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礼记檀弓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7568458       资源大小:32.4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礼记檀弓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

    1、当时政治腐败,战乱不绝,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权力和财富,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不会发善心减轻人民的负担。(只要说得有理即可)捕蛇者说阅读答案篇三:4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小子识之, !” (选自礼记 檀弓) 注释: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子路孔子的学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吾舅我的公公。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子路。(1)文中横线处删

    2、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一)1.(1)每年 (2)几乎、 多次 (3)更换 (4)冒着 剖析:注意“数”在这里应读“shu?”是多次,好几次的意思。2.(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剖析: “虽”、“安”、“毒”等关键词,注意翻译准确,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即使、怎么、怨恨。 3.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

    3、(为社会)。紧扣课文内容,联合课文主旨来思考。4(1)苛政猛于虎也。(2)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二)1(1)厉害 (2)全都 (3)原来 (4)悬赏 剖析:注意“购”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悬赏。2(1)他认为,自己出生的那年正好是子年,而老鼠是子年的神灵,因而很爱护老鼠。(2)结果杀死的老鼠堆积如山,扔到偏僻的地方,臭味过了几个月才散尽。“以为”解释为因为,“已”解释为停止。3对于害人的东西,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会猖狂、横行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有彻底将它们消灭,才能杜绝祸患。从鼠的角度:讽刺钻了时机空子的恶人,以为可以永久饱食

    4、无祸,结果情势一变,灾祸便难免了。从人的角度:告诫人们对敌人不能仁慈,而恶势力无论怎么猖狂,只要坚决斗争,就能取得胜利。三、1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一答案:1、(1)腊:把肉晾干 (2)俟:等待,含有“希望”之意 (3)于:比2、赋敛之毒甚是蛇 3、d 4、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二) (9分) 16d 17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8苛捐杂税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评分标准:第16题3分。第17题3分。第18题3分。【篇二:2014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class=txt(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

    5、(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2.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5.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6、狼。 6.蝶恋花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 “ ”和“ ”。(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 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d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7、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东晋的 ,我们还学过他的 (2分) 9.翻译句子(3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 c“土地”“交通”“妻子”“绝境”等词语跟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d“不足为外人

    8、道也”表明桃花园中人不愿被“外人”打扰。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释】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太公:姜太公姜尚。 薇:蕨类,

    9、一种野菜,可食。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及父卒 扶而去之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d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13.伯夷、叔齐是从哪两个方面指责武王的(从原文中找出两个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4.对伯夷、叔齐的行为品质,概括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违背父亲遗命,不愿继承王位,互相推诿,怕承担责任。 b

    10、维护商纣王的正统地位,阻拦武王伐纣,体现出忠诚。 c兄弟之间和睦谦让,面对强权威武不屈,为了道义坚守节操。 d不肯随波逐流,不愿仰人鼻息,不与当权者合作。 二、现代文(40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说宽容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攀登于崎岖山道,发现当道有个袋子似的东西碍脚,就狠狠地踩了一下,谁料那东西不但没瘪,反而鼓了起来,加倍地扩大。海氏大怒,操起哨棒砸将下去,孰料“对手“顷刻膨胀,把路堵死,搞得他不知所措?茫茫人世难免摩擦和阻碍,如果不宽容,我们就会轻启怨恨,堵塞前进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宽容能化解矛盾,强国安民。战国时

    11、蔺相如完璧归赵,并完成了渑池盟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吾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宽容的退让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上演了一出“将相和”的喜剧,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宽容待之,而是来个两虎相斗、你死我活,势必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无独有偶。清代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张英闻讯致家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顿悟,当即后腿三尺,以示不争。对方

    12、深受感动,亦让地三尺,这便是安徽桐城保存至今的“六尺巷”的由来。张英“宽以待人” 教育了家人,感化了一方,成了邻里和睦的佳话,成了传统美德的典范。可见,心怀宽容,还能息事宁人,和谐社会。 那么,又如何践行宽容呢? 要能容人之言。褒奖之语要听,逆耳诤言更要珍惜。因为它无异于苦口良药,着实难得。唐朝谏议大夫魏征为人耿直不阿,犯言直谏。魏征的“面折廷诤”,经常弄得太宗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余怒未息地说:“每廷辱我”“会须杀此田舍翁。”尽管对魏征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知道魏征是忠心奉国,其言有利于治国安邦,所以言听计从,深为太宗所器中。唐太宗能容人之言,才能开创贞观之治。 更重

    13、要的是容人,它是容言之根本。曹操和袁绍,是官渡大战胜负双方的主帅。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实际上嫉贤妒能(“貌外宽而内忌”),既要使用人才,又不能给予充分的信任(“任人而疑其心”)。曹操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明达不拘”)。兵锋未接,曹操即凭人格、气度和境界先胜。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有了这种信念和胸怀,什么样的人容不下呢?所以,我们要用真诚的心来观察他人的长处,容纳他人的不足,善于发现、培养、发挥他人的长处,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朋友,从你的一言一行开始,修一颗宽容之心吧。愿你拥有比海洋还宽阔的胸怀,拥有比日月更长久的幸福。

    14、15.第3段末句应该使用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因为?所以b不但?而且c即使?也d只要?就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提出的实施办法是 和 (7分)17.文章以希腊神话故事开头,其作用之一是 ,之二是增强文章的文学意味,吸引读者。 18.文章第3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9.一下对文章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1段“对手”是指不瘪反鼓的“袋子似的东西”。 b文章第4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2段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是直接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d第2和3段是并列关系,第5和6段也是并列关系。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22分) 梅蒂太太的上帝 一 黄昏,夕阳西下

    15、。梅蒂太太坐在在门前的木椅上闭目养神。 这时,快递员迈克来了。小伙子吹着口哨说:“梅蒂太太,有您的包裹! “我的眼睛越来越花了,乔娜,来帮我签一下!”梅蒂太太冲着篱笆那边喊着。一个七八岁模样、金发碧眼的小女孩跑了过来。帮她签完字,乔娜正要回家,却听到梅蒂太太大声说:“上帝,有没有搞错啊?我订购的是巧克力和咖啡,送来的却是奶油蛋糕! 没等乔娜走开,梅蒂太太又说:“如果换货,要浪费不少时间,奶油蛋糕也很美味那就不换了吧!亲爱的乔娜,把你采的鲜花送给我,你把蛋糕拿回去。 乔娜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四处打零工赚钱,日子过得很拮据。明天就是小乔娜的生日,一份精美的蛋糕从天而降,简直太令人惊喜了!乔娜帮

    16、梅蒂太太把鲜花插到花瓶里,捧着蛋糕,笑逐颜开地回家过生日了。 二 周末的早晨,下了一场大雪,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大自然沉睡在无边的宁静里。 帮梅蒂太太做家务的小时工邦妮,踩着厚厚的积雪来了。冰天雪地,冷风刺骨,她却戴着一双破烂不堪的手套,手指都快冻僵了。【篇三: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答案】s=txt(一)细柳营 答案: 一 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1已经 刚才 2那里的将军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

    17、。 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 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 4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周亚夫和霸上、棘门军作了评价,一褒一贬的对比出自皇上之口,不仅有着鲜明的艺术效果,也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周亚夫“真将军”风采的认识。 5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1.?的样子。为什么。同意,赞同。哪里,哪一点。2.諠 是 3.

    18、d(助词,的。其余皆为代词。)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1、 尝(曾经) 术(方法) 过(超过) 疵(弊病) (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 此指缺点)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四)墨池之上1.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 2.(1)影响;穿着(或通“披”);(2)意思;情趣。 3.(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

    19、通顺、完整、简洁l分。 4.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董遇诲人不倦)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l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五)铁杵磨针(方舆胜览)1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2(1)代老妪(2)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 (六)扁鹊见蔡桓公1、 第一层:扁鹊见蔡桓公?桓侯又不悦。 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 第三层:居五日?桓侯遂死。 2、 b a a d 3、 a 4、 桓侯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疾

    20、病,不接受医生的忠告去治疗,以致疾病发展到不可医治的地步,终于死去。5、 用这个故事,劝告人们不可讳疾忌医,有了缺点和错误要接受忠告去改正,否则就会小错成大错,以致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七)不食嗟来之食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八)锡饧不辨 一、 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的现象。 1.“迎求”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人。 2.“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21、?为诧异。 二、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偶一求药者既去(离开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距离) 叩其故(问 ) 叩石垦壤(敲打 ) 殊不知古方乃饧字(竟) 殊不沾污(很;甚 ) 临煎加锡一块(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三、“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篇末点明中心:批评不学无术、不懂装懂之人。 (九)邹与鲁哄一,回答: 穆公提的问题是: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的解答:“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

    22、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从中可以看到“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施行仁政的主张 二:回答 翻译“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 作用:强调,增强说服力和解释说明的作用三:解释词组 1.没有一个肯效死的 2.怎么办3.艰难困苦的岁月。4.没有(把这件事)如实向上禀告 (十)卖柴翁殴宦者 答案 1解释加点的词,并指出词性。 (1)宦者称宫市取之 (之,代词,指柴) (2)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之,代词,指农夫 ) (3)今以柴与汝 (以,介词,把 ) (4)尝有农夫以驴负柴 ( 以,介词,用 ) (5)我有父母妻子 (有,动词,表存

    23、在) (6)我有死而已 (有,副词,只有 ) 2 试分析文中的“宦者”和卖炭翁中的“宫使”(可从两者的掠夺的程度手段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方面分析)。 “宦者”和“宫使”对百姓都是残忍的掠夺,手法都是一样的,用没有什么用处的绢代替货币。对这两个人物,作者都是用行动描写的方法来加以刻画。 3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词语。 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汝,尔。 (十一)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答案 1.但是 大户人家 报酬 对?感到奇怪 2.d(表承接,译为“并且,而且”;其他三项表转折,译为“但是,可是”)3.c(“来”,其他三项可译为“用”、“拿”) 4.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

    24、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5.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韦编三绝。 (十二)挂牛头卖马肉 答案 一.原因是:向外宣布禁止,而自己不止,庶民当然继续效仿,渐成风气耳!启示:(1)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2)任何事情都应当以身作则 二.翻译(略)前者喻指在宫外不许女人穿男人的衣服,后者喻指齐灵公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 。 (齐灵公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 人们把“悬牛首于门而求卖马肉”转化为“ 挂羊头卖狗肉”,用来比喻表里不一致的虚假作风,以好的名义做招牌) 三.b 四、1.禁止 2.王宫内 3.?的人 4.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十三)与陈伯

    25、之书(节选)(丘迟丘司空集) 答案 1、c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3、人之情(人的思乡之情) 4、 c 5、廉颇曾思念着复为赵国的将军,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答案 1、从?以来;吃;去掉;想。 2、d 3、第一个括号填 我,第二个括号填其,它(代词,代菱) 4、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5、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十五)蒲留仙写书(邹弢三借庐笔谈) 答案 1、蒲松龄;狼山市 2、第一段: 高度评价。 第二段: 生活状况 。第三段: 积累素材。 第四段: 成书时间。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 搜奇说异

    26、归而粉饰持之以恒 (十六)螳螂捕蝉(说苑) 答案;1、伐 (讨伐 ) 旦(天 ) 子(指年轻人 ) 延(伸长 ) 2、(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字:句:( ) 看不到加点的字无从回答(2)如是者三旦.字:( ) 3、(1)螳螂 欲取蝉,而螳螂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2) 黄雀欲啄螳螂,而黄雀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1)螳螂捕蛇写了 螳螂 和蛇 两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比喻只要摸清了敌人的短处,找到它的弱点,抓住要害,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够战胜强者(2)螳螂捕蝉写了蝉 、螳螂 和 黄雀 等几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不要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5、翻译文中画横

    27、线的句子. 看不到画线的地方 (十七)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颜之推颜氏家训) 答案1、(d) 2、翻译:学习,是为了求得上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欺侮和轻视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象对仇人那样恨他,象对鸱枭那样讨厌他。象这样以所谓学习损害了自己,还不如不学呢。 答案 1、在文中找出两个第二人称代词: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汝乃枵腹而营口。2、口吐经纬(蚕丝)遂为文章(指带花纹的织品) 3、(1)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带花纹的织品)(2)为人谋则为汝自谋(为自己打算 ) 4、(1)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它们)(2)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东施) (3)或告之曰:“是

    28、非君子之道。”(偷鸡者 ) 5、(1) 蛛:利己不利世 (2)蚕:利世不利己 6、作者赞扬蚕的无私,高尚和奉献精神,批评蜘蛛的冷血和残忍 =从感叹社会上这种人太少了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 阅读提示 本文以利世不利己的蚕和利己不利世的蜘蛛相对比,讽刺了那些自私自利的人。 (十九)答谢中书书(节选)(陶弘景陶隐居集) 答案 1、俱(都) 沈(沉潜) 竞(争相)复(再) 2、( d)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徙焉(搬迁到这里) 师事(以老师的礼节侍奉) 辄(就) 遂(于是)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补出省略成分)。(王充)喜好读书且不被书中的句子所束缚。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29、(d)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 (坐同座) 反归取之。 (反同返)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1)反归取之(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履)(3)至之市而忘操之(到)(尺码) 缺少第四题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提示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制作) 缀(点缀) 饰(装饰) 还(退还)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他的。代词)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他的)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这种行为。代词)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注意事项

    本文(礼记檀弓阅读答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