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石油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6219397       资源大小:20.1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石油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2、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红色、红棕色或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性油状液体 主要用途: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煤油、苯、沥青等 熔点(): 相对密度(水=1):0.78-0.97(比水轻) 沸点():100-177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1): 最小引燃能量(mJ):3、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I)1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

    2、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流速不超过3米秒,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二、危害特点1、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建筑火险分级: 甲 闪点():2061 爆炸下限(V%):1.9 自燃温度():232-277 爆炸上限(V%):12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

    3、触的条件:受热、光照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2、扩散性 粘度低的油品流动扩散性强;重质油品的粘度虽然很高,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亦能增强其流动扩散性。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 ACGIH: 400 ppm; 1590 mg/m3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毒 性:属低毒类 LD50:500-5000mg/kg(哺乳动物吸入) LC50:16000 mg/m3 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4、带电性 石油的电

    4、阻率一般在1012欧厘米左右,当沿着管道流动与管壁摩擦和在运输过程中,因受到震荡与车、船罐壁冲击时都会产生静电。三、战术要点1、遵循“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序处置、确保安全”的战术原则;2、确保重点,积极防御,防止引发燃烧爆炸;3、严格控制进入现场人员,组织精干小组,采取泡沫覆盖、砂土或围栏围堵、开沟引流等措施,并加强行动掩护;4、充分利用固定、半固定设施和采取工艺处理措施;5、在上风安全区域建立指挥部,及时形成通讯网络,保障调度指挥;6、严密监视险情,果断采取进攻及撤离行动;7、全面检查,彻底清理,消除隐患,安全撤离。四、程序方法1、防护 (1)进入危险区,人员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

    5、 (2)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 防护标准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二级封闭式防化服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2、询情 (1)被困人员; (2)物质泄漏的时间、部位、形式、已扩散范围; (3)周边单位、居民、地形、供电、火源等情况; (4)单位的消防组织、水源与设施; (5)工艺处置措施。3、侦检 (1)搜寻被困人员; (2)确认泄漏处的形状、大小、流速及主要的流散方向; (3)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 (4)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5)确定攻防路

    6、线、阵地; (6)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4、警戒 (1)根据询情、侦检情况设置警戒区域; (2)警戒区域划分为:危险区、安全区; (3)分别划分区域,并设立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设立隔离带; (4)严格控制进出人员、车辆; (5)禁止一切点火源进入危险区(如手机、BB机、对讲机、非防爆手电筒 等)。5、救生 (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 (2)采取正确救助方式(佩戴救生面罩、使用固定夹具等),将所有遇险人 员移至安全区域; (3)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 (4)将伤情较重者及时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6、展开 (1)启用喷淋等固定或半固定灭火设施; (2)选定水源、

    7、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 (3)喷射泡沫充分覆盖泄漏汽油液面; (4)用砂土、水泥等及时围堵或导流,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流散。7、堵漏 (1)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2)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3)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 堵漏方法部位方 法罐体砂眼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堵漏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

    8、)堵漏管道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堵漏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堵漏、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阀门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8、输转 (1)利用工艺措施倒罐; (2)转移较危险的桶体。9、点燃 无需点燃。10、医疗救护 (1)现场救护 1)将染毒者迅速撤离污染现场,到上风或侧风方向的空气无污染地区; 2)有条件时应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 3)对于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用心肺复 苏措施并给予氧气。 对呼吸道吸入者: A:早

    9、期足量给予糖皮质激素,每日20-40毫克; B:大量给予抗生素; C:肺泡灌洗; D: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氨茶碱、-糜蛋白酶)每日3-4次; E:卧床休息,体位引流。 对消化道服入者:催吐;大量饮入牛奶、豆浆、蛋清;口服氢氧化铝凝胶,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口服甲氰咪呱,每日三次,每次200毫克;保护肝脏,给予能量合剂。 对溅入眼睛者:用清水冲洗;荧光素滴眼,防治角膜损伤;醋酸考的松眼膏涂眼,并用纱布覆盖。 对皮肤灼伤者:用肥皂水或温水冲洗;用烧伤敷料处理;红外线烘烤;输入晶体和胶体液;抗感染。 (2)特效药物治疗:无 (3)对症治疗 1)对头晕、头痛或暂时意识障碍者除吸氧外,给予糖

    10、皮质激素、甘露醇以及维生素B1、B6和C; 2)对昏迷、躁动和抽搐者,给予安定和头部降温; 3)有精神症状明显者,给予氟哌啶醇; 4)有溶血者,可输鲜血,注意保护肝、肾功能。11、洗消 无需洗消。12、清理 (1)少量石油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收集后倒至空旷地方掩埋; (2)大量石油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盛器收集,集中处理; (3)用油脂分解剂或蒸气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 液; (4)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5)注意保护现场,便于事故原因调查; (6)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五、水上处置1、特点 (1)随水流漂移,扩散速度快; (2)波及面广,污染面大,遇明

    11、火极易形成大面积火灾,危及船舶、两岸建(构)物,给逃生、疏散、施救带来困难; (3)受船舶航行的影响,造成泄漏物向两岸扩散; (5)危险源较多,并难以控制。2、措施 (1)通知水上航政部门实行水域管制,命令难船向安全水域转移; (2)通知沿岸单位严密监视险情,加强防范; (3)组织水陆消防力量,采取止漏、圈围、拦截等措施,控制扩散蔓延; (4)对水面泄漏物用油泵进行吸附、输转,用油脂分解剂降解,难于实施吸附、降解且严重污染环境时可采取点燃措施; (5)船上泄漏或爆炸燃烧具体处置方法与陆地相同。六、特别警示1、进入现场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进攻路线一般应选上风、 侧上风方向;2、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必须严防爆炸;3、对泄漏液面预先喷射泡沫覆盖保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厚度;4、严密监视液体流淌及气相扩散情况,防止流散范围扩大;5、严格控制火源及危险区域内人员数量;6、确定宣传口径,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


    注意事项

    本文(石油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