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

    • 资源ID:11932323       资源大小:34.16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

    1、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备课第六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大意。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4、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5、练习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6、练习口语交际,学

    2、当健康小顾问。7、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按一定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描写具体,并能展开合理化的想象。单元教学重点: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品味语言文字,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2、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3、练习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4、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按一定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描写具体,并能展开合理化的想象。单元教学难点:1、 品味语言文字,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2、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按一定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描写具体,并能展开合理化的想象。教学时间安排:19、天火之谜 2课时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课时21、诺贝尔 2课时22、滴

    3、水穿石的启示 2课时习作六 4课时练习六 3课时总课时 15课时19、天火之谜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2、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教学过程:一、揭题

    4、导入。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3、揭题天火之谜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题。(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3、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2)理解词语。4、分自然

    5、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三、理清课文脉络。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四、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课文。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3、为什么说它可怕?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4、齐读第一节。五、指导写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习给课文分

    6、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中国人称“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二、学习第二段。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注意观察认

    7、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6、讨论交流(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观察比较(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习惯地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

    8、说些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他读得怎么样?7、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9、引出第5节。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板书:震惊世界10、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11、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三、学习第三段。1、富兰克林实验

    9、成功有何伟大意思?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总结课文。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完成课后练习4。五、指导复述全文。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5、优选复述。六、布置作业。1、复述课文。2、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19、天火之谜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震惊世界【教学反思】: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领会文章的思

    10、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4、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并懂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语。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1)“厄运”指什么? (2)是谁遭到了厄运? 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3)什么是“信念”,有着什么样的信念?(4)有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结

    11、果怎么样?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导读正确浙江 谈迁 抄写 锁在 挣脱 遗迹 诞生 逸闻 撰写 崎岖 坎坷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翔实可信 家境贫寒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家徒四壁 下落不明 化为乌有 夜难安寝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名垂青史(2)理解词语: 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翔实可信、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名垂青史崎岖、坎坷(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每个自然段大概意思。3、指导分段 第一段:(

    12、1节)谈迁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20多年奋斗,终于编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第二段:(2、3节)书稿被盗,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经过奋斗,重新编写了国榷。第三段:(4节)告诉我们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就会有希望。四、解决提出的问题。(1)“厄运”指什么? 是谁遭到了厄运? 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什么是“信念”,有着什么样的信念。五、指导生字。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记忆。2、重点指导难字“诞”。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zhng( )2、抄写词语,多音字组词 挣 zhng( )3、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

    13、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齐读)2、课题中的“厄运”这个词语你理解吗?课文写谁遭遇了厄运?交流板书:谈迁过渡: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语句。二、学习一、二自然段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谁来说说交流语段: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板书:书稿被

    14、偷2、教师:对于谈迁来说,书稿被偷不仅是一个天大的厄运,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是为什么呢?板书:致命打击 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在关键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写写自己的感受。3、交流: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二十多年心血出示句子: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1)自己再读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交流引导体会:谈迁治学刻苦、认真、不怕苦、不

    15、怕累的精神:(“一点、一百多里”对比体会)教师:当你读到“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时,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情景?(脚底走出了血泡,风餐露宿,累了就地休息一会,渴了喝口路边的冷水,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教师:谈迁这样风餐露宿,啃干粮喝冷水去抄史料仅仅是只有一次么?不,肯定还有许多许多次。二十多年的追求,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20多年,6次修改,50多岁,500多万字)(3)指导朗读句子,把谈迁经历的磨难,不怕苦,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自由练读指名读指名读齐读教师:就这样,为了这部5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谈迁熬红了双眼,熬白了头发,奋斗了二十多年,从一个年轻的

    16、小伙子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50多岁的老人,可是二十年的心血却在转眼间化为乌有,这怎么能不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呢。4、谈迁在遭受到如此的厄运之后,他的表现如何?交流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1)自由读,用心体会,从这段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2)指名读第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痛苦、伤心、悲痛欲绝。指导朗读:一个50多岁的老人,整天老泪纵横,以泪洗面,可见是多么伤心啊,谁来朗读,表达出他悲痛万分的心情。个别读个别读齐读(3)指名读第二句,谈谈你的感受

    17、? 不屈不挠、不认输、不向厄运低头、坚强 板书:从头撰写指导朗读:表达出坚强,在厄运面前不低头的精神 指名读指名读齐读5、教师: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一个疑问:谈迁遭受了如此致命的打击,为什么能很快站起来了呢?再次快速浏览一、二自然段,仔细想一想。交流:他有坚定的信念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教师:是啊,信念是力量,信念是勇气,信念是希望。是坚定的信念一直在支撑着谈迁。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教师过渡:谈迁在厄运面前重新站立了起来,那么,他又是如何同厄运抗争的呢?听老师读课文,用心听,细细体会,想像谈迁与厄运抗争的画面。2、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前面部分),学生用心听,仔细想,想像画面。3、出

    18、示句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1)自己再读读这段话,请你说说你看到的觉得最感人的一幅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了谈迁在茫茫风沙中奔波的画面;看到了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看到了谈迁挑灯夜战的场景;看到了谈迁抓紧时间奋笔疾书的情景;看到了3、教师引读:A、为了国榷,谈迁背井离乡,白天,他;到了晚上;B、为了国榷,谈迁离妻别子,白天,他;到了晚上;C、为了国榷,谈迁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百病缠身的老人,白天,他

    19、;到了晚上;4、谈迁为了心中的信念,在 努力,在抗争,他要与什么抗争呢?再读第三自然段。(恶劣的环境,时间,身体,孤独,厄运)5、教师:谈迁用打不垮的信念与厄运抗争,结果如何呢? 学生交流说说:新的国榷诞生;比被偷的那部更加详实、精彩;战胜了厄运获得了成功;他自己也名垂青史 板书:名垂青史齐读第三自然段最后部分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谈迁的成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2、出示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板书:有信念,就有希望五、总结课文,完成小练笔1、同学们,今天这个故事让你想起了哪些人,他们也与谈迁一样在厄运面前不低

    20、头?2、小练笔。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遭遇了厄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请你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3、交流。4、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书稿被偷 谈迁 致命打击 (有信念,就有希望) 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教学反思】:21、诺贝尔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21、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2、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2、检查生字词。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指名读课文。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

    22、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四、学习课文第1-2小

    23、节。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3、朗读第1-2小节。五、指导生字书写。六、作业布置:1、读抄词语。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生命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世上许多人的名字一一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被后人遗忘,鲜为人知。但有一些人名字却和他们的不朽功绩一起被一代又一代

    24、人铭记,流芳百世。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景仰之情,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不被历史遗忘的人诺贝尔。诺贝尔的一生,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课文第二段就重点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的三个过程。快速浏览课文第二段,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这三个过程?看谁说得既简单又有条理。(发明“诺贝尔爆炸油”,研制固体炸药和雷管,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二、学习课文。1.这三次发明都成功了吗?你认为诺贝尔的成功最离不开的是什么?(撇开精神层面的因素不谈)板书:实验2.那我们就跟随诺贝尔一起去亲历其中的一次实验吧!默读课文第8-9小节,边读边想象自己就在现场,把有感受的地方作上标记,多读几遍。不要轻易放过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甚至一个

    25、标点。3.交流评议。出示:“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读的层次引导:A. 这段文字具体描写了诺贝尔实验时的情景,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危险、紧张、为诺贝尔捏了一把汗)B.这样千钧一发,惊心动魄的场面,如果叫你起来读,你准备怎样读?你会突出哪些地方?自己先在下面想一想,练一练。你可以来有感受地读一读,也可以抓住关键地方说说感受,再来读一读。(1)文中的“亲自”和“紧盯”“仍然盯着”表现了诺贝尔的置危险于不顾,全身心投入、全神贯注的样

    26、子,说明他为了炸药研制的成功,不肯轻易放过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2)“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从火星离炸药的越来越近和三个感叹号,可以感受到危险在一步步靠近,死神随时都可能降临到诺贝尔的身上,所以要有层次地读,读得一次比一次惊险。(3)从“怦怦直跳”,我感受到了现场气氛的紧张,情况的惊险,让人喘不过气来。师导:“怦怦直跳”表明此时的诺贝尔的确非常紧张,你们认为他在紧张、担心些什么呢?(可以是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更可能是在关心着这次实验究竟能不能成功)出示:“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1)引读:轰!人

    27、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师点拨: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因为“巨大的爆炸声”和“滚滚浓烟涌出来”无论是在听觉还是在视觉上,都给了人们无比的震撼,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当然都认为诺贝尔必死无疑。)(2)指导读好这段话,读出人们的震惊和担心。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告诉我们,诺贝尔是不能幸免于难(无法生还)了。可是,我们甘心吗?你们还在期待着什么?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诺贝尔,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出示:“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1)这样一次巨大的爆炸,给诺贝尔带来了什么?看着满身鲜血的诺贝尔,听着这样激动人心的话语,如果你

    28、是围观的人们,你会怎样说?(2)指导朗读。4.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虽然诺贝尔几乎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仍然欣喜若狂。可是就在几年前的一天,一次实验却让诺贝尔刻骨铭心。出示“19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1)指名读。(2)面对亲人的离去和伤残,此时的诺贝尔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非常伤心,悲痛欲绝)品尝到了什么滋味,就怎么样地来读一读。(3)可是他泄气了吗?失去勇气了吗?重点理解“毫不气馁”。如果他气馁了,就意味着什么?(亲人的牺牲白费,液体炸药炸伤的人越来越多。他肩负着父兄的期望,以及他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对科学的热

    29、爱,使得他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人生百味,尽上心头,请同学们读出诺贝尔此时复杂的情感来。5.像这样为研制炸药,诺贝尔亲自做的危险实验总共有多少次?我们已无从查考。但是仅仅为了把液体炸药研制成固体炸药,诺贝尔就做了多少次实验?请你去课文第七自然段找一找,用其中的一句话来告诉老师。出示“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师:四个年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危险实验,加上前后做的实验,总共不下一千次,诺贝尔他为了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发明炸药的动机是什么呢?出示:“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1)请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出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吗? (2)指导朗读这一段话。6.总之为了发明炸药,为了劳动人民,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师:(1)结合整篇课文,你觉得这里的“整个生命”具体指哪些东西?(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热情,所有的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