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十二三四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6380031       资源大小:925.47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十二三四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Word格式.docx

    1、6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7 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则新闻可能是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B英荷战争爆发C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D纽约股市崩盘8据材料统计:18201875年之间,里尔(资产阶级)上层阶级的人数占总人口的7%增加到9%,而其遗嘱上所载明的财富则从58%增加到90%。“大众阶级”从总人口的

    2、62%增加到68%,而遗嘱写明的财富只占023%,1821年时他们的财产尚占14%。这一材料表明A工业革命使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 B工业革命使大众绝对贫困化C工业革命使到社会贫富分化更严重 D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残酷剥削9图一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德意志)四国在1750年到1900年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下列对应关图一AA曲线代表英国 BB曲线代表德国CC曲线代表美国 DD曲线代表中国10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

    3、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促成英国选举权扩大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的推动 B启蒙思想的传播更为广泛C政党政治的完善 D工人阶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11图二反映了英国1720年到1806年间棉花进口和生铁产量变化情况,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图二A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相同 B英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尤为迅速C重商主义政策被彻底打破废除 D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2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 新能源及新兴工业

    4、发展 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 B C D13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14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

    5、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15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16下面是英、德、美、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

    6、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图中的“B”曲线代表的国家是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17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欧美国家对科技发明的投入加大C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在于科技进步 D发明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18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19 1826年,伦敦大学

    7、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招收学生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D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20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

    8、有停止过”。下列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B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C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D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2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几十年前统治全球对欧洲来说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他所说的世界格局指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雅尔塔体系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2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圈地运动”。在“圈地运动”的冲击下,英国农村发生了从来有的新变化(见右图)。这种新变化主要是指A出

    9、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B养羊业随着制呢业的发展而兴旺C农田日趋缩小,牧地不断扩大D封建主加强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23以下是小明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合适的是图6 图7A新航路开辟 B两欧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形成 D工业革命24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对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研究成果如下。对经济高峰出现贡献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A B C D25 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针对圈地运动前后的变化指出:“过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农民,靠自己耕种土地的产品和公有土地上放养的羊、家禽、猪等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几乎不必向市场购买,如果土地落到少数大租地农场主手中,他们就必须为

    10、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上述材料说明圈地运动A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是英国社会动乱的根源B使非农产业被高效的农业种植业取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原材料C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D使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迅速的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26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材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反映出A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普遍产生 B金融资本推动了扩大再生产C“人民资本主义”的趋势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7受益于科技革新

    11、力量的推动,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总能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孕育和成长出的新兴产业有A棉纺织、蒸汽机车制造等产业 B电气、石油、汽车制造等产业C计算机制造、航天技术等产业 D互联网经济、金融服务等产业28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是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英国日本美国险额(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占列强对华投资比重825%281

    12、%442%373%755%681%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D美国对华投资始终占重要地位29 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 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30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8561915)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将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高利润低成本同时达到

    13、。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雇员凭经验进行操作的老作法,并于20世纪初期倡导起“科学管理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工业革命推动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B科技革命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C企业生产管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管理创新31 “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安德鲁伍尔所说的“工厂制的基础”指的是A资金 B技术 C机器 D市场32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在上帝面前微不足道,而人类思想最终摆脱上帝(神)束缚是在A古希腊时期 B

    14、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33读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由此得出史论一致的是年代17891800年18501860年18901900年专利增长数(项)27625 200200 000A科技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B美国知识经济的产生发展C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D美国拥有最大的海外市场34读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由此得出史论一致的是35车库是个好地方,不但可以用来停车,还可以当作工作室,全球相当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车库中完成创业初期的原始积累的,而且其中多数还都是在美国,如惠普、苹果、谷哥。这其中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

    15、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6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37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国家代号1871年1900年煤炭钢铁117067225013937917514981514191772408240A美国、英国、德国 B德国、美国、英国C英国、德国、美国 D英国、美国、德国38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

    16、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39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 )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的创新B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C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D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适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40某人在阅读了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X 在人类历史上

    17、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其 X 应该是( )A宗教改革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新经济的出现是电为动力,“烟囱”现象不符合这时期特征。41(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1938年10月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人了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里面可能有( )A电话机 B电脑 C原子弹残骸 D披头士唱片【答案】A【解析】1876年电话机发明;1946年电脑发明;原子弹是在1945年;披头士乐队1956年成立。据此1938年前的发明是电话机。42(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

    18、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有同学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 )A火车轮船汽车相对论B蒸汽机电报电灯电车C电动机电影电视电脑D飞机电话互联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分析各选项,不符合的成果予以排除。A项中相对论可排除,其他三项没有全面反映主题;B项电灯可排除;C项电影、电视可排除,本题选D项。43(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

    19、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考查工业革命。把握关键信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这就是自由主义取代了原先的重商主义,选择B项。44(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卷)一份新的报告显示:“今后几年,所有人都已经习惯在电影院见到的35毫米胶片电影将在全球范围内被数字技术取代,而卖座大片阿凡达是这一变化的罪魁祸首。”报告中的胶片和数字技术分别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20、 第三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D一战期间 二战期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胶片和相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88年柯达公司生产出胶卷;数字信息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4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史观。根据题干“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两句信息分析,在世界文明逐渐走向一致的趋势下存在着不同文明的发展。本题选B项。46(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14下表为

    21、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此表说明A英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最大赢家 B美国在19世纪生产增长最为明显C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化尚未起步 D这一时期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解析】考查近代东西方经济发展。从表格时间信息即可排除AC项,D项虽正确但表中体现不出,选择B项。1830年至1900年美国产品在世界份额增长最快。47(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

    22、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是A中国辛亥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解析】考查世界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从材料中“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即可知选择C项,只有工业革命没有充满暴力。48(山东省青岛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19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这说明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

    23、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解析】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客观效果的认识。根据题干所示应该说明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近代化潮流,客观上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落后面貌。49(湖北省宜昌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瘸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C高效

    24、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解析】“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瘸的蔓延”表明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加速的疾病的蔓延。A项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D项应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0(浙江省宁波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51876年6月10日,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通车运营。8月3日,因火车压死了人,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赎回该铁路后拆除。根据这段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由英商在华投资兴建铁路可知,当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B由吴淞铁路兴建的时间可知,当时该机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应用的是瓦特的发明C由在

    25、华投资铁路的是外商可知,当时中国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D由火车压死人而被拆除可知,当时政府排斥铁路的主因是火车技术有重大缺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理解。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是在甲午战后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故排除C项;清政府拆除铁路因为认为西方在中国修铁路破坏了风水大清国的龙脉故应排除D项。51(安徽省蚌埠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情况统计表191319281938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261 301236316222321德国247663193699211651法国13666613762586542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经济逐渐衰退,被德国赶上并超过 B二战爆发前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C英国的海外市场大于法德两国 D法德两国在欧洲的商品销售总额都大于英国【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前欧洲经贸情况。从图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十二三四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