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八上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17633790       资源大小:58.24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八上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整理。1.观看课件。2.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对外来物种的了解,提出疑问。1、与教师一起对问题进行分类。1.可边播放课件边引发学生思考,如:通过提出一枝黄花、巴西龟等本地区常见的外来物种的名字,或提出学生回想一些其他的与外来物种有关的现象,引导学生积极提问。2.提出的问题可按外来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入侵途径和过程、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及区域、本地区的入侵现状等进行归类和整理。成立探究小组,制定探究计划。(1.培养分工合作意识。2.提高科学制订计划并有效实施的能力。)1.向学生介绍组建小组时必须考虑的几个重要问题。2.帮助学生成立小组,确定探究内容。3.指导学生从参加

    2、活动的时间、态度、任务完成情况等几方面考虑如何制订行为准则。4.指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计划。5.在组间巡视,及时给予帮助。1.组成4-6人的探究小组,根据组员的兴趣和能力,讨论确定探究内容。2.推选组长、确定组名、制定本组活动行为准则。3.讨论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4.根据时间节点制定活动计划,估计完成时间,做好如遇突发事件能够调整安排的准备。1.教师应留意各组组员特长的搭配情况,必须时可做适当调整。2.可帮助学生了解组长的职责和应具备的素质。3.建议学生查找科普期刊,或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进行调查。4.建议学生根据组员感兴趣的外来物种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了解程度等确定查找任务。 第二课时认识生

    3、物入侵(二) 6.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外来生物入侵现状、造成危害、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的资料。7.了解阅读文献的方法,能够高效、准确的查找资料。8.对资料进行汇总和分类整理。9.共享资料,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了解阅读文献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汇总和分类整理。三、教学准备:1.收集和介绍一些外来生物入侵的网站或图书。 2.与管理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的教师联系,做好准备工作。四、过程安排及指导:收集资料(提高查阅文献的能力)7、以一本介绍生物入侵的书籍为例,向学生介绍阅读文献的方法。8、以一篇介绍生物入侵的论文为例,向学生介绍阅读论文的方法。9、指导学生做摘录。10、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5.聆

    4、听指导,了解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文献的方法。6.了解不同类型的资料分别需要摘录哪些信息,设计摘录卡。7.分析本组自身资源拥有情况,分别利用图书馆、书店和网络查找资料。2、可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3、建议学生到大型阅读网上查找相关书籍,再到学校图书馆借阅。4、建议学生可通过走访当地的环保部门收集信息,并制定好访谈大纲。整理和补充收集资料4.提高整理资料的能。 2.培养分享意识。3.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收集到的资料。4.指导学生删减无用的资料。5.指导各组分析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6.组织各组进一步收集资料,并进一步归类整理。5.用表格的形式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6.分析组内拥

    5、有资料的情况,明确需要继续收集的资料。7.进一步收集资料,并整理和筛选。3.共享资料时,可建议学生先对资料进行分类,然后再就每一类别逐一进行细致交流。4.可建议学生用电脑整理资料。第三课时保温瓶保温效果与水量多少的关系(一) 一、背景知识l、暖瓶的最佳保温水量家中常有客人来访,总是给客人沏上一杯茶,沏茶的次数多了,发现了一个现象:暖水瓶盛满了水(即指暖水瓶中的水与瓶口平齐后,盖上瓶塞,除去溢出的一小部分水,瓶中所保留的水量)和暖瓶中只有多半瓶水相比,经过一段时间(约15个小时)后,后者的水更易的把茶泡开,于是想:这是不是凑巧水满的暖瓶没盖好壶塞所导致的呢?但经过多次试验、比较和测量,发现并不是

    6、上述的原因,而后者的水温确实比前者高些(约 6)。就我们的“常识”而言,大家都会认为暖瓶中盛有的水越多越利于保温,反之则降温较快,这就是说“常识”错了?“常识”少了适用条件,即当暖瓶中的盛水量小于某一值,“常识”适用。综上所述,在暖瓶起保温作用时,有一个降温最慢,保温最好的水量称之为最佳保温水量。最佳保温水量:即暖瓶的容积减去灌满水盖瓶塞时溢出的水量。2、暖瓶的散热渠道在用暖瓶对水进行保温的过程中,散热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1) 瓶口散热;(2) 水与瓶壁的接触散热;(3)水蒸气和水雾在瓶口或在瓶壁发生的散热,及水变成水蒸气和水雾的吸热降温。由于三者的散热速度各不相同,导致了在不同水位的散热,

    7、有快有慢。由数据推测(2)方式的散热最慢,(1)方式稍快,(3)方式的散热速度随水面与瓶口的距离、水面以上的瓶壁面积及水面上方空间的增大而呈现增加趋势。3、合理使用暖瓶(1)向制造厂家建议,在暖瓶的大小,粗细便于使用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大瓶胆的内径,提高产品保温效果。(2)虽然每只暖瓶的保温效果主要是由产品质量决定,但它们的保温原理是相同的,所以均存在着最佳水量,又由于每只瓶胆的镀膜是均匀的,所以最佳水量大致是相同的。(3)建议大家在使用暖瓶时,不要水灌得太满,只要将水灌满为最佳保温水量即可,以使保温效果最佳。第四课时保温瓶保温效果与水量多少的关系(二)二、活动方案1、问题的提出在学生的生活中,

    8、家家都有热水瓶,它既可以保热又可以保凉。可是它有时保温效果好,有时保温效果差。那么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跟热水瓶所盛水的多少关呢?究竟保温瓶的水是多保温效果好呢,还是水少好呢?水多效果好,那要多到什么程度呢?反之,又要少到什么程度呢?由此,引导学生来探究热水瓶的保温效果与水多少的关系,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很有实际意义。2、适用对象基本对象是 13-15 岁的学生。3、活动时间本活动需要1-3周时间。第一周为活动准备、拟订方案时间;第二周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完成实验报告;第三周进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三、活动目标1、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及探究,使学生知道科学实验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必要手段,培养学生学

    9、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的科学态度,树立客观、求真、探索、合作、竞争等科学精神。2、通过对该活动的设计及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理地选择工具,适当。组合使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完成实验报告、撰写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4、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钻研,寻求问题的答案,终生学习的习惯。四、活动资源(一)学生准备:1、学生分组,各组由学生选定一名组长,各组讨论确定本组的活动地点、时间与分工。2、各组讨论实验,包括:题目的确定、表格的设计、测量的内容及数据相关资料的查找

    10、。(二)教师准备:1、因学生家中一般没有实验用温度计和量筒,教师从实验室中为每组准备四只温度计、一个量筒,暖瓶、钟表由学生自备。2、实验前引导学生学习、讨论:测量、数据处理以及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第五课时保温瓶保温效果与水量多少的关系(三)五、活动过程(一)内容1、分组讨论,初步拟定选题、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内容、实验地点、时间。2、讨论、修改、确定实验方案、内容以及步骤。3、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整理、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5、对实验进行总结,组间讨论、质疑,修改后撰写成论文上交。(二)过程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确定课题。(1)引导学生去

    11、观察身边的现象,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2)根据学生兴趣和实用价值确定探究课题为:保温瓶保温效果与水量多少的关系。2、讨论设计实验方案。(1)先由每人自己设计方案,实验器材。(2)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3、分组实验探究。学生自愿组合成两人一组,利用自家的暖瓶在家中进行实验,量筒、温度计由学校提供,钟表学生自备。4、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撰写论文。(1)实验过程中,小组内、小组间、小组与老师间交流,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2)分析结论,完成实验报告,撰写论文。5、活动拓展(1)讨论通过该实验有哪些收获?(2)以此为启发,生活中还有那些感兴趣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如何进行研究?(

    12、3)各小组提交设计方案时,经过组间交流,发现各组在设计实验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引导学生讨论优缺点。(4)讨论、交流在实验准备中及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第六课时保温瓶保温效果与水量多少的关系(四)六、活动评价1、该活动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特点:整个活动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确定课题、设计并实验。突出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参与与力度,充分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2、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及探究,使学生知道了科学实验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必要手段,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的科学态度,树立客观、求真、探索、合作、竞争等科学精神。3、通过对该活动的设计及分组实验探究,培

    13、养了学生合理地选择工具,适当组合使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4、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了其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概括等探究问题的能力及物理科研素质,培养了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5、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钻研,寻求问题的答案,终生学习的习惯。6、通过该活动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意识及非智力品质,学生在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到完成论文中,由不稳定的兴趣状态过渡到半稳定的探究性兴趣状态,最后形成稳定的概括性兴趣状态,不但培养了其科研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毅力。七、改进建议1、该活动主要适合于13-15岁的学生作为

    14、探究活动;但10-12岁的学生可以作为体验活动,16-18岁的学生可以作为理性研究活动。对10-12岁的学生,为避免烫伤危险应由教师指导、看护,在校内完成。2、对于测量内容,以上所测的是某一确定的暖瓶的保温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测量:不同形状的暖瓶的保温情况,不同质料的暖瓶的保温情况,不同厂家、品牌的暖瓶的保温情况以及保温杯、保温桶的保温情况。3、对于学生的活动评价,重在肯定和激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表现及科学态度,而非实验结果。4、对于测量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测量才能把误差减小到最小?5、实验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工具分析实验,可根据数据绘制成直方图、曲线图并对实验进行分析。第七课时 家

    15、庭节水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2、了解上海水资源状况。3、让学生初步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通过看水表,了解家中用水量的变化。4、使学生知道节约用水,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支出,更重要的是节约资源。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6、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7、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学习目标1、会设计简单的表格,能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解释。2、学习设计合理的节水方案或对当前不合理的用水现状提出改进措施。3、学会撰写科学小论文。4、了解并体验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而基

    16、本的方法。教学准备1、资料有关水的知识的光盘、录象带2、音像播放设备,投影仪。3、自制挂图水表,统计图表。红、蓝彩笔。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导入视频播放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感受水污染的严重程度。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2、水污染状况介绍学生介绍学生介绍课余时间收集的关于我国水污染状况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上海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介绍课余时间收集的关于上海水污染状况的资料。3、出示水表挂图投影复习查看水表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生活小技能。4、家庭用水调查学生出示让学生课前了解家庭用水状况,不同学生介绍家庭用水情况。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17、。5、为什么家庭用水有较大的差异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家庭用水有较大差异的原因?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6、家庭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学生发言家庭节水措施。a、刷牙时关上水龙头。b、在淋浴中涂肥皂时关上水。c、安装(或改造成)节水马桶。d、淘米洗菜用过的水再做它用。e、把衣服储满后才用洗衣机清洗,清洗衣服后的水再做它用。f、随时关紧水龙头,安装节水龙头。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提出家庭节约用水的好方法。7、总结发言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只要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第八课时家庭节水方案(二)一、实施调查项目整理调

    18、查结果(1)记录:家中一周用水量(单位:吨)。采取节水措施后,再记录家中一周用水量。注意:调查期间,除节水措施外,其它条件不要发生变化。(2)计算:节水前后家中用水量的变化。如果水费价格为1.11元/吨,你们家一月可节约水费多少元?一年可节约水费多少元?将计算结果告诉父母及同学。(3)作图:将节水前后的家中用水量及水费的变化,用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张贴在教室里。(4)分析、比较调查结果。(5)得出结论:采取节水措施后,减少了家庭用水。二、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的净化处理过程。三、了解上海市最近水价将调整情况,国家有关水的政策、法令等资料。方法:(1)查阅资料:家庭书库、图书馆、电子阅览

    19、室、上网等。(2)调查:环保部门、自来水厂等。(3)访谈:科学家、老师、父母、亲友等。四、实践应用深化拓展1、制订家庭节水方案:根据你家实际情况和家人一起制订一套适合的家庭节水方案。2、集体交流:在全班交流各自的节水措施及活动体会。3、综合分析,达成共识,再次制订适合多数家庭的节水措施。向全校师生发出实施家庭节水的倡议,并将倡议书张贴在社区。号召更多的家庭都能做到节约用水。第九课时家庭节水方案(三)水资源介绍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息息相关。由于人口增加、城市都市化、工业污染、水资源过度开采和土地干旱沙漠化等因素,水危机已成为目前全球性的热点问题。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

    20、第六位;但按人均计量仅为24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10位,因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更让人惊讶的是,一项权威的统计显示,由于水资源的不足,我国农业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与工业年缺水量58亿立方米,以目前我国用水量每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的趋势,到2004年我国用水就将达到可用水储量的极限。上海的水资源现状同样令人担忧。尽管上海三面临海,但可使用的淡水占本市地表水资源的五分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40、世界的10。作为本市70饮用水水源的黄浦江由于缺乏优质水,上海已被列入联合国专家预测的21世纪饮用水严重缺乏城市的名单中。目前上海的主要饮用水水源为长

    21、江和黄浦江两大水系,由于上海处于流域的下游,不可避免地受到上游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长江的咸潮入侵,黄浦江的污染严重,此外,从水文资料可以发现,黄浦江上游的来水量已一年比一年减少,造成了目前黄浦江污水带的上溯,更加重了对本市饮用水水质的影响。对于人类来说,无水则亡,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为了改变上海不尽如人意的水资源状况,有关部门已制订了上海供水专业规划并将付诸执行。据了解,今后本市的供水将实施一网分片、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规划,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以提高供水水质为主线,对全市原水和清水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构建与上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城市供水系统。一方面加强黄浦江水源的治理与

    22、保护,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利用长江水源,扩大长江水源供水范围,实现供水水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可靠。同时通过规划浦西、浦东、浦南和三岛四片区域供水,合理布局制水厂,将现有的202座大小水厂归并为48座水厂,形成上海市各供水区域以中心水厂为主的集约化供水新格局。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原水预处理、改进水厂处理技术,更新改造输配水管网,提高供水水质,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由于环境原因,许多城市都已实行限量用水。然而,如何做才能真正节约水呢?能节多少水?可以减少家庭多少水费的支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和查看水表,了解家中用水的情况,并对采取节水措施前后用水量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利用已有的

    23、数学知识进行统计和有关计算。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和家人一起制订出一套合适的家庭节水方案。本课程在设计上尽可能地体现以学生实践操作型的探究学习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收,增强学生心理体验与感受,从而达到教学内容的展开与学生心理结构相匹配的同构效应。第十课时初中生离父母有多远(一)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显得十分重要。在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之间难免会有分歧,而且初中生与父母的分歧会更多一些。这其中,有生活方面的,如晚饭吃什么菜呀,今天穿什么衣服呀,房间怎么布置呀等等;有学习方面的,如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采用等等;还

    24、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如对某种社会现象的不同评价,对某部电视剧的不同看法等等。这些问题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初中生和家长的各种心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有关心理学家也认为:感情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人际关系的稳定性、深度、亲密程度的主要调节器。初中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可现实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在爱的旗帜下,不约而同的推行专制主义。于是,两代人在爱与被爱之间发生了无休止的战争。 谁也不会否认,目前我们这个社会有代沟存在,互相不能理解、不能沟通的家庭也很多,个别家庭的矛盾还挺尖锐。但人们也都在试图解决,所以,我们觉得

    25、做这个研究很有必要。 经过对50名初中生及50名初中生父母的问卷调查,我们统计出如下结果。表1情况经常与父母交流偶尔和父母谈心交流很少从不和父母交流人数 8 26 12 4比例 16 52 24 8分析: 为什么经常与父母进行交流的同学只有8位,仅占16,26位同学也只是偶尔与父母谈谈心,占到52?我们认为,并不是家长与孩子能够聊天说话的不多,只是交流谈心不多,这里或许有许多原因,如现在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相对较快,学习也很紧张,大家也许因为各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着去做,所以能真正有时间坐到一起的机会自然就少;另一原因就是,不在少数的同学和家长都认为,并非所有的事都值得讨论,许多事情还是应该学会自己

    26、解决。表2情况生活上向父母求助请教学习问题人际关系交流从不向父母寻求 319 2 62 16 18 4 4的同学到底为什么从不向父母亲寻求帮助,是他们真不需要父母亲帮助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些从不向父母寻求帮助的同学当中,我们认为也许有一部分的确自理能力比较强,但总有个别同学存在心理闭锁问题,这些同学现在如不调整好自己,将来到了社会上,很有可能被大众所抛弃。 另外,经过调查,在生活中,100的同学最愿意和同学说心里话,愿意找父母倾诉的只有6位,占12。在回答是否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问题时,14的同学回答非常愿意,多数同学只是有时愿意,占56,表示不愿意的占30。大多数同学觉得自己与父母亲在家关系一般,偶尔会磕磕碰碰,这样的家庭占72,其次觉得与父母亲关系很好的,有24,4的同学觉得和父母的关系不太好。原因分析: 100的同学最愿意和同学说心里话,愿意找父母倾诉的只有6位,占12,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认为,从大家的生活环境来看,接触到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和家长。而同学之间因为年龄相仿,自然是最有共同语言的,而家长们虽然关爱自己的孩子,却免不了对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甚至责骂,次数一多,用同学自己的话说就是何必去自讨苦吃!对于这一点,我们觉得,这只是中学生在这一年龄段的特殊现象,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会改变。 在50名被调查的家长中,年龄在40


    注意事项

    本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八上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