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讲话精神文档格式.doc

    • 资源ID:16127427       资源大小:4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讲话精神文档格式.doc

    1、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地论述了中国当前经济、社会、政治发展方面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对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尤其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建设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讲话。这些讲话中,关于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权威、宪法实施等很多观点非常重要,对下一步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引领作用。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内容非常丰富,观点非常新颖,有些论述非常独到。我想重点就四个方面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确立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2013年1月,中央召开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专列一章论述了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2、、具体举措。什么是法治中国?它跟以往我们提的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是什么关系?对此学术界、理论界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做了很多研究。大家比较有共识的是,法治中国是在原有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上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对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概念的一个集成,把它提升到国家法治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上。也就是说法治中国是法治建设的总目标。法治中国总目标下,包含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也包含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等概念和具体要求。我个人理解,法治中国实际上是过去我们常讲到的区域法治的一个升级版。我们过去提过一些区域法治的概念。比如说,习近平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就首

    3、次提出了法治浙江的建设要求。后来江苏提出了法治江苏的要求,湖南提出了法治湖南的要求。这些都是区域法治的概念,即:在一个区域内,从立法、执法、司法、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都要求加强法治工作。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之后,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区域要强调各个方面的法治化,更重要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强调法治中国的重要性。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是对以往的依法治国理论、法治国家建设等观点、论述的一种新的发展,也是一个更高的要求。习近平的多次讲话都对法治中国建设有明确的要求,这为下一步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确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法治中国的内涵非常地丰富,

    4、后面我会具体地讲。但总的目标就是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在国家和社会治理各个领域实现法治化,最终它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目标下面,习近平同志重点论述了几个方面:第一,法治中国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都提出,依法治国是治国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什么是法治?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一切组织机构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立法要发扬民主,法律要在全民中得到普及,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的法治是规则之治、良法之治、程序之治、权力之治

    5、。所以,法治这个概念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一个重要方式。说到法治,用什么词表达法治的涵义最准确?法治的英文是rule of law,它强调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统治的主要方式或主要的办法是法治。它强调制定良好的法律,得到全社会的一体遵行。所以,在这个法治的含义中,强调的是:一是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一切组织机构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二是这个规则本身必须要制定良好的法律,是人民共同意志的结果。所以它是一个良法之治、规则之治。为什么要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我们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经历了

    6、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我们尝试了很多治国理政的方式,从现在来看,法治应该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因为靠革命来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新的制度是可以的,但要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光靠革命是不行的。治国还是要靠规则、靠制度。从古今中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看,最有效的、最保险的,也最理性的治理方式就是靠规则治理,靠制度治理。所以,现在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强调的是规则、制度。当规则、制度在一个国家治理、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个国家才称得上是现代国家,它的治理方式才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治理方式。第二,法治中国强调了法治的基本作用。法治的基本作用是什么?一方面,法治

    7、可以维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另外一方面,法治可以约束公共权力。所以,法治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发挥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障私权利,这是法治最根本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法治对于约束和规范国家公权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种作用不可偏废。通过约束国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这是法治最大的作用。所以,法治中国建设目标,既要强调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方面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要强调法治在规范公权力、约束公权力方面的作用。所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核心命题。法治不仅

    8、仅是一个执法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司法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闭合的循环。也就是说,既有立法,也有执法,也有守法,还有司法的问题。所以当我们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法治化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的法治就是完整的,就是系统的,也是发挥作用的。所以,立法要不断地改革完善。比如说,现在提出的改革立法的方式,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执法更为重要。因为立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制定出一个文件,其目的还是为了让这些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实施。从我国现状来看,立法的进程速度是比较快的,我们已经制定了240多部法律、700多部行政法规、860

    9、0多部地方性法规,还有数以万计的政府规章。吴邦国同志在2010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下一步就是要把重点任务放在执法,也就是法律如何得到有效的实施、执行。通过执法的方式实现法治。当然,执法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争议,会有一些社会的纠纷矛盾,还需要靠公正的司法来解决。所以司法的体制也必须是健全的、完善的,能够发挥定纷止争、惩治犯罪的作用。当然老百姓,作为社会公众、行政相对人也必须守法,政府机关也必须守法,这样才能够实现法治的全领域、全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所以,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体现在不同环节和领域,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让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实现法治化状

    10、态。(二)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的重要论断光确立一个目标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抓住整个法治的核心环节,特别是要树立、确立宪法、法律的权威,实施好宪法、法律,保障它的有效实施。所以,习近平多次提出了树立宪法权威以及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问题。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做重要讲话时强调宪法、法律的权威,保障宪法、法律的实施是核心命题。他在这次讲话中提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对如何来保障宪法、法律的实施,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对宪法的权威和实施的重要性有系统地论述。而且他提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11、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是过去没有提过的。新中国从1954年制定宪法到现在,特别是从1982年制定新宪法到现在30多年了,人们对宪法的重要性、权威性的认识,实际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大家都知道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个国家治理的一个根基。但是对宪法重要性,对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人们的认识还是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有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可能连宪法都没有通读过,对宪法中的基本制度、根本原则,特别是对宪法中权利保障的条款,知之甚少。这就是他无法在内心确认宪法的权威性,也无法信仰宪法的根本原因。一个法治国家,宪法没有权威,老百姓不相信宪法,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不拥护

    12、、不信仰宪法,那怎么可能让宪法发挥作用呢?当然,宪法权威的树立,包括宪法有效实施,光靠总书记呼吁,光靠学者呼吁是不够的,它是需要每一个社会公众,每一个领导干部发自内心的确信,确认它的效力,拥护它的内容,维护它的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所以,在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以及习近平的其他讲话中,都提出了一切组织机构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包括党的组织、党的机构,党自身也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过去有人搞不懂这个关系,党的领导、宪法、法律以及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这到底是什么关系?在遵守宪法法律,特别是维护法治的权威方面,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可能还真的没有认识到宪

    13、法的权威、宪法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性,破坏宪法、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也是时有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句话是对所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把自己凌驾于宪法、法律之上的领导干部的告诫。(三)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的观点习近平同志要求所有的国家机关、领导干部都要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要努力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要弘扬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加强法治观念,宣传教育普及,使得人

    14、人都守法,人人都懂法,人人遵法,人人用法。形成一个在法治社会的范围内,大家都是讲规则、讲礼信、讲程序的合法公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强调法治文化、法治精神,实际上是抓住了法治的核心。真正的法治是存活于人们的内心,在人们的观念意识层面产生重大作用,发挥重大影响,甚至变成人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那才是法治。很多年前,我去德国考察德国的行政诉讼制度。我们和柏林市某个区的三四个基层的官员交流,我发现他们有的负责文化,有的负责教育,有的负责城市管理,但在交流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法言法语,对比例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位原则、依法行政等娓娓道来。我试图询问他们是不是都是学法

    15、律的。结果没有一个人是学法律的。我问他们为什么都讲这些法律的语言或法律概念原则?他们说这是做公务员起码的知识背景要求,在上岗之前都经过行政学院的培训,主要学的都是法律的东西,尤其要懂行政法。德国法治确实搞得好,不是说它制定了多少法律,也不仅仅看它执行法律的严格状况,关键是要看全体老百姓、公民是不是有法律意识、法治观念。要树立法治权威,首先要弘扬法治精神,让每个人都是一个守法、懂法、用法、遵法的人,让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够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这是法治国家的根本。(四)提出实现法治中国基本路径是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的论断在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路径上,习近平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必须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我们叫“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的论断。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依法执政。1999年提出了推进依法行政。2004年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这些内容不是相互独立的,它是一体的,是相互关联的,必


    注意事项

    本文(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讲话精神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