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校离退休教师社区养老需求及发展困境以S高校社区为例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3767747       资源大小:21.4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校离退休教师社区养老需求及发展困境以S高校社区为例Word文档格式.docx

    1、与此同时,机构养老的发展也是良莠不齐。条件好的收费比较高,收费低的服务质量又差,再加上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对机构养老有抵触情绪,入住率也较低,机构养老两极分化。因此,探索出适合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现阶段,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已经认识到,社区养老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来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社区照顾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不使老年人脱离他所生活、所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进行服务;二是动员社区资源,运用社会人际关系即社区支持体系开展服务2。本文认为社区养老是指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

    2、内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文化娱乐等在内的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方式。高校社区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与其他社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产物的单位型社区,社区内的成员大多是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在职业、收入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本单位提供解决子女入学等各种福利,成员对其依赖性很强等。因此基于上述分析,高校社区内的离退休教师群体,具有经济水平较高且收入稳定、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高、思想开放、对养老质量要求较高、空巢老人较多以及与原单位联系比较紧密等特点。针对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社区养老研究,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二、S高校社区离退休教师养老需求分析(一)S高校社

    3、区基本情况S高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院校,也是“一省一校”重点建设的14所院校之一。截至2016年,S高校社区共有离退休教师(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55周岁以上)701人,其中,男性教师有435人,占总体的62.1%,女性教师266人,占比为37.9%。这些离退休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524人,占调查对象总体的74.8%,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为636人,占总人数的90.8%,说明该社区离退休教师群体学历水平普遍较高。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口年龄的划分:44岁以下为年轻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马淑媛等结合国际分段

    4、法和我国国情将老年期年龄分为四段:青年老年期(60-69岁),中年老年期(70-79岁),老年期(80-89岁),长寿老年期(90岁及以上)3。结合不同的组织或机构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方法以及本文的写作需要,遂将S高校离退休教师按照以上年龄层级进行划分,70岁以下称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89岁称为高龄老人,90岁及以上称为长寿老人。通过调查得知,S高校社区离退休教师中低龄老人所占比重为32.8%,中龄老人为33.1%,高龄老人为30.8%,长寿老人为3.3%,80岁以上老人占比34.1%,可见高校离退休教师群体高龄化现象比较突出。同时,60岁以上老人中,男性教师比重要高于女性

    5、教师。该社区内设有老干部处和社区服务中心。笔者通过对社区内部分离退休教师入户访问以及对老干部处和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度访谈之后,对该社区离退休教师的社区养老状况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二)S高校社区离退休教师养老需求分析从需求层面来说,本文将老年人的需求划分为日常照料需求、医疗保障需求、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四个方面,其中,日常照料需求和医疗保障需求属于基本性需求,而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则属于更高层次的需求。1.日常照料需求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高校离退休教师,一般不存在经济上的困难,他们的收入基本上来源于退休金,平均水平都在4 000元。说明离退休教师经济来源有保障,收入比

    6、较稳定。通过访谈发现,社区内离退休教师多为空巢老人,他们文化素质高,思想开放,“养儿防老”的观念并不强烈,而且子女的成材率比较高,多数都在发达地区或者国外,所以这部分群体的空巢率比较高。在访谈中发现,比较健康的中低龄老人由于身体状况良好,日常活动包括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购物、出行都能做到,他们的日常照料基本上靠自己或者配偶双方共同完成,因此他们表示“目前不需要照顾”。而对于一些身体较差的和高龄老人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行动不是很方便,因而会需要更多的照料,尤其是“助餐”需求在这部分群体中更为普遍,大部分老人都表示,“助餐”服务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服务,“希望学校或者社区能够设立

    7、一个专供老年人吃饭的地方,当自己不想做饭的时候就可以去老年食堂吃饭。现在的教工餐厅针对的都是年轻人的嗜好,很多饭都不适合老年人口味”。这表现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另外,部分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也表达了对于上门服务、日间照料、家政服务等等方面的需求,“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较差,子女又不在身边,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希望有人来照顾自己,陪伴自己”。2.医疗保障需求“已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生活不能自理人数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比较突出。”4笔者在访谈中发现,部分离退休教师享受公费医疗,报销比例较高,有固定的医院治疗;其余教师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对于只患

    8、有一些常见病症的老人来说,承担医疗费用绰绰有余,而对于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昂贵的进口药物维持或者需要动大型手术的老人来说,医疗负担则比较重。学校设有校医院,离退休教师平时有一些感冒咳嗽等小毛病或者需要一些常见药会选择去校医院,由于职业特征,大部分老人都患有腰椎脊椎疾病等慢性病,校医院也开设有理疗室,能做一些基础理疗服务,而且学校每年都组织体检,这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好的中低龄老人来说,基本能满足其需求,即使需要去大医院就诊,自己也容易做到;但是对于高龄老人和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而言,校医院的医疗条件并不能满足他们,大医院又离得比较远,自己又行动不便,因此这部分老人对于陪同看病、接送服务有较大需求

    9、;另外,高龄、独居老人容易发生在家中突发疾病或者摔倒等危急情况,因此这部分老人有较高的上门医疗服务需求。3.精神文化娱乐需求穆光宗认为,文化水平高的老人属于精神需求较高的老年人群5。作为知识分子,离退休教师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虽然退休之前有心理准备,甚至畅想过退休之后轻松自由的生活,但是一旦退下来,依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失落和空虚,他们不甘心退休之后无所事事,渴望生活充实,因此他们有着较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发现大部分离退休教师退休之后,除了坚持锻炼身体之外,表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比如养花养鱼、参加合唱团、加入舞蹈队、学习剑术、学习书法绘画、做手工等等,也积极参与老干部处和

    10、社区举办的活动。但是他们也反映,虽然自己有兴趣参加活动,但是社区和老干部处举办的活动次数还是很少,只在大型节日举办。而且平时活动的场所也比较缺乏,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学校小花园等地活动,但是由于学校规划建设,大大缩小了活动范围,且部分设施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天气寒冷之后只能待在家里。因此,他们在丰富文化娱乐方面有要求得到学校和社区重视、举办活动、活动种类多样以及扩充活动场地及设施等需求。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或者高龄老人来说,他们“有心参加各种活动,但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因而他们更希望时常有人来陪伴自己聊聊天,尤其是与学生志愿者进行互动,希望能向志愿者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而不是志愿者简

    11、单地带一些日常用品来家里或者帮忙打扫卫生,因此这部分老人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关注。4.自我实现需求高校离退休教师在离开单位以后,心理落差较大,可能会有被单位所抛弃的感觉,他们想要获得认可,希望继续发挥余热。通过访谈发现,离退休教师退休之后一部分返聘回原单位,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部分接受校内或校外教辅机构的邀请,担任行政人员或者技术顾问;还有部分老人下海经商或者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刚退休之后,学校的关工委邀请我加入他们,每个月和政管院的学生开展读书会,指定一些书目给他们看,指导他们学习,虽然是无偿的,但是有工作做,生活还是挺充实的”;“一直都喜欢手工制作,比较擅长贴布画,平时没事就在家里制

    12、作一些,老干部处还挂着我的作品呢”。笔者也发现,尽管大多数离退休教师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更多体现在身体健康的中低龄老人身上,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不想过早地被困在家里消磨时间,无所事事,因而自我实现的需求更迫切。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老人有向学校或者社区建言献策并期望被采纳的需求,以此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三、S高校离退休教师社区养老面临的困境面对上述需求状况,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S高校离退休教师社区养老面临一系列挑战。第一,社区养老意识薄弱。虽然高校离退休教师养老意识开放,但是一般能自理的老人还是选择家庭养老;而“高校是典型的单位制社区,在这里,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是依托于单位,生

    13、活中的各种问题是由单位下属机关解决的,因此这种内化的单位制在离退休人群当中是很难消除的。”6再加上社区本身对自身的定位也很模糊,很多事情也惯于依赖单位处理,没有在社区居民中树立办实事的形象,造成在很多老人心目中一旦涉及社区事务解决不了就找老干部处,因而也导致了高校离退休教师对单位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忽略了社区。提到社区,他们中多数人表示感受不到社区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也没有解决过什么事情。第二,社区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S高校社区有着丰富的资源,既有校医院等机构,也有文体馆、图书馆等场地,更有学生社团、学生志愿者等资源。但事实上,除了老干部处这一资源能更多地被离退休教师使用之外,其余的资源使用率很低

    14、,而且又加上这些资源的分布并不集中,所以没有得到社区或学校的整合利用。即使有一些学生志愿者会定期看望老人,进行一些互帮互助活动,但是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只是部分老人,而且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服务内容也仅是流于表面,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第三,社区养老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笔者通过访谈发现,不管是老干部处,还是社区服务中心,其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已有的工作人员不是年龄偏大,就是没有什么经验的大学生,而且在各部门身兼数职,没有专人负责老年工作部分,社区养老专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社工专业人才入驻社区,更遑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区养老工作人员,因而社区养老中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志

    15、愿者队伍也比较缺少,仅仅依靠一些零散的缺乏专业技能的学生志愿小组也于事无补。第四,社区养老机制不健全。目前来看,该社区仍然以家庭养老这一模式为主,社区内设有老干部处和社区服务中心提供服务,但社区养老仅能实现对老人基本需求的满足。尽管能定期统一给老年人发放退休金、补助,每年会组织他们参观旅游,也会在重大节日举办文娱活动以丰富离退休教师生活,但是社区养老体系并不完善,这些机构组织只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学校和社区没有深层次地相互配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区养老服务机制,更好地满足社区内离退休教师的养老需求。四、高校离退休教师社区养老相关建议结合上述内容,笔者针对高校离退休教师社区养老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提高社区养老意识。笔者发现,离退休教师对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比较陌生,虽然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学


    注意事项

    本文(高校离退休教师社区养老需求及发展困境以S高校社区为例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