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青岛城道路沥青混合料技术导则.docx

    • 资源ID:12682661       资源大小:61.23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岛城道路沥青混合料技术导则.docx

    1、青岛城道路沥青混合料技术导则青岛市城市道路沥青混合料技术导则(试行) 2013-08-15 发布实施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青岛市城市道路沥青混合料技术导则(试行)主编单位:青岛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青岛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青岛冠通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市政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青岛轨道市政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批准部门: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前 言随着青岛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我市城市道路建设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愈来愈具有战略意义。为适应青岛市城市道路沥青混合料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青岛市城市道路建设质量,规范沥青混合料的

    2、设计和施工,改进传统的路面结构模式,提升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品质和耐久性,在遵循现行国家规范、行业规范、技术规程及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特征、气候地质水文特点,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依托大量的相关科研成果及试验资料,并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道路的建设经验,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制了青岛市城市道路沥青混合料技术导则。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原材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设计要求、生产运输及施工要求、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要求。本导则自2013年08月15日起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市政道路的新建、改建、扩建和维修养护的沥青路面工程中执行。本导则由青岛市城

    3、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解释,由青岛市市政集团技术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地址:青岛市深圳路222号天泰金融广场A座13层,邮政编码:266061)。 主要起草人:李强 吕廷军 鲁洪强 王涛 王伟 周凤华 章继忠 王召强 赵明炎 张海波 赵轩 刘云龙 张兴波 由兆升 主要审查人:刘建军 李典龙 陈卫华1 总则1.0.1为提高本市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和品质,统一沥青混合料设计、生产、施工和质量管理,特制订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市政道路的新建、改建、扩建、维修养护的沥青路面工程。1.0.3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施

    4、工应结合我市条件,因地制宜,积极、慎重的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推广。1.0.4本导则配合相关国家规范及技术规程实施,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应符合本导则外,尚需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1.0.5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施工应符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合理经济地利用地方材料,在城区人口密集区域宜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1.0.6在性能满足本导则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废旧沥青再生、胶粉改性沥青、降噪沥青混合料等符合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的新技术新材料。1.0.7本导则与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配套使用。2 编制依据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2012-08-01)3 术语、符号3.1 术语3.1.1沥青路面:铺筑的沥青面层结构称为沥青路面。3.1.2沥青混合料: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3.1.3温拌沥青混合料:通过温拌技术和相配套的施工工艺,在较低温度下(较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温度下降3040)实现路面施工的沥青混合料,其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满足同

    6、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3.1.4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指将收集的旧沥青混合料送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按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符合质量标准的沥青混合料。3.1.5改性沥青: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3.1.6动稳定度: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时,变形进入稳定期后每产生1mm轮辙试验行走的次数,以次/mm计。3.1.7当量轴次: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称为当量轴次。3.1.8累计当量轴次:在

    7、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总和。3.2 符号AC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SMA 沥青玛蹄脂碎石OGFC 排水表面层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核对权威性解释)AM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HMA 热拌沥青混合料OAC 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沥青用量MS 马歇尔稳定度VV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4 基本规定4.1沥青混合料设计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4.2沥青混合料采用的各种材料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新材料新工艺在经实践验证其可行、技术先进、性能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采用。4.3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必须贯彻“精心设计、精密组织、精细管理、质量第一”的方针,以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4.

    8、4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企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机构应加强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应严格执行本导则及有关规范标准要求,确保工程质量。4.5交通量宜根据表4.5的规定划分为四个等级。设计时可根据累计当量轴次Ne(万次/车道)或每车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选择一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为设计交通等级。 表4.5 交通等级交通等级BZZ-100KN累计标准轴次Ne(万次/车道)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轻交通400250030005 原材料技术要求5.1 一般规定5.1.1沥青混合料使用的各种材料应符合本导则的相关要求,本导

    9、则没有涵盖的内容参考相关规范规程。5.1.2沥青混合料使用的材料选择必须经过料源调查,材料质量应符合本导则规定的要求,就近取材。5.1.3沥青混合料各种材料进场时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测,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替代进场检测。沥青和添加剂进场时还须提供厂家自检报告或第三方检测报告。5.1.4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堆放场地应设置防雨棚或其它防雨水覆盖措施。5.2 沥青5.2.1沥青品种与标号的选择应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及其组成、面层结构与层次、施工工艺等因素,结合青岛气候条件和使用经验确定,并应符合表5.2.1的规定。表5.2.1

    10、沥青材料的适用范围沥青材料类型适用范围道路石油沥青中交通的表面层、重交通的中下面层以及特重交通的下面层改性沥青特重交通、重交通、交叉口进口道、公交车专用道与停靠站、长大纵坡的沥青路面乳化沥青透层、粘层、稀浆封层、冷拌沥青混合料与表面处置改性乳化沥青交通量较大或重要道路的粘层、稀浆封层、桥面铺装的粘层、表面处治、冷拌沥青混合料、微表处等液体石油沥青透层、表面处治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就地冷再生混合料5.2.2道路石油沥青1城镇道路沥青混合料均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质量应满足表5.2.2中指标要求。2除有特殊要求并经充分论证情况以外,不应采用掺配的调和沥青。如确需采用,必须

    11、进行试验并满足表5.2.2的要求。表5.2.2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等级90号70号50号针入度(25,5s,100g)0.1mmA8010060804060针入度PI-1.51.0软化点(R&B)不小于44454960动力粘度2不小于Pa.s14016020010延度不小于cm201515延度不小于cm10080蜡含量(蒸馏法) 不大于2.2闪点不小于245260溶解度不小于99.5密度(15)g/cm实测记录TFOT (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576163残留延度(15)不小于cm201510注:1.表中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

    12、,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2.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3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不得低于130,并不高于170。4道路石油沥青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5.2.3改性沥青1城镇道路沥青混合料所用改性沥青宜采用SBS I-D类标准,基质沥青应符合A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质量应符合表5.2.3-1的要求。表5.2.3-1 SBS I-D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 标单 位SBS I-D针入度(25),5s,100g0.1mm4060针入度指数PI/0延度5,5cm/min

    13、不小于cm20软化点TR&B,不小于60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闪点,不小于230溶解度,不小于%99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1.0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延度5,不小于cm152 OGFC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其中高粘度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表5.2.3-2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不小于0.1mm40软化点(TR&B)不小于80延度(15)不小于cm50闪点不小于260薄膜加热试验(TFOT)后的质量变化不大于%0.6粘韧性(

    14、25)不小于Nm20韧性(25)不小于Nm1560粘度不小于Pas200003当采用其他类型时,应符合相关规范技术要求。4供应商提供改性沥青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测报告。5改性沥青储存罐须具备搅拌装置,使用前改性沥青必须搅拌均匀。5.2.4乳化沥青1城镇道路用乳化沥青的品种及适用范围应符合表5.2.4-1的规定。表5.2.4-1 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分类品种及代号适用范围阳离子乳化沥青PC-1表处及下封层用PC-2透层油及基层养生PC-3黏层油用BC-1稀浆封层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用阴离子乳化沥青PA-1表处及下封层用PA-2透层油及基层养生PA-3黏层油用BA-1稀浆封层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用2

    15、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5.2.4-2的规定,并根据气温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粘度的乳化沥青。表5.2.4-2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种及代号阳离子阴离子喷洒用拌合用喷洒用拌合用PC-1PC-2PC-3BC-1PA-1PA-2PA-3BA-1破乳速度快裂慢裂快裂或中裂慢裂或中裂快裂慢裂快裂或中裂慢裂或中裂离子电荷阳离子(+)阴离子(-)筛上残留物(1.18),不小于%0.10.1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21016162302101616230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1025820820106010258208201060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50505550505055溶解度

    16、,不小于%97.597.5针入度(25)0.1mm50 200503004515050 2005030045150延度(15),不小于cm4040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2/3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均匀水泥拌和试验的筛残余%常温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5d,不大于%1515注:1.P为喷洒型,B为拌和型,C、A分别表示阳离子、阴离子;2.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3.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拌和试验的要求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测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标;4.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

    17、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的稳定性;5.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3乳化沥青类型应根据集料品种及使用条件选择。阳离子乳化沥青适用于各种集料品种,阴离子乳化沥青适用于碱性石料。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粘度应根据用途与施工方法选择。4制备乳化沥青的基质沥青应符合表5.2.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5乳化沥青应存放在立式罐中,存放时间应根据乳化沥青的常温贮存稳定性一致。贮存期间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5.2.5改性乳化沥青1改性乳化沥青应按表5.2.5-1选用。2改性乳化沥青质量应符合表5

    18、.2.5-2的技术要求。表5.2.5-1 改性乳化沥青的品种和适用范围品种代号适用范围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型改性乳化沥青PCR粘层、封层、桥面防水粘结层用拌和用乳化沥青BRC改性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用表5.2.5-2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种及代号PCRBCR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慢裂离子电荷阳离子 (+)阴离子(-)筛上剩余量(1.18),不大于%0.10.1粘 度恩格拉粘度E25110330沥青标准粘度C25.3s8251260蒸 发 残 留 物含量,不小于%5060针入度(100g,25,5s)0.1mm4012040100软化点,不小于5053延度(5),不小于cm2020溶解度(三氯

    19、乙烯),不小于%97.597.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115d,不大于%55注:1.破乳速度、与集料粘附性、拌和试验,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工程上施工质量检测时应采用实际的石料试验,仅进行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对这些指标提出要求;2.当用于填补车辙时,BCR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宜提高至不低于55;3.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试验天数,通常采用5天,乳液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也可选用1天。个别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5天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经搅拌后能够达到均匀一致并不影响正常使用,此时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存放在附有搅拌装置的贮存罐内,并不断地

    20、进行搅拌,否则不准使用。4.乳液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可选用1d,但改性乳化沥青最长贮存天数不得超过5d。3制备改性乳化沥青的基质沥青应符合表5.2.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4改性乳化沥青应存放在立式罐中,存放时间应根据改性乳化沥青的常温贮存稳定性一致。贮存期间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5.3 粗集料5.3.1城镇道路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宜选用石灰岩或玄武岩碎石,不得使用酸性石料。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应采用玄武岩碎石。5.3.2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表5.3.2的要求。工程上不得使用易变质的集料。表5.3.2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上(

    21、表)面层其他面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洛杉矶磨耗碎石,不大于%2830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吸水率,不大于%2.03.0坚固性,不大于%12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11软石含量,不大于%35注:1.石料坚固性在第一次进料时必须试验,料源稳定时可不做要求。工程上根据需要进行。2.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不予要求,0.075含量可放宽到3%。5.3.3粗集料粒径规格应符合表5.3.3的规定。表5.3.3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规格名

    22、称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 的质量百分率()10675635337.531.5S140751009000015S2406010090-1000-15S3306010090-1000-15S4255010090-100S5204010090-100S6153010090-100S7103010090-100S81025100S91020S101015S11515S12510S13310S1435续表5.3.3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 的质量百分率()26.519.013.29.54.752.360.6S1407505S240600-5S33

    23、0600-5S425500-150-5S520400-150-5S615300-150-5S710300-150-5S8102590-1000-150-5S9102010090-1000-150-5S10101510090-1000-150-5S1151510090-10040-700-150-5S1251010090-1000-150-5S1331010090-10040-700-200-5S143510090-1000-150-35.3.4各级道路沥青表面层所用粗集料的磨光值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3.4的规定。城镇道路沥青路面的表(上)面层(或磨耗层)的粗集料的磨光值应符合相关规范中年降雨量

    24、5001000mm范围的规定。不允许在硬质粗集料中参加较小粒径的磨光值达不到要求的粗集料。表5.3.4 石料磨光值(PSV)的技术要求年降雨量(mm)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0010004038365.3.5城镇道路沥青路面使用的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符合表5.3.5中的技术要求。当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粗集料时应掺加消石灰、水泥或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后使用。必要时可同时在沥青中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也可采用改性沥青的措施,是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测达到要求。掺加外加剂的剂量由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测确定。表5.3.5 粗集料粘附性技术要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表面层不

    25、小于5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面层次及其他等级道路各个层次不小于4级5.4 细集料5.4.1城镇道路SMA、OGFC以及上面层等沥青混合料不得使用天然砂,应使用机制砂、石屑。其他混合料使用天然砂时用量应不超过集料总量的20%。5.4.2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表5.4.2-1和表5.4.2-2的规定。表5.4.2-1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规格规格公称粒径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mm)9.54.752.361.180.60.30.150.075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8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2表5.4.2-2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0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砂当量,不小于()60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5.4.3石屑是采用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其规格应符合表5.4.2-1的要求。采石场在生产石屑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机制砂宜采用专用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5.4.4天然砂宜采用中砂


    注意事项

    本文(青岛城道路沥青混合料技术导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