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 资源ID:18064160       资源大小:4.33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1、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龙王洞山、樵坪山、云篆山、寨山坪等山脉或孤立高丘台地不适宜建设。水资源。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生态承载力。林地面积占幅员面积23.8%,覆盖率远低于全市37%的平均水平。林地分布破碎,部分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总体较弱,但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受建设活动干扰,特别是隧道建设影响,山岭顶部保水能

    2、力下降。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生态承载力相对较高。环境容量。城市“热岛效应”和“浊岛效应”显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容量呈持平趋势。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开发管制分区。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参考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组团隔离带、四山管制区、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其他因素分析,二环区域适宜工业化、城市化空间10001200平方公里,可承载人口约1000万1200万人。按此对规划区进行四级空间开发管制分区,其中已建区约440平方公里,适建区约798平方公里,限建区约431平方公里,重点保护

    3、区约549平方公里。图2 开发管制分区图三、发展现状人口与城市化。二环区域常住人口2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万人,城市化率87%。户籍人口276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16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的60%。由于内环人口承载能力已近饱和,二环区域将是主城区未来新增集聚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二环区域乡村景观加快向城市景观转变,户籍农业人口加快转户进城。图3 工业园区及物流园区布局现状图产业发展。(1)工业:二环区域是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承载空间,两江新区及特色工业园区产值已达到45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45%。内环以内工业园区将加快向二环区域转移,目前园区特色不够鲜明,需

    4、妥善处理好工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2)服务业:物流、会展、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3)农业:以为城市生活提供新鲜农副产品的城郊型农业为主,加速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化。公共服务。主城区绝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内环以内及周边地区,二环区域公共服务配套明显不足,服务体系建设未能与城市拓展同步,服务水平不高,分布不均,城乡差异较大,特别是缺乏国家级重大公共功能性设施,如举办国家级大型赛事的大型场地、举办国际级会议会展的大型会展中心等。综合交通。已形成以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为骨架的对外立体交通体系,是全市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线网的核心区域。江北国际机场

    5、新航站楼投用,旅客吞吐量跻身全国十强。拥有沙坪坝团结村、江北寸滩港等重要物流基地。四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建,初步形成“五横五纵一环五联络”的快速路,现状及在建(不含内环以内桥梁)跨江大桥14座,穿山隧道(包括中梁山、铜锣山和缙云山)13座。内环与二环高速之间道路网建设相对滞后,内外之间交通通道有限,穿山及越江通道成为交通瓶颈;内环线已达饱和,难以承担二环区域与核心区的交通转换;公共交通建设滞后,缺乏大容量公共交通与普通公交系统联系区域内部及内环以内地区。市政设施。(1)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

    6、、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2)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3)电力设施:已具备有一定支撑能力的电力供应系统。但电网输配能力日趋饱和,电网走廊布局对城市用地造成分割,有待优化。(4)燃气设施。已建成区域性燃气储、输、配基础设施。但部分燃气基础设施老旧,供气可靠性亟待提高。四、发展导向二环区域是主城区核心增长区域,两江新区引擎带动,保税(港)区及国家级经开区、高新

    7、区强力助推,拥有政策效应多重叠加的机遇。未来510年将是二环区域建设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加速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大幅增强的关键时期。加快二环区域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建设活动,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载体。为此,要坚持以下发展导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加速布局和集聚重大非农产业项目,促进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切实解决好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不均衡、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问题,在工业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尽快配套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人口加速集聚。自然和谐绿色发展。依托独特的“两江四山”地理环境,肩负保护好长江

    8、、嘉陵江水质,保护好区域内各山脉生态等重任,切实改变粗放扩张发展方式,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既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更要建设绿色新城区。组团布局畅通有序。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既保持特大城市的高效率,又有效防止各种城市病。加强各组团之间的快捷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组团紧密联系、有序发展。整体打造统筹协调。科学布局城市空间,促进北部、西部、南部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与内环区域、环外区域关系,带动内环区域优化升级、环外区域共同发展。强调整体性谋划,统一形象宣传,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分工协作机制。建管水平共同提升。在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同时要同步提升城市管理

    9、水平,避免蔓延式城市拓展引发的城市病和环境问题,处理好大型人口聚居服务配套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问题,以及城市拓展过程中的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等等。五、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承担四大使命:战略支撑。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主战场,二环区域尽快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要成为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五个重庆”、带动全市“加快率先”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支撑。集聚扩张。作为主城区拓展的重点区域,要在未来510年内迅速集聚起相应的产业和人口,以主城区千平方公里、千万人口规模为预期,快速推进城市建设规模增长,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优化升级。在集聚扩张过程中,顺应主城核心区功能优化提升,分流内环以内人口、产业

    10、,分担要素集散、公共服务等功能,培育提升国际交往、枢纽门户、服务外包、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性功能,与内环良性互动,促进主城区城市功能优化升级。示范引领。作为全市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条件最优、发展机遇最佳的区域,要起好示范引领作用,包括内陆开发开放、高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转变发展方式、“三生”协调、现代城市功能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产业高端战略。坚持产业发展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快分散生产向规模集聚转型,简单制造向集成创新转型,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清洁转型。开放创新战略。充分发挥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作用,

    11、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注重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新动力,促进要素集聚,充分挖掘要素促进生产的最大潜力。科学城市化战略。大规模、高效率推进城市化,并在此过程中妥善处理好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问题,实现人口城市化而不是土地城市化,实现户籍城镇人口与常住城镇人口的统一,实现城市规模做大与城市环境宜居、城市品质提升同步。“三生”协调战略。强化国土空间管制分区指引,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维护河流、山体、农田等组团隔离带,营造山水城市的良好空间环境。以人为本战略。紧紧围绕促进人口集聚,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12、促进人口就业发展,进行产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组团内部的功能配套,实现居住和就业岗位的就地“职住平衡”,减少跨组团出行,方便居民生产、生活,建设宜居宜业幸福之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加强节能环保,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之城,切实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目标:围绕将主城区打造成为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山水园林、独具魅力的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心城市,二环区域要加速集聚人口,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实力,建成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和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成为全市建设“五个重庆”的标杆示范

    13、区。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城市,以及西部地区的物流、商贸、会展中心。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占全市比重接近50%。到2020年达到25000亿元,占全市比重稳定在50%以上。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占主导地位。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到2015年新增集聚人口335万人左右,达到6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再新增集聚人口300万人左右,达到900万人以上(加上内环以内人口,主城区人口达到12001300万人),新增布局22个大型人口聚居区。户籍人口城市化率2015年达到80%左右,2020年接近1

    14、00%。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形成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网络空间体系,到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670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968平方公里(加上内环以内城市建设用地220平方公里,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188平方公里)。建成二环区域“半小时交通圈”,城市综合交通结构合理、快捷畅通、高效节能、和谐有序、安全文明,快速路网密度达到0.34公里/平方公里。形成10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产生活服务便捷。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逐步建成生态型城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园绿地

    15、面积达到25平方米。表1 二环区域发展目标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2009年2015年2020年1常住人口万人2656009002户籍人口城市化率%60801003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416670968*4工业总产值亿元450012000250005城市快速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0.130.230.346城镇管道燃气气化率708090987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75958森林覆盖率3645489城市绿化覆盖率39501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1525*:主城区二环区域的建设用地为968平方公里,加上内环以内建设用地220平方公里,共计1188平方公里,即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修订版确定的主城城市建设

    16、用地规模。六、功能区划分二环区域属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重点开发区域,但禁止“摊大饼式”式开发建设活动,要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原则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引导科学发展。根据以下原则:(1)生产与生活相衔接,避免远距离的职住交通;生活与生态相融合,实现优美宜居;(2)突出主体功能,强调整体打造同时突出板块差异化分工和特色发展;(3)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间隔分布,体现突出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将二环区域划分为九大城市功能区和五大生态功能区。沿二环呈链状布局九大城市功能区,其中分别以两江新区、西永、环樵坪地区为核心,在北部、西部、南部布局三个综合性城市功能区,促进形成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通过产业带动和大

    17、型聚居区引导,在城市功能区中规划布局16个城市组团,其中将蔡家、悦来、空港、西永、两福、西彭、龙兴、鱼嘴、茶园、界石等10个城市组团建设成为能集聚较大规模新增城市人口的新城。九大城市功能区之间间隔分布大成湖、寨山坪、大溪河、云篆山、樵坪山等五大大生态功能区。图4 功能区划及组团分布表2 二环区域功能区划分名 称范 围主 体 功 能城市组团布局及人口分布九大城市功能区:两江新区综合功能区渝北区:悦来镇、礼嘉镇、大竹林街道、人和街道、鸳鸯街道、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王家街道、回兴街道、木耳镇、古路镇;江北区:铁山坪街道、石马河街道部分地区、寸滩街道部分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创意设计、软件服务外

    18、包、会展商务、现代物流、高品质居住等现代服务,以及交通设备制造、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高技术产业悦来新城:由悦来、翠云、芦山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50万60万人。空港新城:由双龙湖、双风桥、王家、回兴、木耳、古路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50万70万人。礼嘉组团:由大竹林、礼嘉、人和、鸳鸯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50万70万人。两江新区高新技术功能区北碚区:蔡家岗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水土镇、复兴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商务和高品质居住,其中水土建设内陆最大的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蔡家新城:由蔡家、施家梁、童家溪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50万60万人。水土组团:由水土、

    19、复兴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30万40万人。两江新区先进制造及物流功能区鱼嘴镇、复盛镇;龙兴镇、石船镇、唐家沱街道、铁山坪街道。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成套设备制造业及临港物流业龙兴新城:由龙兴、石船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30万40万人。鱼嘴新城:由鱼嘴、复盛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20万30万人。唐家沱组团:由唐家沱、五里坪、石坪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20万30万人。西部文化及现代服务功能区天生街道、朝阳街道、北温泉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龙凤桥街道。重点发展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产业北碚组团:由北碚城区、东阳、歇马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30万40万人。西部

    20、综合功能区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凤凰镇、青木关镇、土主镇、陈家桥镇、西永镇、曾家镇、虎溪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等产业西永新城:由西永、虎溪、曾家、白市驿、青木关、回龙坝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90万110万人。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九龙坡区:含谷镇、金凤镇、白市驿镇、走马镇、巴福镇、陶家镇、石板镇;江津区:双福街道。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两福新城:包括九龙坡巴福及江津双福等地区,规划人口约50万60万人。西部先进制造及物流功能区西彭镇、铜罐驿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商贸、文化教育等服务业以及铝加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医药

    21、化工、新材料制造业及食品加工工业西彭新城:由西彭、陶家、石板、铜罐驿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40万50万人。南部综合功能区南岸区:峡口镇、迎龙镇、长生桥镇(茶园)、广阳镇;巴南区:南泉镇、界石镇、南彭镇。重点发展特种船舶制造、精密数控机床、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商贸、旅游休闲等产业茶园新城:由茶园、迎龙、广阳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50万60万人。界石新城:由鹿角、界石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20万30万人。南部文化休闲功能区华岩镇;大渡口区:八桥镇、跳蹬镇、建胜镇、茄子溪街道;鱼洞街道、龙洲湾街道部分区域、花溪街道部分区域。重点发展中央文化休闲区,发展会议展览

    22、、休闲旅游、商务、商贸等产业大渡口组团:由新山村、九宫庙、建胜、中梁山、跳蹬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70万80万人。李家沱组团:由李家沱、道角、鱼洞等地区组成,规划人口约30万40万人。5大生态功能区:大成湖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文化及现代服务功能区与西部综合功能区之间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具备防尘、降噪、休闲、游憩等生态功能。寨山坪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综合功能区与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其首要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大溪河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都市休闲及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与西部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

    23、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云篆山生态功能区位于南部文化休闲功能区南侧南部片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同时具备防尘、降噪、休闲、游憩等生态功能。樵坪山生态功能区位于南部综合功能区东南侧南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七、产业发展及布局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方向,推动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建成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高技术服务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现代服务高地。铜锣山以东地区重点集聚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1000

    24、0亿元;中梁山以西重点集聚笔记本、电脑及其零部件制造,产值规模10000亿元;铜锣山、中梁山之间重点集聚高端制造、高技术服务、物流、会展等,工业产值5000亿元。国家级开发区。布局以两江新区为龙头,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为支撑的“1+2+2”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着力推进三大工业园区建设,鱼复地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设备、新能源汽车,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最大水铁联运基地和港口物流集散地;龙石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产业,建成两江新区万亿工业板块的核心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建设重庆国际离岸云计算数据管理试验区,建成内

    25、陆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依托长江水港和机场空港优势,突出口岸物流和中转贸易功能,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配送、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和制造业务;西永综合保税区重点引进IT类企业入驻,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充分发挥海关电子全程监管、全程保税功能,实现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与西永综合保税区的无缝对接,逐步向自由贸易港转型,建成国家重要的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贸易集聚区。重庆高新区,加快向九龙坡金凤和白市驿含谷组团地区拓展,拓展区重点发展信息、生物、科技孵化等高技术产业,促进石桥铺、二郎地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高地。重庆经开区,加快向南岸茶园组团地区拓展,

    26、重点发展通信设备、装备制造、物联网等产业,建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图5 国家级开发区布局图市级工业园区。二环区域内共布局10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其中重点发展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港城、空港、同兴、西彭,以及花溪工业园区鹿角组团、江津工业园区双福组团。内环以内及紧邻内环的花溪、九龙(A、B组团)、建桥、井口等工业园区逐渐调整生产功能,重点以电子元器件及通讯设备制造、中高端成品家具制造、精密制造等占地小、污染小的工业为主,逐渐向研发及总部经济的楼宇工业发展。发展提升空港工业园区两路组团、九龙工业园C组团等,近期保留园区的规模及发展方向,远期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图6 市级工业园区布局图加

    27、强工业投入产出强度和环境准入管理,二环以内应达到每平方公里投入70亿元、产出120亿元以上,外围组团应达到每平方公里投入60亿元、产出100亿元以上,禁止有污染的重化工业进入二环。表3 市级工业园区主要发展方向园区名称所属区县主要发展方向一、重点发展园区西 永沙坪坝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业(软件及服务外包)港 城江北区家用电器制造(空调、冰箱、洗衣机)西 彭九龙坡区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铝及铝合金加工、镁及镁合金加工)空 港渝北区汽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临空高新产品)、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同 兴北碚区医药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半导体)、通用仪器仪表制造、汽摩整车及零部件花溪园区鹿角组团巴南区通用设备制造业(精密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