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 资源ID:14915383       资源大小:6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1、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特朗普制6在近代教学论发展历史上,认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的学派是A主知主义学派B行动主义学派C科学主义学派D人文主义学派7根据学生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与名次,确定其成绩属于“优”、“良”、“中”、“差”。这种评价被称为A主观性评价B客观性评价C常模参照性评价D目标参照性评价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A保护儿童的生命权B维护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C提升儿童的生命价值D.为儿童发展创造条件9真正的师生关系是A推销员与顾客的关系B教与学的关系C主体与主体的关系D服务员与顾客的关系10杜威与其他教育理论家的“发展观”的不同之处是A将发展与社会联系在一起B主张发展要尊重儿童道德人

    2、格C强调发展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D认为发展就是经验的改造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教育产生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人类的2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3广义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等活动。4教学的一般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5教育的最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教育学2外铄论3课程标准4教学组织形式5道德情感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5分)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2智育就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教育。3形成性评价要求考试越多

    3、越好。4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5班集体建设初期的重点是确立班级分工。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结合实际论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2试举例说明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试根据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分析下面的材料。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教室总有人小声讲话和做小动作。教师为了“压倒”学生的嗡嗡声,就提高嗓门讲课。而这样一来又引起了更大的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毫无疑问,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现出教育的无

    4、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氓”的原因之一。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2C3B4A5C6D7C8B9Bl0D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生产劳动2舒尔茨3社会实践4教学价值取向5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3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4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

    5、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5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的情绪态度。1对。(2分)互补性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3分)2错。(2分)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3错。(2分)形成性评价是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实施的评价,与考试的次数没有必然联系。4错。(2分)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5错。(2分)班集体建设初期的重点是建制(或建立规章制度)。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

    6、分)1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每个要点25分;结合实际论述者酌情给l-5分)2答案要点:(1)它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学生;(3)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每个要点3分;举例说

    7、明者酌情给l一6分)答案要点: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是(每个要点1分,共5分):(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组织得好;(5)积极性高。依据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对材料进行分析酌情给llO分。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lO分)1外部言语可以分为口头言语和()言语。A书面B独白C交际D对话2关于知、情、意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A人的情感不影响意志活动B意志不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C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D意志活动是认识过程的前提3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A整

    8、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D理解性4仰望天空,自然而然将白云想象成羊群,这是()想象。A创造B有意C再造D无意5最简单的行为模式是一个刺激引起一个自动反应,这类反射一般发生在()水平。A脊髓B效应器C神经元D大脑皮层6大约97的右利手者,其语言中枢在(A右脑B额叶C枕叶D左脑7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对一切引起个体注意的事物都能作出兴致勃勃反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8艾森克性格理论的三个维度是(A内外倾、稳定性、求实性B求实性、独立性、灵活性C内外倾、稳定性、独立性D稳定性、求实性、灵活性9已掌握的技能对以后的技能学习产生影响,这是技能的(A泛化B迁移C改善D干扰l0以下现象中,

    9、表明感受性可通过练习而提高的是(A吃糖之后再吃橘子,觉得橘子酸B卖糖果的售货员用手抓糖,重量较准确C从亮处到暗处,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D洗热水澡时开始觉得水热,稍后觉得不那么热了1个体行为的动力特性是由其决定的。2条件反射的形成是无条件刺激物与刺激物在时间上反复结合的过程。3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的反映。4个体能够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表明他具有观察的5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的、概括的反映。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言语 2性格 3个案法 4绝对感受性 5定势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个体的动机冲突形式。2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0、3简述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4简述皮亚杰心理发展动力的观点。5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产生的条件。6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熊不害怕,而在森林里看到熊却很害怕。请运用情绪的认知-评估说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2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使其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心理学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l0分)4D5A8A10B1气质 2中性(无关) 3客观现实 4敏锐性 5间接1言语: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2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3个案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4绝对感受性:人感觉最小客观刺激量的能力。5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1)双趋冲突;(2分)(2)双避冲突;(15分)(3)趋避冲突。(15分)(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性的活动;(3)培养间接兴趣。(1)活泼型;(1分)(2)安静型;(3)弱型;(4)不可遏制型。4简述皮亚杰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