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docx

    • 资源ID:1266381       资源大小:18.6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docx

    1、新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2019新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空气占有空间吗是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起始课。主要包括四个教学活动:第一,认识什么是占空间。第二,通过三个活动验证空气能够像粉笔、水一样占据空间。第三,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第四,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一年级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对空气有了一些的认识: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并不真正是空的,它们里面有空气等等的认知。这节课通过指

    2、导他们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2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探究:1能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有空间;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3.通过“玩注射器”的活动,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科学态度: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压缩空气有关的技术应用。【教学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难点】了解空气能被压缩

    3、,压缩空气有弹性。【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气球、矿泉水瓶、大头针、大烧杯、小烧杯、锥形瓶、漏斗、注射器学生材料:纸、橡皮泥【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故事导入新课1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了一个大树洞里,树洞很深,洞口又很小,球拿不出来了。(这时,将准备好的小球放进锥形瓶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他们吗?2学生汇报:用水3教师边演示边讲解:随着老师将水倒入到锥形瓶中,我们发现“水将瓶子里的空间一点一点的占满了,小球就出来了”“此时瓶子满了,如果老师继续往里面倒水,可以吗?为什么?”“是的,瓶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满了。所以

    4、,我们说:水可以占据空间”4(将锥形瓶里的水倒掉)提问:“仔细观察,此时瓶子里还有东西吗?”5学生汇报:有,空气6揭示课题:那空气会不会像水一样占据空间呢?1学生思考解决的方法。2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设计意图:利用一个童年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水占满了树洞的空间”引出本科要研究的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操作与探究(一)烧杯底部的纸团会湿吗? 1演示讲解实验过程, 提问:把小烧杯口向下竖直的扣到水里,并完全浸入水中,纸会不会湿?猜一猜并说出理由。2师: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你来试一试!学生活动3师:说一说,你的纸湿没湿?为什么?生:纸没湿,因为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杯子里面的空

    5、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4师:如果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什么现象?松开手以后呢?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气泡,松开手以后纸就会湿。5师:是不是像我们同学猜的这样呢,我们再来试一试。学生活动6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气泡,松开手以后纸就湿了。7师:为什么?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说明空气比水轻,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变湿了。8师生小结: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第一次把杯子往水中压时,纸团没有湿,是因为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因此纸团不会湿。

    6、第二次把杯子压入水底后,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说明空气比水轻,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变湿了。)(二)漏斗的秘密(空气占据空间的应用)1出示小视频(在老师小的时候,一些常用的调料,类似油呀,醋呀、酱油等等,都是散装的,当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自己带着空瓶子去商店里买,这个过程就是打油、打醋。在打油、打醋的过程中,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你能试着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2师提问:你能试着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3实验验证:师出示有橡胶塞的漏斗,提问:向漏斗里倒水,水会流到锥形瓶中吗?为什么?4小组讨论、汇报。生:水不会流到锥形瓶里

    7、,因为空气将锥形瓶里的空间站满了,锥形瓶的口又被橡皮泥堵死了,空气出不去,所以水进不来。5教师演示,追问:为什么水流不到锥形瓶中?生:水不会流到锥形瓶里,因为空气将锥形瓶里的空间站满了,锥形瓶的口又被橡皮泥堵死了,空气出不去,所以水进不来。6师:有办法使水流进去吗?为什么这样做?生:把橡皮泥拿开,这样就可以使锥形瓶里面的空气可以从锥形瓶的口流出来,水就可以流进锥形瓶里了。师:为什么有一点点的水流进了锥形瓶里呢?我们继续研究。1示范实验,讲解要求。2学生做出猜测,并进行解释。3方向思维,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5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做出猜测。6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答

    8、问题。7反向验证,进一步证明空气的性质。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师生双方共同建构了“空气占据空间”的操作性定义:引领学生借助可见介水,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不仅存在,并目还占据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探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学生通过做这个发不仅亲眼看到了空气和它的流动,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学方法的魅力。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小事例引导学生用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三、吹气球比赛1出示图片:“猜猜谁会赢?”(小个子同学只是一个气球,大个子同学用的是气球口套住矿泉水瓶的气球)2提问:为什么大个子的气球吹不大?学生讨

    9、论、汇报。3小结:空气占据空间。4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让瓶子里的气球吹大吗?学生汇报想法,实践、汇报。5小结:(1)空气占据空间。(2)空气可以流动,把瓶子里的空间让出来,气球就可以被吹大了)1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2思考为什么,探究其中的原理。设计意图:占据空间是空气的一个重要性质,利用学生平时就喜欢玩的气球这一研究材料,通过吹一吹,议一议等活动,在经历了假想,实验,推论这一系列的过程后,充分验证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四、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1师追问(过渡)为什么瓶子里的气球会有一点点变大呢?我们来做下一个实验。2出示注射器师:将抽满空气注射器口用橡皮堵住,然后用力推活塞,你看到了什

    10、么?为什么?如果这是我再松开推活塞的手,活塞会怎样呢?学生活动,汇报。3师生共同小结:注射器里的空气长度变短,说明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松开推活塞的手后,活塞被空气推出,说明压缩空气有弹力。4师:试着说说“漏斗的秘密”活动中为什么会有一点点的水流进了锥形瓶里?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会有一点点变大呢?学生讨论、汇报5小结:漏斗里装满了水,由于水的重力,将锥形瓶里的空气给压缩了一点点,所以有一点点水会进入到锥形瓶里。瓶子里的空气被压缩了一点点,所以气球只会有一点点变大。1学生思考。2学生分组实验。3师生总结。设计意图:借助注射器内空气柱长短的变化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建构“空气是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

    11、活动概念。五、运用与拓展师: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出示课件)你还知道压缩空气有哪些用途吗?设计意图:把“空气是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这一知识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板书设计】1.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空气占有空间吗是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起始课。主要包括四个教学活动:第一,认识什么是占空间。第二,通过三个活动验证空气能够像粉笔、水一样占据空间。第三,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第四,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一年级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对空气有了一

    12、些的认识: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并不真正是空的,它们里面有空气等等的认知。这节课通过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2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探究:1能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有空间;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3.通过“玩注射器”的活动,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科学态度: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

    13、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压缩空气有关的技术应用。【教学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难点】了解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气球、矿泉水瓶、大头针、大烧杯、小烧杯、锥形瓶、漏斗、注射器学生材料:纸、橡皮泥【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导入新课1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了一个大树洞里,树洞很深,洞口又很小,球拿不出来了。(这时,将准备好的小球放进锥形瓶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他们吗?2学生汇报:用水3教师边演示边讲解:随着老师将水倒入到锥形瓶中,我们发现“水将瓶子里的空间一点一点的占满了,小球就出来了

    14、”“此时瓶子满了,如果老师继续往里面倒水,可以吗?为什么?”“是的,瓶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满了。所以,我们说:水可以占据空间”4(将锥形瓶里的水倒掉)提问:“仔细观察,此时瓶子里还有东西吗?”5学生汇报:有,空气6揭示课题:那空气会不会像水一样占据空间呢?设计意图:利用一个童年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水占满了树洞的空间”引出本科要研究的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操作与探究(一)烧杯底部的纸团会湿吗? 1演示讲解实验过程, 提问:把小烧杯口向下竖直的扣到水里,并完全浸入水中,纸会不会湿?猜一猜并说出理由。2师: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你来试一试!学生活动3师:说一说,你的纸湿没湿?为什么?生:纸

    15、没湿,因为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4师:如果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什么现象?松开手以后呢?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气泡,松开手以后纸就会湿。5师:是不是像我们同学猜的这样呢,我们再来试一试。学生活动6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气泡,松开手以后纸就湿了。7师:为什么?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说明空气比水轻,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变湿了。8师生小结: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第一次把杯子往水中压时,纸团没有湿,是因为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因此纸团不会湿。第二次把


    注意事项

    本文(新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