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docx

    • 资源ID:12780670       资源大小:146.3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docx

    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现象的形成需要吸热的是( )A树叶落白霜 B草上现露珠 C冰川逐渐消融 D山间起浓雾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 C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D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3下列有关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时壶嘴上方附近冒出“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烧水用的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C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热容也不变 D从冰箱中取出的罐头上有一层“白粉

    2、”,这是凝华现象4北国风光,冬天“千里冰封”、“冰雪消融”,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水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都是熔化 B都是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装置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 B水的沸点为 99,此处环境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6为了能在高山上把食物煮熟,最有效的做法是( )A把炉火烧的更旺一些 B不盖锅盖,加快锅口水蒸气的流动C加热时间长一些 D在锅

    3、上加密封圈,使蒸气不逸出7夏大,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会在饮料中加上一些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这主要是利用了冰块( )A汽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液化放热8如图所示,简易的太阳能净水器可以将污水净化并收集起来。在净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需要放热,是液化现象 B污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放热,是汽化现象 C污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需要放热,是凝华现象9如图所示,将A、B两个杯子放入水槽中,A杯倒扣入水中,B杯内有水,然后对水槽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不能沸腾,B能沸腾 BA能沸腾,B不能沸腾CA能沸腾,

    4、B也能沸腾 DA不能沸腾,B也不能沸腾10下列现象都是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吸热的是( )A初春积雪熔化 B初夏清晨雾的形成C深秋清晨地面的露水的形成 D初冬清晨地面上的霜1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出现以下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盛夏,浓雾弥漫液化 C深秋,水面上的“气”汽化 D冬天,树枝上的雾凇升华12对常见物理量估计错误的是( )A人感觉最舒适的气温是40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13小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

    5、绘制了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丙所示。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实验的安装顺序应先装烧杯再装酒精灯 B图乙中,冰的熔化过程不需要吸热,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 C根据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以得出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D图丙中,水的沸点为98,说明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14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持续了35min B该晶体的熔点是80 C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15如图甲是观察某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

    6、,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 B第25min时该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C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D该物质第20min时的内能一定大于第10min时的内能二填空题(共10小题)16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若甲乙均为固体,则其均为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610min内甲乙物质温度不变,其内能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17如图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cm。18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

    7、质在三种物态之间转化都伴有吸热或者放热。如图就是某种物质在进行物态变化的过程草图,甲、乙、丙分别为物质的三种状态,则甲、乙、丙分别为_(按顺序填写各自的状态即可)19疫情期间,体温计派上了大用场。如图,当温度升高时,水银的_(选填“质量”“内能”或“密度”)是不变的。小明测得体温如图所示,则小明体温为_。小明测量完毕后,如果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体温为38的人,则该体温计示数为_。20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_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二氧化碳液体又会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此过程需要_(“吸热”或“放热”)。21在实验课上,老师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做实验。当取出干冰时,干

    8、冰周围在冒白气,关于白气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把干冰放在水中,结果水中不断冒气泡,气泡内的主要气体是_(空气/二氧化碳)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体积会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22将一杯盐水放入冰箱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盐水在第25min时处于_状态(选填“液体”、“固液共存”或“固体”)。23利用如图所示中装置“观察水的沸腾”时的特点。(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_(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2)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此时若拿走酒精灯,沸腾的水_(选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沸腾。24冬天,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可以

    9、驱散寒冷,火锅上的腾腾“白气”是水蒸气发生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而产生的;夏天吃冰淇淋觉得冰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热量。25同时在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该现象说明_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选:“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选“内侧”、“外侧”)。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之处:_;_。(2)小红纠正所

    10、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91时开始记录,记录数据如下,请你根据记录的数据在答题卡上描绘出图像。时间/min57911121416温度/9193959798989827食盐能降低冰雪熔化的温度,小明想探究冰冻盐水的熔点和浓度的关系。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利用食盐、水、烧杯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用食盐和水分别配置浓度为5.6%,15.7%,22.4%,26.1%的四种食盐水。将四种浓度的食盐水各取100克。放置冰箱中降温凝固,最后温度均为25。将上述的四种冰冻食盐水移至相同环境中升温,记录各自的熔点,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冰冻盐水的熔点和浓度的关系”如图。(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2)

    11、实验之前,小明认为食盐水浓度越高,其冰冻盐水的熔点越低。实验之后,小明发现自己的观点有误。图中能证明小明原观点错误的证据是_。(3)小红认为该实验中,如果四种浓度冰冻食盐水的质量各不相同,重做上述实验也能得到图中的实验结果。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说明理由。_。四计算题(共3小题)28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已知水的初始温度为26,烧杯中水的质量为30g,给水加热至水沸腾过程中消耗酒精的质量为3.6g。酒精的热值q3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求3.6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求用

    12、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水沸腾的过程中,装置的加热效率;(3)要提高此装置的加热效率,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9小明家的高压锅锅体横截面积为450cm2,排气孔横截面积为12.5mm2。小明不慎丢失了锅的限压阀,当他到商店购买时售货员告诉他,生产这个锅的厂家提供的限压阀有两种,孔径相同,质量分别为100g和60g。(1)说明书标有:当大气压为105Pa时,该锅内最高温度达120。根据图中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在1标准大气压下,锅内气体压强最高可达多少Pa?(2)请你根据说明书给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应该买哪一种限压阀。(取g10N/kg)(3)请你说明如果买另一种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13、。30实验测得1kg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4.2103J/(kg),设该物质在单位时间里从热源的吸热量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在第1min时处于_态,在第12min时处于_态;(2)求该物质在第1014min内吸收的热量;(3)求该物质在第02min内吸收的热量;(4)求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2;(5)求该物质在第210min内吸收的热量。参考答案1【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故A错误。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故B错误。C

    14、、冰川逐渐消融是冰变成水,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C正确。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2【解答】解:A、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冰的熔化现象,故B错误;C、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樟脑片直接升华为气态的现象,故C正确;D、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降低液体的凝固点,故D错误。故选:C。3【解答】解:A、壶嘴上方附近冒出“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B、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是否燃烧充分无关,故B错误;C、冰属于晶体,

    15、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熔化为水后,水的比热容变大,故C错误;D、从冰箱中取出的罐头上有一层“白粉”,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4【解答】解:冬天“千里冰封”是水变成冰,是凝固过程;夏天“冰雪消融”,是冰变成水,是熔化过程。故选:D。5【解答】解:(1)实验装置组装时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故A错;(2)最后稳定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由图像可知,沸点为99,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时,沸点低于100,故B对;(3)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C错;(4)水的质量减少了,需要吸收的热量减少,水将提前沸腾,故D错。故选:B。6【解答】解:A、把炉火烧的更旺一些,只是加快煮饭的时间

    16、,不能改变水的沸点,食物还是不易熟,A方法不可行;B、不盖锅盖,水蒸气从锅中逸出,不能改变水的沸点,食物还是不易熟,B方法不可行;C、加热时间长,水的沸点还是不能达到100,食物还是不易熟,C方法不可行;D、在锅上加密封圈,使水蒸气不逸出,增大锅内气压,使水的沸点升高,食物更容易熟,D方法可行。故选:D。7【解答】解: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此物态变化为熔化,熔化吸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解答】解:AD、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故A正确、B错误;BC、汽化后的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

    17、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液化需要放热。故CD错误。故选:A。9【解答】解:A中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增多,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A杯中水不能沸腾; B杯中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B杯中水不能沸腾,故D正确。故选:D。10【解答】解:A、冰雪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附着在物体上形成的,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

    18、的,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正确;C、水面上的“气”是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故D错误。故选:B。12【解答】解:A、人的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错误;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接近1.2m/s。故B正确;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正确;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

    19、在50g左右。故D正确。故选:A。13【解答】解:A.我们需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然后才能放置石棉网、烧杯,所以A错误。B.分析图乙可知,在515min,虽然持续加热,但是冰的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冰是晶体。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持续吸热、温度达到熔点,所以B错误。C.我们一般认为,酒精灯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即冰和水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冰由10上升到0用时5min,水由0上升到10用时10min,则由以上分析可知,冰吸收的热量Q冰与水吸收的热量Q水之比为Q冰:Q水T冰:T水5min:10min1:2。已知冰与水的质量相等,改变的温度相等,故由Qcmt可得:

    20、,则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所以C正确。D.液体的沸点与其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为100。故可知,当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低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D错误。故选:C。14【解答】解:A、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5min结束,进行了15min,故A错误;BCD、分析图像可知,图像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即第10 min到第25min之间,该晶体的内能不断增大,故CD错误

    21、,B正确;故选:B。15【解答】解:AC、由图像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是80,故该物质是晶体,故AC正确;B、第20min时刚好熔化完毕,为液态,则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故B错误;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故物质第20min时的内能一定大于第10min时的内能,故D正确。故选:B。16【解答】解: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在06min内加热的时间是相同的,则甲、乙两种物质吸收热量相同,由Qcmt可得,c甲,c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由图像知,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保持不变,所以都是晶体

    2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故答案为:2:3;晶体;增大。17【解答】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10之间分为10个刻度,每个刻度表示1,所以温度计分度值是1,20在10的下面,故液面在0以下,所以示数是18;(2)由图可知,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0.1cm。故答案为:18;0.1。18【解答】甲乙是吸热,推断可能是液体变为气态、固态变为液体或固态变为气态;乙丙是放热,推断可能是液体变为固态,气态变为液态或气态变为固态;丙甲是吸热,推断可能是液体变为气态、固态变为液体或固态变为气态;所以综合以上推断:甲、乙、丙分别为液体、气态、固态。故答案为:液体、气

    23、态、固态。19【解答】解:(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当温度升高时,水银的质量不变;(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人们常用的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则小明的体温是37.8;(3)没有将体温计里的水银柱甩下,直接用它去测量另一人的体温,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若体温高于37.8,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3,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8,故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为38的人则该体温计示数为38。故答案为:质量;37.8;38。20【解答】解: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装入其中;当打开

    24、阀门,二氧化碳液体又会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汽化现象;汽化过程中吸热。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吸热。21【解答】解:“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干冰升华吸热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干冰放在水中吸热升华产生CO2气体。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气泡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变小,体积变大。故答案为:液化;二氧化碳;变大;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22【解答】解:由图像可知,实验进行到第10min时,该“盐水”还没有凝固,即该“盐水”的状态是液体状态;从10min到20min为该盐水的凝固过程,在第25min时已经凝固完毕,处于固态。故答案为:固体。23【解答】解:(

    25、1)实验中要注意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壁,组装器材时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温度计位于实验装置的最上方,所以最后组装;(2)水蒸气遇冷液化变为小水珠;撤去酒精灯后,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所以,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故答案为:(1)温度计;(2)液化;不会。24【解答】解:火锅上的腾腾“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冰淇淋在熔化时要吸热,所以夏天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故答案为:液化;吸收。25【解答】解:(1)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

    26、璃,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内侧。故答案为:温度;液化;会放热;内侧。26【解答】解:(1)由图可知,她的错误之处在:温度计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2)绘制图像,需先描点,再用光滑曲线连接,图示如下:。故答案为:(1)温度计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2)如上图所示。27【解答】解:(1)步骤中配制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溶质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这三种为测量工具;(2)分析表中图像可知,浓度在23.4%以前,随着食盐水浓度的增大,熔点降低,当浓度大于23.4%时,随着

    27、食盐水浓度的增大,熔点在升高,所以小明的观点错误;(3)当研究食盐水浓度对熔点的影响时,变量为食盐水的浓度,其它要控制相同。故答案为:(1)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2)当食盐水的浓度大于23.4%时,随着浓度的增大,熔点在升高;(3)不同意,未控制变量。28【解答】解:(1)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3.6g3.6103k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m酒精q酒精3.6103kg3107J/kg1.08105J;(2)水的质量为m30g0.03kg,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0.03kg(9626)8.82103J;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100%100%8.2%;(3)

    28、为了提高酒精灯加热水的效率,可以在烧杯上加盖,以减少热损失。答:(1)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08105J;(2)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8.2%;(3)为了提高酒精灯加热水的效率,可以在烧杯上加盖,以减少热损失。29【解答】解:(1)由图1可知,当锅内温度为120时,锅内压强p1.8105Pa;(2)由(1)可知,当锅内温度为120时,锅内压强p1.8105P,此时限压阀受力:F0+GF,设安全阀的质量为m,则有:p0S+mgpS,可得:m0.1kg100g;(3)如果买了另一种质量为60g的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锅内的最高气压值偏小,锅内温度不能达到120的后果。答:(1)当锅内温度为

    29、120时,锅内压强p1.8105Pa;(2)应该买质量为100g的限压阀;(3)如果买了另一种质量为60g的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锅内的最高气压值偏小,锅内温度不能达到120的后果。30【解答】解:(1)分析图象发现物质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熔化结束,熔化之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熔化结束后变成液态,该物质在第1min时处于固态,在第12min时处于液态;(2)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从第10min至第14min吸收的热量为:Qcmt4.2103J/(kg)1kg208.4104J;(3)物体在0到2分钟内的过程中,加热时间t2min,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前2min吸热的热量为:Q8.4104J42000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