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1范文.docx

    • 资源ID:11877922       资源大小:37.7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1范文.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1范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2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 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

    2、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 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 )A.工人罢工 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 工人起义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7.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实事求是C.阶级性 D.科学性8.无产

    3、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 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文艺复兴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儿3.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斯密 B.李嘉图 C.马歇尔 D.

    4、萨缪尔森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费希特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9坚

    5、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 )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 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 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上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2中国

    6、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 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3主管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

    7、6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8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活动 D工具的制

    8、造和使用9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这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0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11“风定花尤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12“携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

    9、,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1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轮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D正确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14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 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充分说明了(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15

    10、揭示事物发展形式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16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政治实践17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 )A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B人类的意识完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人类意识形成的初期不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18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唯一的B人脑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C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D否认意识的主观性将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19“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

    11、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 唯心论20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 )A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能动性 B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C社会实践 D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条件(二)多项选择题1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主张(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C抽象的否定 D主观任意的否定2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说,“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于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D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3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作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

    12、的六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4下列关于时间空间的正确说法是( )A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B时空都具有客观性C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D时空是物质的根本属性5实践活动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D主观性6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丛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一命题表明( )A意识总是先于物质而存在B人的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C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实践活动受理论

    13、的决定D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7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克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克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纪录时,没有意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的发展规律 C凡是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礼

    14、物”。每年冬天,喜鹊都会来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和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关系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9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尊重规律为借口,不敢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 )A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 B贬低或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 D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10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15、( )A矛盾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发展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外一方才能达到统一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反映论的观点B.客观实在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B.一切有感觉的人C. 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存在B.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

    16、指向的对象C. 一切社会存在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论路线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D.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B.逻辑性和综合性C.间接性和抽象性D.真理性和主观性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B.间接性和抽象性C.客观性和实在性D.具体性和历史性9.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只是对事物

    17、的外部联系的认识B.是不可靠的C.没有客观依据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10.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11.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12.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

    18、们需要的理论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世界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真理发过程中珠两个阶段B.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性质完全不同两种真理D.可以独立并存的两种真理16.真理观上绝对主义错误是( )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

    19、讲真理的主观性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D.只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不讲真理真理与谬误的转化17.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件事说明( )A.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B.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世界观的差异性

    20、C.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D.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带有一定的局限性1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 )A.具体化 B.理论基础 C.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D理论形式20.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为自由是指人们( )A.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与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的动力B.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C.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所

    21、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2.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学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如果,它们说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 )A.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B.认识的客体会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C.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D.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3.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 )A.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B.反映者能够与被反映者一致C.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的客观存在D.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绝对统一的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B.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打基础5.哲学史上割

    22、裂感性认识放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两种错误理论是( )A.唯心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二元论6.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占有丰富需真实的感性材料B.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C.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D.感性材料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是正确的B.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8.任何真理都具有(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具体性9.真理具相对性,下列选项中属于真理相对性含义的有( )A.真理都包含错误,需要修正B.真理是对客观世界

    23、某些事物有正确反映,需要扩展C.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D.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需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10.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C.与已有理论相符合的就是真理D. 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11.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12.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B.价值客体的属性是客观的C.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13.真理和价值的对方统一与众不同在( )A.实践是检验真理

    24、和价值的共同标准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须是具有价值的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D.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1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A.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在改造世界,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15.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

    25、择题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3.阶级( )A.阶级是一个思想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B.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思想范畴C.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D.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4.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

    26、律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5.先进生产力有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B.生产资料C.劳动者D.管理方式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 D.政治制度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C.决定社会性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8.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的必要条件9.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B.相

    27、对稳定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10.“手推磨产生的中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A.社会形态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1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

    28、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4.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决定 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16.社会经济基础是指( )A.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D.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7.上层建筑寻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于( )A.它自身的完善B.它的阶级性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国家政权的性质18.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人些人是必然的,有些我是偶然的19.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2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1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