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0年高考历史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7.docx

    • 资源ID:12706600       资源大小:507.12KB        全文页数:18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年高考历史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7.docx

    1、10年高考历史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710年高考历史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一、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选择题1.2002上海,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A.元谋人,蓝田人B.元谋人,北京人C.北京人,山顶洞人D.蓝田人,山顶洞人2.2001全国,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大致处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3.2001春季,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A.定居生活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C.从事农业生产D.出现贫富分化4.2000全国,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居住地区不同体制特征不同取火方式不同社会组织形式不同A. B.

    2、C. D.5.2000年春季高考,促使原始定居的主要因素是A.原始农业的发展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C.饲养家畜家禽D.营造公共墓地6.2000年春季高考,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群居生活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C.人工取火D.使用简单的语言7.2000年上海,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20万年8.1999年全国,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

    3、洞人9.1999上海,在下列各项中,生活在不同石器时代的人是A.元谋人与山顶洞人B.蓝田人与北京人C.北京人与山顶洞人D.山顶洞人与半坡人10.1998全国,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共同点是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制造陶器C.种植粟,水稻D.饲养猪,水牛11.1998上海,确立中国人种自生说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记载和遗址B.遗物,遗址和传说C.遗址,遗物和记载D.化石,遗址和遗物12.2000年广东,下列关于禹的表述,准确的是 传说中的人物建立了夏朝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舜的儿子A. B. C. D.13.2002上海,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

    4、周公东征D.共和行政14.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A.周公东征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15.2000年春季,导致西周共和的直接原因是A.王室衰微,诸侯反叛B.奴隶起义C.国人暴动D.犬戎攻破镐京16.1996年全国,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17.2000年上海,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周室衰微王命不行迁都频繁异姓反叛列国内乱诸侯兼并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 B. C. D.18.1999上海,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

    5、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9.1997上海,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牧野之战盘庚迁殷管仲相齐平王东迁A. B. C. D.20.2001年全国,下列手工业行业中较早兴起的是A.冶铁业B.制瓷业C.造纸业D.印刷业21.2000年全国,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D.正对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22.200年春季,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B.鲁国实行初税亩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23.1999上海,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

    6、重大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提高了野人的地位24.1998年全国,屈原杯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是A.反对君主专制B.要求革新图强C.主张抵抗秦军D.离骚触怒权贵25.1998上海,周易中八卦的总根源是A.天和地B.水和火C.山和泽D.雷和风26.1996全国,齐桓公多次召集诸候会盟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27.2002年新课程文综,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

    7、想基础28.2002年上海,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29.2002年广东,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B.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毋多其时,数口之间可以无饥矣30.2001年全国文综,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31.2001春季,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32.2000年上

    8、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儒家B.道家C.发家D.兵家33.2000年广东,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和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A.兼并战争B.铁器使用C.各国变法D.商业兴盛34.1999年全国,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35.1999上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36.1998全国,下列战国时期的城市中,既是诸侯国的都城又是冶铁

    9、中心的是A.邯郸B.大梁C.临淄D.宛37.1995全国,史记商君猎装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受爵赐田38.1995上海,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至乱”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孙子C.孟子D.韩非子39.1994年上海,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之一的是A.齐国B.晋国C.吴国D.宋国40.1994上海,“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41.2001上海

    10、,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A.都江堰B.秦长城C.唐长安D.明皇宫42.2000年春季,下列水渠,开凿时不以灌溉为目的的是A.灵渠B.白渠C.六辅渠D.郑国渠43.2000年上海,秦朝时期,郡的监御史主要负责 A.收取赋税B.征发兵役C.管理军事D.监察郡守44.2000年广东,秦朝施政的主要依据学说是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45.2002年新课程文综,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B.民贵君轻主张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46.2002广东,下列各项 ,属于人头税的是算赋口赋

    11、调租A. B. C. D. 47.2002年广东,史书记载:主夫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48.2001春季高考,我国以煤为燃料冶铁始于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49.2000年全国,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50.2000年全国,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D.打通“丝绸之路”51.2000年全国,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

    12、统治者的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52.2000年广东,西汉时取消了一些残损肢体肉刑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3.1998全国,右图(二牛一人)所图示犁耕法始见于A.春秋B.战国C.西汉D.唐54.1998年全国,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A.黑水都督府B.西域都户府C.北庭都户府D.安西都户府55.1996年全国,下列各项中,与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够转弱为强无关的是A.重视人材B.实行“三十税一”C.收揽人心D.有稳定的根据地56.1995全国,下列战役中,战场位置最靠南的是A.牧野之战B.垓下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

    13、战57.2001全国,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列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起义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58.2001上海,下列帝王中,被誉为“中兴之主”的是A.光武帝刘秀B.隋文帝杨坚C.唐玄宗李隆基D.明成祖朱元璋59.2000上海,既通天文,又精文学,发明创造保持世界纪录1700多年的科学家是A.张衡B.祖冲之C.僧一行D.郭守敬60.1999全国,东汉初年,迁徙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A.鲜卑B.南匈奴C.北匈奴D.羯61.1999上海,“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光武帝在位时,令郡县监核土地,这两个地区竟没人认真

    14、执行,这一现象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连年战争无良田可言B.豪强地主多为功臣皇帝C.地方官吏大都贪污腐败D.检查制度形同虚设62.1995年上海,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班超于公元73年出使西域,两者相距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63.2002年上海,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鲜卑B.匈奴C.羯D.氐64.2002广东,十六国时期,汉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权是A.南凉B.北凉C.前凉D.后凉65.2001年全国,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A.鲜卑B.匈奴C.羌D.氐66.2001年山西文综,两汉魏晋时代

    15、的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共同点是A.直接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B.主要形式是乡举省选C.选举不重门第和出身D.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形成67.2000年全国,下列对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军队战斗力不强B.军事指挥不当C.攻打东晋不得人心D.游牧民族不习水战68.2000年春季高考,南北朝时期的优美民歌敕勒歌出自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羌族69.2000年上海,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融和的趋势B.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C.南北对峙的形势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70.1999年全国,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B.人的精神与形体

    16、互相分离,人死精神不死C.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结合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71.1998年上海,“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说这段话的是A.扁鹊B.荀况C.王充D.范缜72.1995年上海,下列各组王朝排列中,均建都于洛阳的是A.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B.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C.西周、曹魏、北魏、隋、唐D.东汉、东晋、前秦、辽、沈阳73.2003春季高考,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74.200

    17、2年上海,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统治集团内讧C.宦官外戚专权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75.2001全国文综,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76.2000年全国,下列各项,在后世又曾大增修或扩建的工程是郑国渠都江堰赵州桥长城大运河A. B. C. D.77.2000年全国,隋唐时期最盛行的体育活动是A.射箭和摔跤B.围棋和击剑C.马球和足球D.秋千和拔河78.2000年广东,隋炀帝开凿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高丽B.巡游

    18、江南C.巩固统一局面D.搜刮各地财富79.1998上海,隋唐时,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A.丝B.麻C.棉D.毛80.1997上海,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背景的是A.南北经济的发展B.大运河的开凿C.北方民族的融合D.人民渴望统一81.2002年文综,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B.总税务司C.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82.2002年全国文综,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古代学习,吸收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是缀书唐乐熬唐法班田制 A. B. C. D. 83.2002年广东,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B.突厥C.回纥D.吐蕃84.1999上海,与秦汉史学相

    19、比,唐代史学的特点是产生了第一部史论专著出现了典章制度的专史确立了官修正史的制度首创了纪传体通史巨编A. B. C. D.85.1999广东,在今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始于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86.1998全国,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接待渤海人到长安学习汉族文化A. B. C. D.87.1997全国,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

    20、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88.1997年上海,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89.1994年上海,下列各朝代疆域西边及至最远的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90.2002新课程文综,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91.2002年广东,下列关于梦溪笔谈的叙述,正确的是A.记载了许多古代科技成果B.由明代人编写C.作者是郭守敬D.是记载“靖康之变”的史籍92.2001年上海,下列各项中,在11世纪上半期与北宋并存,建都兴庆的少数民族政

    21、权是A.契丹族建立的辽B.党项族建立的大夏C.女真族建立的金D.蒙古族建立的元93.2001年新课程文综,宋代科举制度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A.废诗赋,改策论,设经济特科B.开始施行殿试与武举制度C.以八股取士D.“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94.2001上海,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95.2001年全国文综,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

    22、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汉武帝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代“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96.2001年文综,宋代教育的特点A.书院在教育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B.严格控制思想,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C.学校教育未受变法运动的影响D.道德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97.2001年上海,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98.2000年文综,宋代中日贸易扩大的重要原因是A.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C.中日经济互补的需要D.纸币的产生99.2000年全国,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

    23、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100.2000年春季高考,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元昊在兴庆称帝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 A. B. C. D. 101.2000年上海,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A.王莽改制B.周世宗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102.1999年全国,“生女真旧无铁”,他们用马匹,人参等与邻近各族换取来的铁,主要用于制造A.钱币B.兵器C.生产工具D.生活用具103.1999广东,我国古代著名编年体史学著作是A.史记B.史通C.通典D.资治通鉴104.1998上海,宋朝的书院教育对活跃

    24、思想,促进学术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由知名学者聚徒讲学大多由私人出资办学不受科举考试的限制它是官方教育机构A. B. C. D. 105.1997上海,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领先800年以上的有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唐本草沈括的十二气历A. B. C. D. 106.1994全国,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A.大地主B.中小地主C.农民D.皇室107.1994上海,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室仰仗,”。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太祖之意的实质是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表

    25、白歉意抚慰群臣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108.1994上海,公元1000年时,与北宋并存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说A.夏B.辽C.金D.元109.2002上海,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建立的政权”。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110.1998年全国,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应是A.丝棉麻B.麻棉丝C.丝麻棉D.麻丝棉111.1994上海,下列手工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按先后顺

    26、序排列应该是印刷业丝织业冶炼业棉纺业A. B. C. D.112.2001春季高考,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113.2000年春季高考,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A.唐末B.北宋C.南宋D.元朝114.2000年上海,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理范围的是A.三国B.隋朝C.元朝D.清朝115.2000年广东,泉州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是在A.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16.1999年上海,元朝时,主宰中原地区的契丹族人被划分

    27、为A.第一等人B.第二等人C.第三等人D.第四等人117.1998全国,元朝漕运路线最北的一段河道是A.广通渠B.通惠河C.会通河D.胶莱河118.1998年上海,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清)理藩院119.1998年上海,祖国宝岛台湾在明朝时称东番,三国、隋、元时依次称为A.流求、琉球、夷洲B.琉球、流求、夷洲C.琉球、夷洲、流求D.夷洲、流求、琉球120.1996年全国,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A.辽阳省B.岭北省C.黑龙江省D.吉林省121.1995上海,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雕

    28、版印刷术地动仪授时历梦溪笔谈齐民要术A. B. C. D. 122.1994上海,我国古代凿通会通河、通惠河的直接目的是A.疏水防洪B.加强统治C.灌溉农田D.方便运粮123.1994上海,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A.日本的“遣唐使”B.意大利的传教士C.阿拉伯的商人D.中国的航海家124.2002全国春季文综,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125.2002上海,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

    29、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126.2002年上海,下列东西方交流的史实,按时间顺序发生在最后的是A.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到达西亚和非洲B.以“兰学”为名的西方科学技术传入日本C.马可波罗行纪介绍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D.中国四大发明经阿拉伯商人传入西方127.2001春季高考,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128.2001上海,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C.被一位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

    30、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129.2001上海,祖国医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下列人物按他们所处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张仲景、扁鹊、孙思邈、李时珍B.孙思邈、扁鹊、张仲景、李时珍C.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D.扁鹊、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130.2000年全国,明朝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A.废除丞相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思”131.2000年江浙文综卷,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兴盛的原因是,该地区A.盛产棉花B.交通便利,便于外地棉花运入C.出现了机器纺织业D.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纺织业生产132.2000年上海,与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似的明朝中央机构是A.按察使B.都察院C.大理寺D.锦衣卫133.2000年广东,被誉为“中国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学巨著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134.1999全国,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五经是A.诗书


    注意事项

    本文(10年高考历史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7.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