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练习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4342470       资源大小:651.6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练习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1、(7)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 (左/右)移。(8)如图,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移动距离为s_s(填“”“=”或“ 【解析】【详解】(1)1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凸透镜所在的位置是50.0cm,光屏所在的位置是60.0cm,那么凸透镜的焦距是(2)2从图2可以看到,光屏的位置过高,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3)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移动

    2、光屏,这时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4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可知,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变小;(5)5从图中可以看到,物距等于15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个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6)6从图甲可以看到,像的位置偏上了,为了把像调整到光屏中央,应选将凸透镜向下移动,这样像会下移,重新在光屏中央,故选B;(7)7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那么所成的清晰像会往右移动,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可知,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3、左移;(8)8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是2f,物像之距最小,当蜡烛由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物像之距在减小,那么物体移动的距离s小于像移动的距离s。2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u/mm306090120150180v/mm234567113134A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b到水

    4、面的距离为_cm。(2)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理由是:_(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_。(4)某小组实验时,每次都从灯泡a的正上方观察,测得灯泡a到水面距离u和灯泡a的像到水面距离v的对应关系如上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v-u关系图线。(_)由图线可知,v与u成_(选填“正比”、“反比”)。【答案】8.20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灯泡a的深度 正比 (1)1从图甲可以看到,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8.20cm;(2)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大小等于灯

    5、泡b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而灯泡b的像与灯泡a的像是重合的,所以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3)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因为光的折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真实位置应该是在灯泡a的位置,所以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灯泡a的深度;(4)4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描点作出v-u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5由图线可知,v与u成正比。3如图所示,张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cm;(2)张沐同学把蜡烛移到A处,屏上

    6、的像变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的实像;(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张沐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透镜,它对光线有_作用;(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变短,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此时最合理的办法是_。【答案】10.0 左 缩小 凸 会聚 向上调蜡烛 【分析】(1)1像和物大小相等,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和像距大小都等于两倍焦距,而物距是20.0cm,那么该凸透镜焦距为10.0cm。(2)2张沐同学把蜡烛移到A处,

    7、这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即所成的清晰像在60.0cm到70.0cm之间,那么光屏应向左适当移动。3由上述可知,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45假设老师所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的作用是把光线发散,那么蜡烛的光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再经过凸透镜,最后所成的清晰像在光屏的后方,但是题中是把光屏往左移动得到清晰的像,这与题意不符合,所以老师戴的不是凹透镜;假设老师所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的作用是把光线会聚,那么蜡烛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再经过凸透镜,最后所成的清晰像在光屏的前方,题中是把光

    8、屏往左移动得到清晰的像,这与题意相符合,所以老师戴的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4)6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变短,烛焰会向下移动,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烛焰、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应在同一高度,此时最合理的办法是向上调蜡烛。4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

    9、移动到10cm时,应该向左移动光屏_cm(等于10,小于10 ,大于10),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步骤3中如果不移动光屏也可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上一个适当_(凸透镜,凹透镜),也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答案】10.0 放大 投影仪 大于10 凹透镜 (1)1焦距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图甲得,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刻度尺的读数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2)23由乙图得此时物距在意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这样的原理成像。(3)4 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到10cm时,成缩小的实像,像位于60cm70cm间,所以应该向左移动光屏大于

    10、10cm,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5步骤3中如果不移动光屏也可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上一个适当的凹透镜也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因为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能使像重新呈现在光屏上。5如图,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透镜的焦距,做了实验甲,镜面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像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cm;(2)如图丙,当把一块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填“/”)区域内左右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像最_时,才能确定像的位

    11、置。(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上/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最科学可行的方法是将_。【答案】12 清晰 上 蜡烛向上移动适当的距离 (1)1太阳光是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在焦点光线的能量最强,其它位置光线较弱,能量最强则温度上升最快,在较短时间内能把白纸烤焦,从图乙可看到,当透镜与白纸间距是12cm时,烤焦的时间最短,那么焦距是12cm。(2)2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则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即清晰像应该在65.0cm至80.0cm处,即光屏应在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3)4实验过

    12、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5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由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最科学可行的方法是将蜡烛向上移动适当的距离,那么烛焰的像会向下移动。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应调整光屏、凸透镜或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上;(2)当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实像;生活中我们使用的_就是利用了该原理(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13、;(3)小明将自己的一个近视眼镜片放在图中烛焰和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4)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可将凸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以便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5)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答案】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右 下 完整的像 (1)1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像最好成在光屏的中心,只有透镜、光屏、烛焰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整个实验过程中像能成在光屏中心。(2)2 3观察图像可知,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情况工作的。 (3)4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此时像的位置远离凸透镜了,因此,为了让像成在光屏


    注意事项

    本文(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练习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