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12623720       资源大小:25.6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docx

    1、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班级: 姓名: 资料:【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精品习题及答案: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

    2、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

    3、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课下注释】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姚鼐(1732-1815),字姬传,桐城(今属安徽)人,清代散文家。【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西王屋山,东流到山东入海。【阳谷】山南面山谷中的水。【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古长城】古代的长

    4、城,指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分界。【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乾隆,清高宗的年号(1736-1795)。【乘】这里是“冒”的意思。【齐河、长清】齐河县、长清县,都在山东省。【限】界限。【是月丁未】这个月的丁未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磴】石阶。【环水】水名,又名“梳洗河”。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山。【道少半】路不到一半。【中岭】山名,又名“中溪山”。【崖限当道者】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限,门槛。【云】助词,无实义。【几】几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照。【城郭】指城市。【徂徕】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居】停留。【戊申晦】戊申日月底这一天。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五更。【日观亭】享名,在日观峰上。【漫】弥漫。【稍】逐渐。【樗蒲】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指樗蒲所用的掷具,长形而末端尖锐,立起来像山峰。【极天】天边。【采】同“彩”。【丹】朱砂。【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并不能看见东海。【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驳,杂。【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

    6、所以说“若偻”。【岱祠】东岳大帝庙。【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显庆】唐高宗的年号(656-661)。【漫失】模糊或缺失。【圈】同“圆”。【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

    7、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戊申这一

    8、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

    9、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桐城姚鼐记述。【作者】姚鼐(n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

    10、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精品习题及答案】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一、重点注释默写: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姚鼐(1732-1815),字姬传,桐城(今属安徽)人,清代散文家。【阳谷】山南面山谷中的水。【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以】在。【乘】这

    11、里是“冒”的意思。【齐河、长清】齐河县、长清县,都在山东省。【限】界限。【是月丁未】这个月的丁未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磴】石阶。【环水】水名,又名“梳洗河”。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山。【道少半】路不到一半。【中岭】山名,又名“中溪山”。【崖限当道者】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限,门槛。【云】助词,无实义。【几】几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照。【城郭】指城市。【徂徕】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居】停留。【戊申晦】戊申日月底这一

    12、天。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五更。【日观亭】享名,在日观峰上。【漫】弥漫。【稍】逐渐。【樗蒲】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指樗蒲所用的掷具,长形而末端尖锐,立起来像山峰。【极天】天边。【采】同“彩”。【丹】朱砂。【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并不能看见东海。【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驳,杂。【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说“若偻”。【岱祠】东岳大帝庙。【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显庆】唐高宗的年号(656-661)。【漫失

    13、】模糊或缺失。【圈】同“圆”。二、重点句子翻译: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翻译: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3、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翻译:中谷的水环绕于泰安城下,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4、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翻译: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5、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翻译:这东谷,古时候叫它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6、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翻译: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

    14、7、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翻译:登上山顶以后,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照着城府,汶水、徂徕山像一幅图画,而在半山腰里停聚的云雾像一条带子一样。8、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翻译:亭子东面从脚下都弥漫着云雾,隐约看见云雾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子似的东西,那是山。9、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翻译:天边的云现成一条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得五彩斑斓;太阳出来了,纯红如同朱砂,下面有红光,摇荡地托着。10、或曰,此东海也。翻译:有人说,这就是东海。11、回视

    15、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翻译:回过头来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还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1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翻译: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远古石刻上的字都已磨灭或缺失。1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翻译:那些僻远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去看了。三、简答题:1、赏析:“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答:“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2、赏析“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答:“居雾”以静写动,

    16、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3、赏析“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答:这句写的是旭日初升时从日观峰俯瞰群山所见的景象。“绛皓驳色”写色彩,抓住了时令特点(山上都是积雪,故而被日光照着的地方是红色,未被照着的地方是白色);“而皆若偻”以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四、理解性默写:1、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是“苍山负雪”。2、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明烛天南”。3、姚鼐登泰山记开篇交待泰山阴阳两面水流情况的语句是“泰山之阳_,汶水

    17、西流;其阴,济水东流_。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_。”4、姚鼐登泰山记中以“四十五里_,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写出了由南麓登山路途漫长,石阶难登,台阶众多的情状。5、姚鼐登泰山记中作者从中谷登巅,表现其沿途所见的语句为“_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6、姚鼐登泰山记中以“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_,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之句写出了作者俯瞰泰安城见美景。7、姚鼐登泰山记中写作者在山顶待日出时表明风扬积雪的语句是“_大风扬积雪击面_。”8、姚鼐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出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的语句是“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9、姚鼐登泰山记中作者直接描写红日跃出海面

    18、的形状,而是用“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写出了太阳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生气与力量。10、姚鼐登泰山记中作者以“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写出了登山途中所见石刻情况。五、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至于泰安: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是月丁未:古今异义,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复循西谷:古今异义,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戊申晦:古今异义,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多平方:古今异义,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其级七千有余:通假字,“有”通“又”,用来连接

    19、整数和零数少圜:通假字,“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汶水西流: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向西济水东流: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向东崖限当道者: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道少半: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走,走路2、一词多义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余: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限: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道: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道少半:走,走路,

    20、动词有: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及: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及既上:等到,介词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云: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日: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是日:天,名词漫: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3、判断文言句式: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判断句,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判断句,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3此东海

    21、也。:判断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判断句,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句,“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省略句,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省略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省略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9生石罅:省略句,“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

    22、“于”,“于”相当于“在”10复循西谷:省略句,“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六、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稍微) 世皆谓之天门云(句末语气助词)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到,前往)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A. B. C. D.【解析】 A 解析:稍:渐渐;及:等到。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C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C。A.“采”通“彩”;B.“圜”通“圆”;D.“受”能“授”

    23、。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解析】D。 D.“桐城”为籍贯。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B )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B.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C.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D.是日,观道中石刻【解析】B。 B.“道”是动词,A、C、D三项均为是名词。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

    24、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及既上,苍山负雪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其远古刻尽漫失 A.不同,相同。 B.不同,不同。 C.相同,不同。 D.相同,相同。【解析】B。 等到,到达,弥漫,磨灭。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D ) A.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B.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C.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D.石苍黑色,多平方【解析】 D。 解析:D.“平方”是“平整方正”。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此东海也 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D.(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

    25、上卿【解析】 D 。 A、B、C三项为判断句。8.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余始循以入(开始) B.遂至其巅(因此) C.崖限当道者(阻挡) D.及既上(等到)【解析】B。B.遂:于是,就。9.下列句中“是”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C )A.是月丁未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D.吾祖死于是【解析】 C。A、B、D三项均为代词。C.“所是”的“是”为“赞美”;“是之”的“是”为“认为,正确”。七、课外文言文阅读: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

    26、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宾友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

    27、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濫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注】鞠:皆,尽 荐:连续 覙缕:逐条陈述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

    28、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亲近B万象迭入 迭:重叠C杨君缄书赍图 赍:送D成胜概 概:景象【解析】B项,迭:交替,轮流。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因以为名也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C康之由,革弊兴利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A.因:连词,表承接,于是,就/介词,通过。B.以:连词,表目的,来。C.之: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D.若:动词,像,如同/代词,你,与“属”连用,构成复合词,可译为“你们”。答案:B。3下列对文中

    29、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D蓬灜,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解析】A.“本文是一篇游记”错。本文不以记游写景为主,而是因事抒发自己的见解。应是一篇杂记。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文章记叙白洲等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体合,言简意赅。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解析】C.“有批评之意”错。其意不在批评,而在于借四人突出杨君。其次,“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也不准确。文中已指明龚、黄“有善政”。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翻译: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2)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翻译: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注意事项

    本文(《登泰山记》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