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3434276       资源大小:90.9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

    1、“夜雨(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诗歌反映了当时A夜市中出现娱乐服务设施 B草市逐渐演进为商业中心C“市”已突破时空的限制 D城市中商业区的繁华景象5.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勅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这反映出唐代A律法内容十分严苛 B. 商业的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C抑商制度已经废弛 D. 仍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度6. 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棉花

    2、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 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繁荣7.元史记载:“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价逾十倍。“由上述材料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滥印纸币引起通货膨胀现象 B. 白银尚未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纸币的发行不利于经济发展 D滥印纸币造成商品价格下降 8.明清时期各地商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帮,主要有徽商、晋商、闽商、广商、宁波商、洞庭商等。他们在各地建公所、会馆。当时流传谚语“广商富甲天下,钻天洞庭遍地徽”。这反映出商帮A. 形成地域生产的分工 B. 具有巨大的贸易优势C. 推动国

    3、内统一市场形成 D.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9.明朝湖州市菜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稻30亩90石90两桑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中最能得出的结论是A. 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 B. 家庭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 C.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 湖州地区丝织业比农业发达10. 仔细研读下表,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直接造成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印花布与棉纱的税率类别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印花布匹1425%498%棉纱担694%486%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传统耕织结构开始解体C中国经济命脉为

    4、列强所控制 D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11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2.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做罢,这反映了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13. “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

    5、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房。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A.1853年1863年 B.1895年1905年C.1912年1922年 D.1922年1932年14. 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对中国在 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C美、英等对华

    6、倾销商品 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15. 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B抗日战争前期 C抗日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16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我国农业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是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公私合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民主革命

    7、胜利以后,党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始于A土地改革的推进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执行 D中共“八大”的召开18.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迢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191958年,全国农村一哄而上,大办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1960年,中央发布文件规定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权

    8、应该主要归生产队。上述变化反映出当时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C“大跃进”运动的扩大 D对农村工作的务实调整20. 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A B C D21. 有学者认为,19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处的“借鉴”主要是指A逐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B极大提高劳动者积极性C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形势 D适当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22.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 B厦门

    9、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 D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23.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24. 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A西方科技在农村

    10、得到广泛应用 B. 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C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 D. 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251890 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26.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

    11、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27.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 B新中国 C民国 D清朝28.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29.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年份人力车马车轿车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192614600345

    12、91943764172922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A B C D30. 二十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道地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A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C西方的生活方式都到普遍认同 D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 31题12分, 32题14分

    13、,33题14分,共40分,注意分项列点) 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4年,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访谈录摘要: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农民连吃饭都成问题,体制束缚了中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干部都不敢讲真话,口号上喊“人民公社年年好”,其实生产力却是年年大倒退,农民怨声载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搞包产到户的阻力很大吗?农民们走出了这一步,很多人都是反对的。有一位老同志干脆直说:“这是胡闹!”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生产队大丰收。这个自农业合作社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粮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队”,第一次向国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