壳上的字符)。4.4.13 散热器上固定大功率元件时,要求元件同散热器之间有薄薄的一层导热胶,用螺钉+弹垫+螺母将元件和散热器进行紧固。元件同散热器装配要求端正,不许有歪斜现象。4.4.14 插件式的保险管、保险管座需要在插件前进行组装。将一保险套在两保险管座中,两保险管座尽量保持在同一方向、同一平面上,保险管上有字符的一面朝上。4.4.15 对于其它需要对引脚长度进行成型加工的元件,元件

    10、两引脚间距对应于PCB板间两焊距。前加工元件成型抬高和特殊要求汇总表:元件大类型元件小类型及规格描述元件本体抬高于PCB板尺寸或其它要求(mm)备注电阻额定功率1W的普通电阻平贴于PCB板面1-6mm额定功率1W的普通电阻抬高于PCB板面1-6mm水泥电阻抬高于PCB板面2.5-3.5mm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外形类似瓷介电容的电阻元件有安全距离,要求从距离管脚皮处1-2mm处开始成型电容独石电容、瓷介电容、金膜电容、钽电容、铝电解电容等平贴于PCB板,插装到底(卧式除外)二极管额定功率1W左右的稳压二极管(卧式成型)抬高于PCB板面1-2mm额定电流1A的其它各种二极管抬高于PCB板面1-4m

    11、m额定功率1W的稳压二极管(立式成型)抬高于PCB板面1-4mm额定电流1A的其它各种二极管(立式成型)抬高于PCB板面1-4mmLED长度为5mm的圆体封装抬高于PCB板面9-10mm三极管小功率三极管抬高于PCB板面3-4mm自带无散热器的大功率三极管,电压调整器为立式安装元件引脚细的一段完全插入焊盘通孔内ICDIP IC两排引脚间距等同于PCB板对应于两焊盘间距晶体晶振(立式安装)要求晶体外壳不触及PCB板非接地的铜箔、走线等大功率元件散热器上固定大功率元件要求元件同散热器之间涂有薄薄的一层导热胶,用螺钉+弹垫(+螺母)将元件和散热器进行紧固保险管插件式的保险金、保险管座需要在插件前进行

    12、安装将一保险套在两保险管座中,两保险管座尽量保持在同一方向、同一平面上,保险管上有字符的一面朝上一般情况下,不需成型的材料拨动开关、SOICIC、插座、继电器等标准件两排引脚间距等同于PCB板对应于两焊盘间距5、前加工工艺的注意事项要求:5.1 应做互检要求,(一般是检查材料有无错料、混料、丝印不符、元件破损不良)。5.2 明确加工先后顺序,首先做什么,最后干什么,逻辑思维强,使操作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要保证品质要求。必须注明元件丝印或外观图,注意元件的尺寸范围与误差范围的区别,如0.3-4.0mm与3.50.5mm区别。必须使用后者中心值加误差范围的方式来表述元件的尺寸工艺品,用来表

    13、示(如3.50.5mm),保证加工的一致性。5.3 对于同一种元件多个配量且有不同种成型方式,加工要求必须在一个工位中完成,并且注明不同成形示意图和零件位置。5.4 元件外观相同而型号不同的元件要分开加工,并自检材料型号与丝印是否正确;对无极性元件,要按照(IPC-A-610标准)字符朝上,或按PCB板丝印方向加工。5.5 元件成型必须考虑PCB板的厚度,例要求插机后的管脚长为1.50.5mm,如果工艺的剪脚尺寸要求为3.50.5mm,而实际的PCB板厚度为1.5mm插机后的管脚长就可能为2.5mm。生产线需重新剪脚。元件加工要一步到位,尽可能不再有加工工位(如:剪脚工位)。5.6 在制作工艺过程中,如有材料的两管脚间距与PCB插件位置孔的间距不一致,必须找工程师确认,是否对此材料进行加工。无特殊说明的电解电容、IC、变压器等零件脚标准件,其他的零件在前加工工段都有跨距要求。5.7 IC管脚易损坏变形的,加工后应使用原包装或防护包装。5.8 保险管座在前加工和插机工艺中方向性都写有,但对于保险管或是保险管与保险管座组件则方向性为无。5.9 首次使用的成形工具,需工艺与品保确认后方可使用;已经使用的成形工具,再次使用前需校验或调校,满足成形尺寸参数后方可使用;成形工具在使用一定时间或成形一定数量后,必须按照工装使用说明需校验或调校,满足成形尺寸参数后方可使用。


    注意事项

    本文(插件元件剪脚成型加工标准分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