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重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6705180       资源大小:268.5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重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1、而西欧一般用波美度表示原油的相对密度。 API度;波美度 ; (60F15.5)API度和波美度与d420在数值上正好相反。(3)体积:石油的体积,在常压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F,单位体积石油增加的体积量称膨胀系数。膨胀系数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它随石油密度降低而增大。(4)粘度:代表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所引起的内摩擦力大小。(5)溶解性:石油难溶于水,但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石油凝固和液化的温度范围是随其组成而变化的,无固定数值。含高分子的烃越多,凝固点越高。(6)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7)旋光性:石油能将偏振光的振动面

    2、旋转一定角度的能力。(8)导电性:石油是不良导体,在地下属高电阻。(9)热值:,热值即发热量。石油是优质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10)凝固点和含蜡量:石油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称凝固点。石油具有流动能力的最低温度,称液化点。11.重质油、沥青砂与固体沥青概述12.天然气:广义上,所谓天然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即包括不同成分组成、不同成因、不同产出状态的气体。油气地质上,仅限于地壳上部存在的各种天然气体,其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聚集成油气藏的烃类气体和非烃气体。13.油田水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14.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溶

    3、解状态的固体物质总量。即单位体积水中各种离子,元素及化合物总含量。用g/l、mg/l、ppm(百万分之一)表示。油田水以具有高矿化度为特征。15.同位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占同一位置,具相同质子数(Z)和不同中子数(N)的原子。16.生物有机质及其化学组成(1)脂类 是最重要的生油母质。(2)蛋白质(3)碳水化合物(4)木质素和丹宁17.沉积有机质是生物遗体及生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随无机质点一起沉积物之后,被直接保存下来或者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有机物。18.沉积有机质的沉积保存条件 丰富的生物有机质的供给、适宜的静水环境以及具有中等沉积速度的细碎屑物质的沉积是富有机质沉积形成的必要条件。19.沉积

    4、有机质的形成条件长期稳定下沉大地构造背景(V沉积V沉降) ; 较快的沉积(堆积)速度;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原始有机质;温暖低能、还原性岩相古地理环境浅海封闭环境,半深深湖、前三角洲 适当的受热和埋藏史20.干酪根(Kerogen)是指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常用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与其相对应,岩石中可溶于有机溶剂的部分,称为沥青(Bitumen)。21.按照组成与性质,可以将干酪根划分为两大类即腐泥质和腐殖质。腐泥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中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形成于滞水还原条件的水盆地中。腐殖质有机质指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有机质,形成于有氧沉积环境中。22.干酪根元素组成分类型干酪根:

    5、原始H/C原子比高1.251.75,O/C低0.0260.12;链状结构多,富含类脂和蛋白质分解产物。芳香结构和杂原子键含量低。主要来源于藻类等水生低等生物和细菌遗体,富C12;显微组分主要是腐泥组。生油潜能大,最主要生油母质。型干酪根:原始H/C原子比0.651.25,O/C原子比0.040.13;含大量中等长度直链烷烃和环烷烃,也含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主要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和微生物混合有机质;生油潜能中等。型干酪根:原始H/C原子比低0.460.93,O/C高 0.050.30;芳香结构及含氧官能团多;饱和烃很少,只含有少数的脂族结构,且主要为甲基和短链,常被结合在含氧基团上。主

    6、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富C13 。生烃潜力低,主要可形成煤、芳烃、天然气。23.不同类型干酪根的元素含量将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基本对应成岩作用阶段,随深度增加,干酪根的O/C比值迅速下降,H/C比值略有降低。杂原子链破裂CO2、H2O 杂原子化合物。相当于深成作用阶段,干酪根H/C比迅速下降。CC键破裂石油、湿气。相当于变质作用阶段,H/C和O/C比都变得很小天然气(CH4、CO、CO2、H2O)次石墨。24.有机质演化生烃的影响因素温度和时间对于确定类型的沉积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反应,地温是决定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所以可以说温度和时间共同决定着有机质演化的程度,温度与时间可以互为

    7、补偿,高温短时间作用与低温长时间作用可能产生近乎同样的效果。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为有机质成熟温度或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称为门限深度,时间在油气生成过程中的补偿作用。其他条件(1)细菌活动:在还原条件下,细菌活动可以改造沉积有机质,一方面通过消耗原始沉积有机质中的碳水化合物,并不断加入细菌遗体,而使有机质的含氧量降低、含氢量增加,使之向更有利于生油的方向转化;另一方面细菌的活动可以分解有机质而生成甲烷,直接参与到油气的生成过程中来。(2)催化作用:油气生成过程中催化剂与分散有机质作用,破坏了后者的原始结构,促使分子重新分布,形成内部结构更稳定的物质烃类。

    8、(3)放射性作用:沉积物所含水在射线轰击下可产生大量的游离氢,所以这些放射性物质的作用也可能是促使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能源之一。放射性元素所造成的局部地温增高将有利于有机质的热演化。(4)压力的作用:高压阻碍有机质成熟和成烃作用,短暂的降压有利于加速有机质的成熟。25.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阶段及一般模式(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沉积有机质从形成就开始了生物化学生气阶段。这个阶段的深度范围是从沉积物顶面开始到数百乃至一千多米深处,温度介于1060,与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基本相符,相当于煤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在浅层以生物化学作用为主,到较深层以化学作用为主。(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随着沉积物埋藏深度超过

    9、15002500m,进入后生作用阶段前期,有机质经受的地温升至60180,相当于长焰煤-焦煤阶段,促使有机质转化的最活跃因素是粘土矿物的热催化作用。在此阶段干酪根中的大量化学键开始断裂,从而形成大量的烃类分子,成为主要的生油时期,为有机质演化的成熟阶段,在国外常称为“生油窗”。(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当沉积物埋藏深度超过35004000m,地温达到180250,则进入后生作用阶段后期,相当于煤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为有机质演化的高成熟阶段。此时残余干酪根继续断开杂原子官能团和侧链,生成少量水、二氧化碳、氮和低分子量烃类。同时由于地温升高,在前期已经生成的液态烃类变得不再稳定,也开始裂解,主

    10、要反应是大量C-C键断裂,包括环烷的开环和破裂,导致液态烃急剧减少,C25以上高分子正烷烃含量渐趋于零,只有少量低碳原子数的环烷烃和芳香烃可以稳定存在;相反,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是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当深度超过60007000m,沉积物已进入变生作用阶段,达到有机质转化的末期,相当于半无烟煤-无烟煤的煤化阶段,为有机质演化的过成熟阶段。温度超过了250,以高温高压为特征,干酪根的裂解反应继续进行,由于氢以甲烷的形式脱除,干酪根进一步缩聚,H/C原子比降到很低,生烃潜力逐渐枯竭。26.煤成油指由煤和煤系地层中集中和分散的腐殖质有机质,在煤化作用的同时所生成的液态烃类。27

    11、.生物气大量形成的条件(1)拥有丰富的原始有机质,这是细菌活动所需碳源的物质基础,生物气的母质主要是以草本腐殖型为主的混合型有机质。(2)适于甲烷菌发育的物理化学条件,还原环境和中性水介质条件有利于生物气形成,最适温度值3542。(3)合适的沉积环境,碱性咸水湖是生物气形成聚集的最有利环境。(4)足够的孔隙空间,产甲烷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5)较快的沉积速率,沉积速度快有利于生物气形成。28.油型气系指腐泥型沉积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它包括伴随生油过程形成的湿气,以及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由干酪根和液态烃裂解形成的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29.煤型气指由各种产出状态的腐殖型有机

    12、质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30.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条件(1)大地构造条件,长期稳定下沉,补偿性沉积,有利于沉积物堆积和沉积有机质的保存。(2)古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提供丰富的生物有机质。(3)古地理环境,低能静水,还原性,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4)水介质环境,弱碱性。31.烃源岩,已经生成并排出足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烃类的岩石。在进行研究的初期,尚未确定研究对象是否有大量烃类的生成和排出时,可称之为可能烃源岩。32.有机质在岩石中的相对含量称为有机质的丰度33.油源对比是依靠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确定石油和烃源岩间成因联系的工作。油源对比实际上包括了油(气)与源岩之间以及不同储层中油气

    13、之间的对比两个方面。34.由储集岩所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简称储层。储集层有多种分类方案,一般按岩类将储集层分为三大类,即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储集层和特殊岩类储集层(包括岩浆岩、变质岩、泥质岩等)。按照储集空间类型分为孔隙型储集层、裂缝型储集层、孔缝型储集层、缝洞型储集层、孔洞型储集层和孔缝洞复合型储集层等;按照渗透率的大小可将储层分为高渗储集层、中渗储集层和低渗储集层等。若储集层中含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则称为油层、气层或油气层。盖层指在储集层的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35.原生孔隙是沉积岩经受沉积和压实作用后保存下来的孔隙空间;次生孔隙是指岩层埋藏后受构造挤压或地层水循环作用而形

    14、成的孔隙。36.相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相渗透率。37.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因素(1)沉积环境对原生孔隙发育的控制 原生孔隙的发育与岩性有关。岩性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决定于沉积环境水动力的高低。粒间孔隙发育在外陆架等高能条件下的生物礁和浅滩环境形成的颗粒石灰岩中,其孔渗性与颗粒大小,分选程度正相关,与基质含量负相关;晶间孔隙大小与晶粒大小及均匀性关系密切;各种生物孔隙的大小与生物个体大小和排列状况有关。最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处于与浅滩环境有关的岩相。(2)成岩作用的影响使孔渗性能降低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充填作用

    15、。有利于孔隙形成的成岩作用主要为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高压异常同样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1)碳酸盐岩溶蚀孔隙的形成碳酸盐岩溶孔和溶洞的发育程度,主要决定于岩石本身的溶解度和地下水的溶解能力。碳酸盐岩的溶解度在地下水富含CO2的一般情况下,碳酸盐岩溶解度与Ca2+/Mg2+比值成正比关系,即石灰岩比白云岩易溶。而在富含SO42-水中则相反。质纯者易溶解。碳酸盐岩的溶解度随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碳酸盐岩溶解度按下列顺序递减: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含泥石灰岩泥灰岩。岩石的组构溶解度有影响。一般随着颗粒变小,溶解度降低。粗粒结构的碳酸盐岩粘土含量少,粒间孔或晶间孔较大,地下水比较容易

    16、通过,易于产生溶蚀孔洞。地下水的溶解能力当地下水中含有CO2时、或温度升高时,地下水的溶解能力增大。地貌、气候和构造的影响碳酸盐岩出露于气候温暖的河谷近湖(海)岸、剥蚀区、多裂缝或断层区时,更易被溶蚀。2)其他成岩作用白云岩化作用:一般来说,石灰岩被白云岩化作用以后,晶粒增大,岩性变疏松,孔隙度和渗透率大为增加。当白云石含量再增加的时候,则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地衰减。重结晶作用:碳酸盐岩在成岩后生作用阶段,因温度和压力不断增加,会发生重结晶作用,结果晶体变粗,孔径增大,使晶间孔隙变大,有利于形成溶蚀孔隙。去白云石化作用:当含硫酸钙的地下水经过白云石发育地区时,将交代白云石,产生次生方解石,形成去

    17、白云岩化的次生石灰岩。其中方解石晶粒变粗,孔隙度增大,但分布比较局限,常呈树枝状或透镜状出现于白云岩中。3)成岩阶段对储层特征的影响早成岩阶段:从沉积作用结束到沉积物被埋藏到不受地表作用影响以前。碳酸盐岩矿物的沉淀作用降低孔隙度。中深成岩阶段:主要成岩作用为胶结作用,孔隙度降低。表生成岩阶段:碳酸盐岩抬升到地表浅层时,沿不整合面形成侵蚀作用。大气水溶蚀形成孔隙,由溶蚀产生的沉积物沉淀和胶结作用对孔隙起破坏作用。(3)构造作用对裂缝的影响 P123(1)裂缝发育的岩性因素 内因裂缝发育的内因主要决定于岩石的脆性。脆性大的岩层裂缝发育。各类碳酸盐岩和化学岩的脆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白云岩或泥质白云岩

    18、石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盐岩石膏。碳酸盐岩中泥质含量高者脆性小,硅质含量高者脆性大;质纯粒粗者更易产生裂缝;层厚者裂缝密度小但规模大,层薄者相反。(2)裂缝发育的构造因素外因裂缝的存在对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作为储集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作为成岩水的渗流通道,有利于溶解作用的进行和溶蚀孔洞的发育。38.试比较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地质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储集层比烃源岩具有更大的空隙空间,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大,(2)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储集层自由水多,毛细管阻力较小,温度、压力和含盐度较低,(3)运移的动力差异较大,(4)运移的时间、通道、距离、方向和相态存在较大差异

    19、。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概念油气从烃源层向储集层的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油气运移的相态游离相运移占主导地位,水溶相居次要地位石油主要呈游离相,天然气可呈游离相和水溶相主要动力(1)正常压实作用(2)欠压实作用 (3)蒙脱石脱水作用(4)流体热增压作用(5)有机质的生烃作用(6)毛细管压力 除了上述动力外,构造应力、烃源岩的胶结和重结晶作用、扩散作用等都可能成为尤其初次运移的动力(一)浮力:石油和天然气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游离相的油气在水中存在浮力。浮力的方向垂直向上。(二)水动力:储集层内是充满水的,油气进入储集层后要受水压作用。(三)构造运动力: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无论是挤压运动或升降运

    20、动,都会在岩层内部表现出大小和方向各异的应力活动。浮力和水动力是油气二次运移的直接动力。油气运移通道/途径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运移的途径主要有孔隙、微层理面和微裂缝。石油和天然气在二次运移中的主要通道有储集层的孔隙、裂缝、断层和不整合面。时期油气大量生成时大规模的二次运移时期,应该是在主要生油期之后或同时所发生的第一次构造运动时期。运移主要方向从盆地整体上看,油气运移的方向,总是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结果在评价生油岩时,可根据排烃效果,区分有效生油岩与死生油岩层。前者指生油岩不仅已经产生油气,而且排驱了有商业价值的油气;后者指尽管生油岩已经形成油气,但由于各种原因,所生油气没有排驱到储集层

    21、中,而是被圈死在烃源层中。最优越的生油层是与储集层呈互层关系的生油层。二次运移环境较初次运移环境改变较大,储集层往往具有比烃源层更大的孔隙空间,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大,自由水多,毛细管阻力小,温度、压力和盐度较低。39.试分析构造运动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40.圈闭是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那里贮存起来,成为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41.闭合高度:从圈闭中储集层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高差。42.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1)充足的油气源条件:油气来源是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2)有利的生、储、盖条件: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指生油层中生成的丰富油气能及时的运移到良好的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

    22、度又能保证运移至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3)有效地圈闭:是指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A,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的关系,油气在圈闭形成以后才能在其中聚集起来。B,圈闭位置与油源区的相应关系。C,水动力条件和流体性质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4)必要的保存:在地质历史中已经形成的油气藏能否存在,取决于在油气藏形成以后是否遭受过破坏改造。因此,必要的保存条件是油气藏存在的重要前提。影响油气藏保存条件的主要因素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水动力。43.凝析气藏,在地下深处较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采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凝结出部分液态烃(

    23、凝析油),这种含有一定数量凝析油的气藏。44.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主要如下:(1)烃类物系中气体数量多于液体数量,液相反溶于气相。(2)埋藏较深,地层温度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临界凝结温度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露点压力。45.构造圈闭,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在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构造油气藏。46.构造油气藏类型及主要特点。(1)背斜油气藏:在构造运动下,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状的背斜,称背斜圈闭。油气在背斜圈闭中聚集形成的油气藏,称为背斜油气藏。(2)断层油气藏:断层圈闭是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形成的圈闭。在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断层油气藏

    24、。(3)岩体刺穿油气藏: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体刺穿圈闭。油气在岩体刺穿圈闭中的聚集称为岩体刺穿油气藏。(4)裂缝性油气藏:所谓裂缝性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或溶孔的油气藏。47.背斜圈闭及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斜,储集层上方为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形成背斜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而形成背斜油气藏。按背斜构造的成因,背斜油气藏有5类:挤压背斜油气藏、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逆牵引背斜油气藏。(1)挤压背斜油气藏系指在由侧压应力挤压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中的油气

    25、聚集。常见于褶皱区,两翼地层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高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小。由于地层变形比较剧烈,与背斜圈闭形成的同时,经常伴生有断裂。(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稳定地台区,在沉积过程中,由于基底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其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高度较小,闭合面积较大(与褶皱区比较)。多分布在裂谷型含油气盆地中,常成组、成带分布,组成长垣或隆起带。背斜的形成具有继承性。(3)披覆背斜油气藏与地下古凸起(潜山、基石)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继承古凸起或沿沉积基底的隆起形态而发育成。背斜平缓,潜山上覆地层薄,翼部地层厚。(4)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背斜的形成与地下柔性物质活动有关,坳陷内

    26、堆积的巨厚盐岩、石膏和泥岩等可塑性地层,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及侧向水平应力作用下,塑性层蠕动抬升,使上覆地层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这种背斜的轴部往往发育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5)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与同生断层有关的滚动背斜圈闭及其油气藏,多分布在三角洲地区,面向生油凹陷,其背斜较平缓,高点顺断层有迁移,其偏移的轨迹大体与断层面平行,常沿断层成串珠状成带分布。这些滚动背斜一般具有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常可形成富集高产的油气藏。48.断层圈闭形成的条件,如何理解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双重作用?(1)断层圈闭形成的条件:其一,在储、盖层条件具备的条件下,断层圈闭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断层必须是封闭的,即对油

    27、气运移起遮挡作用,同时断层与储层构成闭合的空间,使油气在断层与储层构成的封闭空间中聚集形成油气藏;其二,断层位于储集层的上倾方向。(2)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双重作用断层对油气藏形成所起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可以起封闭作用,也可以起通道和破坏作用。 1)封闭作用断层的封闭作用,是指由于断层的存在,使油气在纵、横向上都被密封而不致逸散,最后聚集成油气藏。从本质上来说,断层的封闭与开启取决于断层两盘岩层及断裂带本身三者的排替压力和孔隙流体压力的分布关系。只要断裂带或储层上倾方向的另一盘排替压力较高,就能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并在一定的闭合构造样式下形成油气藏。遮挡体的封闭能力可用能封闭的油气柱高度来表示。 2)通道和破坏作用在不同发育期,其作用有差异。断层活动期,断层开启程度高,可作运移通道,也可破坏原生油气藏 断层活动间歇期,断层封闭性强。多期活动性断层,早期利于油气聚集,后期则不利。49.油气勘探的任务、特点及程序是什么?任务:程序:特点:


    注意事项

    本文(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重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