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Word下载.docx

    • 资源ID:15795408       资源大小:22.4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Word下载.docx

    1、 6.1.4 接触网基础在路基上施工时,应保证路基的完整和稳定。6.1.5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2、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3、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杯形基础应连线浇制,一次成形。4、基础回填土,每回填0.3m厚的土层夯实一次。5、按设计规定装设横卧板和底板,横卧板应密贴支柱,不得有空隙及夹土。6.1.6 杯形基础连续浇注,一次成形。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

    2、,先浇注完一个,再以该基础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个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注。6.1.7 承力索、接触线应采用恒张力架线,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接触网架设后应采用超拉或其他措施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6.1.8 接触线平直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保证良好受流。6.1.9上部安装时,所有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活口扳手。6.1.10 先安装绝缘锚段关节的工作支部分的整体吊弦,后进行非工作支部分的调整。非工作支调整时,在悬挂点两边采用临时铁线悬吊,再将定位装置调整到位。中性段锚段的绝缘子串安装应从硬锚端向补偿端进行。6.1.11 接触网送电开通前,采用2500

    3、V兆欧表,进行各供电臂的绝缘电阻测试试验和导通试验。送电开通的前一天,应按调度命令进行绝缘测试。6.1.12 接触网检测、试验合格后试运行期间,可由建设单位组织热滑试验,热滑试验受流应良好。6.2 基础主控项目6.2.1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规定6.2.2 在同等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m3混凝土或每个小站一组混凝土试块(每组三块),大于500 m3

    4、的车站每100m3取一组试块。拉线基础每一车站、区间一组混凝土试块。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数量不少于一组。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查阅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试验报告。6.2.3 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形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软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30,硬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20。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量检查。6.2.4 同一组软、硬横跨的杯形基础底面及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同组硬横跨两杯形基础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50。硬横跨两实心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

    5、的要求,施工偏差20且每个杯形基础、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施工单位观察,水准仪、钢卷尺测量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一般项目6.2.5 相邻两跨之比不宜大于1.151,桥梁、隧道口、站场咽喉等困难地段不宜大于1.251。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观察、测量检查。6.2.6 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低于相邻轨面200600;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顶面应高于站台面100,允许偏差30。拉线基础高出路肩面100,允许偏差20。施工单位全部检查。6.2.7 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观察检查。6.2.8 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

    6、应符合表6.2.8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拉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表6.2.8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1螺栓外露长度202螺栓相互间距(法兰式混凝土支柱)2(1)3螺栓中心位置(法兰式混凝土支柱)4螺栓埋深205混凝土保护层106基础横断面尺寸 检验数量:6.2.9 腕臂柱杯形基础的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垂直,偏差不大于30。6.2.10 腕臂柱杯形基础杯底(含法兰式支柱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00。观察、钢卷尺测量检查。6.2.11 腕臂柱杯形基础杯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7、为100。观察、水准仪、钢卷尺测量检查。6.2.12 杯形基础外形尺寸应符合表6.2.12的规定。表6.2.12杯形基础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允许偏差值杯口直径500杯 深顶面高程杯壁厚度6.3 定位器及定位装置6.3.1 金具、零配件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和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TB/T2075)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观质量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规格应相符,零件配套齐全; 2、表面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气泡等缺陷; 3、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并应与线索截面规格相符; 4、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属零件,均采取防腐措施。凡经热镀锌的零件,锌层均

    8、匀,无锌层剥落、漏镀、锈蚀现象; 5、螺杆与螺母的配合良好,并具有防缓措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外观按品种、牌号、批号抽检。检查质量证明书和进行外观检查,并对主要受力件作机械性能检验。6.3.2 定位器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其最大偏角不得大于180。定位器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保证定位线夹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mm。施工单位抽检不少于30;监理单位抽检不少于10。观察、钢尺、坡度尺、异径塞尺测量检查。6.3.3 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定位管应水平,在平

    9、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定位管在支持器外露应在5080mm范围内,定位线夹处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随温度变化可自由移动,不卡滞,接触线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0mm,螺栓紧固力矩值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尺量、力矩扳手测量检查。6.3.4 复线上、下行两定位管间的绝缘距离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0mm。6.3.5 定位器各部螺栓紧固牢靠,螺纹外露部分涂防腐油防腐(不锈钢除外),软定位器回头统一顺直。施工单位抽检不少于30。观察检查、用力矩扳手测量。6.3.6 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应水平,稍有上抬,定位管的斜拉线顺直,定位管外露部

    10、分大于100mm。观察、尺量检查。6.3.7 腕臂顺线路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mm;定位管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一般情况下应呈水平状。正定位抬头、反定位低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测杆、坡度尺测量检查。6.4 承力索、接触线架设6.4.1 线索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承力索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铜、铜合金及铜包钢绞线不得有腐蚀、断股、交叉、折叠、硬弯、松散等缺陷;如有缺陷硬按规定进行处理。接触网质量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铜接触线(TB/T2810)、铜合金接触线(TB/T2821)的规定。检查质量证明书和进行外观检查。6.4.2 承力索、接触线的线材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6.4.

    11、3 承力索、接触线应按设计锚段长度对号架设。承力索、接触线不得有接头。6.4.4 正线接触悬挂工作支改变方向时,该线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40,困难情况下不宜大于60。6.4.5 站场正线及重要线的接触线应在下方,侧线及次要线的接触线应在上方。6.4.6 承力索在楔型线夹内的回头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3050mm。回头和本线的绑扎长度为100mm,允许偏差10mm。6.4.7 张力补偿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补偿绳应无磨支柱和拉线现象,坠砣完整无损。6.5 接触悬挂6.5.1 接触悬挂空气绝缘不得小于表6.5.1的规定。表6.5.1空气绝缘间隙值序有 关 情 况正常值困难值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点间隙一般情况(适用于任何高程)450吸流变压器处300同回路自偶变压器供电线带电体距接触悬挂或供电线带电体间隙50025KV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间隙24025KV带电体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间隙350受电弓振


    注意事项

    本文(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