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清末改良主义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汇编.docx

    • 资源ID:1309750       资源大小:31.5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清末改良主义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汇编.docx

    1、清末改良主义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汇编清末改良主义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作者:风雨如文章提要:一、清末改良主义运动之前的中国二、清末改良主义运动的主要经过三、清末改良主义运动的历史意义四、清末改良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五、清末改良主义运动领袖的命运六、清末改良主义运动的几点启示绪言在距今100多年以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改良主义运动。因为这场运动发生的1898年是中国农历的戊戌年,所以史称“戊戌变法”。这场变法运动,充分展示了中国资产阶级初生时期的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救亡图强的坚定信念,充分展示了中国各界爱国人士追求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美好愿望。但是,运动却失败了,却

    2、以一出颇为苍凉的悲剧而谢幕了。变法运动的领袖和骨干们,或者被杀,或者被禁,或者被流放,或者被革职今天,回首这桩往事,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呀!一、清末改良主义运动之前的中国“清末改良主义运动”这里是指“戊戌变法运动”,“之前”这里泛指戊戌变法运动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胡绳在他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一书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的:“中日甲午战争后只过了短短几年,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年中,中国沿海重要港湾旅大、威海卫、胶州湾、九龙、广州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许多重要的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攫夺;中国的几乎全部国土被分划为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

    3、范围。所谓租借地、租界、租借港口实际上已经成了殖民地,它们和所谓通商口岸都是列强在中国领土上扩张其势力范围的根据地,所谓势力范围实际上是走向独占的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从半独立国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下册,第460-461页。)这一段揭示了当时严重的民族危机。“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搜括是在血腥的刺刀下进行的,残酷的经济剥削伴随着野蛮的政治迫害。除了各地监狱外,从宫廷到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府衙门,以至豪绅府宅,都有变相的牢房,还有遍布各地的所谓待质公所一类的拘留所。许多无辜的人民被加上土匪、盗贼、奸民、暴民的罪名,投进了黑暗的牢房,禁受各种惨无人道的刑罚。在帝国主义卵翼下的清朝政府

    4、,把全国变成了一座黑暗的地狱。”(下册,第472-473页。)这一段揭示了当时残酷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清朝政府决心出卖中国的主权,以换取外国帝国主义的支持,来维持对中国人民的统治,从而也就使自己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奴才和帮凶。帝国主义列强在互相争夺中国的权益时,需要保存这个反动腐朽的政权,就是利用它来统治中国人民。清朝政府及其大臣们甘愿充当这个角色,而且唯恐帝国主义列强不需要这个角色。”(下册,第467页。)这一段揭示了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政治工具。“封建统治者从来都是对广大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与压迫的,但到了这时候,这种剥削与压迫已具有一种特殊意义。封建统治者以横征暴敛

    5、的所得来供奉外国帝国主义者,他们成了外国帝国主义的收税吏。”(下册,第474页。)这一段主要揭示了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变成帝国主义剥削中国人民的经济工具。再来看一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前言的作者简夷之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统治者对金钱的无餍的追求。皇朝命在垂危,大小官员在朝不保夕的感觉中,除了抓紧每一个机会最大量地攫取金钱财货而外,什么也不关心。上自老佛爷(慈禧太后)、王爷、中堂、尚书、侍郎、总督、巡抚,下至未入流的佐杂小官,宫里的大小太监,官僚的幕客、家丁、差役、马弁、姨太太、小姐、丫鬟、仆妇,全都撕下了各种假面具,赤裸裸地当强盗、骗子、小偷,当乌龟王八、娈童娼妇,只要能

    6、够弄到钱,只要能够取得更高的地位去弄更多的钱。而这种追求金钱的大疯狂,归根到底,就是对人民的敲骨吸髓的榨取,就是国家主权、土地、资源的大拍卖。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寄生虫:善棍、赌棍、买办、讼师、江湖劣医、人口贩子、外国冒险家,都是直接间接依附侵略者统治者的,相互勾结,相互竞争,一起来吮吸人民的血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7页。)这一段主要揭示了当时清朝政府及其官场的腐败和黑暗。这一切,充分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已经激化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中华民族的生存命脉已经危险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中国的官场已经腐败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所以,这一切,必须有一个解决

    7、的方案,不管是来自下层的,还是来自上层的,也不管是暴力的,还是和平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尚没有一种更进步的社会力量出现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资产阶级就大胆地站了出来,提出并推行了一套改良主义的变革方案。二、清末改良主义运动的主要经过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这一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戊戌变法运动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从1895年4月的公车上书开始至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这就

    8、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的序幕。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并组织强学会,力图把变法推向高潮。在康、梁等人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1898年4月,康、梁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作了直接准备。1898年6月8日,康有为分别代御使杨深秀、侍读学士徐致靖拟奏折请特降谕旨明定国是。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至此,戊戌变法步入高潮。第二阶段: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阶段。这个阶段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至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具体步骤和措施。之后,光绪帝

    9、连续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推动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内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除旧,即废八股取士,废书院,裁绿营,撤消京内外一批冷衙门和冗官冗兵等。二是布新,主要是试策论,办学堂,设立农工商总局、商会及分支机构,提倡实业,奖励新著作、新发明,翻译书报,准许办学会、开报馆,广开言路等。这些内容,没有涉及对封建政权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也没有提出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建立资产阶级民权和民意机关的条款,这一方面反映了改良派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种要求的严重不足。”(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上册,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639页。)这些变法措施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顽强的

    10、抵制,斗争日趋激烈。当光绪遭到慈禧的严厉训斥之后,即写密诏给康有为、谭嗣同等人,让他们“妥速密筹,设法相救。”谭嗣同于9月18日夜访袁世凯,告之皇上希望袁世凯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告密。当天荣禄就乘专车赶回北京,面见慈禧。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废除新政,搜捕变法人士,史称“戊戌政变”。至此,戊戌变法归于失败。因变法历时103天,故也称“百日维新”。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此刻,它快要覆亡了。它的主子及各级奴才们,对此似乎也有一种预感和“挽狂澜于既倒”的使命感。所以他们决定必须同任何对自己政权产生威胁的

    11、力量进行严酷的镇压,不管这种力量来自哪里。(帝国主义列强当然排除在外,因为那是他们的主子。)如果说,在未来的几年里,他们对付人民革命(义和团运动)开始变得力不从心,对付外来侵略(八国联军)变得更加软弱以至抱头鼠窜,那么此刻,他们对付一群手无寸铁的秀才,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镇压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也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第三阶段: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阶段。这个阶段从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至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殉难。“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戊戌政变之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刑场。这里,我想把“戊戌六君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戊戌六君子”是指谭嗣

    12、同、林旭、康广仁、杨锐、刘光第、杨深秀。他们为改良运动献出了生命,是值得钦佩的,但是他们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就他们在戊戌变法中的表现来说:谭嗣同、林旭是最坚定、最真诚的改良主义者。康广仁次之。杨锐、刘光第则在理念和行动上更加趋同于洋务派。杨锐是洋务派领袖张之洞的学生,刘光第也是张之洞派系的人。杨锐死后,有人作诗哀悼他说:“翻云覆雨骤雷霆,竟与逆人同日死”,反映的就是当时熟悉内情的一般士大夫的看法。对杨深秀的作为,史学界尚有争议,这里不做评论。仅仅从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杨锐、刘光第之死是有些“冤枉”了。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你当初没有同改良派进行彻底的切割呢。但是,无论怎样,无论“戊戌

    13、六君子”在斗争目标和行动纲领上存在何种分歧,无论他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理想存在何种历史局限性,他们的战斗精神,他们的卓越才华,他们的英雄气概,都是无可厚非的,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他们,正所谓“忍之须臾,而已与日月争光矣”(黄淳耀:见义不为,无勇也);他们,正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啊!三、清末改良主义运动的历史意义列宁说:“改良主义无非是要统治阶级让步而不是推翻统治阶级,无非是在保持统治阶级的政权的条件下要统治阶级让步。”(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2页。)这里说的是改良主义的本质。应当说,在当时,在没有革命形势的情况下,即使“在保

    14、持统治阶级的政权的条件下要统治阶级让步”,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戊戌变法的历史进步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它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改良派希望通过改良逐步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第二,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改良派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三,它是一次思想观念的解放运动,改良派提倡新学,主张民权,对封建思想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符合历史潮流的前进方向。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的失败,对冲击顽固的封建统治的各种尝试,提供了一种告诫:既然连温和的,只是在封建统治基础

    15、上修修补补的改良措施,顽固派们都不肯接受;那么,接下来就只能采用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方式了。可以说,许多改良派人士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毅然决然地加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队伍,肯定是听到了、听从了这种告诫的。令人惊奇的是,历史老人似乎也有一种预感,两年之后,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和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辛亥革命,就像怒火一样在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了。在论及戊戌变法积极意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不涉及它的历史局限和消极意义。对此,胡绳分析的非常深刻:“维新派是以批判封建制度和为民请命(自称是全体人民的代表)的姿态而登上历史舞台的,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民大众。他们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丝毫没有触及作为封建社会的基础封建的土地制度。对于封建统治势力已经同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相勾结,并成为后者的附庸这一个事实,也丝毫没有触及。因此他们对封建制度的控诉与批判是肤浅的,软弱无力的。而且他们并不是自觉地站在封建制度的对立面去进行批判,相反的,他们对于封建制度的无可挽救的灭亡命运是抱着无限悼惜的心情的。他们不是对封建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而是为它唱着绝望的挽歌。”(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34页。)康有为“幼年经历过太平天国革命,懂得下层农民起来造反有多么大的威力。他主张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的变法,就是因为要避免革命。他不敢设想通过革命来推翻封建统治,实现资产阶级的专


    注意事项

    本文(清末改良主义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