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各地历史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必修3专题61.docx

    • 资源ID:12457659       资源大小:326.99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各地历史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必修3专题61.docx

    1、全国各地历史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必修3专题612011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6(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8小题)1(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13题)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一位哲人断言:“奴隶主统治奴隶是违反自然的,因而是非正义的。”这一言论表明他A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批判传统否认绝对权威C注重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D主张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2(2011年5月宣城市三调17题)达林麦马虹著有幸福史,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应填上A.金钱与权力 B.法律与

    2、宗教信仰 C. 智慧和德行 D.民主与科学3(2011年4月河南省统测题32)欧洲部分哲学家特别强调学习“修辞学”。所谓“修辞学”就是“不知道对与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非正义,却发明了一种就这些事情说服听众的技艺,因此,尽管他对这些事情无知,却能在无知者中间显得比专家们更有知识”。他们的代表人物是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孟德斯鸠 D康德4(2011年5月宁德市质检19题)“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此语出自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康德 D卢梭5(2011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14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

    3、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6(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2题)“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A普罗塔戈拉 B朱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7(2011年5月南平市质检20题)斐多篇说,“凡是不曾研究过哲学的人以及在逝世时并不是全然纯洁无瑕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与众神同在的;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够”。文中的“人”是指 A梭伦 B伯利克里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8(2011年高

    4、考北京文综20题)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9(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32题)学生问:“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老师答:“这里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从论说方式判断,这位老师最有可能是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戈拉 C亚里士多德 D伏尔泰10(2011年3月烟台市一模10题)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

    5、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11(2011年1月河南郑州高三质检11题)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12(2011年4月潮州市二模16题)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全

    6、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雅典的民主政治有利于智者学派的兴起 A B C D13(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7题)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14(2011年3月衡阳市一模28题)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

    7、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直接的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15(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8题)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16(2011年4月杭州质检18题)“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位哲人是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17(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26题)右图

    8、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产生于农耕经济的发展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18(2011年5月南通市三模13题)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C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19(2011年4月合肥质检12题)“未经检讨与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A探讨人类社

    9、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B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C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的真谛20(2011年5月滨州市二模11题)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21(2011年4月天津市河北区一模2题)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我们之所以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A.希腊最早实行了民主制度 B.古希腊涌现出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文化非常繁荣22(201

    10、1年5月龙岩市质检20题)“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这句话应出自A苏格拉底 B普罗塔戈拉 C柏拉图 D亚里斯多德23(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7题)苏格拉底的“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一观点在哲学上的意义是A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对“自我”的发现C对绝对权威的否认 D开启了对人类关切的思想24(2011年4月合肥质检19题)“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否定基督教废除天主教会的等级制

    11、度反对专制王权A B C D25(2011年4月安徽江南十校15题)马克思在评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这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天主教权威和专制王权 B天主教权威与路德派新教思想C宗教信仰与人文主义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26(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15题)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 C1688年的“光荣革命”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27(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18题)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

    12、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28(2011年3月濮阳市一模22题)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C批判了路德背离入文主义精神 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29(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

    13、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30(2011年3月衡阳市一模29题)李贽因思想“异端”而被神宗御批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自杀身亡。布鲁诺因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被天主教会宣布为“异教徒”,并烧死在罗马百花广场。以上史实说明A君主专制统治阻碍社会发展B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同样艰难曲折C教会势力的强大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1(2011年5月海口市二模8)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

    14、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32(2011年4月济南二模12题)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

    15、救赎使人得救”33(2011年5月北京西城区二模20题)下列有关文学艺术的名言,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A“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 B“不美化现实” C“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D“忠实的描摹不是真实”34(2011年4月南通市调研15题)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35(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14题)15世纪西欧一些地区成立了新式寄

    16、宿学校,课程设计围绕着教育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A功利主义思潮B人文主义思潮C理性主义思潮 D现实主义思潮36(2011年5月濮阳市二模32题)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应是下列哪两人的对话A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B布鲁诺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37(2011年4月盐城市二模14题)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

    17、帝的话。”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38(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23题)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 39(2011年3月聊城市一模14题)“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

    18、,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时代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A梭伦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40(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26题)彼特拉克说:“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 B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 C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 D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41(2011年山东烟台一模14题)

    1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4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1题)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拜伦的唐璜A B C D43(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15题)因为天主教的很多教义不符合圣经教诲,而加入了太多

    20、教皇的个人意志以及各类神学家的自身成果,所以许多信徒开始质疑天主教的教义和组织,发起回归圣经的行动来,因这种回归而陷于困境的思想理念是A人文主义 B因行称义C因信称义 D先定论44(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23题)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对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描述恰当的是( )A世界连成一个整体B人文主义成为主要思潮C人和世界的被发现D新航路的开辟45(2011年1月合肥市高三质检15题)某杂志举办“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的评选活动,意大利以第一名当选。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当选的理由有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开了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 制定了古代世界最完备

    21、的法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渊源 A B C D46(2011年1月江门市高三调研11题)下列作品赞美现世生活和爱情,描写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反映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的是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社会契约论 D十日谈47(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10题)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A宗教改革B启蒙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D文艺复兴48(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7题)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

    22、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 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以下关于这段独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 B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C说明了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D作者颂扬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发展49(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24题)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A薄伽丘B康德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50(2011年5月泉州市质检20题)法国作家蒙田说:“一个人知道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

    23、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其主要宣扬的思想潮流是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51(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30题)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l580年至l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增强52(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24题)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A知识与美德 B人性与神性 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 53(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

    24、研25题)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19251933年留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神曲:诗性语言谱写人性欢歌命运交响曲:以英雄为主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格尔尼卡:以战争为题材,采用立体主义、半现实主义等多种手法四海一家:一首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A B C D54(2011年4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13题)“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55

    25、(2011年1月清远市一模15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观点正确的是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过分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专制王权的压制A B C D56(2011年5月海口市二模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是东西方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社会思潮变化 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传统文化影响 D社会上层倡导57(2011年3月临沂市一

    26、模13题)“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这个单词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中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下列属于“modern”产生时的历史现象的是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世界走向会合A B C D58(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信息卷32题)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在他的名作哀悼基督中,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却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作品所表明的作者的意图是A歌颂真实

    27、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信仰得救的观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59(2011年1月南京模拟22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语言之于思想是必要的工具,正如骏马之于骑士,最好的马只适合于最好的骑士。已如上述,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语言,只适合最好的思想,然而,最好的思想只能来自天才和学识,所以最好的语言只适合于才识兼备的人。语言有俗语和文言之分,俗语是自然的语言,文言是人为的语言,俗语比文言更高贵。但丁论俗语材料二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终于使原始基督教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德文圣经先后被译成法语、英语、匈牙利语、芬兰语等多

    28、种民族语言。可以说,民族语言的圣经版本,完全粉碎了天主教会束缚圣经的这把“拉丁锁”拉丁语。因此,民族语言在宗教领域的深入,是对天主教会传统权威的侵犯和否定。从此,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彻底丧失了对中欧、北欧和西欧的精神、文化的支配权。陈永麟马丁路德的圣经研究与翻译材料三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迁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

    29、命论(1917年2月1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但丁的主要观点。(3分)(2)据材料二,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作用有哪些?(3分)(3)材料三中胡适“首举义旗”指的是什么?并概括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三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相似主张?(4分)(4)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语言革新在以上材料所反映的运动中所起的作用。(2分)60(2011年1月新疆高三诊断28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知识改进自我。金

    30、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材料二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三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簿伽丘十日谈材料四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演讲的背景。(2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想的异同点。(4分)(3)材料三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5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2分)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各地历史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必修3专题6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