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6082629       资源大小:89.1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1、2、遵循设计和验标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优良。3、坚持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的原则,确保产品使业主满意。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1.3编制说明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施工场地的特点,结合我单位的施工实力、特长、技术力量、机具配套等多方面因素,编制本方案,以满足强夯工程安全、高效、高质的完成。第二章 工程概述2.1工程概况我标段承建的乌鲁木齐绕城东二环道路工程第一合同段路基 K4+100K5+350、K12+700K13+640、K14+560K15+600段属于湿陷性黄土路基,夯实面积为230720m2。湿陷性黄土是指饱和的

    2、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下沉的现象。它的这种特性,会对结构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使路基及结构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倾斜,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为消除本标段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应力条件,根据本标段湿陷性黄土的特点(该段落湿陷性黄土处于哪一种类别、等级,以及场地等因素,因为强夯的夯击能量,夯点布置,夯击深度,夯击次数和遍数等因场地而异,土的含水量、孔隙比及夯击的单位面积夯击能对湿陷性黄土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试验段施工总结,掌握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在的气候条件按不同的施工工艺进行控制方法。2

    3、.2 主要工程数量湿陷性黄土分别路段表序号起讫桩号工程名称湿陷等级长度(m)备注1K4+100K4+280强夯级自重1802K4+280K5+35010603K12+700K13+640级自重9404K14+560K15+6001040第三章 资源配置3.1人员配置根据东绕城施工经验,结合我单位施工组织能力,计划投入以下施工设备保证大面积施工顺利进行:拟投入的主要人员表工种数量技术主管人员技术员测量员安全员5质检员6实验员7技术工人8普工3.2机械设备配置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设备名称规 格单 位数 量履带起重机20t台夯锤10t个推土机118kw装载机ZL50挖掘机0.3m3压路机山推20T

    4、平地机PY1609洒水汽车5t第四章 施工准备4.1人员组织1、 技术员及主管人员及时进场,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人员配备及设备。2、依据合同工期安排及施工队伍情况制定劳务用工计划。3、审查施工作业队相关人员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确保持证上岗。4、依据工程进展状况及天气因素,制定特殊气候劳务人员数量。5、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现场作业安全意识。4.2技术准备1、进场后,技术员认真全面熟悉图纸、技术规范等文件,详细做好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技术员对各控制点进行仔细校对及复测,并进行通道细部施工放样。3、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场地平整方案,提供良好的施工平台,并搞好

    5、施工用水、用电的供应。4、将施工所需设备机具调配到位并做好保养工作,保证施工时能正常运行.5、在施工前,现场技术人员要向施工队各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驻地办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6、施工机具设备应安全可靠,配备专业维修人员、电工,及时对设备机具进行维修及检查,确保施工安全。4.3 试验准备1、路基施工前,对路基基底土样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3个点,获得原始土样,作数据分析,为以后的检测提供对比依据,土质变化大时,按实际情况增加取样点数。2、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湿陷系数、CBR试验、颗粒分析、比重、有机质含量等,

    6、必要时应做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3、路基填料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必须重新取样进行试验。第五章 施工方案5.1处治原则解决黄土湿陷性问题的关键是:完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有排水出口的位置,路基水通过边沟、排水沟流入自然沟。无排水出口的路段,结合当地农田灌溉条件,将路基水引向路测。边沟、排水沟须加强防渗。(1)加强防渗及冲刷设计。对路基范围和附近坑、穴回填夯实。(2)根据湿陷等级、湿陷起始压力、湿陷土层厚度及层位分布,结合路基填土高度、地基渗水浸湿可能性大小,地基处治采用强夯、重锤夯实或冲击式压路机碾压等措施,消除处理黄土层的湿陷性和高压缩性。5.2处治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对湿陷性黄土较

    7、厚(大于3m)地段,清表30cm后采用强夯处理,然后分层回填天然级配砂砾碾压至路面结构层底,碾压厚度及压实强度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1)强夯:填土高度大于4m的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夯击能为1500KNm的强夯处置。(2)冲击碾压: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填土高度小于4m的级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25KJ的冲击碾碾压。(3)重锤夯实:夯击能600800KJ,适用于地形限制,冲击碾无法进场作业的路段或虽然能开展工作但单段长度小于100m,拖拉机加速受限,行驶速度不能满足设计冲击能量的路段。采用逐点夯击方式施工,夯击后的地面整平后,采用小能量逐点夯击找平。区内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多为冲洪积黄土状粉土

    8、。针对图纸给出的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对级及级以上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方案适宜。5.3施工准备1、应备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夯实场地平面图及设计对夯实的效果要求等技术资料。2、平整地表,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3、确保夯实场地所有障碍物已全部清除;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4、施工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并对夯实地基进行了夯前原位测试,通过试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5、对施工范围内

    9、原状土进行取样,做含水量及标准击实试验,上报中心实验室批准。6、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5.4技术要求1、强夯夯实范围内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包括地质柱状图及物理力学指标勘察。2、机械设备参数:锤重250KN,落距6m,夯击能达到1500KNM及2000KNM锤底面积36 m2;配有自动脱钩装置,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用其他安全措施。3、强夯遍数:3遍,第一、二遍跳夯(每遍57次),第三遍满夯,夯击能采用700KN.M;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4、加固影响深度:36m。

    10、5、夯击点的顺序和布置夯击时应先两边,再中间原则进行。第一、二遍夯击点按梅花型或正文形布置间隔跳夯,间距为夯锤直径的1.22.2倍(4m),第三遍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5.5试夯段布置设置1处试夯段,施工里程为K4+100K4+110段,共计300。夯点布置如下:夯机就位时选择场地较为平坦的地方安放,确保机械施做时正常运行,点夯时由专人指挥夯锤的起落,夯锤初始落距以10m开始试夯,做好周围警示标志,夯锤落下后如出现倾斜情况及时调整夯锤,待起落正常后调整落锤高度,记录每次夯锤落距、夯锤下沉深度、周边土体隆起高度,待最后2击沉降差小于5cm时停止,记录夯击次数。试夯结束后,应从夯击终止时的夯

    11、面起至其下5m内深度,每隔50cm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压缩系数和湿陷性系数等指标。试夯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调整落距或夯点间距重新进行试夯;在试夯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夯坑周围的土体是否出现隆起及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等情况,否则应及时调整夯击的击数;通过试夯确定夯实击数、夯实频率、各点平均夯沉量,用以指导全线强夯施工。强夯断面示意图5.6强夯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标高测量夯点放样夯点施工夯坑补填料、整平标高测量满夯整平标高测量场地整平。5.6施工要求1、强夯夯实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夯实。2、强夯夯实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

    1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强夯夯实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当强夯夯实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减震措施。一般即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夯实措施。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夯实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夯实后,再施工桥台、涵洞。3、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4、干燥天气进行强夯夯实时宜洒水降尘。5、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强夯夯实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5.7施工步骤

    13、(1)场地准备采用推土机和挖机将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为便于施工机械行走和施工,强夯场地平整应大于强夯点范围,以最边缘夯点向外扩2m。(2)测量放样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3)夯击点的布置在路基行车道范围内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夯点,(点夯)呈正方形布置,夯点之间间距为2m,做好点位点号记录、测量地面高程。用白灰圈做好明显的标示、编号,并测出夯击前原地面标高。在机械行走或施工时,如有夯点标示丢失应及时通过控制轴线恢复夯点位置。(4)机械就位施工机械到场就位,调整辅助桩架使其夯锤对准夯点为位置。(5)夯击、夯击控制标准:先点夯两次(夯击后的沉降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否则增加点夯次数直至其沉降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完成后进行满夯1次。、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吊起夯锤到预定高度,量测锤顶高程,开启脱钩装置,夯锤落下强夯。、夯击后吊起夯锤,重复夯击直到完成该夯点的夯击,再次测定锤顶高程,算出沉降量。、换夯击点,重


    注意事项

    本文(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