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5810303       资源大小:40.32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1、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 (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

    2、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名称 工作部分 带来的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介绍古代机械 (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

    3、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2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目标 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2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难点: 1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结实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杠

    4、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2、学生准备: 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研究主题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 【说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如果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

    5、”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

    6、会发生什么? 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5、讨论: 杠杆是否都省力? 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 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

    7、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 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四、课后小结:3.斜坡的启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3了解斜面在

    8、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难点: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设置情景,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

    9、、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

    10、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长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

    11、填写活动记录。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

    12、有什么关系? 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把钉子做成螺旋状的? 5、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组织学生观察拉链:你是否尝试过用手把拉链的两边扣到一起?怎么样把拉链的两边分开或者合上呢? 实践操作,体验拉锁的重要作用。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出

    13、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板书:斜坡的启示 斜面的高度长度不变,坡度越大拉力越大 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 斜面的长度高度不变增加长度拉力越小 斜面省力 课后小节: 4拧螺丝钉的学问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 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环节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