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数学考研时间安排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6833886       资源大小:21.8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学考研时间安排Word格式.docx

    1、(6)最后数学很多公式(高数、线代、概率都有很多重要的公式)该记的还是要记,考前要把学过的复习一遍,做的题再温习一遍。数学一直以来就是我的弱项,我一年的有效复习的结果是最终考了147,可以说是非常的理想,楼主其实是可以得满分的,记得考数学那场,我答题非常的顺利,行云流水般,中间一点障碍都没遇到,最后概率的一道题的最后一问是求相关系数的问题,我算错了,当时我其实很明白我一定做错了,因为我做的答案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答案,但无论我怎么检查我都没有办法发现错误,或许是因为紧张的原因吧,总之是算不出来,那个时候又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就果断放弃了然后开始检查前面的试题,很幸运的是最后也就真只错了那最后一小问,

    2、呵呵,现在想想当时真是有意思,这四门考试就数数学全部做完时剩余的时间多,大约有40分钟的样子,可仍然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可能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吧,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可以了。我对数学的复习应该是最系统的,因为一直我都明白150分在500分中的重量,而且数学是那种你只要努力就会有很大收获的学科,同时也是最容易拉开考生差距的一门。我从3月份开始准备时就一直坚持不懈地看,每天雷打不动地保证4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一直这样坚持。开始时先看了一遍课本,看的很粗也很快,我的很多同学则看得很细花费的时间也很长而且把课后习题都认真地做了一遍,我没有像他们那样,因该说这是一个个人学习习惯的问题,然后就是看陈文登的复习

    3、指南,因为在基础复习阶段所以感觉那本书有些题很难,我课本又看得不是很好,基本上看那本书就是在啃,边看那本书边回头看课本,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两个月的时间看完那本书,细分到每天大概就是每天15页左右的样子,我如期看完那本书已经是5月份了,看完后面的基本上前面的忘得也差不多了,呵呵,然后看第2遍,这时候仍然跟没有看过一样,印象基本没有,仍然是一点一点的啃,大约在假期来临的时候我结束了复习指南的第2遍复习。暑假里我开始了第3遍的复习,比前两次稍好一些,看完这本后,我又看了陈文登的另一本叫题型集萃的,因为楼主用的是一本旧书,所以这本书的模拟试题就没有做,这本书相对较容易,快速的看完两遍后新学期开始了。

    4、这时我开始看金榜考研书系的两本书,一本是李永乐编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另一本则是龚兆仁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两本书写的非常好,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在这里我要非常规感谢送我这两本书上一级的一个师兄,他现在在安徽财经大学念研究生,祝福他一切都好。也许是前段时间扎实的复习的结果,在此时我对数学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看完了一遍后,我开始做李永乐编的经典模拟400题,高联出的,1到2天一套,20多天就把那本书作完了,实话说那本书很好,难度稍高于考试。结束了这本书的复习,我又回头把那两本辅导讲义看了一遍,然后就是再把400题重新做了一遍。结束这一切后,我开始研究真题,因为以前在各参考书上或多或少地做过,

    5、所以做真题是很快的,这个时候已经到12月份了,基本上复习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里我有重点的复习自己掌握比较差的知识点,同时再把几本参考书快速回顾。复习数学我体会最大的一点就是通过长时间的复习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题型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套解题程序,看到题目就立马像一台计算机执行一系列指令一样,按部就班地分析解答。关于复习参考书我上面提到的几本都是非常不错的,不过那本陈文登的复习指南有点不太好,主要是与考研试题有些脱钩,推荐大家不妨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开始阶段的用书,另外几本都非常好。数学数学是需要花费最多时间准备的。数学考试科目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和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占86分,比重

    6、最大。概率和线代一般考的比较基本,因此认真阅读两遍课本,然后做真题就好。高等数学则需要大量的做题训练,课本知识也必须融会贯通。三、数学90天120分复习规划(在这里以数学三为例,但是方法大同小异) 数学应该是很多文科生非常头疼的一门,特别是一些女生,大家都觉得英语只要努力肯定可以攻克,但是数学不行,我认识的很多人不敢考研竟然是觉得自己搞不定数学!我觉得好玩又好笑,其实在所有的科目里面,数学史规律性最强的!因为原因很简单,数学是一个工具,在考试的时候,考察的更多只是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每年考点和题型都是比较稳定的!非常稳定!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一定可以! 我们先设定一个目标:总分: 120

    7、分 这里我们用减分法规划分数:确保选择题和填空题只错3个,加起来损失12分;然后高数里面一个关于中值定理的证明一般都很难,往往只能做一部分,假设扣掉8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大题都很简单,一般都会做,假设因为步骤问题扣掉10分!这样你的数学还有120分!复习资料的选择: 几乎所有人的共识都是数学最好的复习资料都是真题,不管是考研的人还是辅导机构。本人的观点是,最好的资料是课本和真题!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基础本来就比较好的人,那你有课本、一本李永乐的真题、再买一套模拟题,大概10份左右,这个题量完全够了!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基础差的人,那除此之外,你在买一本比较薄的复习全书,有选择性的做一下!在数学复习中

    8、几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数学因为是考研里面需要准备时间最长、而且分值最大,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所以大家在复习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最前面提到的几个原理在这里表现得非常突出!首先是2/8法则,你必须得首先承认一点,在考研数学中,对大部分人来说,起码有10%的题诗不管你如何努力,最终你都还是不会做的!这些题目就算在复习中你就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考试的时候也要把它留在最后来做!我们必须开拓自己的蓝海,使用差异化和聚焦战略重点拿下基础题,保证120分的高分!而且在数学中量变质变原理很突出,有时我们感觉自己复习很好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做题量,肯定不能实现质变,但是可能我们只要稍微的有一些练题经验,可能数学

    9、一下子就突飞猛进!第一阶段:030天 这个阶段每天安排34个小时的时间,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是保证用20天的时间把高数、概率论、线性代数的课本大概理一遍,理的时候同时做一下课本上面的例题,保证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掌握!然后在回头用10天的时间重新理一遍,把部分课后习题做一遍!一定不要嫌弃这些题目比较简单,每一类题目都要认真做!其实根据本人的经验,所有的考研真题都来自于课本习题,只是说部分真题比课本习题难,部分和课本习题一个难度!在这30天里,你必须保证把课本看3遍,大致的习题会做!第二阶段:第3045天 这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去研究最近5年的真题,一套一套的做,不需要给自己限制时间

    10、,认真去专研考研真题的出题思路、题型和难度。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通过5年真题的系统梳理,掌握考研真题的难度、出题思路和大致的考点!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如果做题做碰到某一个知识点不理解的,赶紧回到课本,把课本上相对应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你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强项和弱点,知道自己数学的哪一部分比较弱,知道数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怎么出题!同样,你也可以对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部分做如上的总结,概率论和线性代数每年的考试题型更加固定和常规,基本上没有考过特别难的题目!第三个阶段:第4560天 这个阶段主要是查缺补漏。我个人的观点是,对很多数学基础好的人来说,复习全书式完全没有必要

    11、做的。因为像陈文灯等人编的复习全书题量太大,而且题目很偏,完全没有必要!大家应该买一本体量和难度都始终的全书,根据自己上一阶段的复习情况,对弱的地方做一下全书,对基础好的部分,基本上可以跳过。15天攻破15个弱点,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第四个阶段:第6075天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其实你的数学基础应该很扎实了。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练习,大量的练习,没有其他捷径!这个阶段最好的资料就是李永乐的考验真题,把他的真题按照相关的章节编排,全部做完!第五个阶段:第7590天 这个阶段是一个冲刺阶段!大致做上10分左右的模拟题,严格的控制时间,基本上

    12、数学问题就不会太大了!数学的考试技巧也很重要,请大家相信,在数学里面,肯定有一部分题目不管给你多少时间,最终你都是做不出来的!在做题的时候,做完选择提空之后,大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挑着做,比如自己擅长概率论的话,那就先把概率论做完。对高数部分的证明题,可以放到最后来做!这个一定要注意。实践篇:我的数学就是复习策略基本如上,时间安排不尽相同。我用了三本书,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李永乐的试题分类解析,李永乐的考研真题。复习全书高数部分基本连例题带练习都做完了,后面线代和概率没时间了,所以练习题没做完。分类解析基本都做完了,真题就是做了3套,因为分类解析是分类的真题,虽然做过了一遍,但是到真题的时候还

    13、是会有几个大题不会做。按照暑假看课本,四个月来准备的话,用两个月把复习全书做完,用一个月把分类解析做完,用一个月做真题和模拟题。当然有追求的还可以试试经典模拟400题,超越135分之类的。呵呵,那超越120就是小意思了。我的考研经历数学复习数学复习是最早的,从8月中旬就开始了。资料: 微积分教材,线性代数教材,概率论教材 数学辅导讲义蔡遂林,陈金德,胡兰祥 恩波出的。 历年试题解析恩波的 开始看看教材,做课后习题,以前基础还可以,所以也就是四十几 天的样子就搞定了。后来,这段时间,我先复习的概率,因为这部分相 对简单,而且是大二学的,多少还有些印象,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复习晚了;然后是线性代数,差

    14、不多10天的样子;剩下就是微积分了,这部分东西难而且杂,复习比较麻烦。 由于学院的保研的开始,耽误了一些日子。接连被交大,复旦bs后,才稳下心来复习。 去书店买了恩波的数学辅导讲义,个人觉得这本书不错。知识点,考点,例题,习题都很贴近考纲,习题难度要比考纲要求的难。但是总结的还算比较精炼,浙大出的那本虽然不错,但是太厚了,每天背来背去,会死人的,弃之。这本书按顺序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基本上分配时间是20(+10)天 10天 8天(都是大约估计的)。这本书复习一遍(知识点100%,例题100%,习题95%都要过一遍)大约需要40天的样子,由于微积分最早复习的,也忘的最快,所以又花了10天

    15、看了一遍。如果你觉得这时候你的数学就可以考100分以上了,那就会很失望的。我当时觉得复习的瞒好了,而且书上的题也做了一遍,结果做了一套模拟题(恩波出的),填空基本全错,选择好像还对了两三道,大题也做的一塌糊涂。能拿50分已经不错了。而且这套题里的题基本出自辅导讲义这本书,备受打击。还好我脸皮厚,花了一个星期做完了这8套题。做的过程中,每次遇到不会的,想一会就直接翻书。8套题做完,基本上这本书的知识点重新看了一遍,也了解了考题的题型。之后12月初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重新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这本书。又花了半个月做真题。一月的前十天,每天花两个小时翻翻书,看知识点,看例题,看做错的题,最后几天又做了几套

    16、真题,好像是9495年的,最近十年的基本都做了。还有就是背公式了。基本上数学的复习就这样结束了。 考试,空了半道,答错半道,乱答了半道。选择填空各错一个。最后分数 124,意料之中。说说数学复习,我的数学很烂,看课本,做习题都没落下,差不多到暑假结束看完了高数上下和线代,复习得相当粗糙,基础没整地道,然后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有人比较哪本复习书好些,这方面我不太了解),做了多久没记住,反正用了很长时间,题也全做了,再往后作李永乐的模拟十套题,很难,感觉比真题难得多,但还是要完了,中间不会的会参考答案,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最后就是作真题,做得很认真,有很多不会的。对于数学这一科,我一直很不自信,因为

    17、好多题不会,过程中也整理了错题集,公式本还有重要的定理,感觉很有用。考研时数学有两道半大题没写,但最后考了100多,我很吃惊 数一,我复习时发现很多人不注重课本,一上来就看复习全书,当时我周围很多人直接没看课本,很早就把复习全书看了几遍,暑假刚结束就做完真题,我很奇怪,这么快干嘛,剩下几个月怎么办?考研成绩出来后,他们成绩不太理想,我想,要注重复习质量,不要过快,踏踏实实一步步的来。我感觉课本是最重要的,考研题大部分和课本上的难度相当,只要课本题都熟练做一遍,考110以上没问题。如果你把课本看透后,我推荐陈文灯复习指南,然后再做10年真题。数学:刚刚也说了,数学前期主要是打基础,基础打牢了才能拔高,一个高层建筑能不能建的更高,主要还是应该看它的地基打的牢不牢,考研也是这个道理。6月份之前建议大家把数学四本教材至少看个两遍,顺便配合着做一下课后的习题,但是有些习题的价值不太大的可以选择不做,我当时把高数的课后习题都做了一下,但是线代就没做多少,线代我第一遍看的是教材,但第二遍没看教材,就是看了一下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本书还是不错的,逻辑框架非常清晰,对于线代这种概念多又零散的学科,我觉得在脑袋里形成一个概念框架非常重要,因此我很推荐。而概率论的课后习题我也是挑着做的,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节约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数学考研时间安排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