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安铁一中届高三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2310228       资源大小:60.7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安铁一中届高三语文试题.docx

    1、西安铁一中届高三语文试题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训练西安铁一中2010届高三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先秦哲学家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劝学。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他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

    2、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然而只讲“全” 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两千年前所说的那句精辟之语。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有一段很生动地形象化的说明了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它才是艺

    3、术的最高成就。他说:钱塘洪昉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洪昉思重视“全”而忽略了“粹”,王渔洋依据他的神韵说看重一爪一鳞而忽视了“全体”;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

    4、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但王渔洋、赵执信都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节选自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虚与实,略有改动)1、下面各人的观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洪昉思要求完整,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它的首尾鳞爪都不能忽略。B. 王渔洋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画出来就行了。C.赵执信的看法和洪昉思差不多,既要一鳞一爪,也要画完

    5、整的首尾。D.作者认为从提高、集中了的一鳞一爪所具有的象征力量中显示“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粹”侧重讲艺术应通过提炼,提高,集中,典型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全”侧重讲艺术应当丰富而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B. “粹”,“拔萃”,文中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去粗存精;“全”,“全面”,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丰富与全面。C. “全”对应于“实”,“粹”对应于“虚”,彼此相互矛盾;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既“面面俱到”就难以“出类拔萃”。D. 在艺术中,“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否则就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就不能创造美好的艺术

    6、品。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艺术只有既全面而丰富地、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与自然,才能称之为美。 B. 艺术创造中如果只讲“全”而不顾“粹”,就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C. 在“诗如画龙”的讨论中,作者否定了洪昉思、王渔洋、赵执信三人的基本观点。D. 荀子在两千年前就明确提出过,艺术创造应当注重“洗尽尘滓,独存孤迥”。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愚溪对柳宗元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见梦曰:“子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闽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呕泄;藏石走濑,连

    7、舻糜解;有鱼焉,锯齿锋尾而兽蹄,是食人,必断而跃之,乃仰噬焉。故其名曰恶溪。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故其名曰弱水。秦有水,掎汩泥淖,挠混沙砾,视之分寸,眙若睨壁,浅深险易,昧昧不觌,乃合泾渭,以自彰秽迹,故其名曰浊泾。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夫恶、弱,六极也;浊、黑,贱名也。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今予甚清与美,为子所喜,而又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子幸择而居予,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柳子对曰:“汝诚无其实。然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避是名耶!且汝不见贪泉乎?有饮而南者,

    8、见交趾宝货之多,光溢于目,思以两手左右攫而怀之,岂泉之实耶?过而往贪焉犹以为名,今汝独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时,智者用,愚者伏。用者宜迩,伏者宜远。今汝之托也,远王都三千余里,侧僻回隐,蒸郁之与曹,螺蚌之与居,唯触罪摈辱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闯闯以守汝。汝欲为智乎?胡不呼今之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以生育天下者,使一经于汝,而唯我独处?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是则汝之实也。当汝为愚而犹以为诬,宁有说耶?”曰:“是则然矣,敢问子之愚何如而可以及我?”柳子曰:“汝欲穷我之愚说耶?虽极汝之所往,不足以申吾喙;涸汝之所流,不足以濡吾翰。姑示子其略:吾茫洋乎无知,冰雪

    9、之交,众裘我絺;溽暑之铄,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吾荡而趋,不知太行之异乎九衢,以败吾车;吾放而游,不知吕梁之异乎安流,以没吾舟。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冲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于是溪神深思而叹曰:“嘻!有余矣,其及我也。”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而辞。一晦一明,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注分寸:指很近。六极:疾、忧、贫、恶、弱、凶六种不好的事情。蒸郁:闷热的雾气。翰:毛笔。吕梁:水名。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藏石走濑,连舻糜解濑:湍急的流水B.有饮而南者 南:往南方C.汝欲

    10、穷我之愚说耶 穷:彻底弄清D.不足以申吾喙 喙:言论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B. C. D.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有关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篇借溪名为题,假托自述己愚以发泄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愤懑,对当时善恶颠倒、愚智莫辨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猛烈的抨击。B.文章采用灵动变化的对话形式,通过一连串生动的比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作者的种种“愚相”,表达了自己虽面对黑暗现实而坚持“不知怵惕”的决心。C.溪神自我表白的一段话,正是作者对自己的看法。作者笔下的自我,是一个反常背俗的形象,表面看来是自矜自负,实际上是自嘲自责。文章笔墨恣肆而

    11、条理井然,诙谐戏谑而寓意深长。D.作者通过对“溪神”的回答,隐晦曲折地说明:愚者是“诚无其实”的,只不过被那些称为“智者”的人看成“愚”罢了。自己被当作罪人贬到“远王都三千余里”的永州,只不过是因为触犯了那些自称“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的势力而已。7.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3分)译文: (2) 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4分)译文: 8、用“”给下面文言文句群断句。(3分)对 曰 夫 兵 在 御 之 得 其 道 不 在 众 多 陛 下 取 其 壮 健 以 道 御 之 足 以 无 敌 于 天

    12、 下 何 必 多 取 细 弱 以 增 虚 数 乎!(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9-10题 越调小桃红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平湖乐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9、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5分) 答: 10、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将子无怒,秋以

    13、为期。(卫风氓)(2)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话语的姿态徐坤那时候,他还只是用眼睛说话。由于家境穷困,不得已,他辍学了,天天到坡上去放羊。乡人邻里常能看到,一个黑黑瘦瘦、大眼睛、光脚板的蓬头少年,腋下夹着一本书,手里挥动着牧羊鞭,率领一群翻毛羊出没在山冈和河边

    14、草地上。人来搭讪,他只用他那一对黑白分明的大高考资源网眼睛抬眼一瞟,算是打了招呼,过了礼节,而那阴郁的眼神背后及那紧抿的嘴角下边,隐藏的分明是深深的倔强、不甘,不屑于与之为伍,一心要挣脱命运摆布的无限奋勇和焦灼。接着他开始用嘴说话,绷紧的厚唇如遭挤撬的蚌壳一样艰难地张开了。他投的一篇小稿被乡广播高考资源网站播发,命运从此出现转机。他被录用为乡播音员,国情民意大事小事都从他乡音浓重的厚唇里吐露出来。他的双唇开阖翕动得勤奋,很快乐,很艰辛,嘴角常常挂满小泡,唇上的死皮也一层层脱落,但那眼神却逐渐清澈而幸福,完全被茁茁向上的欢欣布满了。然后他开始用形体说话。被调到县文化馆的他,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喉舌部

    15、位,户口编制及其身份等高考资源网等都变得正规了。这时他说话的部位是脊柱,并且是颈椎以下腰椎以上的那一段短暂的部位。这一部分的整体经常是弯曲着的,并且还要时时高低起伏唯唯诺诺地在别人的语音下振动,卑躬屈膝的幅度要依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定。口和眼等诸器官这时都已暂时闭塞,从不直言直视地参与肢体动作。他的睫毛永远低垂,嘴角永远上翘且缄默而含笑。而大脑,这时却架在颈椎上面急遽地内部动作着,一刻也未停止过审视、揣度和暗算。再后来,当上了县领导的贴身秘书以后,他的话语才能就达到了峰巅。这时他浑身各器官开始一同动作共同加入话语的姿态里来,身、形、步、手、眼配合默契,说、唱、坐、念、打技巧俱全,待人接物眼到口到

    16、心到,手到腿到身到,真是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难事能在他的话下。他的肢体各个部位运筹帷幄,意趣横生,无论是眉飞色舞抑或是愁苦满面都可能是他高考资源网故意做出来的面相。各门语言这时都已被他修炼得炉火纯青真正到家。后来再见到他时,他已用肚子说话了。啤酒肚,蓦地从裤腰以上胸乳以下山包似的凸起,无论何时肚子总是要先塞入对方视觉,如七月怀胎的妇人在向人诉说某种秘而不宣的骄傲。整个身体的重心这时集体后移隐藏开去,只剩两手交叠着,习惯性抚在肚皮上方,有时是左手压着右手,有时又是右手压着左手,胖胖嘟嘟,长出满手酒窝。从前黑白分明的大眼,现在则变得酒汪汪的,夹一些红丝在里面,神情之中有一些心满志得俯视众生

    17、的漠然。看不大清楚他的嘴,只有一些朦胧含混的单词语意从皮带勒紧的肚脐眼中嗡嗡地传了出来:啊,啊,好,好从前高考资源网那只无比玲珑伶俐的大脑,此刻也似乎躲在漠然的眼神后面休眠。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选自名作欣赏2006年第5期)(1)在文中,作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人物不同的话语姿态,其实每种姿态就是一种性格一种人生。请选出下列分析 “话语姿态”错误的两项。(5分)A用眼睛说话:突出了一个不甘命运摆布的少年无限的奋勇和焦灼。B用嘴说话:突出了一个茁茁向上的青年艰苦快乐的奋斗。C用颈椎说话:突出了一个初入官场者的小心谨慎和理直气壮。D用浑身的器官说话:突出了一个深入官场者

    18、的圆滑世故与真真假假。E用肚子说话:突出了一个官场得意者的理性和清醒。(2)本文以“那时候,他还只是用眼睛说话”开篇,第五段又描写了“从前黑白分明的大眼”“漠然的眼神”,作者多次写眼睛有何用意?(6分) (3)第四小节划线句子的语言表达有何特色?请作简要赏析。(6分) (4)“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有人说结尾这句话画蛇添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丰子恺在四十几年前,我做中小学生的时候,图画、音乐两科在学校里最被忽视。那时学校里最看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

    19、文、算术,而最看轻的是图画、音乐。因为在不久以前的科举时代的私塾里,画图儿和唱曲子被先生知道了要打手心的。因此,图画,音乐两科,在课程表里被认为一种点缀,好比中药方里的甘草、红枣;而图画、音乐教师在教职员中也地位最低。好比从前京戏里的跑龙套的。因此学生上英、国、算时很用心,而上图画、音乐课时很随便,把它当作游戏。 然而说也奇怪,在我所进的杭州师范里(即现在贡院前的杭州第一中学的校址),有一时情形几乎相反:图画、音乐两科最被看重,校内有特殊设备(开天窗,有画架)的图画教室,和独立专用的音乐教室(在校园内),置备大小五六十架风琴和两架钢琴。课程表里的图画、音乐钟点虽然照当时规定,并不增多,然而课外

    20、图画、音乐学习的时间比任何功课都勤:下午四时以后,满校都是琴声,图画教室里不断的有人在那里练习石膏模型木炭画,光景宛如一艺术专科学校。 这是什么原故呢?就因为我们学校里的图画音乐教师是学生所最崇敬的李叔同先生。李叔同先生何以有这样的法力呢?是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能演话剧,能作油画,能弹贝多芬,能作六朝文,能吟诗,能填词,能写篆书魏碑,能刻金石呢?非也。他之所以能受学生的崇敬,而能使当时被看轻的图画音乐科被重视,完全是为了他的教育精神的关系: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是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 夏丐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样,像一样。”李先生的确做一样像一样:少年时做公子,像

    21、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李先生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原故。 李先生一做教师,就把洋装脱下,换了一身布衣:灰色布长衫,黑布马褂,金边眼镜换了钢丝边眼镜。对学生态度常是和蔼可亲,从来不骂人。学生犯了过失,他当时不说,过后特地叫这学生到房间里,和颜悦色,低声下气的开导他。态度的谦虚与郑重,使学生非感动不可。记得有一个最顽皮的同学说:“我情愿被夏木瓜骂一顿,李先生的开导真是吃不消,我真想哭出来。”原来夏丐尊先生也是学生所崇敬

    22、的教师,但他对学生的态度和李先生不同,心直口快,学生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管,同母亲一般爱护学生,学生也像爱母亲一般爱他,深知道他的骂是爱。因为他的头像木瓜,给他取个绰号叫做夏木瓜,其实不是绰号,是爱称。李先生和夏先生好像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李先生上一小时课,预备的时间恐怕要半天,他因为要最经济地使用这五十分钟,所以凡本课中所必须在黑板上写出的东西,都预先写好。黑板是特制的双重黑板,用完一块,把它推开,再用第二块,上课铃没有响,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坛上“恭候”学生,因此学生上图画、音乐课决不敢迟到。往往上课铃未响,先生学生都已到齐,铃声一响,李先生站起来一鞠躬,就开始上课。他上课时常常看表,

    23、精密的依照他所预定的教案进行,一分一秒钟也不浪费,足见他备课是很费心力和时间的。 吃早饭以前的半小时,吃午饭至上课之间的三刻钟,以及下午四时以后直至黄昏就睡这些都是图画音乐的课外练习时间。这两课在性质上都需要个别教学,所以学生在课外按照排定的时间轮流地去受教,但是李先生是“观音斋罗汉”,有时竟一天忙到夜。我们学生吃中饭和夜饭,至多只费十五分钟,因为正午十二点一刻至一点,下午六点一刻至七点,都是课外练习时间。李先生的中饭和夜饭必须提早,因为他还须对病发药地预备个别教授。李先生拿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来当教师,李先生的教育精神真正是献身的!这样,学生安得不崇敬他,图画、音乐安得不被重视?! (选自200

    24、8年10月27日现代教育导报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选出分析错误的两项( )(5分)A丰子恺先生以一种十分怀念和崇敬的心情回顾了李叔同先生对他们的教诲,并从李先生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出大师最值得尊敬的教育精神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B我们知道,在杭州师范丰子恺奠定了作为全才性艺术家的坚实基础,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本文所述内容来看李叔同先生,无疑是他艺术道路和艺术事业的启蒙者和指路人。C本文是写李叔同先生的,开篇却先从自己做小学生时画图、音乐不被重视写起,这样写无法表现传主的精神,这段经历可以删去。 D李叔同的一生经历了风流才子、艺术大师、佛界高僧三个阶段。李叔同在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认真、严

    25、格的治学态度,时时刻刻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图画课、音乐课被学生重视从侧面证明了他的确是实行人格感化的大教育家。E以前图画、音乐是学生所忽视的,自李叔同先生教授两科以后,就忽然被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原因当然是李叔同先生的感召力大。(2)请具体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的?(6分) (3)文章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分) (4)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哪些特点?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8分)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农村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他能够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

    26、术著作。B个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C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D在今天的半决赛中,欧洲两支足坛劲旅把各自的风格特点表现得炉火纯青,让我们真正感到了足球的魅力。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B一些宾馆、饭店还成为某些部分非正常开支的重要渠道,给少数腐败分子孕育了堕落的温床。 C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

    27、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1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师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们和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B丹麦前驻华大使夫人、研究汉阙的专家燕妮帕尔感慨地说:“我在北京看了许多图片、文字资料,没有想到这块汉阙竟这样精美?”C“左手”在美国俚语中有“不好”的意思,例如“左手船”偷渡船、“左手恭维”虚情假意、“左手婚姻”门户不当等等。D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的写照。17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

    28、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某公司经理张毅遗失一张支票,被某厂工人小王拾到并送回。张毅去致谢,但小王不在,便写下留言条。这张留言条有几处词语必须删改。请找出来并作删改。小王同志:你好。丢失支票,事关重大,使我寝食不安,公司上下,焦急万分。多亏你高风亮节,及时送回。今天,我于百忙之中,专程来致谢意,不巧未能见面,实在遗憾。我由衷地感谢你,并希望你能再接再厉。略备薄礼,聊表谢意(11),万勿推辞。公司经理(12)张毅4月5日18仿照下列文字第二句的句式,接写两句话,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体。(6分)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

    29、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六、写作(60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儿子要把一袋种子扔掉。 “一袋好好的种子,为什么要扔掉呢?”父亲问。 “春天过去了,种子留着有什么用?”儿子答。 “等到明年春天,把它们播种下去,不是照样可以发芽吗?”父亲说。 儿子请以“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不得写成简单的材料扩写或续写,不得写成其他文体,不得另拟题目,不得抄袭和套作。【更新】六、写作(60分)19.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明朝都察院长王廷

    30、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御史听后说到:“终身不敢忘。”要求: 1、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更新】六、写作(60分)19.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御史听后说到:“终

    31、身不敢忘。”要求: 1、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思路点拨】C项赵执信主张“全”与“粹”的统一,而洪昉思主张“全”,不讲求“粹”。所以两人观点不同。2. 【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思路点拨】应是“既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不符合文章原意,“面面俱到” 是贬义词。3. 【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思路点拨】B 项“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应为“走上自然主义的道路”;C 项应是肯定赵执信的基本观点;D 项不是荀子的话。4.B(“南”应为动词:往南


    注意事项

    本文(西安铁一中届高三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