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7918424       资源大小:208.3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1、1.通过活动直观感知,建立表象。2.通过多个具体事例,借用表格,归纳规律。3.类比推理,直观支撑。六、单元课时安排1、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4、解决问题- 2课时七、单元易错分析易错点1 不能正确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例题1 判断:1平方厘米比1厘米大。(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面积和长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也是不同类型的计量单位,不能进行比较。规避策略:不同类型的计量单位之间不能比较大小。易错点2 没有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例题2 选择:小亮家客厅的面积是30(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2、 C.平方米BC此题错在没有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30平方分米与课桌桌面的面积接近,客厅的面积要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大得多,应选择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易错点3 不能正确运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例题3 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2米,面积是多少?1212=144(平方米) 答:面积是144平方米。124=3(米)33=9(平方米)答:面积是9平方米。此题错在没有正确运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而不是“周长周长”。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应先根据“边长=周长4”,求出边长,再根据“面积=边长边长”求得面积。易错点

    3、4 没有正确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例题4 判断: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此题错在漏掉了关键词“相邻”,并不是任意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易错点5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单位没化统一。例题5 一条人行道长120米,宽3米。用面积为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水泥砖铺地,需要多少块?12036=30(块)需要60块。3=360(平方米)360平方米=36000平方分米360006=6000(块)需要6000块。此题错在求出的人行道的面积和正方形水泥砖的面积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计算。应先统一单位,再计算。在计算图形或物体的面积时,要清楚已知条件的单位是

    4、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第六单元 年、月、日一、 单元教学内容二、 单元教学目标1、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2、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3、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 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年、月、日,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2、认识平年、闰年。3、认识24时计时法。4、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1、记住各月的天数。2、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3、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4、理解计算

    5、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四、 单元教法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2、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探究、理解知识,发展应用能力。(现实性情境等)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和“时间轴”的作用。4、注意课内、外结合。五、 单元学法1、明确新知的性质,整体把握关系。2、自主探索,发现规律。3、将抽象流逝的时间与直观的数轴建立联系;将时刻与数轴上的点建立联系。(几何直观)六、 单元课时安排1、认识年月日1课时2、认识平年、闰年1课时3、24时计时法1课时4、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课时5、制作活动日历1课时七、 单元易错分析没有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例题1】选择:205

    6、0年有( )天。 A.366 B.365A此题错在没有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因为20504=5122,2050不是4的倍数,所以2050年是平年,全年有365天。规避策略:要想知道某一年全年有多少天,必须先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没有掌握大月、小月的月份及天数。【例题2】判断:桐桐9月31日过生日。此题错在没有弄清9月的天数,9月只有30天。9月是小月,只有30天。没有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例题3】判断:20时是8时。此题错在普通计时法中没写明8时指的是早上8时还是晚上8时。当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所以20时应是晚上8时。没有掌

    7、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例题4】小明早上7时到外婆家,晚上9时回来。小明在外婆家待了多长时间?97=2(小时)晚上9时是21时 217=14(小时)题中的时刻是用普通计时法表述的,不能直接相加减,解答时要先化成24时计时法,再求经过的时间。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如果是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要统一化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

    8、、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3、掌握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4、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1、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2、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3、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4、学会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多样化,学会自己主动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事件中了解小数的含义。2、结合具体量、直观模型来认识,不需要教学数位等。3、把握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认识一位小数。1、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结合。2、自主学习法和发现法相结合。3、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练

    9、习巩固。1. 认识小数1课时2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课时4.解决问题 2课时 在整数、小数、分数相互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单位的转化。【例题1 】判断:3 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0.3 分米。 ( )3分米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时单位应转化成同一类计量单位中高级的单位,分米应转化成米或更大的长度单位,即3 分米 米0.3 米在整数、小数、分数相互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转化。 没有正确的认识小数。小数都比1小。此题错在对小数的认识不够,小数点的前面可以是任意的自然数。如红红的身高是 1.2 米;学校上个月缴水费206.30 元。小数不一定都比 1 小。没有最大的小数,

    10、也没有最小的小数。没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题3】竖式计算:10.2 5 正确答案:此题错在相同数位没有对齐。5是整数,应写在个位上,与 10.2 中的个位数字 0 对齐,再计算。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整数部分要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要和小数部分对齐。【例题4】竖式计算:13.5 12.8 1 3. 51 2. 8 0. 7相减后,整数部分的0要落下来。两个数相减,整数部分是 0 时,0 一定要落下来,写在个位上。在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没有掌握单位名称不统一,不能直接相加减。【例题5】小红买一支钢笔花了 4.6 元,买一块橡皮花了 5 角。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4.65

    11、9.6(元) 正确答案:5角0.5元,4.60.55.1(元)4. 6 0. 5 5. 1小红一共花了9.6元钱。小红一共花了5.1元钱。错误警示:4.6 元是以元为单位的,5 角是以角为单位的,两个数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应把 5 角化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后再进行计算。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如果两个量的单位名称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1、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的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2、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法进行表达,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3、探索解决问题的有

    12、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1、正确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得出结果。2、能将实物组合抽象为数字或者字母,理解组合可以不分顺序。3、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活动,经历 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四能”。2、借助多种学习方式和关键性问题, 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掌握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3、把握好教学要求。体会有趣的典型的数学思想,不作为考核要求。能用图示方法把所有答案列举出来。1、自主探索及讨论。2、小组讨论和实践法。3、操作体验,讨论交流。1、排列1课时2、组合1课时3、解决问题1课时4、我们的校园1课时没有掌握0组数时不能放在首位。【例题1 】填空:用0、1、2可以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64此题错在忽略了“0”不能放在首位。用数字组数时,不要忘记“0”不能放在首位。搭配时有重复或遗漏。【例题2】如果一种汉堡搭配一种饮料,一共有( )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此题错在搭配时有遗漏,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一共有4 种搭配方法:汉堡A饮料B饮料A汉堡B在搭配过程中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搭配有序,思考全面。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