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结课论文安全工作中心理压力的管控.docx

    • 资源ID:1492969       资源大小:74.6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结课论文安全工作中心理压力的管控.docx

    1、心理结课论文安全工作中心理压力的管控 安全心理与行为课程作业题目:安全工作心理压力的调控 姓名:孙博班级:055131 学号:20131002203 学院: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2016年10月 安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是研究在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安全心理学揭示从业人员对待安全的态度、认知、以及行为准则的心理因素,研究怎样调动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的提速,安全成为越来越

    2、重要的话题,个人和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现在高速发展的工厂里,意外事故也是避免不了的,那么安全心理在预防意外事故的学习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白意外事故中的人为的与安全心理有关的因素包括: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错误、人事关系等对事故发生的影响。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心理状态,却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决定着一个人或者一家工厂的未来。我们偶尔在新闻中看到那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到最后很多的都是因为施工者的过度疲劳,这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的很多大客车司机的疲劳驾驶一样。所以疲劳是工作的一大忌讳,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也影响到工作的质量,甚至失败。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这

    3、更多地体现在对工作质量的影响,注意力的不集中就会影响对工作质量好坏的判断。 人的性格特征与安全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有较好性格特征的人,他们干起活来精力充沛。观察情况认真细致,思考问题全面周到,操作作业不莽撞、蛮干,这种性格有利于作业的顺利进行,有益于安全生产。如果性格不好,头脑简单,马马虎虎、冒险蛮干,就会经常发生事故。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一种很重要的原因。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并运用安全心理学,探索人的安全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心理学的意义可

    4、分为对个人和对社会两个方面:对个人讲,它通过描述和解释各种与安全有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历程,加深人们对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了解;对于社会来说,安全心理学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面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实,保持一个安全的心理并不是很难,而且,保持一个安全的心理至关重要。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应当大力提倡的,而且,这也是每一个人的一种责任与义务,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安全心理的调控可分为个人心理的自我调节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调节,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真正的安全生产。1.安全工作自我调节 1.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生产活动中,健康的心理产生安全需要,形成安全动机,指

    5、向安全目标,对周围客观环境能正确反映,能采取正确措施、适应异常变化、表现规范行为,按章办事,遵章作业,求质量、保安全。 要培养安全心理素质,首先要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因素。如有些心理特征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像性格、气质等,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无所谓好与坏,关键是在适当的时候控制不良心理因素,发挥良好的心理因素。相对于不同的工作要求,岗位要求,环境要求等,能够以最佳心理状态去应对,实现安全心理素质的目标。 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可以通过自我改造,不断自我完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努力,来培养安全心理素质: (1) 保持浓厚的工作兴趣和上进心。工

    6、作劳动是我们生活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了工作兴趣就能够自觉地提高工作能力,学习各方面知识,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自我发展的需要。 (2) 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员工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我们能够认识自身的价值。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心理的健康发展。 (4) 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

    7、能力。对心理素质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可以在新的情况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5)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为我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个人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1.2自我调控不健康心理 员工的心理健康是企业安全之本,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如果持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某种操作和作业时,极易产生多种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安全行为。针对当前已发现的心理问题,当务之急是

    8、寻求自身心理调试的方法,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和调节的主要方法有: (1) 回避法。能动地依靠意志参与,强迫自己分散对当前事务或反映活动的注意力,可有意识地淡化或转移不良情绪,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回避令你烦恼的人,尽可能离开不愉快的环境。 (2) 转视法。对于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采取换向思维方式,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认识。同一现实或情景,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的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 发泄法。当情绪消沉,心理忧愁、郁闷到难以承受的程度时,要学会

    9、在适当场合,用适当的方法释放心理压力,来获取心理平衡。比如呐喊、大哭;有意做强体力劳动,使自己疲倦;向知心人倾述心理压力原因等等。 (4) 自我安慰法。寻求“合理化”的理由,可以帮之减轻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产生的紧张、抑郁、焦虑和心境低落。如“丢钱免灾”,就是一句常用的劝慰的话。 (5) 低调法。人的期望值越高,心理压力和与客观实际冲突就越大,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想要做的事,尽力保持一种“平常人”的心态。 (6) 升华法。依靠个人的意志参与,努力把心理上的抑郁、苦闷、悲痛、消沉等不良反映和情绪状态,化为动力升华为一种力量,投入到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事情中,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也消除

    10、了不良的情绪,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获取健康心理,这才是最高水平的自我防御机制。 2.安全管理心理管控 现代企业中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很大程度上依靠安全考核和效益奖惩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职工的不适应,普遍产生焦灼、紧张、恐惧、烦躁等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和谐发展。因此,企业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压力综合征,研究和解决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实现效益、效率和谐发展,互惠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2.1安全压力综合征2.1.1心理表现 职工安全压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数干部职工在安全生产中表现出的恐惧、紧张、焦灼、烦躁、易怒、抑郁等各种被动性的不健

    11、康的心理现象和临床表现,进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问题。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出于对严格的安全管理考核的顾忌和畏惧,另一方面是个人对安全管理的不适应,或是偏激、逆反、叛逆、故意等各种主动性的不良情绪渲泄,这主要是对安全管理考核的不认同和心理排斥。这种主动性的不良心理渲泄,往往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不安全隐患。2.1.2心理原因 任何一种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措施,管理的理念和价值观念,无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先进有效,都会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时期,被不同的人认可和排斥,这种认可和排斥往往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进而影响到实际工作和工作效率。安全压力的心理因素分为被动性和主动性。前者是被动的接受或者认可

    12、,进而遵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希望不被考核或者少考核;后者是心理上比较排斥,不认同现行安全管理制度,进而通过故意违章、逆反情绪、消极怠工等主动行为渲泄自己的不满,表达自己的立场,影响和干扰周围的职工心理和情绪,继而希望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改变和影响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操作。2.1.3负面影响 不良的心理问题是安全生产中最大的敌人,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安全生产,降低了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工作效率和注意力。不良的心理问题就像严重的传染病,导致人心涣散、人浮于事,人际关系紧张,干群关系尖锐、内耗严重、窝里斗等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很多职工对事关安全生产的各种问题隐患不闻不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是麻木不

    13、仁、懈怠消极,严重地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责任意识冷漠,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2.2简易的心理管控2.2.1工作情绪闭门法 这种心理减压要求职工个人把工作中的任何不愉快情绪坚决不带到家里,做到进门消气,这是最行之有效也是最难做到的。对有不良情绪的职工而言,要注意不对家庭成员发火,尤其是配偶、孩子、父母等近亲出气。一定要注意的是,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亲人是你的天然减压阀和倾诉者,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对工作矛盾和坏心情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减压和缓解作用。不能将工作中的任何情绪带到家庭中来,反而要将好的消息和家人一起分享,让他们关心你,了解你,鼓励你。对家庭成员发火非但不能解决工作中的矛盾,

    14、反而会加剧家庭矛盾,进而会影响工作情绪,形成恶性循环。2.2.2手机铃声调解法 目前安全管理中很多单位要求干部职工的手机 24 小时开机,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凡是单位有事坚决做到随叫随到,一旦没有按规定接听手机给予严厉的考核,不管被叫者的实际情况。这对很多人来说,天长日久在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手机焦躁症,主要表现为一听到手机铃声莫名其妙的出现烦躁、易怒、紧张等应激反应,心情极度变坏,有的甚至恨不得将手机砸掉,或者是下班途中、节假日期间往往动不动就把手机拿出来,害怕没有听到铃声被考核,给人一种神经质的感觉。因此,将手机铃声每月调整一次,等到手机铃声熟悉后,再次调整变化,周而复 始。从 心 理

    15、 学 上 来看,陌生的事物往往给人一种新鲜感。所以,陌生的手机铃声会极大地降低手机焦躁症的发作。2.2.3 兴趣爱好养成法 兴趣爱好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极大地缓解和转换安全压力和工作矛盾,降低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发生。一个人只要能够将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到兴趣爱好中去,就能削弱和淡化工作矛盾和压力造成的不安和恐惧情绪。科学研究表明,有兴趣爱好的人在工作中出现矛盾和感到压力的机遇往往小于没有兴趣爱好的人,同时有兴趣爱好人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远远大于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人。因此,要注意培养个人科学健康的兴趣爱好,鼓励职工参加郊游、钓鱼、棋牌、集邮、游泳、健身、收藏、瑜伽等各种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地缓

    16、解和降低各种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要注意坚决摒弃低俗、不良的兴趣爱好,避免误入歧途。2.2.4 音乐放松舒缓法 对很多人来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一首轻松悦耳的钢琴曲能够给人极大的享受,很快的放松紧张的心情。尤其是周末、饭后、洗浴等时段,音乐可以很快的令人陶醉,身体机能和生理反应能够进入到一种亢奋状态,能够精神饱满活力四射。音乐是人类天然的麻醉师,人类进化史从来没有离开过音乐。对存在心理问题的职工,通过每天定时收听音乐,或者在心情极端不好的情况下主动收听、强制性收听音乐歌曲,要做到融于其中、身临其境,自然而然的放松和沉浸在音乐声中,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自我疗法作用,降低和减少二次愤怒和不良情绪的发生。2.2.5 聊天倾诉疏导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注定要过群居的生活,孤独是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每当一个人遇到痛苦、恐惧、激动、紧张等情况,都迫切需要进行倾诉,以此来消除内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结课论文安全工作中心理压力的管控.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