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docx

    • 资源ID:12623614       资源大小:26.9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docx

    1、土地的誓言导学案16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课型:新授 主备: 审核:初一语文组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练一练1给加粗字注音。炽痛( ) 嗥叫( ) 斑斓( ) 亘古( )默契( ) 田垄( ) 污秽( ) 镐头( )2文学常识填空。土地的誓言选自_,作者 _,原名 _,_作家。3学一学,用一用。请你以“家乡”为写作内容,写一组排比句,赞美吟诵家乡的美丽富饶。 想一想阅读感受(困惑) 课堂学习一、歌曲播放,激情引读1、

    2、歌曲播放: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悲壮情感。2、激情引读:“九一八”事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富饶的关东平原,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他们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才能与家人欢聚一堂。事隔十年,作为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壮怀激越的誓言。二、有情朗诵,整体感知1、有情朗诵:教师范读课文。要求:a注意把握教师的语气语调重音;b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c感受文中的情感。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要求:a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b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2、整体

    3、感知: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1、合作探究:作者运用哪些手段把自己对国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试举例说明。 课文分为两段,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的景物? 2、品读赏析:文中那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理解和体会。(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例:“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昔日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

    4、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已经“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学法指导:A、明确该词的本意;B、联系上下文,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四、回味赛读,互动释疑1、回味赛读:回味文章情感、语言特色等,进行朗读比赛。再度感受课文洋溢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组内交流解决。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九一八”已成过去,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绝不允许历史重演,“少年伟大则国伟大”请大家起立,一起诵读梁启超的

    5、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六、达标检测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的心里怀着_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_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

    6、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_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睛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_的狂风这时我听见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1按原文在横线上填词:_2语段第一句话在全文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从结构、内容上分析。 3“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文中还有多处类似的句子,如何理解“她呼唤”“她召唤”?

    7、“无时无刻”说明了什么? 4这段话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其用意是什么? 5课文不仅满怀深情地描摹了故乡的美丽景色,还回忆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试摘出课文中回忆“我”在故乡成长足迹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七、作业设置:“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作小文。教学反思: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出卷人: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肖挺 (总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恩师是永远让人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y()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受w()辱的

    8、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l()。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chn(),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B、融化C、摆脱 3、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文上加以修改。(3分) 由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首次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于今年5月全面启动。举办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

    9、的语言文字应用。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将于今年8月下旬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上公布。 4、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松柏有本性! (2),天涯若比邻。 (3)念天地之悠悠,! (4),西出阳关无故人。 (5)请写出两句(出自不同诗词)以“母爱”为主题的诗句。 5、在过春节时,我们有在门上贴辞旧迎新的春联的习俗,请你将下面这副春联补充完整。(3分) 爆竹声中辞旧岁 6、赏析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塞上听吹笛(高适)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关

    10、山:指乐曲关山月。梅花:指乐曲梅花落 (1)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这两首诗属于。两首诗都写了,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2分) (2)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两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2分) 7、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发展趋势。(2分) (2)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2分)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8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

    11、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8、请指出下列加点的“他们”在文中指代什么人。(2分)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9、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这句话中,

    12、“这一声”指的是 。“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2分) 11、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是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精神。(2分) (二)欣赏使人美丽(16分) 面对同一棵树,有人看到了绿叶,有人看到了毛毛虫。真诚的人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真诚,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说谎。善良的人会被别人的善举感动,在缺乏善心的人眼里,善就是傻。从这个意义上说,会不会欣赏别人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检验。学会欣赏别人,则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提升;对被欣赏者来说,欣赏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

    13、那年,父亲娶了继母,并对继母说:“亲爱的,你要好好注意他,他是全郡最坏的孩子,他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向你扔石头,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让你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当她对这个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个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教学设计文章,那时他在一家

    14、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教学设计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如今他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那里颇有名气的大老板。 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被欣赏,不能被引导呢? 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工作得更加努力;欣赏你的爱人,你们的爱情会更加甜蜜;欣赏你的孩子,说不准他就是下一个卡内基学

    15、会欣赏你周围所有的人,你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12、从教学设计文章第段知道欣赏具有双重作用,一是;二是。(2分) 13、运用下面的格式,依次概括段内容。(4分) 欣赏,使他变成; 欣赏,使他变成。 14、下列句子可以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当我们在生活中学会欣赏,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那些蛰伏的不起眼的种子,原来可以轻易地发芽、开花、结果。 B、敬人者,人恒敬之;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C、欣赏别人得到的回报是超值的,就如同通过欣赏本想得到的一片枫叶,而得到的却是一片枫林。 D、美是生活的阳光,是大地的精华,是艺术的冠冕,是人心中开放的鲜花,没有对美的渴求,人类可能还混

    16、迹于一般的动物群中。 15、比较文中划线句和下面改动后的句子,谈谈原句表达的好处。(3分) 这位小偷心思细密,手法灵巧,风格独特,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 原句表达的好处: 16、你有欣赏别人或被别人欣赏的经历吗?请简要叙述并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4分) (三)月,阙也(13分) “月,阙也。”这是一本近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为“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老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

    17、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斩断了神鳖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炉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起来。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

    18、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峻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没有什么事不能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汤汤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

    19、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天地之间挺直脊梁生活着。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是现实世界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

    20、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俏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还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哪一刹不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阙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7、“阙简直有点像古老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为什么古

    21、老的中国性格中的“阙”的境界会让作者爱上?(至少列出两点)(2分) 18、依据全文分别回答以下两句话的寓意。(4分) 月,阙也。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阙月吧! 19、为什么说“真正看花的人哪一刻不能赏花”?(3分) 20、作者认为月亮从来没有真正圆过,现实中也没有真正完美的东西。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举一实例证明你自己的观点。(4分) 三、文言文阅读(21分) (一)与朱元思书(1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

    22、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一百许里()猛浪若奔() 百叫无绝()窥谷忘反() 2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二)(9分)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

    2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释:上:指刘邦信:韩信禽:通“擒”,抓住,这里引申为控制。 24、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能将几何()何为为我禽() 而善将将() 25、翻译句子(4分) 臣多多而益善耳。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6、请用一个成语作为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的题目:(2分) 四、作文(60分) 一个顾客观看木匠刚做完一个漂亮的小柜,发现抽屉的背面也做得很精致。顾客问:“为什么在抽屉的背面费那么多功夫、谁都不会晓得的。” 木匠抚摸着他的作品说:“我晓得。” 生活也是这样,有“正面”就有“背面”。有大节就有小事,有重要就有次要,有外面就有里面,有容易被人注意的

    24、地方就有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人们喜欢在“正面”精雕细刻,但是木匠在“背面”也精雕细刻。 请以“正面和背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语言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暴露真实姓名、班级。 参考答案: 1、异侮励辰2、CAB 3、“首次”与“第一届”重复,删去其中一个。在“应用”后面加上“能力”或“水平”等词。删去“正式”或将“正式”移到“公布”前面。 4、(1)岂不罹凝寒(2)海内存知己(3)独怆然而涕下 (4)劝君更尽一杯酒(5)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 5、例:梅花香里迎新春 6、(1)边塞诗乐曲和月色(2)既写出了梅花被风一吹,落花遍布关山的景象,又写出了梅花落的乐曲声传遍了关山内外。 7、(1)示例预计2030年以后,世界能源将以核电和太阳能为主要能源。 (2)示例要节约能源;使用无污染(或:绿色清洁)的能源; 要保护环境;要珍惜资源。 8、看电影的日本学生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 9、表达了作者对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爱国青年”把中国人看作低能儿的极为愤慨的感情。 10、“万岁”的欢呼声作者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11、作者弃医从文爱国 12、提升自身


    注意事项

    本文(《土地的誓言》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