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docx

    • 资源ID:1711117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docx

    1、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一)总论(沉积古地理学+地层学+大地构造学)A, 沉积古地理学 沉积古地理学是地史学研究的基础,对于地层的沉积相的相分析是进行大地构造学的研究以及地层学的研究的基石。本节内容的概要,本人分为三节-基本概念、相标志、几种沉积相的介绍。A-1基本概念:沉积相:沉积于特定的古环境的具有一定的岩石、化学特征的地层。相变:沉积相在横向上的变化,反映了空间上的变化。瓦尔特定律:在连续沉积的前提下,空间上相邻的沉积相在纵向上亦是相邻的。相分析:依据不同地层的岩石、化学、生物特点分析其形成环境。相标志:反映地层形成环境的原生沉积特征。A-2,相标志:A-2-1,物理标志:层理构造:分为

    2、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多由细粒的泥或者粉砂质组成,纹层极薄,反映低能的水环境。平行层理由较粗的砂质组成,由较高的水动力产生。交错层理,又分为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楔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平面但是彼此相交;槽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曲面且彼此相交。从板状交错层理到槽状交错层理大致上反映了一个水动力递增的变化。此外交错层理具有示顶底及定流向的作用。递变层理,由重力流产生,形成的没有纹层面的粒度由下至上由粗到细或者由细到粗的层理构造。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为砂包泥式的泥沙质互层,而透

    3、镜状层理为泥包砂式的泥沙质互层。前者反映水动力较强的环境,后者反映水动力较弱的环境。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波痕是由于水流的流动造成的,可以指示水流的流向,也可以指示地层的顶底。而泥裂以及雨痕等暴露构造可以指示干旱的环境。软沉积构造,由于地层的扰动产生的构造,可以反映地震等古地质事件。A-2-2,化学标志地层中的一些自生矿物(如海绿石)与沉积环境的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有关。A-2-3,生物特征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生物习性,通过研究地层中的一些特殊的指相化石,可以判断其沉积相。A-3,几种沉积相进行合理而且正确的相分析的前提是对几种特别典型常见的沉积相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乃至比较精通。接下来介绍

    4、几种典型的沉积相滨浅海(碎屑型、碳酸盐型)、半深海、深海、海陆交互相、河流相。重点介绍其沉积岩的岩性以及构造类型。沉积环境 岩性特点 构造曲流河上粗下细,上部泥岩粉砂岩,下部砂岩二元结构;可见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碎屑型滨海潮上带,泥、粉砂、砂质沉积为主;潮下高能带,石英砂岩;潮下低能带,粉砂、泥岩为主潮上带,暴露标志发育潮间带,双向交错层理,破碎的生物介壳潮下高能带,交错层理潮下低能带,水平层理碎屑型浅海泥岩、泥页岩、粉砂岩碳酸盐型滨海潮上带,白云岩潮间带,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潮下高能带,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潮下低能带,泥晶灰岩潮上带,鸟眼构造、泥裂潮间带,叠层石、藻纹层潮下高能带,交错层理潮

    5、下低能带,水平层理碳酸盐型浅海泥灰岩风暴流沉积海陆交互相三角州平原,砂纸沉积、泥质泛滥平原沉积,陆生生物化石丰富三角洲前缘,砂质、粉砂质为主前三角洲,泥质为主三角州平原,交错层理三角洲前缘,大型交错层理前三角洲,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半深海浊积岩沉积,发育,常见页岩、泥岩等鲍马序列远洋沉积深海软泥潮湿湖泊粉砂-泥质湖滨-湖心,沉积物粗到细,层理由平行层理-水平层理干旱湖泊紫红色的粉砂-泥质沉积物,石膏盐类沉积泥裂等暴露标志B, 地层学地层学的研究范畴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记录。以下分为地层学基本定律、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海侵与海退、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岩石地层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进行介绍。B-1,地层

    6、学基本定律,如下表:地层层覆律原始地层自下而上由老到新原始水平律地层的沉积总是连续的侧向连续律地层在一定的范围内是连续的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化石不同,含相同化石的地层时代相同B-2,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上下地层产状相同,时代连续平行不整合上下地层产状相同,时代缺失角度不整合上下地层产状不同,时代缺失沉积接触沉积岩盖在侵入岩上面,沉积岩底部存在侵入岩的底砾岩侵入接触侵入岩侵入于围岩,可见烘烤边、冷凝边B-3,海侵与海退海侵:由于海平面上升或者是地壳下降,导致的海岸线向着大陆方面延伸的现象。超覆:由于海侵导致的上覆的沉积超过下覆的沉积物沉积在更老的地层上面。海侵序列:由于海侵导致的地层上

    7、细下粗的沉积序列。海退:由于海平面下降或者是地壳上升,导致的海岸线远离大陆的现象。退覆:由于海退导致的沉积范围缩小的现象。海退序列:由于海退导致的沉积物上粗下细的现象。B-4,地层对比与地层划分地层划分:按照地层的各种属性把地层剖面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地层对比:比较地层特征、属性,包括岩性、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对比等。古地层的划分方法:古生物化石对比,包括标准化石、指相化石同位素时间对比古地磁极性对比岩石地层岩石、化学特征对比地质事件对比B-5,岩石地层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依据地层岩性划分出的单位时间地层单位:依据地层形成时间进行划分、对比成的单位对比:岩石地层单位不受等时面控制,与

    8、地质年代单位无对应关系。年代地层单位不受岩性控制。岩石地层单位具有空间上的局限性,而年代地层单位则无空间上的局限性。 地质年代表C, 大地构造学大地构造学分历史大地构造的分析方法以及威尔逊旋回、古板快的恢复方法来概括。C-1,历史大地构造的分析方法A,沉积组合、沉积物组分: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区具有不同的岩石矿物成分。 陆壳稳定区:沉积岩的成熟度高 构造活动区:沉积迅速,成熟度低 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组合也有不同:1 磨拉石组合代表碰撞隆升的山麓盆地沉积复理石组合代表大陆边缘-大陆坡沉积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岩屑杂砂岩-火山岩组合 B,沉积厚度分析: 补偿:基盘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率,沉积厚度等于盆

    9、地下降速度,水深、沉积相不变。 非补偿:基盘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率,发育海进序列 超补偿:基盘沉降速度小于沉积速率,发育海退序列C,古板块的恢复方法1 地质学方法:a,蛇绿岩套;b,混杂堆积;c,沉积组合分析;d,火成岩组合2 古地磁方法3 生物古地理方法(二)断代史1,全球古构造早古生代存在冈瓦纳大陆、北美、俄罗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华北、华南大陆;早古生代末,加里东运动影响,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拼合;古大西洋闭合,劳伦大陆与古俄罗斯大陆碰撞拼合形成劳俄大陆晚古生代存在北方大陆群(劳俄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哈萨克斯坦大陆)、冈瓦纳大陆以及夹在其中的华夏陆块群;晚古生代末,海西运动影响,古亚洲洋

    10、闭合,北亚大陆形成;C-P之交:劳亚大陆形成;P末,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碰撞形成联合古陆;中生代印支运动影响,三叠纪末期联合古陆开始分解,古特提斯洋闭合以及新特提斯洋扩张;使华南大陆和劳亚大陆拼合; 燕山运动影响,形成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带和能源盆地的形成;新生代始新世晚期印度洋板块和古亚洲板块对接碰撞,新特提斯洋闭合,而后印度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导致古近纪以来的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古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从NNE变为NWW,形成新的太平洋沟-弧-盆体系;2,中国古构造阜平运动(2500Ma)华北陆核形成吕梁运动(1800Ma)华北板块形成似盖层沉积芹裕运动(1000Ma)华北板块形成稳定的盖层沉

    11、积晋宁运动(800Ma)扬子板块稳定陆壳形成广西运动(早古生代末)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碰撞形成东南造山带,华北主体成陆,形成南海北陆格局印支运动(P2-T)中三叠纪末,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秦岭-桐柏残余海槽封闭,华南大规模海退(印支运动1);三叠纪末期,形成印支褶皱带,古特提斯洋关闭、新特提斯洋扩张;印支运动使中国的古地理格局由南海北陆过渡为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为限以东为断陷盆地及海陆交互相沉积盆地,以西为稳定盆地。燕山运动(J-K)使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西的稳定盆地消亡,以东的断陷盆地消亡;形成松辽、华北、江汉等能源盆地;东部的构造-岩浆带东移;环太平洋火环形成;喜马拉雅运动(

    12、ENQ)古近纪,特提斯洋关闭;新近纪,构造活动加剧第四纪,青藏高原迅速隆起3,华北板块形成晚太古代硅铝壳已初具规模阜平运动(2500Ma)陆核形成吕梁运动(1800Ma)似盖层沉积形成芹峪运动(1000Ma)稳定的盖层沉积形成,华北板块形成4,扬子板块形成下太古界-下元古界形成扬子板块初始的变质基底中新元古界发育似盖层沉积晋宁运动后扬子板块发育稳定的盖层沉积5,华北板块古地理一,古生代地层典型剖面汇总山东张夏剖面岩性剖面分析早寒武世,馒头组钙质泥岩、泥灰岩浅海中寒武世,毛庄组紫色砂页岩热带滨海徐庄组砂页岩、鲕状灰岩滨浅海张夏组鲕状灰岩浅海晚寒武世,崮山组竹叶状灰岩、灰岩浅海长山组凤山组河北唐山

    13、剖面早奥陶世,冶里组竹叶状灰岩、灰岩浅海亮甲山组灰岩-白云岩浅海-滨海下马家沟组泥灰岩-泥质白云岩浅海-滨海上马家沟组灰岩-灰质白云岩浅海-滨海不整合-下石炭世,本溪组砂页岩、灰岩滨浅海下石炭世-上二叠世,太原组三段砂岩-页岩及煤层-灰岩旋回缓坡陆表海山西太原剖面早二叠世,山西组黑色含煤页岩热带潮湿三角州平原沼泽下石盒子组黄绿色砂页岩潮湿河湖相沉积上石盒子组杂色砂页岩半干旱河湖相石千峰组紫色砂页岩干旱河湖相二,华北板块古地理、古构造总貌寒武纪:1,主体自晚太古宇、晚元古宇后期抬升后就一直遭受风化剥蚀; 2,1晚期开始海侵 3,华北板块内部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 4,西南缘早寒武纪未沉积,中寒

    14、武纪张裂成裂陷海槽,发育复理石沉积。 5,南缘为秦岭海向北俯冲,形成活动大陆边缘。 6,早中寒武世,北高南低的陆表海;晚寒武世,南高北低的陆表海 7,寒武纪整体为一个大的沉积旋回,张夏期的海侵最为广泛 早寒武纪中国岩相古地理图 中晚寒武纪中国岩相古地理图奥陶纪:1,O1早期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浅海,南部为潮上带; 2,O1中期南部抬升剥蚀,亮甲山末期,华北大部分为陆地; 3,O1晚期海侵 4,O1晚期到O2岩相稳定,海侵广泛 5,O3抬升,整体形成稳定的古陆剥蚀区 中国早奥陶纪古地理图 中国中奥陶纪古地理图中国晚奥陶纪古地理图志留纪-泥盆纪,主体为古陆剥蚀区 中国早中志留纪古地理图 中国中晚志留纪古地理图 中国泥盆纪古地理图石炭纪:1,C2华北板块是东北低西南高的滨浅海;C2末期是北高南低的地形,海岸线逐渐南移 2,本溪组煤层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薄;太原组以北纬34度30分-37度30分之间煤层最好,为当时的滨海沼泽环境 3,华北板块北缘和西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东南缘为被动大陆边缘;中国


    注意事项

    本文(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