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集下中国版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6635847       资源大小:29.2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集下中国版Word格式.docx

    1、(指导学生阅读“人种特征的形成”资料) 人种的差异,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在三大人种交界的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地区,还生活着混血儿,他们之间没有种族优劣之分,只有体貌的差异。人的生产与生活都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各异,那么,人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否平衡? 【板书】二、人口的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F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人口密集(200人平方千米/以上)。在干旱、过度潮湿、严寒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地区人口稀少(1人/平方千

    2、米)。是什么因素影响人口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读课文P51页。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影响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条件好的人口密集。指导学生读图G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1、人口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2、人口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读图思考回答,1、在高纬度的地区人口稀疏,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因为纬度越高得到的热量越少,自然条件越恶劣,人类生存困难。2、北半球的人口多,南半球的人口少。因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各国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人口比南半球的人口要多。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人种和人口的分布,了解

    3、人种的区别是依据体貌特征来分的,没有优劣之分。以及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种的形成与分布也不同,在自然条件优越和社会经济好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资料,了解各人种的其他特征现状,看看周边有没有其他种族的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3.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5.学会分析人口增长率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

    4、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 出示幻灯片2: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3: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

    5、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出示幻灯片4: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6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 (60亿,1999年10月12日) 出示幻灯片5:“资料:地球上的第60亿位居民” 活动(一)P65页第1题,让学生读P65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出示幻灯片6: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及说明问题并讲解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它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逐渐

    6、加快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口基数越大,增长也就越快。) 出示幻灯片7: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计算? (让学生阅读P64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 出示幻灯片8: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减少。 出示幻灯片9:举例计算人口增长率 活动(二)P65页第2题,让学生回答并提问: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高?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低? 出示幻灯片10:图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 提问:人口增长率最高

    7、的是哪一个地区?最慢的是哪一个地区? 出示幻灯片11: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好还是低好?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必须同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如果增长率过高,可能会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贫困人口增加;如果增长率过低,可能会造成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出示幻灯片12: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0年以来,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就愈来愈快。活动(三)让学生完成P66页图44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并巡视,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名画折线图,一名画曲线图。 二、

    8、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一个地方人口疏密的程度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人口密度) 出示幻灯13:什么是人口密度?它是如何计算的?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地区面积/span单位:人/平方千米) 出示幻灯片14:计算临盘地区的人口密度 活动(四)让学生填P67页第1题:世界人口的分布是怎样的? 让学生读P66页图45世界人口的分布并回答: 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大于200人) 2.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小于1人) 出示幻灯片1

    9、5:指图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 出示幻灯片16: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 至于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原因我们下一节再讲。 小结: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世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率情况、人口曲线图的绘制、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等知识,希望对同学的日常生活有用。 出示幻灯片17、18: 巩固性测试题 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和决定的。 2.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亿。 3.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来表示。 4.从世界人口分布

    10、图上看,亚洲的和部洲和洲的东部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5.某城市总人口为100万,1999年出生并成活婴儿25000人,死亡15000人,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我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那么,我国的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第二节语言和宗教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查找“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说出六大语种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2、查找“世界宗教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1、图文对照,完成板书表格的填写。 2、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图片资料及不同宗教信仰文字资料,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11、讨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 2、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世界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分布。 三、教学关键:通过读图,分组完成。 四、教学方法:读书法、读图指导法等。 五、学法:读图查找法、填表比较法、练习法等。 六、教师准备: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 七、教学步骤:(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课前交流用英语宣布上课并提问。1、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2、画表格,指导生读图。2、图文对照、查找答案、填表格(写语言分布) 3、组织活动。3、讨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 4、师插入北京之行实例。4、生配合听并回答师提问。 5、组织学

    12、生读图。5、自画表格完成三大宗教学习内容。 6、达标练习。6、知识运用能力提高。 7、总结并板书课题。7、生总结所学内容(语言和宗教)。 九、达标过程 /span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感交流,精彩过渡 师以闲聊的方式与学生就单元测试情况进行交流,肯定学生成绩,鼓励学生干劲,展现学习风彩,恰到好处时用英语宣布上课。 2师宣布:(Classbegin。Goodmrningclass) 1、生听,并群情激昂的表示一展自己的风彩。 2、Goodmrningteacher. 教师活动 3、同学们,我们刚才的课前交流和相互问候共用了哪几种语言?你学到或听到的还有哪种语言?你会说吗?全世界主

    13、要使用语言有哪几种?它们分布在什么地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世界的主要语言”(师板书世界主要语言) 3、指名做答:我们用了两种语言分别是汉语和英语。 4、还有俄语、蒙语 5、生试说蒙语 6、生带着问题读书读图,进入学习状态。 /span二、世界主要语言 1、指导学生读图B“世界主要语言分布”。世界主要语言有哪几种? 2、师画表,师生共同完成汉语、英语的分布,其它四种语言的分布区,生分组完成。 世界主要语言 语种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3、能力培养 (1)美国以南的美洲为何称拉丁美洲? (2)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什么语言? (3)讨论: 4、师小结,鼓励学生的观点。

    14、 5、师讲述亲身经历的事件。年,我和五名同志被奈曼旗教研室派到首都北京学习。一天晚上,我们一同到天安门广场游玩。那时有很多老外,随行中有一人提出和老外照像做为留念。但苦于不会外语,无法沟通。我初中学过英语,便自告奋勇地与老外打招呼。 我:Howdoyoudo! 老外: 我与老外握手。Canyouhelpme?YesIcan! 同学们,谁来翻译我与老外的对话?这位同学翻译的很好,是个翻译家的料!但后来,老外又说了一些外语,我就听不懂了。于是我拉住老外,又指一指照相机,做出合影的姿势。老外恍然大悟,便大声地说了句“原来是合影啊!来来,都来吧”原来老外会汉语。我听后很是吃惊,也很脸红。通过交谈,我知

    15、道他原来是加拿大的,专门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于是我又非常自豪,因为我看到了希望。同学们,你们说一说,我看到了什么希望?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1、生读图回答: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2、共同读图,并完成表格中汉语、英语的分布区。 3、生分四组完成其它四种语言的分布。 4、学生读图填表,分组合作。 5、指四名学生代表完成俄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表格的填写。6、生填写西班牙语分布区后,师提出此问题,生读“探索”“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回答问题(1)。 7、生读课文回答问题(2)。主要是由英国人的迁移和海外殖民扩张。 8、分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16、9、生认真听。(与5对应) 10、生翻译:“初次见面很高兴”,相互握手后,老师问老外:“你能帮助我吗?”老外说:“我能”。11、看到了汉语传播到全世界的希望。 生坚定信念,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国家会越来越多。/span三、世界三大宗教 1、过渡:同学们,全世界有60多亿人,这些人操着不同的语言,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在科学技术落后的过去,人们无法解释超自然的现象,于是便产生了对超自然现象的崇拜,后来便产生了宗教。那么世界主要宗教有哪几种?它们的起源地、起源时间、主要分布区、典型建筑各是什么?请同学们读书并读“世界宗教分布”图,自行列表完成学习任务。 2、师巡视后板书列表 宗教名称

    17、产生地区 分布地区 典型建筑 佛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3、能力提高:怎样处理宗教问题?引导生读“尊重宗教习俗”,从而进行德育教育。 1、生带着问题读书,读图并列表做答。2、生对照、完成填表任务。3、生阅读P61尊重宗教习俗一段文字。 /span四、整理小结,知识运用。 1、下面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整理一下笔记,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师根据生回答完成课题“第二节语言和宗教”的书写。 2、知识运用:(投影出示) (1)海尔集团想在埃及建立分厂,拟聘一名管理人员,该人员应会几种语言。 (2)三大宗教各起源于什么时间? (3)以水均益的“高端访问”为例,说水均益所有语种 (4) 1、本节课主要学

    18、习了“语言和宗教”。2、生答:(1)该人员应会汉语、阿拉伯语和英语。 /span五、反馈矫正 /span六、课外作业:搜集有关宗教习俗的材料,同学间合作交流。 /span七、附板书设计。 十、课后记: 1、本节课,老师采用创设情景,并用英语宣布上课和相互问候的方法,直接过渡到“世界主要语言”知识的教学,形象生动,水到渠成。 2、在德育教育“怎样把汉语发扬兴大“中,师发动学生说,此后结合自己在北京与外国人照相之事,提出汉语走向世界正成为可能,从而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很实用。 3、本节采用表格引领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读文读图,自主合作、控究,完成了所学内容,实用

    19、性强。第三节聚落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教学方法 比较读图举例讲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我们四川的一些农村地区,农民一生中有三大喜事: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可见,居住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问题。 新课教学 第三节聚落(板书) 一城市和乡村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并提问: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分为哪两种类型? 学生回答后老

    20、师讲解: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也就是人民生活居住的地方。这个词源于德文,意即居住地。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的出现。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据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距今约6000年。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知,人类是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那么,乡村是这样形成的呢? 老师指导学生看书63页第1、2自然段。补充讲解:自然段。人类为了生存,必定希望互助合作和共同生活,由此可以构成聚居。最早的人类,为了躲避风雨,御寒免晒,逃避野兽的袭击,或凿木为巢,或洞居穴隐。在漫长的采集和渔猎社会,人类

    21、经历过上百万年的穴居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人类才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最初人们居住的是一种半固定的原始棚舍。当时的耕作方式落后,一旦地力衰竭,村落就需搬迁到新的适合耕作的地方。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乡村聚落逐渐稳定下来,规模和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常见的乡村聚落。当乡村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城市。 讲解:世界最早的城市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500年这段时间,差不多与定居农业同时出现。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在城市出现之前农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了剩

    22、余产品,出现了闲余的劳动力。这部分闲余的劳动力不再从事种植业,而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目的的手工业为主,于是乡村就演变成为集市。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进一步扩大,集市便发展成为城市。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它们有什么差异呢? 讨论: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3页的两幅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城市和乡村在景观和职能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后,列表比较: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 聚落 类型 景观差异 主要职能 房屋 道路 广场 农田 乡村 低矮稀疏 土路 无 有 以发展农业为主 城市 高楼密集 马路 工商业、服务业等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和乡村之间不但景观上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主要职能

    23、也不相同。这就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无论是城市聚落还是乡村聚落都有自己的特色,具备不同的职能,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聚落。 指导学生看书65页的文字和景观图。想一想,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各自有哪些类型?自己所在地区的城市和乡村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总结:在乡村聚落里,既有农业村庄,又有牧民聚落,既有渔民之港,也有猎户之家。在城市聚落里有的偏重工业,有的偏重文化教育,有的偏重贸易,因此被人们冠以“工业重镇”、“文化之城”、“商贸中心”等美名。世界上还有许多具备多种职能的大城市,例如东京、纽约、巴黎、伦敦、墨西哥城等。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其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4、二聚落与环境 指导学生速读课本67、68页,并看图B、C、D、E、F思考: 1、聚落与环境到底什么关系 2、影响聚落的环境有哪些? 3、不同时期影响聚落的环境因素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后老师做总结: 1、聚落与环境要相适应。比如,图B中的村落依河而建,是因为这是干旱地区,村落要建在水源充足且用水方便的地方。图C中的村落为了避免洪涝的威胁,村落就建在高地上。 2、影响聚落的环境有自然环境(如地形、河流、土壤、气候条件等)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在人类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阶段,自然环境对聚落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聚落多建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世界上一些河流冲击平原地区,由于土

    25、壤肥沃,灌溉便利,所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和聚落密集。目前,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和大城市主要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和冲击平原上。 在人类聚落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对聚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人们仍然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例如,人们建筑城堡时,都非常关注城堡的安全和防卫。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与外界的联系都更密切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相对较小,而受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日益明显。例如,大城市更容易出现在交通便利人文荟萃、商业发达的地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聚落被保存下来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聚落。那么,我们对待传统聚落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三保护传统聚落

    26、 对于传统聚落中开发与保护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北京城市建设中关于四合院的不同观点和做法。你的看法如何? 学生角色表演:请四位同学扮演四个不的角色,谈谈他们自己的看法。 角色1:北京城建局领导 角色2:北京某房地产开发商。 角色3:文化局局长 角色4:四合院的老住户 学生活动后老师引导: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因此在乡村和城市的建设中,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

    27、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前,有许多传统聚落比如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西班牙的古城托莱多(图H)、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图I)、中国云南丽江古城(图J)。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同学们对传统聚落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作业:教材69页的复习题第四章发展与合作 第一节国家和地区 【教学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异。 2理解“领土”、“国界”的本质含义。 3了解世界上国家及地区的分布特点。 4培养学生维护国际和平、全不共同发展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教学重点】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异。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集下中国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