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研究Word下载.docx

    • 资源ID:14005644       资源大小:38.3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研究Word下载.docx

    1、三、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对比.6(一)我国近年社会保障水平.6(二)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对比.7四、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对比8(一)何为社会保障管理.8(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现状.8(三)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比8结论和启示.9参考文献.10摘要:社会保障制度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它反应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就我国而言,社会保障体系已逐步建立并在不断完善。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导致了我国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特征。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导致农村居民基本保障权益受损,遭受社会不公正待遇,同时产生了一些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基本数据和特征的对比研究,从结论

    2、中得到一些启示。关键词:城乡 社会保障 对比研究前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稳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演进、变迁与发展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呈现不同的特点与运行方式。特别是近年来,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经济转型的新兴经济体;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较为成熟的国家,还是处在积极探索和试验的国家,都成为了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前,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政府对城镇和农村居民采取了不同的户籍制度,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乡分开来治理,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结果形成了一套一直延续到现在的

    3、城乡二元体制。这套体制直接造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差异。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包含“统筹城乡发展” 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后,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建议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成学界的热点话题。教授罗时璇就总结了学界比较普遍的三种观点,“个别学者持完全否定意见”“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是必要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宜早不宜迟”。可见,城乡统筹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

    4、议,就明确指出要推进城乡体制综合改革,从体制上逐步拆除城乡之间流动的各种障碍,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当前我国总体上己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上我国都非常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力求建立统一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就实际而言,我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由于经济水平、地域等方面的条件限

    5、制,不可能达到完全统一的水平,因此,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差距在将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李迎放教授认为要做到城乡社会保障的完全统一,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他提议构建城乡“整合模式”或“有差别的统一模式”。 他说:“整合”意味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定意义、一定形式、一定程度的统一,以体现城乡人口平等的国民待遇。但这种“统一”是建立在承认城乡之间有一定差别的基础上的,即基于不同人群的职业特点、收入水平、人群属性,在制度形式、保障内容、保障水平上体现出不同的保障策略。下面将就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某些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一、城乡居民参保率的对比(一)我国近年参保人数现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科

    6、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大决策,“统筹城乡发展”位列首位。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具体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温家宝总理就指出:“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今年力争覆盖面达到10%。”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窄。从图一中可以看出,2009年底我国总人口数为13347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5707万人,参保率仅为19.26%左右;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3376万人,参保率仅为10.02%;其他各险种的参保率也很低。农村社会保障的参保率更低于这一全国平均水平,许多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

    7、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等大多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因此,尽快地扩大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各险种的参保率,是发展社会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一系列制度的出台,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五年各种保险参保人数每年呈明显递增趋势。从制度全覆盖的角度来看,经过长期努力,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各地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大幅度弥补了原有的制度空白, 但与全覆盖的要求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未能做到“应保尽保。”博士刘畅就指出了四种参保率低的人群,“一是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二是建筑、商贸类企业职工;三是个体劳

    8、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四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外地农民工。”下面将以养老保险为例,对比研究城镇与农村居民的参保率。图1近五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单位:万人(数据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对比这里的参保率数值以城镇或农村参加保险人数占城镇或农村总人口数比率计算得出。参保率体现了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水平的高低,学者郭影范、高平、郭熙就认为扩大覆盖面积是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准则。“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可以不高,但覆盖面必须要广。”从表(1)中可以清晰得知城镇参保率明显高于农村,近五年基本每年都保持在4到5倍左右。城镇的

    9、参保人数从05年的17487.9万人到09年的23549.9万人,涨幅为34.7%,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也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上涨的水平,可知一套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在城镇较早的建立起来,并在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村的参保率近两年出现明显较快的增长,由07年的7.1%到08年的7.8%,再到09年的10.2%,可以说出现了一个较大的飞跃,这说明了近两年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社会保障,在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积、参保人数都快速增长。表1近五年养老保险参保率年 份总人口(年末)按 城 乡 分参保人数参保率城 镇乡 村人口数比重 (%)城镇农村20051307565621242.

    10、997454457.0117487.954420.3111060.07300420061314485770643.907374256.1018766.35373.70.3252050.07287220071321295937944.947275055.0620136.95171.50.3391250.07108620081328026066745.687213554.3221891.15595.10.360840.07756420091334746218646.597128853.4123549.97277.30.3787010.102083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得出)二、城乡社会保障模式的对

    11、比(一)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模式从中国城镇社会保障的体系框架来看,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助为基础。作为社会保障的第一张安全网,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项内容。养老保险实行“统帐结合”的制度模式,其目标是将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与储备积累制的个人帐户相结合,既体现社会共济,又体现自我保障。但是,由于目前资金不足,导致个人帐户“空帐运转”,动摇了养老保险的根基。另外,我国养老保险平均工资替代率过高(目前达80%),直接影响养老保险多支柱复合体系的建立。医疗保险是在原有公费医疗和劳保制度上,采用“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原则,针对城镇企事业单位、

    12、政府机关、社会团体所实行的制度安排。失业保险于1999年出台,规定企事业单位职工必须参加,必须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失业可获24个月的失业保险津贴。在社会保险之外,我国于1999年已正式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个社会救助方案,从而基本完成了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总之,城镇社会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为主体,个人是基础,单位负有缴费责任,社会承担补充和服务保障,政府规范、组织社会保障。通过建立了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构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二)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中国农村社

    13、会保障是“家庭保障”与“土地保障”相结合,相互补充的模式。家庭是基于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形成的社会生产基本单位,因其超经济性质使之能够对自身的积累和消费决策保持一定弹性,从而最为适应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农业生产。家庭承包制使农村家庭经济成为一个基本的单位,为其保障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受工业化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家庭离异现象增多,残缺型家庭越来越多,导致农村家庭小型化趋势加强。家庭小型化表明家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抚养、赡养、教育等功能逐步开始需要社会来承担。进入90年代以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到议事日程。由于家庭承包制削弱了集体经济,原有的农村三级医疗网络丧失,导致农村医疗水平下降。为此,国家开始倡导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


    注意事项

    本文(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研究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