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论一堂课的五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15213782       资源大小:90.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一堂课的五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外语要好自然不在话下。但我们外语出身的人有先天不足,就是缺少百科知识。我们的课优势不受学生欢迎,原因之一就是我们除了会讲语法没有什么启迪人家智慧的内容。语言是文化和知识的承载体;人是智能动物。在基本生理要求满足后,人的智能要求十分强烈。我们用“大白话”英语(如The dog is chasing the cat.)对付大学生,是对他们智力的侮辱。原来我们擅长用外语讲文学,语言学,翻译,外国文化等,这就是专业知识课。现在时代变了,有人恩能够用外语开新闻课,法学课,经贸课;今后还应有人能用外语开出更多的理工类课程。首先会按12大学科门类开设英语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

    2、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然后再细化到一级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光学、力学、材料科学、电学、海洋学、地理学、天文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等。这就使所谓的专门用途外语。我预料,几年之内,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道路。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了,大学里还教普通英语就难以再混下去了。老师们也不用担心,只要你的英语好,开出一门专业课来并不难。从此你就有专业方向了;从此你就可以在语境中教语言了;从此学生也会更喜欢你的课了。此外,外语老师最好掌握一点外语教学和学习的理论知识,不是为了给学生讲授运用语言学,而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学生问老师“为何这样

    3、教”是,老师千万别说“因为我的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这种回答太专业,没学问,让学生没信心,甚至瞧不起你。如果你懂些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理论,就任何一个问题都能给出有根有据、引经据典的答复,学生定会信服你,配合你,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会大大改善。总之,外语老师要做知识人、文化人,不能除了外语啥都不懂。这既是语言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想想:美国大街上懂英语的人多得是,都能教大学吗?)第四境界让知识充满智慧第四,如果外语老师能再上一个台阶,就更好了。那就是让课堂充满智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过:“智慧胜于知识。”如果说知识回答“是什么”,智慧回答“如何”和“为什么”。知识是“授予鱼”,智慧则是

    4、“授予渔”。牛顿见到苹果向下掉,于是发问“为什么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为什么它不斜着下落或飞到天上?”于是开始了万有引力的研究。这就是智慧。再如,乔姆斯基发现,John is easy to please(约翰很容易被讨好)和John is eager to please(约翰随时都想讨好别人)结构完全相同,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是谁规定形容词变化使主语和宾语的关系发生那么大变化?小孩子又是如何知道的?是否有些语言知识是与生俱来的?乔氏就是根据这些人人都熟知的现象提出了语言先天论,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智慧。19世界丹麦历史语言学家卡尔维尔纳发现音变的定律,也是智慧的火花。情况

    5、是:古代希腊语、拉丁语、哥特语、高地德语的音变中出现了极不规则现象。有人认为其中必有原因。一天,维尔纳正读一本书,突然注意到梵语的“父亲”和“兄弟”上的重音符号,一个在t之前,一个在t之后。他立刻发现,这一前一后就是引起音变差异的根本原因。结果他总结出了一个干干净净的规律:每当终因落在词根音节上,印欧语的p,t,k就变成日耳曼语的f,x;每当终因落到其他音节上,他们在日耳曼语中就变成b,d,g。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维尔纳定律”。爱迪生说过:“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格式塔心理学家卡尔顿克设计过一项巧妙地认知测试:谁能用“一盒火柴”和“一盒图钉”把一枚燃烧的蜡烛固定到墙上,还不让

    6、融化,的蜡掉到下面的桌子上。(答案是:把燃烧着的蜡烛放在盛图钉的盒子上,再把盒子钉到墙上。)实践证明,许多人做不出。但是如果说。用“一盒火柴”。“一个盒子”,和“几个图钉”去完成,马上就容易多了。它证明了语言和认知的紧密关系。另外,如果说,第一个做出实验的人会得到50美元,结果平均所用时间会增加2-3分钟。这里说明,在智力活动中,物质刺激往往起反作用。设计者太有智慧了。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多,额,知识的来源和可及性大大增加,所以知识本身变得廉价了;反倒是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如果知识讲的是定律、原理、学说等,智慧则告诉我们原理、定律是如何提出的,那些伟大头

    7、脑是如何工作的。我敢肯定地说,应试教育中智慧很少,四项选择测试中智慧可能等于零。天天喊着要培养出大师级人物,可是天天用测试扼杀学生的智慧,言行不一呀。第五境界把智慧上升到哲学 第五,最理想的老师是讲课时充满哲学的真知灼见的老师。哲学是大智慧;“哲学”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爱智慧”。很难给哲学下个好定义。有人说,哲学就是历代哲学家们的各种观点和论述。也有人说,哲学世人对自己和所处世界的根本问题所做的额探究和反思,包括像“真”、“善”、“美”、“自由”、“正义”等概念。哲学就是思辨。我们讲不出那么多大理论,但告诉学生打开思路是有益的。有句名言:“大脑就像降落伞,打开时最有效。”哲学最关心的有三个问题

    8、: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关心到底存在什么:是物质(肉体)还是意识(灵魂)。一元论承认只存在其中之一,二元论承认二者都存在。当代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则认为有三种存在,他称三个世界:物质的,心理的、心灵产物的世界(包括语言;传说、故事与宗教神话;科学猜想或理论以及数学建构;歌曲和交响曲;绘画与雕塑等)。认识论问: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是认为知识来自后天的感官经验,还是通过理性思维获得正确知识,及经验论与理性论的区别。方法论常说只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其实还有证实与伪证。证实曾时髦多年,后被波普尔批判了。伪证是波普尔的一大贡献。他说经验论是有欠缺的。你见到100只天鹅是白的,不可以讲世上天鹅都是白的,因

    9、为你是无法穷尽其例证的。而只要有一只是黑的或黑白的,即可推翻白天鹅理论。伪证主义可以避免对错误理论的辩护和教条,它使人们相信所有的科学都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说,时刻准备修正。乍一看,这番话离我们甚远,其实不然。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打交道。例如,常有老师写道,“我教英语40年了,口语就应该这么教。我的某某某学生给中央领导当翻译,某某学生。”这就是典型的瘸腿的实证主义。你把教龄说得越长,分母越大,成功学习者比率就越小。再如,语言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语言(不包括文字)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存在于每个人大脑中。它独立于个人,个人不可创造它,也不能改变它。它很像一种社会契约,有极大强

    10、迫性,但你不觉得被控制了。它算是存在吗?心理学家德克海姆说它属于“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就是社会规范,摸不着看不见,存在于集团心智之中,但有强大的约束力。我国男孩不穿裙子,不是因为裙子难看,也不是裙子不舒服,而是社会规范不允许。我们外语教师不可能系统讲哲学,但教给学生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去思辨问题也可以的。如,语言哲学家史蒂文平克解释了几种与格现象。可以用介词与格(Give a muffin to a mouse),也可以用双宾语与格(Give a mouse a muffin);可以说 “Biff drove the car to Chicago.”,但不说 “Biff dro

    11、ve chicago the car.”。可以说“Sal gave Jason a headache.”,但不可说 “Sal gave a headache to Jason.” 平克说,把人的认知放在“显微镜”下看,这两种结构确有微妙不同。 “Give the X to the Y” 背后的思维是 “Cause X to go to Y” (让X到Y那里去);而 “Give the Y the X” 得背后想法是“Cause Y to have X”(让y拥有X)。细想一下还真有道理:“给(让)谁头痛”不是把自己的头痛移到别人身上,而是让他拥有头痛。开车的例子也是如此。再举一例。我们对一个词

    12、的内涵、外延、宽泛意义和狭窄意义,一瞬间能做到多次调整。威尔森和斯泊波分析过bank 一词:A:Did John pay back the money he owed you?B: No. he forgot to go to the bank.此对话中,the bank 有多种意义,此处不指河边,而指金融机构。它不可能指世界银行或欧洲投资银行,一定是指处理个人业务的银行。进一步说,它可以是银行柜台,也可能是自动取款机。你瞧,眨眼之间,大脑要对一个词的意义处理多少次,才能使其最相关。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讲话人不说清楚呢?说话人遵循经济原则:最省事,还最相关。再举一例说明词义的内涵、外延。听到“约

    13、翰在喂狗”,人们一般认为约翰喂得不是哪只具体的狗,指的是“狗”的内涵(intension),而对于约翰来说“狗”的所指非常具体,是他家那只黄毛公狗,是“狗”的外延(extension)。“张警官来了”,对小偷来说,就是“警察来了”;对李警官来说是具体的人。心中有此区分(哲学上叫涉名涉实之争)可以孕育大智慧。语言经常不十分准确。“下半旗志哀”就不准,从来没有一个国家降半旗,至多1/3。“犹抱琵琶半遮面”,没人问“是正好一半吗?左半边还是右半边?”“月亮绕着地球转”和“举杯邀明月”中的“月亮”,是指同一物体吗?怎么引起的联想那么迥异?又是谁告诉我们读文学和读科普时要使用不同的认知机制?正是因为语言

    14、的模糊性,上世纪有一阵子分析哲学家试图把语言逻辑化,欲令词汇所指准确无误。另一派哲学家就不同意,说模糊是必要的,也是一种美。在特定情况下,直言是不可接受的。英语中说“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ailway station?”有礼貌,说“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就是生硬。奇怪的是,不直言也不产生误解。如果你对此请求做字面意义理解(你能不能),回答 “Yes, I can. Bye.”. ,反倒会被别人说你脑袋进水了。语言与天赋、语言与智力、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世界、语言与现实、语言与心智、语言与进

    15、化、语言与语用、所指和意义等,都有极其复杂的关系,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但是,从它们中沉淀出来的几点启示值得一提。比如关于个性和共性问题。学第一门外语时,会为其与母语之差异而惊奇;当研究了50-100种语言以后,会感到人类语言如此相似。其实这并不奇怪,站得越高,视野越宽,抽象层次也越高,抓到的越接近本质。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似乎都走过从规定性到描写性再到解释性的过程。语言是什么?从前我们知之甚少,传统语法就是规范性的:以古人的经典著述为准;后来发展成描写主义:流行在社团中的任何句子都是合法言语。要解释语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那就很准确了。因为人们不再满足于把语言看成简单行为,而是要探究其本质


    注意事项

    本文(论一堂课的五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