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 资源ID:11743268       资源大小:28.8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2012北京语文高考试题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012北京语文高考试卷第一部分:一、 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辍笔 谈笑风生 间(jin)或 李代桃僵(jing)B. 针灸 仗义执言 蹙(ch)额 毛骨悚(sng)然C. 蹂躏 再接再励 檄(x)文 百舸(g)争流D.垫付 绿草如茵 游说(shu) 乳臭(chu)未干【试题答

    2、案】A【试题解析】B仗义执言,蹙(c)额,C再接再厉,百舸()争流,D绿草如茵,乳臭(xi)未干。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体高雅、时尚、方面、环保的功能和作用。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用7加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来源:学科网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 来

    3、。2、【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A“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A.必须 抑止 防治 B. 必须 抑制 防止C. 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3、【答案】D【试题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

    4、)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但正常情况下,_。 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引力波是听不到 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 B. C. D. B. 4、【试题答案】BC. 【试题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排除C、D。再看

    5、第二空,只有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 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5、【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多用对偶骈散相间”不是前述所有文

    6、学体裁的共同特点,例如“骈散相间”就不能用以形容诗经和唐诗等体裁。page2012北京语文高考试卷第二部分: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来源:Z*xx*k.Com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

    7、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 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

    8、与疑交。 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来源:Z+xx+k.Com注: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B.景淳竟死 竟:居然C.反赆以货,遗归 赆:赠送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6、【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此处“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

    9、,因此不可能是“竟然”。7、【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前“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尽管前“以”不好翻译,但后“以”用法比较明确,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以”不同。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仗踵疑门,告曰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B. 不少见颜面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C. 志其数而封识之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D.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

    10、寄送给景淳家8、【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寄其里人家”译为“寄送给景淳家”有误。从下文可知,李疑是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没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处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9、【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

    11、此人不知感恩”。三、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0、(7分)来源:学科网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 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

    12、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来源:学。科。网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C.

    13、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试题答案】DE【试题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来源11、

    14、【试题答案】略【试题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学科网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未 必 已 也 将 使 耳 不 聪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鹊 扁 鹊 怒 而 头 其 石 曰 君 与 知 之 者 谋

    15、之 而 与 不 知 者 败 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取材于战国策.秦策)12、【试题答案】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试题解析】上下文意思并不难懂,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断到下半句,断成“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就错了。此外并无难点。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_,

    16、则_。(荀子.劝学)2城阙辅三秦,_。与君离别意,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杜甫(春夜喜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刘禹锡陋室铭)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白居易琵琶行)13、【试题答案】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风烟望五津,同是宦游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则游者众,则至者少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观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

    17、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组成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 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 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疾病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 体本身的变化,还要 联系自然社会坏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二、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

    18、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型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 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三、内经说:“夫候之所拍选道之所生.”“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处,共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况而来。“道”源于“候”,天道

    19、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活体表现在外的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内经现有几十种 文字的翻译本,已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研 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B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来源:学。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生必衰。D自然规律可通过观察气象物候来总结,生

    20、命活动规律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把握。14、【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原文说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A选项中却以神单独存在为前提进行推导,因此错误;B选项的“取决于”概括不当,原文只说外在环境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原文中说要防止的是阴阳失衡,阴阳此消彼长是古代阴阳学说认定的基本观念,无法防止,C选项描述不当。15. 在文中横线处分别拟写本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能正确概括该段内容的含义。(没小标题不超过15字)(5分)15、【试题答案】1,从整体认识人体,强调整体的影响;2,采取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眼光;3,从外部现象观察总结生命规律【试题解析】答案表述不唯一,只要能概括清楚三个段落的大意即可

    21、。注意不要超出字数。五、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心灵的篝火张海迪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 ,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昨天和今天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穆朗玛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世界上最高的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假如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则是无限的。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

    22、无数的障 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可它的地理环

    23、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人们可能还记得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来源:学科网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之中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年

    24、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 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葱茏的绿树,盛开 的鲜花,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3000年某月某日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人的脑实质就是这种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人的脑实质是比自然界的宇宙还要广阔的。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其实是一个哲学寓言,它是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周而复

    25、始,永无止境。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 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 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

    26、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注:张海迪,当代作家。1995年生于济南 ,五岁时因患脊髓 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B.前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C.时至3000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愿望。来源:学_科_网Z_X_X_K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

    27、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E.本文可以看 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试题答案】AE【试题解析】A选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将无高山可攀;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详细交代,因此E选项错误。17.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17、【试题答案】梅里雪山对于作者的创作有如下三点作用:1,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2,成为了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3,在梅里雪山曾

    28、经发生过的17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发了作者的思考。【试题解析】本题其实就是文章内容要点概括题,只需要在文章中寻找提到梅里雪山的段落并加以概括即可。18.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分)18、【试题答案】在作者理解中,为小说命名的“绝顶”包含如下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最后,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做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试图翻越。【试题解析】本题应该算是内容概括和重要词语含义两个题型的融

    29、合。5分是一个很暧昧的分值,可能是答两点,也可能是答三点,从本文来看,答三点较为稳妥。第三层意思可能比较难以发掘,作者在最后三段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佐证。19.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19、【试题答案】略【试题解析】本题首先要联系原文,谈谈对殉难登山者的身份性质的感受,然后再联系现实,对“当代社会悲剧英雄”进行一番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题干中的“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观点,考生可以选择支持也可以选择反对,只要通过上文的二者比较能够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 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的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来源:学&科&网Z&X&X&K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略


    注意事项

    本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