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选址平面布置和建筑单元安全检查表.docx

    • 资源ID:12807852       资源大小:97.52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选址平面布置和建筑单元安全检查表.docx

    1、选址平面布置和建筑单元安全检查表选址、平面布置和建筑单元安全检查表该检查表主要依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工业管道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和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97-2000)等法规、规范,从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建筑(构)物、道路布置和管线布置五个方面进行编制,适用于通用类企业选址、平面布置和建筑单元检查,检查表情况见表1-1所示。表1-1 选址、平面布置和建筑单元安

    2、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检查记录检查结果一厂址选择1散发有害物质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6条2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必须具有可靠防洪、排涝措施。凡位于受江、河、湖、海洪水、潮水或山洪威胁地带工业企业,其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有关规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0条3地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地震区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4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

    3、接危害地段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5采矿陷落(错动)区界限内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6爆破危险范围内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7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地区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8重要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9国家规定风景区及森林和自然保护区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10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不得选为厂

    4、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11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范围内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12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饱和黄土和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13具有开采价值矿藏区不得选为厂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2.0.11条14建设单位应避免在自然疫源地选择建设地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1.2条15严重产生有毒有

    5、害气体、恶臭、粉尘、噪声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被保护区域内建设。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1.4条16排放工业废水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上游建厂,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必须避免选在废弃物扬散、流失场所以及饮用水源近旁。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1.5条17工业企业和居住区之间必须设置足够宽度卫生防护距离,按GB11654GB11666、GB18053GB18083及其它相关国家标准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1.7条二总平面布置18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朝向、采光

    6、和自然通风条件。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1.6条19总平面布置,应防止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噪声对周围环境危害。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1.7条20大型建筑物、构筑物,重型设备和生产装置等,应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承载力较大地段;对较大、较深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宜布置在地下水位较低填方地段。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2.1条21要求洁净生产设施,应布置在大气含尘浓度较低、环境清洁、人流货流不穿越或少穿越地段,并应位于散发有害气体、烟、雾、粉尘污染源全年最小频率

    7、风向下风侧。洁净厂房布置,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规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2.2条22产生高温、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生产设施,应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地段,并应避免采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布置形式。产生高温生产设施长轴,宜及夏季盛行风向垂直或呈不小于45交角布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2.3条23产生强烈振动生产设施,应避开对防振要求较高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其及有防振要求较高仪器、设备防振间距应符合表4.2.4-1规定。精密仪器、设备允许振动速度及频率及允许振幅关系应符合表4.2.4-2规定。

    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2.4条24产生高噪声生产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其周围宜布置对噪声较不敏感、高大、朝向有利于隔声建筑物、构筑物和堆场等,其及相邻设施防噪声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噪声卫生防护距离规定。厂区内各类地点及厂界处噪声限制值和总平面布置中噪声控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规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2.5条25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设施布置,应保证生产人员安全操作及疏散方便,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2.7条26消防站设置,应根据企业性质、生产规模、火灾危险程度及

    9、其所在地区消防能力等因素确定。凡有条件及城镇或邻近工业企业消防设施协作,应统一布设。消防站应布置在责任区适中位置,并应使消防车能方便、迅速地到达火灾现场。消防站服务半径,应以接警起5min内消防车能到达责任区最远点确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7.3条27厂区出入口位置和数量,应根据企业生产规模、总体规划、厂区用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主要人流出入口宜及主要货流出入口分开设置,并应位于厂区主干道通往居住区或城镇一侧。主要货流出入口应位于主要货流方向,并应及外部运输线路连接方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7.4条28场地

    10、应有完整、有效雨水排水系统。场地雨水排除方式,应结合工业企业所在地区雨水排除方式、建筑密度、环境卫生要求、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暗管、明沟或地面自然排渗等方式。厂区宜采用暗管排水。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6.4.1条29工业企业总平面分区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原则处理,产生有害物质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盥洗室外,不得设置非生产用房。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2.1.2条30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低和扩散条件好地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上风

    11、侧;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厂前区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厨房、食堂、托儿所、俱乐部、宿舍及体育场所等)布置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将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2.1.5条31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置车间时,同时考虑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配套并留有应急通道。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2.1.6条32厂房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邻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高度。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2.1.8条3

    12、3以自然通风为主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季度调节;天窗排气口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m。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2.1.11条34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厂房之间及其及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条35甲类厂房及重要公共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0m,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0m,及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

    13、可燃材料堆场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有关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2条36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甲类厂房及铁路、道路等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3规定,但甲类厂房所属厂内铁路装卸线当有安全措施时,其间距可不受表3.4.3规定限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3条37高层厂房及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材料堆场(煤和焦炭场除外)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有关规定,且不应小于13.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4条38厂区围墙及厂内建筑之间间距不宜小于5.0m,且围墙两侧建筑之间

    14、还应满足相应防火间距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2条39甲类仓库之间及其及其它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1规定。厂内铁路装卸线及设置装卸站台甲类仓库防火间距,可不受表3.5.1规定限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5.1条40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其及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2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5.2条41甲类厂房、甲类仓库,可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及架空电力线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

    15、度1.5倍,丙类液体储罐及架空电力线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1.2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1.2.1条4235kV以上架空电力线及单罐容积大于200m3或总容积大于10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0m,当储罐为地下直埋式时,架空电力线及储罐最近水平距离可减小5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1.2.1条三建筑(构)物43放散大量热量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行之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

    16、.2.2.1条44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废水排放管道禁止通过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室地面下;若需通过时,必须严格密闭,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汽逸散至室内。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第4.2.2.3条45厂房耐火等级、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应符合表3.3.1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1条46仓库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应符合表3.3.2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2条47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第3.3.1条规定增加1.0倍。当丁、戊类地上

    17、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第3.3.2条规定增加1.0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1.0倍计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3条48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m2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5条49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丁类厂房,均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当上述丙类厂房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m2,丁类厂房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

    18、000m2时,也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单层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6条50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7条51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厂房和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并及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及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安全出口。在丙类厂房内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楼板及厂房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

    19、个独立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4条52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需要量。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不燃烧体楼板及其它部分隔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9条53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楼板及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楼板及厂房隔开。仓库耐火等级和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和第3.3.3条规定。建筑设

    20、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10条54厂房中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积不应大于1m3。设置该中间储罐房间,其围护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相应要求,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11条55除锅炉总蒸发量小于等于4t/h燃煤锅炉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外,其它锅炉房均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12条56变、配电所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当采用无门窗洞口防火墙隔开

    21、时,可一面贴邻建造,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等规范有关规定。乙类厂房配电所必须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设置密封固定甲级防火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14条57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楼板及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15条58当丙、丁、戊类厂房及公共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其防火间

    22、距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当较高一面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m及以下范围内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2.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墙上开口部位采取了防火保护措施,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4.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5条59厂房外附设有化学易燃物品设备时,其室外设备外壁及相邻厂房室外附设设备外壁或相邻厂房外墙之间距离,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4.1条规定。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室外设备,可按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确定。总储量小于等于15

    23、m3丙类液体储罐,当直埋于厂房外墙外,且面向储罐一面4.0m范围内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6条60当丁、戊类仓库及公共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其防火间距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当较高一面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m及以下范围内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2.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墙上开口部位采取了防火保护措施,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4.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5

    24、.3条61有爆炸危险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1条62有爆炸危险甲、乙类厂房应设置泄压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2条63散发较空气轻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甲类厂房,宜采用轻质屋面板全部或局部作为泄压面积。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厂房上部空间应通风良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5条64散发较空气重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散发可燃

    25、粉尘、纤维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及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有效措施,且及相邻厂房连通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密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6条65有爆炸危险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泄压设施附近。有爆炸危险设备宜避开厂房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7条66有爆炸危险甲、乙类厂房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8条67有爆炸危险甲、乙类厂房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

    26、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不燃烧体墙体及其它部分隔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9条68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厂房管、沟不应和相邻厂房管、沟相通,该厂房下水道应设置隔油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10条69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物品仓库应设置防止水浸渍措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11条70有粉尘爆炸危险筒仓,其顶部盖板应设置必要泄压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12条71有爆炸危险甲、乙类仓库,宜按本节规定采取防爆措施、设置泄压设

    27、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13条72厂房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7.1条73厂房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4.丁

    28、、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5.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7.2条74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安全出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7.3条75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距离不应大于表3.7.4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7.4条76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室外楼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节有关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7.6条77建筑高度大于32.0m且设置电梯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一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及客、货梯兼用,消防电梯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10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1.高度大于32.0m且设置电梯,任一层工作平台人数不超过2人高层塔架;2.局部建筑高度大于32.0


    注意事项

    本文(选址平面布置和建筑单元安全检查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