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解析.docx

    • 资源ID:11769111       资源大小:25.4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解析.docx

    1、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解析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解析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解析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解析 【粤题精讲】 1.(2008年广东)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 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 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 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 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

    2、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 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四个选项考了三种语病,难度适 中。A项,转折不当,“反而”使用不当;C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宾语,在“缺乏” 后缺增加“情况”;D项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 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答案:D。 2.(2007年广东)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考古学家对两干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 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3、在西方是如 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 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文。 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名师剖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辨析病句,能力层级E级。A项有歧义, 可以有两种理解:“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还是现在“新”出土的。B项“十天的报纸” 是时间观念还是报纸的出版天数有歧义。C项句式杂糅,被动与使动句混杂,造 成表义不清。这道题考查的四个句子都是比较典型的,但是材料选择上有点旧, AB两个句子都是旧句,考生应该都接触过,特别是A句是多年前高考使用过的例 句

    4、,很多复习资料都用来作为例句。在一道题里面使用两个旧句作为病句辨析的 材料,值得商榷。 答案:D 3.(2006年广东)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6广东卷) A.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 之外,我仿佛还感到耻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 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 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午知识 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

    5、调动起来。 答案: D 解析 A项错,属搭配不当,应改为“我仿佛还感到有一个 没有过场的人物”;B项错,“下降”后面不能接“倍数”;C项错,应改为“特别是在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 4.(2005年广东)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 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 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 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

    6、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 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答案:A.“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180”是只限定“医 院”,还是各自包括了后面三个单位,还是三个单位总共“180”家这属于修辞语与 被修饰的并列词语之间因限定不明确而造成语意不明的错误,如果说成“医院、 照相馆、出版社等180多家单位”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B.语序不当。“如此独特” 不应该放在“生态环境”的前面。D.二个错误,一是话题转换,随意省略主语,在 “既”的前面应加上“这种小刀”,如不加主语就是“蒙古族同胞”了。第二个错误“肉 烧热了”不是“既可以”包括的对象,应删除,或

    7、者把他放到“作”的后面,改成“又 可以用他作肉烧熟了的餐具”。答案:C。 【粤考趋势】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 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 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有时 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 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 复习。这个专题的考查,可以用客观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辨析病句的考 查一般使用客观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本专题命题有以下特

    8、点: 1.题型上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对句子正误的判断能力。 2.内容上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表意不明为重点。这三种语病类型 几乎各地试题都有解析涉及。 3.结构上以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为主。单一考查某种语病较少,除了 表意不明外。 4.材料上多为当前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 的热点题材。预测今后高考同样会沿着这一特点命题。一条题目的几个选项之中,往往涵盖多种语病,或是复句的各分句间 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或是分句间的关联词语误用;或是一个句子各部分内容间 出现重复、杂糅现象,或是有句子成分残缺、不搭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等毛 病;也可能是概念不清、不合生活实际等问题。 【考点透

    9、析】 1.语序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的次序不当;多层修饰语次序不当;关联 词语位置不当;复句句序不当等。 2.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修饰 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等。 3.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语残缺或赘余;谓语残缺或赘余;宾语残缺或赘 余;定语状语补语残缺或赘余;关联词语残缺或多余;结构助词“的”等残缺或多余。 4.结构混乱。主要指杂糅,包括句式杂糅和句意杂糅两类。 5.表意不明。主要指歧义句和指代不明两类。 6.不合逻辑。主要有自相矛盾、主客颠倒、分类不当、强加因果、多 重否定及否定与反问连用导致语意颠倒、语气过于绝对等。 应

    10、考方法盘点 一、复习指津 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 1 )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 分。 ( 2 )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 析配合使用。 ( 3 )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 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 )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 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 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 表达不当。 1、语序不当 (1)我国棉花的生

    11、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 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 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 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 涯”不能“退出”) (3)

    12、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它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 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 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 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 4、结构混乱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 配制而成的。(应该是“

    13、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 一个)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 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 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5、表意不明 (1)局长、副局长和其它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它局领导是本 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 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6、不合逻辑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 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二、答题指要 1、辨析病句 做题思路

    14、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 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 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 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即所谓的标志 性病句 :(1)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 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一般情况下要条件反射似的考虑是否要考 查三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性:考查并列成分的包含问题。如“我上街买了些蔬菜、 花菜和小白菜”,“蔬菜”和“花菜、小白菜”之间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第二种可能性:考查各并列成分的语序问题。这是一个常考的问题, 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童年

    15、、中年、少年、青年和老年几个阶段”,那“中年” 就只能放在“青年”之后。 第三种可能性:考查并列短语前后搭配的当否问题。这是高考中关于 并列短语考法中的最重要的一种考法。如: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 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与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 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分析:中“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是一个并列短语,但 只有“官兵”能“放弃休假”,“消防车”却不能;中有二个并列短语:“教育与帮助”、 “挽救和培养”、“教育与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在第二个并列短 语中,

    16、“失足青年”只能“挽救”,不能“培养”,前后搭配不当。故此两句均为病句。 (2)句子中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时 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 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可能要考正反两方面的前后呼应的当否问题。句子中的正 反两方面的词语一般要讲求呼应,否则将视为病句。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呼应 有明呼应和暗呼应之分。明呼应就是指前后都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暗呼应就 是后面不出现正反方面的词语,但是能从语意上体会出正反两方面的含意。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 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

    17、务。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 强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分析: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 面。中的“能不能”,中的“能否”后面均无表示正反两方面的呼应的词语、故 视为病句。 (3)谓语是“是”、“成为”时 如果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 致。一般的规律是: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某行 为活动。 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分析:本句从外形上看,“是”将主语“收成”和宾语“一年”等同起来, 表示同一关系,但是它们不是同一关系。可以删去“一年”或“麦子的

    18、收成”。 (4)句子的开头出现了介词时 如果句首出现介词,可能要考主语残缺的问题,可能因此而全句无主 语而成病句。这种句子一般有两种修改方法,一是去掉介词,让本该做主语的成 分作主语,二是保留介词,在后面的句子中去掉某一个词,从而另外找一个适合 作主语的词来作主语。 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 出一丝笑容。 经过这次下乡调查,使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 化。 分析:因句首介词“经过”,使“这次下乡调查”的主语地位丧失,可 去掉“经过”,如果要保留“经过”,则可去掉“使”,从而整个句子的主语变为“我们”。 的改法与例相同,也可去掉“经过”或“才使”。 (

    19、5)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如果句子中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就要条件反射似的考虑两种情 况。一是语序是否不当,二是是否产生歧义。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 分析:中语序不当,“一连串”应移到“事情”前。中有歧义,“著 名航天专家”是修饰“梁启超”还是修饰“梁思礼”,不清楚。 (6)句中出现“与”、“和”、“对”、“对于”时 如果句中出现“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 置。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分析:本句表达比较,本来要表达的是“今年”和“去年”比较,“今年” 的情况怎样

    20、,但是因为有了“和”,却表达成了“去年”的情况,所以要将这两个词 语换位置。 (7)句子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 如果句子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我们要条件反射似的想到可能要考 查多重否定的当否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否定”不仅包括否定副词不、 非等,还包括两类比较特殊的形式:一是反问句,二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名 词、形容词等,如禁止、忘(记)终止、否认、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 禁令、忽视、忌、忌讳、放弃、难以、拒绝、避免、预防、仿造等。另外类似“无 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 春游之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雷锋精神虽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

    21、现在就不需要学习 雷锋了呢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 当风。分析:中刚好把意思说反了,删去“不”。中“否认”“不”和反问构 成三个否定,表达一个否定意义,与实际相反,故为病句。中,“忌”与“不可” 构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义,又与实际相反,也是病句。 (8)句子中出现代词时 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这”“这些”等代词时,一看到句子就要条件反射似 的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 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分析:句中的指示代词“这方面”,到底是指“搜集史料”呢,还是指“鉴 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9)句子中

    22、出现了关联词时 当句子中出现关联词时,一般要考虑三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性:考查关联词是否搭配。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关联词要成套使用。 第二种可能性:考查是否使用该套关联词。也就是要考虑分句间语意 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该 用“因为所以”而用成了“不仅而且”,当然错了。 第三种可能性:考查关联词的位置的当否。这是高考常考的一种方式。 一般情况下,如果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后分句主句往往承前省略),这时将第一个 分句的主语置于句首,关联词上半部分放在主语的后边;如果前后分句主语不相 同,这时每个分句都有各自的主语,这时关联词分别

    23、置于前后分句的句首,各主 语放在关联词的后边。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 利攀登到了顶峰。 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 学识和人品。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 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分析: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 管”。中前后分句主语均是“我”,“虽然”放在“我”之后,使用正确;中前后各 分句主语均为古文观止,所以“由于”多余。 (10)句子出现谦辞或敬辞时 句子中出现谦辞或敬辞时,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我们将光临贵馆参观。 分析:“光临”指宾客来到。

    24、 (11)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 如果句子中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要考虑是否搭配。 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分析:“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应将“岁月”改为“日 子”。 (12)句子有“关于”、“对于”、“对”时 句子有“关于”、“对于”、“对”时,要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 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 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 老师对于学生应该热情些。 分析:“对于”应改为“对”。 另外,动词后

    25、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带有大约、 左右、最多、至少等词语的看是否符合逻辑。 2、修改病句(1)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 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不能重起炉灶另写。 改动尽可能少。 要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忌盲目修改。 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语法等基本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色,以使 其“更好”。 (2)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了解病句的基本类型。 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并对病句的类型做了说 明,它们分别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述不当、 不合逻辑。因此在复习时,首先要参照考试说明中对病句的六种考查类别, 并结合具体例句,加深对各种病句特征的了解。 语法分析。把握语句的各个成分,注意各成分的搭配与照应;删除 多余成分,补足缺少成分。 语意分析。这主要是结合语段的整体意思,理清语段中各层次之间 的关联,注意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 逻辑分析。 综上所述,修改病句可以概括为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的)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