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 及答案备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6373636       资源大小:104.67K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 及答案备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

    2、力的影响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1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1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2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6.1)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2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2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3、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23.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长时记忆B内隐记忆C操作记忆D形式记忆24.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土2个组块25.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B快者愈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26.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27.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复习越早越好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2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29.最早提出遗忘

    4、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威廉?冯特B 3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7.1) 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3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8.1) 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33.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B 3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35.生成性学习就是要

    5、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3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B规则和技能构成C认知策略构成D经验和方法构成37.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9.1)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3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D39.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40.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

    6、学习而形成的4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42.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4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4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4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

    7、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46.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B动力性成份C非智力成分D内化了的成份47.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48.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11.1) 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49.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50.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

    8、迫恐惧5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52.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53.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B容易矫正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D也属于心理障碍5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12.1)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55.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56

    9、.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57.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A各种智力活动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D教学阶段58.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5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60.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6

    10、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A 6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6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6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65.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B错用方法C措手不及D产生焦虑6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

    11、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13.1) 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6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的影响D直接的影响6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69.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70.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B中间环节C目标D最高阶段7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72.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12、产生 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7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B从众C服从大局D集体凝聚74.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B将有助于他C旁观者的意见D是客观的意见75.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76.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B和口头的规范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77.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

    13、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围D纪律约束78.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B行动一致C观点趋同D相互理解与扶持B 79.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B不团结、不信任C拉帮结伙D互相为难80.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D环境因素81.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D教学氛围82.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

    14、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D情感感染8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D互助关系B 84.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D 85.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D人与人的矛盾86.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D主要过程87.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

    15、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D促进团结协作88.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D真正目的89.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B准则与控制 C限制性影响D限制与规范9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91.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D课堂行为B 92.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

    16、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93.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D学生座位的分配94.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95.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B也是违法的 C也是不必要的D是必要的96.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A随机安排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D交错安排D 97.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 A兴趣形成B自

    17、发复习 C过度学习D疲劳和厌烦98.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99.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D也有问题行为D 100.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10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14.1) 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102.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

    18、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量值B一种题型 C某种题型D多种题型103.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D系统程序104.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严格规则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D系统程序D 105.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随堂评价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常考试D课堂提问测验106.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107.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 A比较密切B缺

    19、乏学业效度 C很不协调D基本协调C 108.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C 二、填空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

    20、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6.1)。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 及答案备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