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docx

    • 资源ID:11890852       资源大小:73.55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docx

    1、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分类号 B2 密级 公 开 UDC 学号 20060213004 青 海 师 范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 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期: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青海师范

    2、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由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 中文摘要儒家中庸思想是中化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之一,对它的本质的剖析及其历史发展的研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关系的影响,系统地论证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这一思想进行一系列探讨。中庸思

    3、想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之一,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的力量源泉和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中国最古老的典籍易经里面就包含中庸思想的理论。此后历代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对中庸思想进行了阐述,但只有孔子阐述的最为具体和详细。孔子的目的是想以中庸思想为原则,以天道和人道的相互融合为理论依据来建立一个合理秩序的人类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农耕文明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是中庸思想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二千多年的封建农业社会使中庸思想有了充分的发展,并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关系的协调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中庸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中庸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意

    4、义。随着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在事实层面上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切实感到了世界在缩小,彼此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进程带有很强的选择性,势必引起区域差异和发展不均衡问题,它会在民族及国家之间,按国际分工的需要制造出新的社会秩序和观念形态,也会造成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就中国来说,中庸思想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所以这种文化变迁必然会对中庸思想造成冲击。但是作为中国普世主义的代表,中庸思想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宽容等精神接轨,进而相互融合相互演变。所以中庸思想在新时代下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趋势,从而对中国社会产生较深的影响。 中庸思想在近代受到工

    5、业文明以来形成的价值体系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开始了从农耕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性转变。(传统的价值体系以不能继续整合整个中国社会)相应地,人的思想和社会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儒家中庸思想在急剧的社会巨变中所起的负面作用和影响较为突出。比如缺乏改革创新、冒险进取的精神等。所以我们应该对中庸思想的内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发扬它的积极的方面,避免它的消极方面,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关键词:儒家,中庸思想,转型期,普世价值,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contemporar

    6、y soci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Abstract : Confucian Doctrine of the Mean is the idea of national ideology and culture, one of the crystal.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ontemporary social relations, the systematic appraisal of the intrinsic lin

    7、k between the two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focus to explore this idea.Zhongyong thought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are the core of one system, the internal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the source of strength and spirit power forward.

    8、The most ancient Chinese books, Book of Changes, which includes the theoretical idea of moderation. Since then scholars or thinkers throughout history have had on the idea of moderation, but only the most Confucian of specific and detailed. The purpose of Confucian Doctrine of the Mean are thought t

    9、o want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and humanity to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order of human society.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mainly farming community, agricultural and civilized system of values formed by the idea of modera

    10、tion are fertile ground for survival. 2000 years of feudal agricultural society with the idea of moderation so that the full development and infiltration into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order, social relations, the coordination role has been invaluable. Thus thought of moder

    11、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value system.Beyond Time and Space with the idea of moderation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With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globalization process at the facts are obvious level, it is effective at shrinking the world, their rela

    12、tionship is also more and more closely.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with a highly selective, it is bound to caus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uneven development, which will be between the people and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required to create a new social order and the

    13、 concept of form, may also result in cultural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China is a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idea of moderation of the Chinese value system, so that cultural change will inevitably impact on the idea of moderation. However,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universali

    14、sm, the idea of moderation can be a lot of the content of Western culture with the freedom, equality, tolerance, such as the spirit world, and the evolution of mutual integration. So moderation time in the new idea is bound to happen under the new changes, the emergence of new trends, which the Chin

    15、ese have a deep impact on society.Industrial civilization of the idea of moderation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impact of value systems. In modern times, beginning from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to an industrial economy time of historic change in time. (The traditional value system should not

    16、continue to integrate China as a whole society) Accordingly, the idea of people and social relations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idea of moderation in the rapid changes in society from the negativ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he more prominent. Such as the lack of reform and innov

    17、ation, such as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of adventure. So we should be thinking of the meaning of moderation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promote its positive aspects and avoid the negative aspects of it to ma

    18、ke it better for our countrys social development.Key words: Confucianism; Zhongyong thought; Transition; Universal values; Modern Value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儒家中庸思想的缘起及哲学内涵4第一节 中庸思想的发展及演变过程4 一、“中”、“庸”释义4二、中庸思想的演进4第二节 中庸思想的哲学内函6一、“中庸”之德思想6二、“中庸”之中思想71、“中”的含义72、“中”与道德的关系9第二章 中庸思想的普世价值与现代价值11第一节 中庸思想的普世价值11一、中庸思想的

    19、基本特征11二、中庸思想的普世价值12 第二节 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14一、中庸具有辩证法和理性精神14二、中庸是一种方法论16三、中庸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17第三节 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庸思想的异同18一、西方人文精神与儒家中庸思想的相同点18二、西方人文精神与儒家中庸思想的区别20第三章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关系现状22第一节 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冲突及协调22一、我国目前转型期的社会状况22二、社会冲突的协调23第二节 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公平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24一、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24二、社会公平的内涵 25三、社会公平是社会各阶层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26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各阶层

    20、关系的和谐发展26第四章 中庸思想对转型期社会关系的影响及借鉴意义29第一节 中庸思想对转型期社会关系的影响29一、人与社会的和谐让公平成为社会的旗帜29二、人际和谐打造一个平等友爱的诚信社会30第二节 中庸思想在社会转型期的理论价值31第三节 中庸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借鉴意义33结 语37引 言儒家讲仁爱,仁爱的直观表现就是爱人爱物的情感。但这一情感的背后凝聚着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儒家诸理念中的核心:“中庸”。何为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是“中”,不变是“庸”。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程颐对“中庸”的解释是有根据的。

    21、中庸记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论语又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是孔子对子张和子夏的评价。子张做事总是超过限度,子夏则是不及。两者都不好,“中”最好。但程颐对“中庸”的解读还不到位,充其量只是术的层次,还远远没有深入到道的层次。这个术的层次的解读很容易让人把“中庸”理解为调和或者和稀泥或者五五分成等。如果从道的层次去解读,“中”就是恰当合适的意思。可能是五五分成,也可能是四六,也可能是三七。总之,划分的恰当合适就行。如此对“中”的解释其实还不够,不过这里暂时先放一放

    22、,先来解释“庸”。“庸”是何意?先秦儒家经典里没有作非常明确的解释。倒是庄子有明确的解释:“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庄子解“庸”就是使用,贯通一切的使用,用在哪里都得当。不过这是庄子从道家的角度进行的解读。如果结合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去解读,则可以推测出,“庸”仍然是指用,但不是一般的用,而是指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即在实践中的使用。没有进入到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的用就叫做“用”,进入到实践,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的才叫做“庸”。所以,从字面上解读,“中庸”就是在实践中做到恰当合适。现在进一步深入解读“中”字。前面已说过,“中”字就是恰当、合适。可恰当、合适的标准是什么?不同

    23、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中庸一文中有一段话揭示了它的深刻含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焉”就是天地间的人和物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万物育焉”就是天地间的人和物各自正常地繁殖、发育、生长。特别是“天地位焉”,这里隐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含义。在我们这个宇宙中,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轨道、角色、角度、方式。让每个人和物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轨道、角度、角色,也就是双赢,这就是“中”,或干脆就称“中庸”。“中庸”不光是双赢,还要前进、上升。儒家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比较历史上世界其他种类的文化,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点在儒家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信奉的是绝对唯一神

    24、上帝。谁信其它神就是异教徒,必遭讨伐。1096年到1270年,欧洲的基督教徒打着消灭异教徒、解放耶路撒冷的旗号,发动了八次“圣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基督教不但迫害异教徒,还在其内部迫害异端。一种宗教或文化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中流传,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应是正常的。按儒家的“和而不同”的精神,有不同的意见大家可以商讨,不应该封杀对方,更不应诉诸暴力。可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没有一点宽容的精神,只要有一点与教会不同的说法就会被打成异端,横加迫害。仅仅在1480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异端就达8800人,受惩处的不计其数。伊斯兰教也信仰绝对唯一神,排斥异教。特别是对犹太教。穆罕默

    25、德说,“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犹太教徒”,“期待着有机会给他们一坚决的打击。”1就是在目前,巴勒斯坦地区和黎巴嫩,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各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一再冲突,多次演变为战争。在印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印度教与锡克教之间矛盾尖锐,冲突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巨大的财产损失。佛教应该说是在世界几大宗教中最为宽容的。可是,佛教在佛陀圆寂后也很快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双方后来又衍生为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历史上只有他们相互分离各自发展的记载,没有相互融合的记录。反观儒家,其内部也有不同的学派,可他们能够相异相和,融洽相处。比如南宋时的朱陆之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儒家不仅内部

    26、相互融合,而且与传进中国的各宗教也没发生过剧烈冲突。佛教自东汉后期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规模输入,隋唐时期完成了与中华文化的融合过程,产生了中国式佛教。除了历史上个别统治者为了达到某些政治目的搞了一些短命的“灭佛”活动外,中华对佛教基本上是敞开胸怀接纳的。实际上,在人伦问题上,儒家与佛家的理论存在着根本的冲突,但儒家从来没有凭其文化主流地位对佛教发动灭绝性的“圣战”。伊斯兰教自唐代开始传入,元代以后开始为官方重视。以儒家为主导意识的中国统治者对伊斯兰教也是包容的。统治者允许清真寺大规模地建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儒家对于基督教同样持包容态度。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被称为景教。当时这一

    27、教派在东罗马被视为异端,受到迫害。但唐代统治者不仅不排斥它,甚至允许其教徒入仕为官。天主教在明末传入中国,自1552年至1800年,入教的人很多,其中不仅包括普通百姓,还包括不少士大夫。这一现象若放在一些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和地区,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世界上有一个民族及宗教是最难以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这就是犹太民族与犹太教。流浪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都遭到猜忌、排挤、迫害乃至屠杀。而惟有在中华得以与各民族人民兄弟相处,安居乐业。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博士接受北京科技报记者采访时,就开封犹太人融入中华说:“这是唯一一个犹太人社团融入当地社会的例子。”2 以上各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中华大地占据文化主

    28、流地位的儒家身上没有搞“原教旨主义”、“迫害异端”的基因。相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一直是儒家对待不同文化的主要态度。各个宗教在中华立足固然首先是经过统治者的允许,但是,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影响,这一思维模式早已扎根于中华各族人民的头脑中了,人民对之“日用而不知”。所以,整个中华民族接纳不同文化的胸怀是无比宽广的。以上例子足以说明,儒家“中庸”是中华乃至世界最伟大的哲学之一。第一章 儒家中庸思想的缘起及哲学内涵第一节 中庸思想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29、),孔子把“中庸”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他认为民众已长时期地缺乏这一美德了。在孔子眼里,“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一、“中”、“庸”释义1、“中”字的来源: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中国古人多采用结绳记事。当古人把捕获来的猎物需要平均分成两份时,就取绳子的中部,“中”字即来源于此,在这里,“中”字表示“中间”或是平均的意思。中国古代典籍中对“中庸”的“中”也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一种解释为“适中”比较接近于上述意思。中庸之“中”的含义就是从多种字源初义抽象、发展、演化而得来的。程颐说“不偏之谓中”;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陆九渊说“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王通中说序云:“大

    30、哉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象,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部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之大略也”。由以上我们可以判断,“中”的含义其实就是适宜、适中、恰到好处。2、“庸”字的来源:从早期出土的甲骨文推断,“庸”在远古时期其实是一种盛装东西的器物,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它,久而久之,便抽象出“庸”字的含义。先秦典籍中,对“庸”字的论述有很多种。随着历史的发展,“庸”字的含义也在变化,出现了多种解释,其中一种是把“庸”解释为“平常”的意思。比如,三国时期的何晏注论语雍也,就把“庸”解释为:“庸,常也”。后来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一书中则将“庸”进一步解释为:“庸者,平常也”。他曾经引用程颐的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还有一种是把


    注意事项

    本文(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